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儒道至圣 >

第240部分

儒道至圣-第240部分

小说: 儒道至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运气笑了,就在前几日,方礼的传书还左一个“文侯大人”右一个“鄙人”,到了今日,“文侯大人”换成“运弟”,“鄙人”成了“为兄”,所谓的赔礼道歉只不过是防止日后自己起复。
  方运懒得理会这等小人,让文侯金印以后再也不接收方礼的传书。
  一个时辰后,方运正在读书,外面的士兵叫门。
  方运走出去,就见一个士兵恭恭敬敬地递过一封书信,道:“一个自称是管长俞亲随的人送了一份书信,说是解释误会。”
  “多谢。”
  方运拿过书信,一边往院子里走一边看。
  此封书信表面很客气,说方运既然把延寿果送人,那延寿果就与方运无关,管长俞与王家乃是私事,别人不应插手。最后还提醒了一句。
  “京城风大,不比大源府,望文侯多备些衣服。”
  方运眉目间浮现淡淡的冷意,管长俞最后的一句话明显有两个意思,第一是讥讽他自身难保少管闲事,第二是警告他京城水深,一个小小的文侯掀不起风浪,更何况即将不是文侯。
  “今日不走,明日就不用走了。”方运随手扔掉书信。
  没走几步,收到曾原加急传书。
  “方运,不好了!庆国去年的状元季梦先,写了一篇《讨方运檄》!正在疯狂流传,在圣院文榜之上节节攀高。我马上把原文传给你!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方运仔细一看,的确是“檄”字没错,音同“习”,乃是一种不常见的文体,用于征召、讨伐或者历数罪状诏告天下,檄文一出,必然起纷争。
  而就在昨日,方运看完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和三国时期陈琳的《讨曹操檄》,这两篇檄文影响非常大。
  “本以为只是管长俞和方礼这些小蛇,正感到无趣,没想到跑出来一条大蟒。”


第370章 九月初五
  不多时,曾原发来季梦先的那篇《讨方运檄》。
  方运仔细阅读。
  “自孔圣著《春秋》,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景国方运者,位卑人劣,地实贫贱……”
  文中嬉笑怒骂,把方运骂得狗血淋头,虽然其中的一些依据完全是捕风捉影,但文采斐然,任何人看到都会为之动容。檄文本来就充满煽动性,情感第一,文采第二,事实反而排在其后。
  方运阅读这篇檄文时,开始眉头紧皱,随后怒容满面,之后恢复平静,看到最后却露出微笑,看完立刻给曾原传书。
  “不愧是庆国状元,此人有宰相之能、文相之才!”
  曾原奇道:“你怎为敌人说话?”
  “此人空有相之才,却无相之德。惜哉。”方运再次传书。
  “果然是千年一出的方镇国,别人用檄文讨伐你,你却称赞惋惜。”
  “若是那种蹩脚的谩骂,我必斥之糟粕,掩鼻绕行。此文虽有些许瑕疵,但却是难得一见的佳文。麻烦曾兄帮我报于季梦先,我愿用鸣州诗词换此文原稿。”
  “哈哈,哪怕当年陈琳书写《讨曹操檄》,一代大儒曹公也无此胸襟。”
  “文人相轻亦相重,此人之才有实有虚,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观此人文中虽嬉笑怒骂,却又没有贬低攻击我的功劳,倒也有救。来,还有什么讨伐我的檄文,凡是上了文榜的,都传书于我,我今日要看个痛快!披荆斩棘是磨砺,行万里路是磨砺,直面万人责骂同样是磨砺!”方运书生意气冒了出来。
  “真的什么文都要?”
  “那些破口大骂动辄污蔑的诗文不看也罢,看他们的文脏了我的眼睛,要看有文采,有趣的。”方运道。
  “好!那你稍等。”
  随后,曾原不断把各种指责甚至攻击方运的诗文发过来。
  方运低头阅读,时而风轻云淡,时而面带讥笑,时而大呼有趣,时而称赞妙笔,但也会经常气得怒目圆睁,甚至关掉一些传书,但最后都会打开看完。
  方运一封一封地看,从第五十一封传书开始,就一直面带微笑,偶尔称赞一句。
  自此之后,所有的污蔑咒骂之文已经如浮云过眼,再也无法让方运生气。
  看完千篇诗文已经是后半夜,东边的天色已经有一丝明亮。方运感到有些腰酸,于是站起来轻轻走动。
  方运面带微笑,走了几步,就听一声奇异的脆响从他的文宫中发出,犹如石头相击,沉稳有力,瞬间传遍千里。
  千里之内所有有文胆之人全部惊醒。
  州文院阅卷房之内的考官猛地抬头,根本就不阅卷的乞丐皇叔赵景空突然望向方家所在的方向,胡子上的面条轻轻一抖,掉落在地。
  葛州牧收笔笑道:“好!此人的文胆不仅是二境坚如顽石,甚至已经是顽石有声,我景国又有一人有望成无惧之士。更上一步,就是顽石生玉,最后则是文胆二境大成,哪怕剑眉公也没到文胆三境。”
  “我等真是幸运。顽石有声只传千里,除非在圣院或各国京城那种人才济济的地方,否则数年也未必碰到一次。此次顽石有声遍布江州,许多举人或之上的读书人怕是都在笑。”
  “那是自然,他文胆有声,我文胆共鸣,让我们突破的可能又增加了一些。”
  “只是不知道是哪位翰林或大学士文胆有成,若是知道,必然祝贺。”
  “等明日放榜再一起致谢。”
  “好。”
  众考官继续批阅试卷。
  赵景空的眼中喜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迷茫,就见他手指轻动,地上一指长的面条倒升空中,再次贴在他的胡子上。
  “呼呼……”不过一眨眼的功夫,赵景空又坐在太师椅上,歪着头呼呼大睡,手里的毛笔吧嗒一声掉在地上,毛笔滚落,在地面留下浓淡不一的墨痕。
  太阳还未升起,大源城各处的狗叫打破了宁静。
  大源河畔的画舫游船上,士子与花娘依依惜别;花街柳巷中,书生与窑姐认真算着嫖资;望江楼门口,宿醉的读书人迷迷糊糊上了马车;简陋的客栈里,寒门子弟背着书箱成群结队离开。
  玉海城一些门户悄然打开,那些名门望族的老爷少爷夫人小姐坐着车马乘着软轿,那些年轻的学子呼朋引伴迈着轻快的步子,一些身穿节日盛装的小家碧玉期盼地望着。
  他们都向一个地方走去,州文院。
  人比鸡声早。
  州文院的门口变得异常热闹,衙役们打着哈欠请所有人收起帐篷、被褥或马车。
  人流如水,徐徐向州文院聚集着。
  一支车队停在大源城的北门外,随后其中的青色蛟龙帐马车离了车队,在四辆马车的加护下,进入城内,向方家行驶。
  远在数千里外的京城皇宫中,一个女子坐在梳妆台的铜镜前,轻轻抚摸自己的面庞。
  这个女子娇小玲珑,一身白色的亵衣,纤细的腰部仿佛一手可握。镜中人的肌肤如雪似玉,岁月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只是,她目光中的威严压得太阳迟迟无法升起。
  梳妆台上摆放着许许多多精致的盒子和瓷瓶,里面盛着圣元大陆最珍稀的养颜佳品。
  有蛟龙珠磨成的珠粉,有香鹿血制成胭脂,有产于妖界的月牡丹……最右面,则是一叠整齐的文稿。
  一个个秀丽的蝇头小楷列于纸上,字迹细腻严谨,恍惚可见一个文静的女子在烛光下书写而成。
  轻风吹过,纸张散落,一句句诗词出现在各张纸上。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
  每年九月初五的州文院门口,不是节日胜似节日。
  所有的人都默契地为前来的秀才让路,深蓝色秀才袍就是最醒目的通行令牌。
  放眼望去,州文院正门近处,一大片深蓝色的衣衫。
  这些蓝衫的后背,承载着无数人的目光。
  江州各府的秀才聚在一起,相互恭维着,彼此谦虚着。
  名谷府秀才所在的位置最为热闹。
  “晨兄昨夜的那篇《读诗记》已经名传大源府,可惜若是今日放榜之后再写,必然可入文榜,与各国士子一较高下!其中你赞扬方运而讥讽庆国文人之语,堪称字字珠玑。”
  “哪里哪里。”
  “你的《读诗记》才是真正的君子之文,既称赞了方运,又指出他的瑕疵,若方运见到,必然称谢。”
  “我不求他谢,只求他可以带领我景国文人继续走下去,不能倒在庆国和武国人的前面。”
  “但愿如此。”
  一轮红日破云而出,温暖的阳光照在大地,驱散夜晚的寒意。
  州文院的正门轰然打开。
  文院广场外黑压压一片,无比寂静。
  大学士赵景空为首,圣院巡察、景国学宫司正和葛州牧三人在中,其后跟着众多官员。
  那些秀才满目期待,但远处的大源府民众却目瞪口呆,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乞丐走在官员之中?而且胡子上挂着面条!
  许多女孩捂着嘴噗哧笑起来。
  那些读书人没有笑,而是疑惑不解地看着赵景空,充满惋惜之情。
  赵景空用迷迷糊糊的眼神扫视众人,然后慢慢腾腾横移,缓缓道:“此次科举由圣人监考,我等尽心辅助圣人,历经一日,终于分出高下,请葛州牧公布江州举人榜。”
  有几个考官直翻白眼,赵景空一直在睡觉,除了举人前十必须由他书写等次,多余的字一个没写,连第二到第十的排名都是其他考官联合确定的。
  葛州牧轻咳一声,手握官印,正要说话,却突然呆住,抬头望着前方的天空。
  门口的所有官员随后一起望着前方的天空,每个人眼中都带着疑惑和惊讶。
  唯独赵景空的眼中依旧一片迷糊。
  文院街的所有人整齐划一地扭头看向身后的空中。
  就见一辆由十八匹蛟马拉着的青帐马车出现在天空中,蛟马踏空而行,姿态优美,马车的车轮如在地面,徐徐转动。
  “蛟马飞车!大儒前来!”不知谁忍不住喊了一声,惊呼声连成一片。
  “马车的帐幔是青玉蛟龙帐,应该是文相驾到!”
  “真的吗?”
  所有人无比兴奋,文相在景国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哪怕江州出了李文鹰和方运,文相在江州人心目中的地位仍然无法取代。
  在景国子民心中,国君随便换,但文相最好永远别换。
  蛟马飞车飞到州文院广场的正中央,车下的人纷纷四散,明明水泼不进的人群瞬间让出一大片地方供马车降落。
  “咴咴……”
  十八匹蛟马齐声大叫,飞车缓缓下落。
  一个身穿宽大的紫色长袍的老人掀开门帘走出来,他一头白色的长发散披在身后,脸上布满细细的皱纹,鼻子高挺,目光温润如含水光,全身仿佛被一层淡淡的白光笼罩。
  所有人好像只要看他一眼,一切烦恼都会消散。
  文相姜河川。
  “见过文相大人!”葛州牧弯腰作揖。
  “见过文相大人!”挤满文院街的数万人一起弯腰致敬,以至于许多人相互碰撞。
  姜河川露出慈祥的笑容,道:“不必多礼,今日我只是陪方运来看放榜。”
  一个蓝袍秀才走出车门,站在姜河川身边。
  万民惊呼如雷,文院街要炸了。


第371章 天意诵文
  姜河川的声音并不大,但整条文院街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许多人看向姜河川身边的蓝袍少年,没错,就是前几日那个被众多人保护着的方运。
  文相不是来抓方运的吗?怎么会陪方运来看放榜?
  更何况,他可是文相,是大儒,是景国的文人魁首!
  连国君才勉强有资格得到文相的“陪同”,文相出现在景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当地的官员陪同,文相若是陪同一个圣前举人,那不是礼乐大乱吗?
  可文相不可能不守礼,甚至比在场所有人都知礼。
  到底怎么了?
  所有人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
  晨志远的面色阴晴变幻,双拳死死握住,用力挺直身体。
  在最后的结果没出来之前,绝对不能认输!
  人群中有几人想动用官印发送鸿雁传书,但却发现和圣庙的联系被阻断,无法传信。
  葛州牧发现众人的神色有些不对,而且自己的官印突然接收到数以百计的鸿雁传书,哪怕积累了四天也不应该如此多。
  葛州牧再度向文相姜河川点头致意,然后道:“江州举人试,放榜!”
  说着,葛州牧手握官印,一道光幕腾空而起,出现在半空中。
  那光幕足足有三十层楼那么高,哪怕在城市的最边缘也能看到。
  淡黄色的光幕上,按照次序,从上到下排列着一百个人的名字。
  文院门口的正前方和东西两侧都有大量的人,但是,每一个人眼中的举人榜都面对自己,无论是眼睛昏花的老人还是视力不佳之人,能看得清每一个字,仿佛就在眼前。
  “金字!金字!”一些童生和秀才如同疯了似的疯狂叫喊。
  尤其是那些十几岁的孩子或小童生,举起手指着举人榜的最上端,大声叫着,生怕别人看不到。
  那些年纪较大的人激动得身体发抖,嘴唇哆哆嗦嗦,用力揉眼睛,甚至有人掐自己的大腿,生怕一切都是梦。
  还有一些人依旧疑惑,不明白金字的含义。
  三十丈高的巨大光幕上,有九十九个黑色的人名,但是在它们的上面,排名第一的位置,却一排金光灿灿的大字。
  方运,甲,甲,甲!
  三甲举人!
  金字榜文,圣笔评等!
  其下的第二行是晨志远,丙上,乙中,乙上。
  晨志远只觉脑中一阵轰鸣,仿佛置身于海啸台风之中,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支离破碎,那些人的声音、那些人的容貌和眼前的举人榜好像变成一片彩色的光华,遮住他的视线。
  “假的!一定是假的!他方运不过是个少年,他的策论怎能在我之上?我可是被名谷知府赞为有济世之才!”
  但是,在冒出这个念头的一瞬间,晨志远心中升起无尽的悔意,明明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他的目光中却流露出一种莫大的恐惧和淡淡的悲凉。
  圣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