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节度天下 >

第26部分

节度天下-第26部分

小说: 节度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十多二十年的养育恩情,可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就可以划清界线的。
    在古代特种兵的护卫下,一路无事,李存焕来到了石炭山。石炭山顾名思义就是盛产石炭的山。石炭其实就是煤,而且还是优质的无烟煤。不过石炭却不是李存焕发现的,而是陈一科发现的,而且用于治炼也不是李存焕“发明”的。原来早在西汉时期,已经有人用煤炭治铁,恩,用现在的话来到说是石炭。
    现在石炭由两百五十名奴隶负责开采,另外二百五十名奴隶则是给铁匠做苦力,同时也没有忘记偷师,争取早一天成为自由人。李存焕很公平的,奴隶之间是轮换制的,每一个月轮换一次。
    “下官恭迎大人!”刚刚来到兵器作坊大门附近,一名身材矮小,满脸谄媚的小官就扑上来,给李存焕一个双膝下跪的大礼。
    李存焕疑惑的看着眼前这个人,并没有说话,一边的长孙承良走上来,凑到李存焕耳边,用只有两人才听到的声音提醒道:“这是监作赵晁。”
    监作乃不入流的浊官,从九品下,也是作坊中官职最大的人。
    李存焕点点头,开口问道:“你起来吧。现在开始锻造武器已经七天了,我想你心中也有数了吧?这个月能够给我制作多少兵器?”
    赵晁一听李存焕这样问,立刻就知道李存焕是一个实干型的人物,连忙收起脸上的谄媚,站起身来,开口说道:“按照大人你教导的流水线,现在制作兵器的时间短了很多。每个月可以保证制作长矛一百杆,方盾一百面,锁子甲三十套,明光甲十套,横刀五十把!箭矢一百捆。”
    李存焕闻言,皱皱眉头。“怎么没有弓弩的?我不是下令设立专门制作弓弩营吗?难道一个月连一把弓,一把弩也制作不出来吗?”
    赵晁闻言,吓的连忙重新跪下来说道:“这个不是下官不尽力,而是大人你要求的乃是复合弓。需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冬天剖析弓干,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拢诸材,寒冬时把弓臂置与弓匣之内定型,严冬极寒时修治外表。冬天剖析弓干木理自然平滑细密。春天治角,自然润泽和柔。夏天治筋,自然不会纠结。秋天合拢诸材,白然紧密。寒冬定弓体,张弓就不会变形;严冬极寒时胶、漆完全干固,故可修治外表。春天装上弓弦,再藏置一年,方可使用。不过两年后,将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到时候就不用干等了。这个下官可以保证,两年之后,每个月出弓一百张!而弩也需要两三个月才可以制作完成,所以,这个下官也没有办法缩短时间。万望大人见谅!”
    李存焕闻言,皱起的眉头更加紧锁。按照赵晁所言,一般复合弓完全制作好,最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李存焕等的起,最怕刘仁恭那家伙的等不起,两年后才进攻卢龙。
    '  '
第61章 英格兰长弓
    第61章英格兰长弓
    李存焕猛然想起一种弓,李存焕在现代并非什么小人物,他的家境不错。平时最喜欢就是到一处骑马俱乐部里面玩。这也为他来到了残唐,并且成为一名骑兵,打下坚实的基础。
    骑马俱乐部,当然不会全是骑马了。在里面还有其他娱乐,其中就包括射箭。你可以选择骑马射箭,也可以选择站立射箭。这些箭并不都是现代弓,他们还包括一些复古的武器。比如中国著名的诸葛连弩、宋朝的神器神臂弓、西方的英格兰长弓、蒙古的骑弓。
    而其中,李存焕就最喜欢英格兰长弓,倒不是李存焕崇洋媚外。而是弩太过简单了,一名农民只需要一个星期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弩手。至于蒙古骑弓,李存焕还没有这么高超的计算,所以他选择了英格兰长弓。
    应为太过喜欢了,就好像看小说看多了,自己也心痒痒,想自己也写一本似的。李存焕也尝试过自己制作一把,就跟当时俱乐部里面,一名英格兰人学习制作英格兰长弓。
    这名英格兰人自己说,他的家族在三百年前曾经是皇室御用的英格兰长弓工匠。无论怎么样也好,李存焕曾经看过他,只是用了两个小时就制作出一把英格兰长弓。李存焕尝试过,射程达到正常英格兰长弓的三百米射程,完全没有为了加快制作速度而偷工减料。
    李存焕不由想道:这不是最适合量产的弓吗?只需要材料足够,一名熟练的工匠完全可以一天中制作五六把英格兰长弓。而且英格兰长弓的威力更加不用说了,射程可以达到三百米。完全比一般复合弓厉害的多。在训练上可以选择集中抛射,虽然会浪费一定的箭矢,但同样也可以不削弱长弓兵威力的情况下,而快速训练出一批长弓兵。
    想到这里,李存焕的心也不由自主激动起来。李存焕立刻对赵晁吩咐道:“立刻给我找来一棵紫杉树来,要整棵的,不能切割开!另外找人带路,去弓弩营。”
    赵晁一怔,脸上露出一抹犹豫,开口说道:“是,下官这就去找紫杉树木过来!林三,你给大人带路,去弓弩营。”
    一来到弓弩营,李存焕就迫不及待的让人清理出一张工作台出来,李存焕自顾自的去摆动那些工具。
    过了一会儿,赵晁满脸尴尬的走回来说道:“大人,我问过所有工匠了,他们都没有人知道什么叫紫杉,不知道这种树是怎么样的呢?”
    李存焕闻言,不满的皱皱眉头,不过还是开口说道:“这种树果实成熟的时候,长的好像一颗颗红豆一样,挂在树枝上,又叫红豆杉。”
    赵晁闻言,眼睛一亮,一拍手掌说道:“哦!原来主公说的是相思树!”
    “相思树?”李存焕疑惑的问道。
    一边的长孙承良开口解释道:“大人,这相思树大概就是大人你说的紫杉。因为他的果实都好像红豆一样,应了大诗人王维《相思》的那一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相思树在南方是一二月份就结果,不像我们北方,五六月份才结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人将这树称之为相思树,到了现在都没有多少人记起他之前的名字了。”
    一边的赵晁在一边插口道:“倒是我们孤陋寡闻,不知道这紫杉居然是相思树以前的名字,真是失礼!”
    赵晁这样说,是换回李存焕的颜面,免的在众人面前,让李存焕丢面。毕竟明明不知道这树的名字,还一副自信十足的样子,这无疑会成为众人茶饭后的笑料。
    李存焕倒不在意赵晁那么点小心思,对赵晁问道:“那这里有没有整根的紫杉树?”
    赵晁想了一会儿,不由笑了,开口说道:“真是巧,那相思树,哦不!是紫杉刚好有一棵放在哪里五天,晒干水分,今天刚准备拿来制作长枪。我现在马上叫人去取过来。”
    这回赵晁可是速度够快,很快就让人抬了一颗四米长,约莫四十厘米直径的样子,在李存焕眼中这简直就是上好的原料。
    李存焕立刻拿起锯子,对赵晁说道:“你立刻去给我找来十名十七八岁的机灵青年过来!”
    赵晁做事的速度并不慢,很快就找来十名符合要求的青年过来了。不过看那些青年的打扮,估计他们都是兵器作坊中的奴隶。
    “你们现在看好我做的一切,我只会教导你们一次,如果谁能够学会了,那么立刻成为工匠级别。获得自由人的十分。”李存焕冷冷的扫了十名青年一眼,语气中不带一丝感情的说道。
    十名青年,紧张的咽下一口唾液,用力的点点头。看来他们也非常珍惜这一次获得自由的机会,还没有开始,人人已经盯住李存焕的手,看他一会儿怎么工作。
    “原料要选树干中部笔直的部分,纹理均匀,没有或尽量少木节。将原木的大部分边材削去,制作成为一块一寸二分(约四厘米)见方,长度暂时设定为四尺半(一点五米),不过这个因为制作快,可以因为弓箭手的身高而修改,更加适应弓箭手的身高而发挥最大的威力。”说话的时候,李存焕并没有慢下手中的动作,过了一会儿,一支细长的木棍就出行在他手中。
    “从横截面看,要取偏中间的部分,一半为木心,一半为边材。木心相对柔软而耐压缩,放在内侧,坚硬抗拉的边材则作外侧。这可以通过观察横截面的木纹来判断,相对稀疏的一侧是外侧。通过切削木心一侧,把材料修整成中间厚、两头略薄,然后再由两个侧面将两端稍稍修窄,略如扁担。两端再进一步用刨子将横截面修整成八边形。在修整中,要做到表面平整、两端对称、厚薄一致,才能发力均匀。”
    “削出形状后,要通过弯曲试验来检查弓的各段弹性是否均匀。由于天然生长的木质很难完全均匀一致,可能有的地方硬一些,有的地方软一些,仅仅外形均匀未必力道就一致。所以,要通过观察加以修正,把硬度大的地方稍稍削薄一些。弓背大致调整好了,就可以在两端一寸半(约5厘米)处分别锉出弦槽,弓背外侧深一些,内侧略浅。”
    '  '
第62章 滑轮长弓
    第62章滑轮长弓
    “拿亚麻绳过来!”李存焕对身边的人说道。
    很快就有精灵的学徒将亚麻绳送到李存焕手中,李存焕拉动一下亚麻绳,感觉弹性不错,露出满意的笑容。一边给长弓上弦,一边说道:“弓弦不需要哪些昂贵的动物筋,下面需要做的就是上漆,每十天上一次。如此几次确保不会受潮,整把长弓就完成了。不过实际上到了现在,其实这把长弓已经完成了,不过上漆延长他的使用寿命罢了!”
    李存焕说完,满意的拉动一下弓弦,发出一声清脆的弓弦声。为了保证真实性,李存焕还将长弓传下去,让各人尝试一下拉动弓弦,轮了一圈后,当长弓回到李存焕手中的身后。所有工匠都惊讶的看着李存焕手中的那把长弓,完全想不到居然真是短短一个半时辰多一点的时间,居然就制作出一把长弓了,听清脆的弓弦声,还有那张力。恐怕这把弓还比一般复合弓也厉害些。
    不过李存焕却有些不满意,他感觉需要用的力气太大了,事实上一把制式英格兰长弓,将他拉个满月,需要四十五公斤到五十五公斤的力,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将之拉个满月。
    一边的赵晁走上来恭维道:“今日一观大人,那鲁班、诸葛亮也不过如此,居然短短一个半时辰多一点的时间就可以制作出一把长弓。不知道这长弓如何命名呢?”
    李存焕并没有打算盗取这长弓的名字,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这种长弓在英格兰出线了没有。不过他可不想到时候给那个胡人捅破他的谎言。所以李存焕老老实实的回答:“这是极西一个民族创造的长弓,以他们的名字冠名,名英格兰长弓。”
    赵晁忍不住开口说道:“不想这极西之外也有如此聪明的民族啊!”
    李存焕却没有理会赵晁的感叹,皱起眉头再次拉动下弓弦,开口说道:“给我找两个圆形的木板过来。”
    很快两个圆形的木板就到了李存焕的工作台上,李存焕拿起小刀,又是一番辛勤劳动。两个滑轮就出现了李存焕的手中。李存焕将英格兰长弓的弓弦取下来,再经过一番改造,将两个滑轮装上去,另外找来一根更长的亚麻绳上弦。
    很快一个在众人眼中,仿佛怪物一样的长弓出现了。长孙承良看了,忍不住开口问道:“大人,你这是干什么?好好的一把长弓,改造成这个摸样。实在是,是太那个了吧?”
    李存焕哈哈一笑说道:“你这就不懂了,来!开一下弓。”
    长孙承良连忙摇头,长孙承良是一介文人,他可不想陈长风文武双全,平时叫他舞动一下那些花架子的剑术他还可以,叫他拉弓?也不知道可不可以拉个半圆,要是不能,那就丢死人了。找了个不是借口的借口说道:“大人手中这怪弓,下官可不会开!还是算了吧!”
    “来人,拿箭来!”李存焕也不勉强,对身边的人开口道。
    这里是负责制作弓弩、箭矢、弩矢的弓弩营,你要是说缺少什么也不会缺少箭矢。李存焕话音刚落,就有人将一袋破甲箭拿过来了。
    李存焕接过破甲箭,栓在自己腰间,走出弓弩营,外面就是一个靶场。当然,这可不是用来训练身边的,而是用来检验弓弩质量的。李存焕手底下的兵器作坊可是实行军事式管理,每个工匠都有编号。每个流水线也有编号。每制作好一批武器,就会记录下来,参与制作的有那些人。一旦发现有劣质产品存在,轻则打军棍,重则直接斩头。
    李存焕熟练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破甲箭,站在两百米外,对身边的长孙承良问道:“你认为我能不能射的中呢?”
    长孙承良陪在李存焕身边这么长的时间,自然知道李存焕的箭术了。不屑的开口说道:“大人又在吹自家箭术如何了。”
    李存焕也不反驳,一下子将长弓拉个满月,哪怕是长孙承良也忍不住惊讶的张开嘴巴。倒不是李存焕的箭术如何厉害,在前文也说过了,将长弓拉个满月,需要四十五公斤到五十五公斤的力。也就是说,你右手或者左手,最少能够抱起一个成年的女子的体重。
    这倒不是没有人做到,但却没有李存焕做的那么轻松,仿佛不是将长弓拉个满月的。而是拉动小孩子玩的弹弓一般。
    众人的惊讶还没有去,李存焕一箭射出,迅速的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破甲箭,又是一个满月,弓弦一松,破甲箭又是飞射而出。但还没有完,李存焕如此这般,连续拿出四支破甲箭,将长弓拉了个满月射出去。虽然战果聊聊,只有一箭中箭靶,而且还不是中红心,仅仅是扎在边边的位置上。另外三箭更是不知道脱靶飞到哪里去了。
    但李存焕这一手,也艺惊四座。耶律阿保机惊讶的对李存焕说道:“主公,主公实在是神力啊!阿保机以为自家能够开三百斤之弓,已经自问天下少有,现在才知道坐井观天。”
    耶律阿保机刚才可是尝试过拉动,知道虽然不如自己用的那把天狼弓,但也是一把上好的制式长弓。但他自问也没有连续四次举重若轻的将长弓拉个满月,连续两次耶律阿保机自问还可以,但后面明显就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