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家夫妇生活 >

第30部分

农家夫妇生活-第30部分

小说: 农家夫妇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因为如果全县受灾的话,这对农民的打击是致命的。”
  “二就是这么多鱼,怎么才不会烂到手里,如果把鱼加工成一些成品,比如鱼干咸鱼等,官府能否出面帮着推广出去。”
  “三嘛就是还是要多收集,研制鱼制品的法子,这个范围可以广些,像是鱼菜谱也可以收集,反正跟鱼有关的都收集来。”
  说到这里想到个情景,东石县的别名,会不会被人叫做,鱼干县或者咸鱼县。
  想到这里不由笑了出来,对着邵明修继续道:“我在这里为红枣村先某个好处,邵兄可否把红枣村作为示范村,全面实行稻田养鱼。”说完这话等着邵明修的答复。
  邵明修把孙保财说的话,仔细捋了一遍,越发觉的孙兄大才。
  一个村子稻田养鱼成功了,那么在进行推广,就更有说服力了。
  到时十个百个村子都成为红枣村,那么何愁百姓日子过不好。
  对孙保财的要求自然同意。
  想罢对着孙保财笑道:“孙兄所提议之事,明修自然同意,在此谢过孙兄,红枣村既然是示范村,官府理应扶持。”
  这等好事由官府出面会进行的更顺利。
  “孙兄这样为民着想,为同村谋福利,可有这方面的志向。”
  说完笑看着孙保财,他相信孙兄听懂他的意思了。
  孙保财闻言笑了,轻轻摇了摇头道:“此生只想和我娘子,过着普通生活,不求大富贵,简简单单的生活就好。”
  邵明修看孙保财说的真诚,知道这是他的真心话,心中只能一叹,为孙保财可惜,人各有志吧。


第45章 晋江首发
  邵明修夫妇两天后; 被邵平接走。
  他们走后的隔天,孙保财一早就赶着骡车去县城。
  现在已经六月初了; 他要是在不出现; 估计何二这小子该有意见了。
  到了东石县直接去了何二家,这小子还有几天就成亲了; 大娘的馄饨摊应该也快停了。
  想到这里不由好笑; 别人家成亲,都是长辈张罗。
  何二可好; 什么事都自己来。
  大家都道这小子孝顺,其实在他看来; 不让大娘累着有一部分。
  更多的还是看重这桩婚事; 不想让未来媳妇委屈了。
  到了何二家; 看大虾竟然在,笑着过去打招呼:“大虾你小子什么时候回来的,还走吗。”
  大虾大多时候; 跟着富源商行车队到处走,能看到他可不容易。
  大虾看是孙保财笑道:“我也是昨个回来的; 等二哥成完亲才会走。”
  两人在院子里聊着近况。
  何二出来看孙保财来了,气的翻了个白眼。
  说好的帮他张罗成亲的事,这一到关键时刻; 人迟迟不出现。
  这会可下来了,还聊上了。
  就知道孙保财越来越不靠谱了。
  皱眉对着两人说道:“你俩来我家聊天的啊,还有好多活没干呢,大虾你过来; 帮我把架格在挪一下,我觉的还是放在刚刚的地方好些。”
  大虾听了无奈应了,走之前小声嘀咕了句,屋里的家具都挪了三四遍了,这还没摆好呢。
  孙保财听了不由笑了,我天,这还是那个何二吗。
  何二看孙保财还笑,不由眯眼道:“孙老三,你来的正好,我在陈家酒铺定了几坛酒,正好你赶骡车帮我拉回来吧。”
  说完双手抱胸挑眉看着他。
  孙保财听后也挑眉笑道:“好,我现在就去。”
  说完就往出走,在不走,他担心还会笑出来。
  何二这小子要不要这样啊,他这样够让兄弟们笑几年的。
  等他把酒搬回来,又让他去杂货铺买鞭炮。
  孙保财眯眼看着他,这小子一定是故意的,刚刚去酒铺时,明明路过杂货铺,刚才不说,等他回来了才说。
  何二看着孙保财笑道:“刚刚忘说了,这段时间忙的,记性不是很好。”
  哼,谁让你这段时间连个影都没见。
  孙保财看这小子幼稚样,真是特别无语,至于吗,不就成个亲吗。
  得,谁成亲谁大,忍他两天。
  钱七可不知道,孙保财在城里受到的待遇。
  她现在有空就在地里呆着,把稻田养鱼的变化记下,然后晚上时整理出来。
  孙保财说到这份记录,要给邵明修一份,所以她现在尽量详细记录。
  这会正在西瓜地里,查看西瓜的长势,现在已经开始坐果。
  按照书上说的,坐果后的生长期,在一个月左右。
  看着刚刚坐果的小瓜蛋,这小东西一个月能变成大西瓜!
  听到有声音,起身看是葛望媳妇来了。
  小心的走出瓜田,葛望媳妇本名刘彩凤,两人这段时间总来往,所以只要有空,葛望媳妇就会来地里找她聊天。
  听说分家后,葛望就找了个短工做,现在日子缓过来了,不像一开始那样拮据了。
  走到阴凉处笑道:“你不是说今天要做鞋吗。”这人针线活跟她有的一拼。
  葛望媳妇闻言笑道:“鞋底做完了,就差鞋帮了,我这想起个事,所以来问问你。”
  钱七听后笑道:“有事你就说吧,怎么还客气上了。”
  这人平时有话都是直说,这会客气上了,这是有事相求吗。
  想到这里,等着她说到底什么事。
  两人就这两天没联系,因为要陪着沐清月,所以跟她说了,这两天她家有客,不方便出来。
  葛望媳妇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她去集市时,正好碰到刘氏了,知道他们要在路边弄个茶寮。
  所以这事她回去后,就开始琢磨。
  她娘家是做豆腐的,她在家里时常帮忙,做豆腐豆花这些手艺她都会。
  所以想着钱七的公婆既然开茶寮,能不能卖个豆花啥的。
  她在家做好了,到时便宜卖给他们,这多少也是个营生。
  葛望有时晚上回来,累的倒头就睡,她想帮着分担些。
  这般想着就把这话对钱七说了。
  钱七听了葛望媳妇的话,惊讶的看着她,没想到她还有这手艺。
  知道她是想为葛望分担家计,现在她家除了后院的菜园子,也没有块地种,针线活还不好,不能做针线贴补家用。
  看她这样应该是好不容易,才做下这决定的。
  知道这里有规矩,出嫁女没有经过娘家人的同意,不能随意把娘家的生计手艺,用在婆家的。
  想到这里问道:“你要做豆腐的事,你娘家同意了吗。”
  听说好像不同意,会被人诟病不说,还会被娘家人闹。
  所以要想出嫁后,用娘家赖以生存的手艺,一定要征得娘家的同意才行。
  不然要是因为这事,跟娘家闹翻了,以后有事娘家也不会给撑腰。
  所以大多数出嫁的女儿,都会尊守这点。
  只要还要脸面的婆家,也会遵守这规矩。
  起初她听了还有些奇怪,后来渐渐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相信起初有这个规矩时,这个应该是出于善意的,毕竟比传男不传女强多了。
  葛望媳妇听了笑道:“我分家后,我娘家就让我也做豆腐卖,只不过那时刚买了房子,手里就几十文钱,连买个石磨钱都不够,这做豆腐是要天天用石磨的,总不好天天去别人家磨吧,我要是这样做了,还不得被吐沫星子淹死啊。”
  她也没想到,娘家人听说她分家后,特意来了一趟,跟她说的这事。
  她那时才明白,娘在她临出嫁前,为何叮嘱她,没经过他们同意,不准在婆家做豆腐,原来是防着婆家人利用她。
  婆婆跟她提过几次,想学做豆腐的事,被她拒绝后,就开始对她冷淡下来,到后来因为孩子的事闹成那样。
  看着钱七继续道:“在说在这村里,我做豆腐卖给谁呀,家境好些的,也不能天天吃豆腐。家境不咋好的,也不会花钱来买,所以这事就这么放下了,现在看你公婆弄个茶寮,所以才过来问问,这要是行的话,卖他们一些豆花,我在做些豆腐,这多少不是能赚些吗。”
  钱七听后点头明白了,对着葛望媳妇笑道:“我觉得这事可行,就是不知道,我公公婆婆怎么想的,咱们现在就去问问吧。”
  反正她觉的还不错,卖豆花多方便啊。
  而且这东西都挺认的,回头她教给婆婆一种豆花芡汁,不愁没回头客。
  最主要的是,两家离的这么近,每天不用二老,在早早起来准备食材了。
  葛望媳妇听了钱七的话,笑着应了。
  她就是来让钱七牵个线,她自己去担心不成,毕竟她的名声,现在不太好,担心被刘氏拒绝了。
  两人来到茶寮这会没人,钱七带着葛望媳妇找到刘氏,看刘氏在沏茶,忙过去帮忙。
  刘氏看是老三媳妇笑道:“不用你,我趁着现在没上人,在沏两罐茶,等会晾凉了,就够这一天用的了。”
  昨天第一天开张,就来了快二十个客人,这让她和老头子忙的特别起劲。
  因昨天做的包子少了,今天起早多做了些。
  当看到后面的葛望媳妇,笑着让她坐。
  知道老三媳妇跟她聊得来,至于她的名声啥的,她老婆子可不在意。
  他们家老三和老三媳妇名声不是也不好,结果这人咋样,可比那些一天瞎传话的好太多了。
  钱七帮着把茶罐放好,才拉着刘氏说了,葛望媳妇说的卖豆花的事。
  刘氏听了想了会,觉的卖些豆花也行。
  这一天要是人多的话,他们做的吃食不够,这要是人少了,做多了卖不了还怪可惜的。
  既然同样都是要花钱买的,这要是卖一些豆花,别的不说,倒是能轻松不少。
  想罢对着葛望媳妇道:“行是行,但是现在还不知道,这东西好不好卖,要不等你做时,我先每天要一小桶吧,要是卖的好我在多要,你看行不行。”
  葛望媳妇听了,自然点头同意。
  于是跟刘氏商量好了价钱,她在成本上加了一成,这样她赚了些,刘氏也能赚些。
  钱七听刘氏打算卖一文一碗,不由开口道:“娘,晚上我教你个豆花芡汁,豆花你还是卖两文一碗,三文两碗吧。”
  她跟孙保财去县城时喝过,人家都是两文一碗。
  刘氏听了顿时笑道:“傻孩子,那县城里也就两文钱一碗吧,咱这卖这么贵,谁来吃啊。”
  就算老三媳妇做的芡汁好,那也没得卖两文的道理。
  钱七听了笑道:“娘,这你就不懂了吧,咱们这前后十里,也就咱这一家茶寮吧,这本身买什么食材都不方便,费用可比那县城里,支摊子卖豆花的成本高吧,所以跟他们卖一个价,别人不会说啥的,在说咱们卖的豆花,绝对比别人的好吃,他们就算花多少钱,别处吃不到,你说他们愿不愿意吃点呢。”
  只要东西好吃,他们也没有多卖钱,就不会给人不好印象。
  在说这来往歇脚的,也有很多是家境好些的,人家根本不在乎这点钱,他们在乎的,还是好不好吃。
  刘氏听了后,觉的好像在理。
  那样的话一碗豆花,可就能赚一文多了,这要是卖个三四十碗,那不就是三四十文了,老大一天做短工才二十文。
  皱着眉头又想了会,决定按照老三媳妇说的试试,这要是嫌贵,那不是有便宜的吃食吗。
  葛望媳妇听了钱七的话,真不知该说什么,这样也行。
  刘氏要是卖一文钱的话,跟她一样,也是有一成的利润。
  这要是卖两文,不就赚了一倍多。
  我去,佩服的看着钱七,这上下动动嘴,就能让刘氏多赚这么多,偏偏她听着也是这个理。
  顿时讨好的看着钱七,笑道:“小七,你看你能给姐姐出出主意不。”
  说完希翼的看着她,也希望她上下动动嘴,给她指条明路。
  钱七听后笑着摇了摇头。
  看这里没什么事,跟婆婆告辞,她还要回去做午饭呢。
  葛望媳妇看钱七摇头,只得打起精神,想着等葛望回来,跟她说说买个石磨的事。
  早点买,也能早些把豆花卖给刘氏。
  她那要是生意好,她也能多些收入。
  钱七看葛望媳妇没有多想,笑了,这人确实不错。
  回到地里,找了个阴凉地方,看着她笑道:“彩凤姐,其实你既然有这个手艺,干嘛不和葛望一起干呢,到时每天多做些豆腐,让他去大石乡卖就行,怎么也比打短工强是不,到时也找些饭馆给他们送,时间长了有固定的客户后,自然就赚钱了,你说是不。”
  豆腐这东西容易碎,但是大石乡离他们近,就算是用扁担挑着去,也不会太累。
  而且沿路遇到村子,也可以卖些。
  葛望媳妇听后,想了会越发觉的,钱七说的对。
  这样的话,葛望也不用为了,没活赚不到钱着急了。
  这样就算他们没地,也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冬天时,豆腐是可以冻上卖的。
  高兴对着钱七道:“谢谢妹妹了,我今天就跟葛望说这事,以后你家的豆腐,我家包了,啥时候想吃了,就去我家拿。”
  钱七闻言笑着应了声好,两人又聊了一会,才各自回家。


第46章 晋江首发
  孙保财一直到何二成亲后; 才有时间在家干农活。
  就因为他去的晚了,这段时间没少被这小子折腾。
  锄完地里的草; 拿着锄头往挖的半亩鱼塘走。
  这半亩鱼塘他没让老杜挖太深; 地下就挖了一米五左右吧。
  如果挖太深了,水排不出去。
  他家的鱼塘和稻田都是用陶水管排水; 把陶水管埋在底下; 注水时用专用木塞堵上,等到排水时; 把木塞拔开,水就通过陶水管流到外面的排水沟。
  他之所以敢在荒地这挖鱼塘; 还是因为这块地挨着崖壁。
  田地的地势略高; 崖壁那里地势低有个洞口; 他把排水沟挖到洞口那,他家稻田和鱼塘放水后,水都是往那个洞口里流的。
  洞口虽然只有足球大小; 他对着里面喊过,回音声还挺大; 怀疑里面应该是个溶洞。
  紫霞山是一座山脉,有地下溶洞也不稀奇,就是不知道入口在哪。
  地面上往上砌了二十公分; 是担心遇到雨水大时,好往出排水。
  要不然水蔓延出来,旁边都是地该被淹了。
  到了近前看加高的地方,已经晾晒的差不多。
  打算过两天往里放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