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太上章 >

第103部分

太上章-第103部分

小说: 太上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鸿元摇头道:“这谁能知道。我亦满心疑惑。只有小先生见到了他,据说星煞大人是从天而降突然出手,随后便飞天离去。具体是怎么回事,恐怕也只能去问小先生。可惜小先生已经离开此地,我连名号亦不知晓。”

西岭正色道:“既然赤望丘星煞大人也牵连其中,公布此事就一定要慎重。”

鸿元城主探过身子问道:“我究竟该怎么做?请西岭大人指教!”

西岭沉吟道:“应公开上报国都,由采风官传扬国中,重点褒扬那位路过的国工。更要感谢仗义出手的星耀大人。”

其实流寇的身份与此事的真相,在飞虹城是瞒不住的,白溪村的一千多名村民都知道呢,保不齐将来谁就会说漏了嘴,将在这一带的民间私下流传开来。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当它传到国中别处,恐怕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情,甚至已成为被加工后的逸闻传说。

真正重要的是,飞虹城怎么公布与上报,不仅仅是告诉此地的民众。而且采风大人将派出采风官,到全国各处城廓宣讲,这才是民众们所听到的正式消息。“采风”这个职位不被很多人重视,但西岭却认为它很重要,因为在这个位置上,不仅能够搜集全国各地的情报,而且能掌握与控制舆论风闻。

西岭建议鸿元,只简单说剿灭了流寇,重点是表彰诸义士,特别是宣扬小先生以及赤望丘星煞大人的功德义举。

鸿元答道:“当然应按您说的办。宣扬与感谢赤望丘星煞大人的义举功绩。是应为之事;可小先生,并无来历名号啊!”

西岭一摊双手道:“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飞虹城中这么多人都见过他,大家都称他为小先生,你就如此宣扬便是。就算他是一位不愿露出真容的高人前辈。既已现身,也不会不愿意听见自己的功绩被世人传颂。”

……

“采风大人既喜欢此茶,回头我再拿一些让您带回国都。可是您能否告诉我,那位小先生是何来历?就算您不认识,也可以推测。”——这是第二天在欣兰修士的府上,欣兰问西岭的话。

西岭是以“求人间妙饮”的名义登门拜访的。在欣兰府中先品了茶,又请教了很多关于修炼的问题,最后聊起了国中各种奇闻轶事。

欣兰听得很感兴趣,面前这位采风大人,年纪接近三旬,虽然只是一名初境修士,但听说是以前没机会得到指引,到了这个岁数尚能迈入初境,看来天赋也是相当不错的,说不定将来也能拥有更高的修为境界。

更重要的是,这位西岭大人相貌端正俊朗,见闻学识皆极为渊博,总之欣兰看西岭,可比看鸿元城主要顺眼多了。她留西岭在府中吃了午饭,吃完午饭又接着喝茶聊天,聊着聊着,还是忍不住问起了“小先生”的来历。

其实西岭上午就说过了,相室国尚在世的四十九位国工中,没有一个人能对得上号。但这就更让人奇怪了,难道是谁家孩子把尊长的信物偷出来玩?但这种荒唐事从来就没听说过,国工信物可不是随便能拿来玩的!

而且小先生确实了得,收服了山膏一族、协助村民斩尽军阵、还亲手斩杀了农能,当然拥有一位国工大人的手段,信物和身份都不会有假。国中那四十九位国工,超过一半的人其实西岭并未亲眼见过,只是听说过而已。欣兰认为小先生必是其中之一,所以非得让西岭猜一个结果。

她对西岭的称呼,也与鸿元城主有微妙的不同。鸿元城主称呼西岭为“风正大人”,而欣兰叫他“采风大人”。“采风”才是西岭正式的官职,称呼“风正”只是一种恭维,其实采风官尚不是国中诸正大人之一。欣兰如此称呼,便意味着她对西岭并无奉承之意,说话反倒显得更随便。

看着欣兰的眼睛,西岭不知为何竟觉得呼吸有些紧张,那鸿元城主说的没错,就算西岭来的时候没什么心思,等见到欣兰之后或许就有心思了。这位五境女修士,形容看上去也不过二十出头,而其实际的年岁也只是与西岭相当。

与之对坐相谈,无形中能感觉到一种如幽兰般的暗香浮动,也不知是鼻子闻到的还是心里的感觉。她的身形窈窕、姿容秀丽,尤其是与那明媚的眼眸对视的时候,西岭的心跳总是忍不住变快。

他垂下视线道:“昨日在城主府中我未敢妄测,因为鸿元城主并非修士,有很多事情可能说不清楚。……比照那位小先生的形容相貌,恐怕只有一个人有此可能。”

欣兰:“谁?”

西岭:“象先生。”

欣兰:“哪位象先生?”

西岭道:“在巴原上提起象先生,难道还会是说别人?”

欣兰突然站了起来,惊呼道:“西岭,你难道想说的是那位太乙先生?巴原七煞中的象煞前辈!”

西岭点头道:“百年之前,立国未久。本国先君亲手奉上的第一枚国工信物,便是赠予象先生的。”

象煞,如今也已成为巴原上的一个传说。巴原七煞中清煞成名最早,但年纪最大的却是象煞。象煞年纪大到什么程度?据说已经有一千多岁了!也就是说早在巴国建立之前,他就生活在这周边的蛮荒深处。也有传说他并非人类,不知是何族类出身,却早已修成人身。

他第一次为巴原民众所知时,便是以一位童子的形容出现,三十年后又有人见到他,居然还是童子的形容,再过二十年现身人间,仍是容颜不变的一位童子。西岭详细问过村宝,那位小先生看上去还是一位稚气未脱、尚未完全成年的孩子。

象煞最后一次在巴原公开现身,都早已是西岭出生之前的事情了。但以虎娃的形容相貌,又持有相室国的国工信物,那么看似最不可能、偏偏又是最靠谱的推测——他便是传说中的象煞前辈!

欣兰也被吓了一跳,追问道:“象煞前辈竟然也是一位国工,我怎么不知情?”

西岭解释道:“那是太久远的事情了,欣兰先生应该听过象煞前辈成名之时的传说。而我上午所说的四十九位国工中,并不包括象煞前辈;如今的诸位国共大人,亦不敢与这位前辈相提并论。”

欣兰:“我是听过,当年我国在西境与临国开战,双方大军交锋两年有余,仍难分胜负,附近一带的村寨与山野生灵皆遭兵祸大难。忽有一日,一童子从天而降,趁夜间不备之时,先后闯营,将两国国君都抓进了深山。

他将两位国君扔到一株参天巨木上,稍有不慎便会落下高枝摔得粉身碎骨,让他们自行分出胜负结果。两位国君无奈,就坐在高枝上遥指远方山脊划定了国境、约定双方撤军,这才被放了回来。”

西岭点头道:“我国西疆的国境线,百年前就是这么划定的,听上去匪夷所思,但事实确实如此。象煞前辈也是本国中第一位国工,其信物是先君后来亲手奉上的。”

**(未完待续。)

008、走在路上的娃(上)

欣兰蹙眉道:“我听闻象煞前辈已经有六十多年未曾涉足人世了,甚至有传闻,他已登天长生而去,怎会又出现在人间?”

西岭接着解释道:“我听说象煞前辈行走巴原,常以童子面貌示人,所遇者根本就想不到他是太乙先生,象煞之名的来历是否与此有关,我也不太清楚。但象煞前辈若有兴趣再度行走巴原,到飞虹城来看看故迹,也不令人奇怪。岷水上的那座桥,当年可就是他修的。”

巴原七煞中,也只有象煞曾经接受过国工信物。飞虹城外岷水上那座宏伟的石桥,修建时颇为不易,幸亏得到了象煞前辈的大神通相助。当年的国君就曾提议将其命名为象煞桥,可是象煞前辈拒绝了,所以此桥一直无名。

欣兰:“我仍然不敢置信,若那位小先生真是象煞前辈,那么白溪村为何还会死伤那么多人?以他的大神通手段,收拾流寇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西岭叹了一口气,反问道:“凭什么?”

这句话将欣兰给问愣住了,西岭接着又叹息道:“百年前的两国之战,也只是两国自己的事情,与象煞前辈那等高人何关?后来太多村寨与生灵遭殃,象煞前辈才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修为虽高,可是趁夜闯营分别掠走两位国君,恐怕也是要冒很大的危险。

这位前辈常以童子面貌行走人间,以一颗童真之心驻童颜不老,遇事也常出手助人,却不愿插手太多强求结果,因为那本就不是他的事,是人们自己所遇所求。比如巴国西疆边境,亦非象煞前辈划定,而是两位国君自己划定。象煞前辈行事向来如此,只是为了感悟人间岁月情怀。

他路过白溪村时,村民称他为小先生。那他便是小先生。请高手助阵、训练枪阵迎敌、与妖族化解恩怨、奋勇斩杀流寇,这才是白溪村人真正该做的事情。若是象煞前辈自行将流寇斩除,那他路不路过白溪村,对白溪村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若只谈村民生死。凡人皆有一死,以象煞前辈所度过的岁月,恐怕已经看得太多了。”

欣兰不禁连连点头,越听越觉得西岭的话有道理。西岭想了想又说道:“其实仅凭这些,我也不敢妄测那位小先生就是象煞前辈。可是还有一件事令我做此推断。因为赤望丘星煞也出现了。星煞怎会那么巧恰好路过飞虹城,又恰好出手杀了燕凌竹?

我看他就是追随象煞前辈的踪迹而来,恰好在此地相遇,杀燕凌竹只是顺手之事。也只有象煞前辈这种人的行踪,才能足以惊动星煞这种人,至于星煞来见象煞前辈又有何事,就不是我等所知了。”

不得不承认,西岭之博闻强志难有人及,他这位采风大人是称职得不能再称职了。虎娃的身份与象煞原本是八杆子都打不着,可是让他这么一分析。却越听越象那么回事,假如换一个对巴原上各种历史掌故毫无所知的人,也断不可能有这种误会。

虽然西岭完全搞错了,但欣兰听到最后已是深信不已,对象煞前辈心生敬意的同时,也不禁暗叹了一口气。原以为是位俊俏少年郎,不料却是位千年老妖孽!

但欣兰也没什么好失望的,本就素不相识,只是有种朦胧的好奇与形容不出的感觉而已。而这种“感觉”也只是她自己心里的,出于在登天之径上独自求索。未能有年貌相当、志趣相投的伴侣的感慨,未必就是针对那位小先生的。

她只是更加遗憾了,竟与传说中的象煞前辈擦肩而过,未能当面请教。而结识西岭。倒是令她很高兴的事,此人修为虽不高,但毕竟已是一名修士、且刚刚开始修炼。更难得此人见闻广博,在一起交流感觉很是投缘。

西岭既是以求茶的名义登门,当然少不了赞美欣兰所制之茶,进而赞叹她采茶制茶的技艺。如今离春暖花开、草木新发之日已不远。西岭便趁机提出,欲随欣兰一起进山采茶,并观摩其制茶,打个下手帮帮忙啥的,说不定对修炼也有所助益。

西岭出使飞虹城,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来回需要两个月,返回国都并无太确定的期限,在飞虹城多留几天倒也无妨。欣兰很高兴地点头答应了,两人约定了进山相会之期。

……

虎娃路过白溪村,是在入冬时节。一个月后斩尽流寇的那天,飞虹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雪。如今又有两个多月过去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已能感受到那萌动的生机气息。

这两个多月,虎娃穿过了毗邻飞虹城的太禾城,又进入了龙马城境内。他经过了很多村寨,也进入过城廓,住过驿站也曾在沿途不少人家中投宿,而更多的时候则是露宿荒野,并没有再遭遇像白溪村那样惊心动魄的事情。

那样的事情怎可能总是发生,巴原上各村寨居民的生活大多仍是简单而朴素的,不少人家都愿意给行路的虎娃提供帮助,比如让他在仓房中留宿,给他一碗水、一顿饭。

其实虎娃未必需要那间仓房、那碗水或那顿饭,但有时候他更愿意离开山野行走在人烟中。人于世间从来都不是独自存在的,总要与其他的人或事物发生各种交流与联系,才能感受到存在。

虎娃很感谢这一路上给他提供帮助与方便的人们,作为报答或者说报酬,他也会帮那些人家做些修补院墙、砍柴挑水之类的活计。虎娃很能干,比任何一位普通的壮劳力都要能干,但他未再显露过神通法力。有武丁功修为在身,砍柴挑水也用不着什么其他的神通。

倒是那些村寨人家很惊讶甚至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这孩子真的太朴实了,又怎么能让一个孩子帮他们干那样的重活?有人甚至在感慨,是因为什么事,让这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走这么远的路呢?

假如他是一个失去家园与亲人的流氓,恰好流落至此,那么能将其留下也挺不错呀。不少朴素的乡民都动过这个心思、这样开口询问过,要么就想把他当儿子养了,要么有些人家正好有合适的姑娘、可以许配给他。

**(未完待续。)

009、驰骋畋猎(上)

PS:又是一年拜月时,祝书友们中秋快乐、幸福美满!

原来山脚下的远方,那片被植被覆盖、有溪流穿过的平原和丘陵地带,是相室国王室的畋猎园林,难怪它未经开垦,但看上去又不像原始山林的样子,其中有些地方保留了山林的原貌,另一些地方则经过了人工的修建与平整。

人们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脱离蛮荒时的狩猎与采集生活进入了农耕文明,也建立了繁华富庶的城廓与国度。当有的阶层能摆脱农耕劳作而接受国民的供养时,又在城廓外划出那么一大片山野林地以供狩猎。

这样做当然不是要告诉人们回到蛮荒的狩猎生活,需要有个更好的名义,便是在和平年代锻炼搏杀的技艺、培养作战的勇气,称之为畋猎。而实际上真正大战爆发时,冲锋陷阵的战士们平时可没有畋猎的闲暇,他们都是在军阵中接受的操练。

所谓的畋猎,不过是王室子弟平日的游乐与嬉戏。

王室的畋猎园林,土地山林皆归王族所有,有专门的用处,当然禁止民众随意圈占与开垦,大片野地中生活着狍、麂、羚、狐、兔等很多野兽。虽地域广大鸟兽众多,但每年都要经过驰骋畋猎,熊罷虎豹等大型猛兽已很少见,往往在猎场深处才有,有时还有人专门放养走兽于山林中以供游猎。

而这个村子恰好在畋猎园林的边缘,猎场是在村寨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