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说韩非-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⑹幼糯缶蚯巴�
韩非跟着李震在车上,看着前进的队伍。一队队的士兵走过战车前,韩非看的眉头皱的厉害。韩军号称十万精锐,可韩非看见的是,除了在前边开路的两三万骑兵还有点军人的样子,后面的步兵,实在是老的老小的小,士兵的服装也大多破旧,韩非实在怀疑这些士兵上了战场能干点什么?
眼看着大军过了七成,韩非实在是忍不住了,跳下战车,拦住一个脸上奶气还没干的小士兵,这小士兵个头也就一米五的样子,脸上的汗毛还没褪呢,韩非指着小士兵问李震:“大将军,这就是所谓的韩军精锐?”李震被问的神情黯然,竟无法回答。韩非又拦着一个约五十上下的士兵,指着士兵有点花白的胡子问:“这也能叫精锐?李大将军,兵不在多而在精,这点你应该比我清楚,这些人上了战场,和让他们去送死有什么区别?”
一老一小俩士兵被吓的不轻,惊慌失措的看着韩非,又看看李震,行军的队伍也因此速度慢了下来。
李震叹了一生,对两士兵道:“你们先归队吧,别耽误了行军。”李震这是给足了韩非面子了,没有追究韩非,耽误行军按照军法,其罪不小。
韩非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赶紧的闭上嘴巴,默默的走回战车边,靠在战车边上想心思。李震走过来,朝韩非苦笑道“韩国太小了,全国的常备军不过十万,其中五万在我手上,三万在韩平手上,还有两万在太子的手上。所谓的十万大军,有半数都是临时拉来的。”
此时韩非已经没有早晨起来的兴奋了,素质如此低下的军队,难怪韩国让秦国打的找不到北,看来韩国实在是没前途的国家。
李震不知道韩非在想啥,还以为韩非是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上前拍着韩非是肩膀道:“别担心,秦军虽强,但这次是六国联军,主将又是魏公子无忌,我们吃不了亏。”
韩非颇赶无奈的叹了一声,李震见了笑道:“走吧,我们该上路了。”
中午时分,李震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休息,吃点东西喝点水。大军得令停下,士兵纷纷席地而坐,从随身的包袱里摸出自带的干粮,韩非想知道士兵吃的都是什么,便下了战车走到一堆士兵前看了看。
韩非一眼就看见上午自己拦着的那个小士兵,露出笑来走上前去招呼道:“小兄弟,行军累么?中午吃点啥呢?我能看看么?”
小士兵犹豫了一下,可能是韩非看起来挺和善的,便将手伸到韩非的面前,手心上一个又黑又绿的窝头,就是小士兵的午饭。
韩非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仔细又一看,这窝头也不是知道是啥做的,颜色发黑,上面绿色的叶子估计是野菜一类的东西。韩非实在难以想象,士兵们就吃这些,还得拿命去拼。韩非接连又看了几个士兵的食物,结果大致都是这类的东西,韩非的心情顿时跌到了谷底,士兵吃的尚且如此,寻常百姓的食物就更差了。
韩国没希望了!韩非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就算是自己当了韩王,自己一个学历史的,除了能占点历史知识方面的便宜,论治理国家,论带兵打仗,自己根本不行。
心情沉重的韩非转头往回走,老管家季子曾这时背着个包袱走了过来,对韩非道:“公子,早起夫人让人做了馍,加了蜜糖的,你吃点吧。”
韩非实在是没胃口,原来所有的打算,现在看来都是那么的可笑,难怪韩非子在《初见秦》里写到:“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与强秦为难。臣窃笑之。”
是啊,是够可笑的。其他五国估计情况也差不多吧,军队如此,百姓如此,即使以六国之力,随能胜一时,又能胜一世么,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再看看秦国,据函谷关之险,借黄河之势防御,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都平原这个大粮仓,此为地利。秦自商鞅变法之后,以法治国,以法治军,带甲百万,军士因军功而奋勇,此为人和也。至于天时,秦国从来就不缺。
秦军真的如历史上说的那么强大么?这是韩非最后的疑问了,答案也只能等到战场上去找了。韩非接过季子曾递来的一个馍,刚想吃一口,想到刚才那个小士兵手上食物,心不由的又是一揪,转身拿着馍走到小士兵跟前,递给他道:“吃吧,我请你的。”
小士兵惊恐的看着韩非,不敢伸手去接。韩非把馍往他手上一塞,转头便走。
“现在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韩非在内心里感慨道,走一步算一步,想想办法打赢这仗再说吧。
大军继续前进,掀起滚滚烟尘,远远看去行军的队伍如长龙一般,倒也壮观。傍晚时分,韩军前哨来报,魏公子无忌率二十万魏军在前放五里处的山脚下扎营。前哨还捎来信陵君的命令,让韩军到魏军南面五里处扎营,两军成犄角之势,等待其他国家的部队前来汇集。
李震让副将带大军前望扎营地,自己和韩非带上五百随从赶往魏军营寨。韩非和李震没走多一会,远远的就看见魏军正在忙碌,站在高处往下看,魏军的营寨布置的井井有条,二十万大军连绵数里背山而营。
李震远远见了魏军营寨,不由感慨道:“魏公子无忌,世之良将也。”
说着李震指着招呼车夫停下,指着魏军的营寨对韩非道:“你看,魏军所处地者,通形也。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韩非虽然读过不少兵法,却没有一点实践经验,李震说什么也只是跟着点头。
第二十一章 救赵挥金锤
看罢魏军营帐,李震与韩非继续前行,行至距魏营三里之遥时,遥遥可见之前通报信陵君的信使正快马迎来。李震等人停下,信使翻身下马,报道:“魏公子信陵君,闻大将军与非公子联袂来访,亲率门客部下等人,正往来迎。”
韩非与李震闻之不由齐动容,信陵君何许人!论声望,论地位,他完全可以在营中等候,现在居然帅众来迎,不愧为战国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
信使刚刚报完,抬眼便见前方烟尘起处,正有一队骑者快速赶来,不消说正是信陵君等人。李震连忙招呼韩非下车,率五百随从一起步行,朝前面迎去。
也就是几下的工夫,前面的队伍已经来到约五十步前,只见来人纷纷下马,步行疾走迎来,当先者年约五十,白袍长须,不是信陵君是谁?两下里距离三步时,李震已经率先长揖极地,大声喊道:“韩国李震及公子韩非,见过君上。”
韩非也跟着李震学了一礼,还没等韩非抬起头来,便听信陵君大声道:“李将军,非公子,快快请起,二位皆当世大才,无忌如何当得起这等大礼。”
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秦以前贵族与庶民结交,是要受耻笑的,一直到司马迁作《史记》之前,庶民都是不写进史书的。
可就是这位信陵君,却因结交贩夫走徒在史书中留下了礼贤下士的美名。
如此历史名流当面,韩非禁不住有些激动,抬起头仔细打量眼前的信陵君。信陵君身材高大,白脸有须,脸色看起来有些憔悴的苍白,一双眼睛炯炯如炬,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一种诚恳,给人一种随和亲近的感觉,加上一身戎装,更增添了几分英气。
韩非再一看,只见信陵君身边站一大汉,足足高出自己有两头来,年纪有五十上下,腰间挂着一只大锤,大脸盘,络腮胡,眉宇间投着一股杀气。
韩非不禁出声问道:“在位壮士可是救赵挥紧锤的朱亥乎?”
朱亥似乎也没多少礼节上的讲究,昂首傲然点头道:“正是某。”
朱亥不知道自己在后世的名气,韩非却是极清楚的,心中景仰可知。侯赢朱亥,李白曾有诗
云: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
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
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焕赫大梁城。纵
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信陵君哪曾想到,韩非的脑子里现在早转到别的地方去了,见韩非表情有点严肃,还当是朱亥无礼惊了韩非,连忙上前接话道:“这位想必是公子韩非吧?属下粗鄙,勿怪勿怪。”
韩非哪会往心里去啊,激动都来不及呢,对信陵君的话似乎没听进去一般,微微的摇头道“
候赢朱亥,真侠士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非只恨生晚,不得亲见。”韩非此时更恨,这种人才怎么自己就没遇上几个,真是羡慕信陵君啊。
韩非怎说也是一国公子,这样评价朱亥,在这个时代是难以想象的。韩非在《五蠹》一文中曾写到: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指的就是朱亥一类的人,整天没事做,呼朋唤友,破坏社会治安,是国家的蠹虫,坚决要铲除的。
巧的是韩非的书流传甚广,朱亥对韩非的说法也曾耳闻。原本朱亥还以为韩非应该有点贵族公子的鸟脾气,加上对韩非理论的不满,神情间多少有些轻慢了,没曾想韩非如此做答,朱亥不禁神色一正,后退两步,恭敬的行了个下位礼,口称:“市井野人朱亥,见过公子。朱亥以己度人,公子高义,真个羞煞朱亥也。”
别说是朱亥了,就是信陵君也听的有点傻了,韩非的书信陵君是读过的,对其中把游侠当蠹虫的观点是很不以为然的,他自己就是个喜欢和朱亥等人交往的,以前还以为韩非见了朱亥会直接甩脸子,现在看到的居然是和想象完全相反的一面,信陵君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
别说是信陵君了,就是韩非的岳父李震,也以为自己听错了,韩非不是老给大王上书,强调儒者妖言惑众,侠者扰乱社会,都应该给予打击。现在见了朱亥,态度居然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让李震还真的有点难以接受。
他们哪里想到,韩非还是韩非,只是此韩非非彼韩非了,皮相没换,内在却是一个来自新中国,从小接受造反有理教育的韩非。
应该说韩非子虽然是一代大家,其理论有相当的先进性,但观点不免偏激。韩非的理论,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做法。
韩非见了朱亥,只顾着激动了,早把前任在理论上的历史污点给忘记了,等见了李震和信陵君诧异的表情,这才想起来,自己前任留下的那些书里,没少说人家游侠的坏话。
“咳咳!”多少有点尴尬的韩非咳嗽两声,眼珠直转,想着转移话题。没曾想自己刚才的话,已经让前任留下的坏印象完全改观。朱亥是个爽快人,居然上前拉住韩非是手,哈哈大笑道:“原来韩非也是性情中人,好好好!今日得了你的赞语,说不得要和你好好喝上几杯。”
“好,今日我等痛饮一番,来日战场上好杀秦贼。”信陵君也高兴了,大笑而语。
“喝就喝,谁怕谁。”后世高纯度白酒里锻炼出来的韩非,打架拼命不行,喝酒才不在乎他们,想到能和历史上如此出名的人物喝酒,心里高兴,后世的白话文随口而出。
“走!”韩非这才应下,朱亥拉着韩非的手已经使劲一拉,韩非和朱亥的力气怎么比,被拽的一通小跑,整个一个老鹰抓小鸡的场面。
PS:这几天忙坏了,实在没多少时间写,女儿今天已经能上学了,心情愉快,晚上多写点.
第二十二章 营中有女(上)
进了魏营,摆下酒席,分主次落坐,坛装的酒抬了上来,大块的肉,大碗的酒,这场面让韩非大呼过瘾。韩非是看着金庸古龙的书长大的,一向仰慕那些激情飞扬,快意恩仇的侠客,今天见着活的了,这还不来个痛快的。
朱亥等人喝酒从来都是一碗一碗的倒的,李震和信陵君也都是好酒量,自然是喝的不亦乐乎,在下可苦了韩非了。
不过想法和现实实在是有差距,韩非还以为自己白酒一斤的量,对付这年头充其量只能算黄酒
的酒,喝上个三五斤的自是不在话下。没曾想,前任留下的身体不帮忙,这才喝了两碗,也就
大半斤的样子,居然开始眼花耳热了。还没等缓一缓,韩非又被拉着灌了两碗,这下乐子大了。
酒精上脑,话也开始多了起来,神智也有点不清醒了,用筷子敲着碗当节奏,高声唱到:“赵客
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
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焕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韩非是学历史的,对古乐倒也有点研究,把这首侠客行胡乱配上曲调,韩非虽然嗓子不怎么样,大学时也是K过歌的,把这曲子竟然唱的也有模有样,在座的都是豪爽之人,对这歌词的内容格式也没怎么去讲究,只是觉得好听,听的人热血沸腾。尤其是朱亥,听到这词是唱自己和侯赢的,不觉又想起当年与侯赢在一起的时光,虽然侯赢已经不在人世,过往的一切却历历在目,眼睛已然有些湿了。
韩非唱完一遍,还觉得不过瘾,又重复一遍,这时朱亥挺身而起,自身边士兵腰间抽出剑来,和着韩非的曲调,挥剑而舞。
再说众人,听韩非第一遍唱的时候只是觉得感动,同时也为韩非在歌词中对二壮士的高度赞扬感到热血沸腾,一时也忘了叫好。待韩非再唱,朱亥舞剑为和时,众人不由一起叫了声:“好!”纷纷跟着韩非的调子也唱了起来。
韩非这一场酒喝的是酩酊大醉,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边喝边唱的韩非趴到桌子底下了。
韩非也不知道自己的怎么被弄到塌上的,其实也就是地上铺几张兽皮,再铺块席子而已。醒来的韩非还有点迷糊,觉得内急,又不好在营帐中解决,只得出了营帐,要找地方方便。
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