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天下-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杨师厚却不由自主感到一丝激动,因为他看到了那幅高宗时期大唐在辽东的势力地图。他发现,很多高宗时期安东都护府的地图都已经失去的土地现在慢慢被李存焕收复。一些重要的城池,比如辽东城、泊?城,现在又轮到了平壤,安东都护府第一个治所所在地,从汉开始,汉人政权在辽东最重要的城池。
PS:红色框框处就是李存焕占领的渤海三府。'''CP|W:816|H:581|A:L'''
' '
第197章 议兵
第197章议兵
“大将军!”走进来的周德威和符存审同时叫道。
“哦,你们来了!师厚也来了啊!”李存焕有些愕然的看了杨师厚一眼,忽然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开口问道:“那么说来师厚你也看到了我的意图了!”
“嗯!”杨师厚并没有掩饰,点头承认。
“大将军,你们在打什么哑谜?”符存审在一边略带不满的问道,貌似除了他自己,所有人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反而是周德威,看了眼李存焕背后的地图,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好像发觉了什么似的。
“看来镇远也明白了我所想的事情了!”李存焕笑着对周德威点下头,开口说道。
周德威笑了笑,没有答话。
“师厚,你拿下地图来吧!”李存焕对杨师厚说道。
“好的!”杨师厚应道,一边的符存审皱着眉头,看着地图,喃喃道:“莫非是契丹?不对!渤海,刚刚才议和,高句丽,这……”
“就是高句丽!”听到符存审声音的李存焕掀开谜底。
“镇远,现在从卢龙调了多少兵马到安东。”李存焕开口问道。
“不是很多,只有一万人,而且因为不少士兵都放长假,所以大部分过来的都是团练兵。”周德威脸色淡然的应道。
李存焕右手抚摸着下巴,喃喃道:“情况不太好,”顿了顿,对符存审问道:“德祥(符存审字)安东这边除却团练兵外,还有多少兵马可以动用的?”
“五千!其中包括一千陌刀军、四千营州步兵。安东要在契丹、渤海上布置不少兵力,虽然说已经签订了和议。但大将军这次打了渤海一个大闷棍,渤海兵力并没有损失太多,估计不过损失四万余兵马。即使不招兵,渤海应该还有六七万人马,如果招兵买马,恐怕兵力上可以上升到十万,这些我们都要做好防御。”符存审对答的很流利,看得出他非常熟悉军务。
“嗯,让段子尧他派人管理好新占领的三州,要怀柔,别太过激烈,从当地招募一部分士兵,应该可以减轻你们的压力。”李存焕沉吟片刻,开口说道。
“谢大将军!”符存审有些兴奋的说道,没有那个将军会厌弃自己手下兵马多的。
“不过兵马上不够!加上我现在手上的人马不过是两万人,虽然击败弓裔容易,但很容易被百济和新罗占了便宜,同时我们也很难从根本上彻底消灭那些本土贵族的力量。”李存焕皱着眉头,轻声说道。
“大将军如此做,恐怕会让我们入主朝鲜的困难大大的增加了。”周德威劝谏道。
“镇远说的没有错,大将军,你看看你在幽州推行新政都如此困难,陆陆续续花费了两年时间才有一点成效,如果在朝鲜如此剧烈,恐怕大将军的统治得不到拥护。”在一边的符存审也脸带忧色的劝谏道。
“一个国家的统治不是看贵族,而是看百姓。我只需要将所有田地都平均的分给百姓,我将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且要收复渤海,我们还需要一个根据地,仅仅一个安东还不足够,而朝鲜则不同,从商朝末年箕子就来到朝鲜立国,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上千年的开发,文明程度不下于渤海国。有了朝鲜,我们日后也多了不少根据地。”李存焕轻声说道。
“大将军的意思是不患贫,而患寡!”在一边的杨师厚缓慢的开口说道。
“师厚说的没有错,其实我这样做也是奉行孟子的学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说的就是一个道理。”李存焕轻声说道。
“大将军,你们在说什么?恒产不恒产的,是什么意思?”符存审皱着眉头,开口问道。
周德威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道:“德祥,我都跟你说了,要多看,你偏偏就不听。大将军刚才的话是亚圣孟子的一个思想,恒产就是指有永远的收益,孟子在这里是指田地,因为田地是最稳固的。有了恒产,就有恒心,有恒心就善良,善良的人不会去做偷鸡摸狗的事情。也可以说人有了钱就会珍惜自身,就会奉公守法。而没有收入的人,他们就会铤而走险去做作奸犯科的事情,因为他们除了自身的烂命外,什么也没有。”
李存焕点点头,开口说道:“镇远说的没有错,不过我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其实还有一个道理,有了田地产业,百姓就会想去保护他们,不再抗拒服兵役。只要官府能够保障士兵即使死去后,他家属的土地不会被剥削,他家人能够得到应有的抚恤,士兵将不会畏惧死亡。不过不能够让士兵太过富有,太过富有,士兵就会贪图享乐。享乐会消磨他们的意志,透支他的生命,疲弱他们的身躯,所以在选择士兵上,主张在能够得到温饱、家境比较富裕的农民那里招募士兵,而非是大地主的子弟那里招募士兵,即使他们的身体更加强壮。”
“听君一席话,胜读三年!”杨师厚和周德威异口同声的感叹道。
符存审却摇摇头,摸着下巴说道:“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那些有一点点田地或者微薄收入,却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是最好的兵源。正因为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生命是最轻视的,为了功勋,在战场上他们是最勇敢的。而在这里面,我感觉那些游牧民是最好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过这事情谁说的准呢!算了,这次进攻平壤,就让段子尧留守安东好了,德祥你也跟上来。”李存焕说道。
符存审闻言大喜,笑着说道:“这自然是最好了,其实如果大将军缺少兵马,我可以从契丹人牧民那里招募,就像阿保机那次,用金钱收买他们,我估计应该可以招募到七八千契丹游骑兵的。”
“那些人那里是游骑兵,我看他们是蝗虫还差不多,所过之处,别说是一颗?子,就连一颗?壳也没有剩下来的。用这样的军队野战还没有什么,用这样的军队征服别人的土地,那是迫人造反的。”李存焕闻言,一脸厌恶的说道。
' '
第198章 李茂贞的妥协
第198章李茂贞的妥协
的确,因为打草谷的习惯,契丹人虽然有雇佣金可以拿,但他们依旧乐而不疲的抢掠敌人民间的财物,浑然不会去想什么后果。如果去阻止他们,更可以造成兵变。对于这些人,李存焕简直就是无语了。如果用他们去实行三光政策还差不多,估计倭寇也没有他们做的好。
实际上历史耶律阿保机的儿子,继耶律阿保机后辽国最英明的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他就曾经征服了后晋,将辽朝的领土扩展到中原,几乎先忽必烈,成为第一个游牧民族征服中国的君主。不过耶律德光因为放纵士兵打草谷,结果四面八方不是起义就是叛乱。才一年的时间,中原的百姓手中抢无可抢。又因为契丹人的骚扰,耶律德光治下的中原百姓更是无法耕作,结果契丹人既没有民心支持,又没有粮食补给,结果最后在起义军的进攻下,灰溜溜的逃回辽东,耶律德光在半路还赔上自己的小命。
李存焕虽然不知道这件历史大事,但只要不是白痴,都知道放纵士兵抢掠造成的后果了。实际上在历史很多第一批农民起义虽然声势浩大,但最终还是被扑灭,是因为他们都奉行烧杀抢掠的政策,导致原本可以被他们拉拢、同情他们的农民阶级最后也站到他们的对立面上。
十二月,寒冷的空气肆虐着辽东大地上,大海边缘也开始结冰,雪白而光亮的白雪将大地都笼罩起来。
一队身穿黑衣的军队从道路的尽头慢慢开赴而来。
沙桉克骑在战马上,抚摸着身上的战袍,忍不住感叹道:“大将军,你真是神了!这棉花居然可以被你想出来做袍子,暖和的很啊!有了这些,现在冬季行军,都可以减少士兵冻伤了!”
李存焕摇摇头说道:“可惜今年的棉花太少了,冯道!”
“是!大将军有什么事情?”在后面骑着一头马骡的冯道连忙赶上来,开口问道。
沙桉克有些不削的瞄了冯道坐下的马骡一眼,作为一名武将,沙桉克最看不起文人,特别这名文人居然还是骑马骡的情况下。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马就是正版奔驰,而马骡则是山寨货,你道谁开奔驰的会看得起开山寨货的。
对于文武之间的矛盾,李存焕有些无奈,不过他也没有太过刻意的却协调,毕竟没有一个君主希望自己手下抱成一团的。整了整脸上的神色,李存焕开口说道:“冯道,派人通知张承业,明年所有税收当中除了秋夏两税外,增加一项实物税。而棉花作为实物税征收,按照每家每户的亩数征收,每一亩地征收一斤棉花。对了,秋夏两税也减少为征收三成好了,免的民间太过贫苦。”
“是的,大将军!”冯道从一边的皮囊中拿出一本笔记本和鹅毛笔,迅速的在笔记本上记录好,抬起头,对李存焕问道:“大将军,还有其他吗?”
“嗯,没有了,有需要记录的我再喊你吧!”李存焕满意的点下头,说道。
“是的,大将军!”冯道毕恭毕敬的应道,抬起头来瞄了沙桉克一眼,微微举起手中的鹅毛笔。气的沙桉克半死,沙桉克虽然武艺高强,但他却大字也不认识一个,哦不!他和韦小宝差不多,因为比较喜欢赌博,一到十都认识。
沙桉克有些拿出自己的长处对付冯道,刚想抽刀威胁,却见冯道一脸得意的笑着指了指沙桉克身边。沙桉克脸色微微一变,沙桉克知道冯道指谁,还不是李存焕。在李存焕面前,沙桉克那里够胆拔刀威胁冯道,唯有非常憋气的瞪了冯道一眼。
李存焕并非对冯道和沙桉克的小动作一无所知,不过他并没有插手理会,有些好笑的笑了笑。慢慢驱马前进,在他前面数百名正在清理雪堆的士兵,拿着铲子将一块块白雪铲到一边去,扫出青石板砌成的官路。
根据向导介绍,这条官路在汉朝就有了,不过那个时候是黄土路,到了唐高宗时期,征服了当时的高句丽,为了巩固大唐在东方的统治,修建了这条用青石板铺垫的官路。唐高宗到现在,应该有二百多年了,李存焕想不到这条官路还保持的不错。李存焕不由得感叹起古人果然淳朴。在现在,也不知道多少豆腐渣,用了一两年就出现问题的道路屡见不鲜。
“大将军,现在行军的速度太慢了,我看莫不如让步兵先出发吧!”冯道在一边建议道。
李存焕摇摇头,实际上这个时节出兵,更多的是想要突然性,不过情况不是他想的那么乐观。首先是雪橇的运用,没有训练成熟的狗,失败……滑雪板,一百个士兵里面也就两三个能够学会,半失败……
不过根据向导说,到了一月份,就不会下雪了,雪也会慢慢融化,不过这个时间比较缓慢,但情况也比现在好多了。
但李存焕已经不能够等这么长的时间了,他必须快速的解决辽东的事情,在中原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他来做。比如现在,朱温已经越发厉害。锦衣卫刚刚传来消息,李茂贞不得已投降了朱温,更加正确的应该是说,李茂贞向朱温妥协了。李茂贞将他拥立的宣武帝李?交给朱温,朱温以叛臣贼子的名义将宣武帝李?斩杀,倒霉的李?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而“拨乱反正”的李茂贞则是被朱温封为岐国公,安抚一下李茂贞那颗受伤的心灵。不过即使李茂贞和朱温妥协了,但李茂贞手中的势力依旧很客观。
兴元府也就是现在的汉中市在李茂贞手中,等若李茂贞拥有一个粮仓。而且还有进入西川的通道。在北面,李茂贞拥有民风彪悍的凤翔府,虽然土地贫乏,但有汉中的粮食补给,无疑是让李茂贞得到互补。现在在李茂贞手中一共有两府六州,势力不容小觑,否则朱温也不会和李茂贞妥协。
' '
第199章 飘扬的大唐旗帜
第199章飘扬的大唐旗帜
兴元府也就是现在的汉中市在李茂贞手中,等若李茂贞拥有一个粮仓。而且还有进入西川的通道。在北面,李茂贞拥有民风彪悍的凤翔府,虽然土地贫乏,但有汉中的粮食补给,无疑是让李茂贞得到互补。现在在李茂贞手中一共有两府六州,势力不容小觑,否则朱温也不会和李茂贞妥协。
不过即使如此李茂贞也不敢再去招惹朱温了,一来他刚刚被朱温狠狠的打了一场,吃了大亏,估计短时间内既没有能力。二来也没有胆子向朱温犯难,毕竟刚刚在朱温手中吃了亏,说不心悸,谁也不会信。也就是说朱温在关中的形势已经稳定下来。
他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河中节度使王珂,也就是李克用的哎呀女婿。形势对于李克用非常的不利,不由得李存焕不着急。倒不是李存焕对李克用多么关心。而是李克用咔嚓了,那么他李存焕也就是朱温第二个盯上的人。不说别的,朱温靠浑厚的兵力和经济压上来,都可以压垮自己,这不是什么计谋可以改变的,所以李存焕他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腾出手来喝李克用对付朱温,占领高句丽已经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十二月二十三日,经过漫长的时间行军,终于平壤城外。虽然短短的百里路程消耗了卢龙军六天的时间。但李存焕感觉并没有浪费,在大雪中,高句丽边境的探马活动范围缩短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内。同时因为大雪让道路难走,很多边境小城堡都早就储备了数个月过冬的粮食,他们也暂时的与外界隔绝。这让李存焕很从容的派出精锐兵马,在夜晚对这些因为寒冷而躲入里面休息的戎兵进行突袭。
更因为之前早就准备好的补给,所以未来是不会有运送补给的辎重兵出现,更不怕被人发现这些境界的小堡垒早已经被卢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