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归隐-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歌舞升平的京城,皇帝过着每天都被歌功颂德的生活。
今天和以往的每一天一样,头发已经花白的皇帝下早朝之后,就辛勤的到勤政殿翻阅奏折。
和昨天的奏折一样,今天天下看起来依旧的海晏河清,忽然看到一个有人叛乱的奏折,他就不免皱起了眉头。当看完之整本奏折后,皇帝的眉头终于舒展开,将紧捏在手中的奏折随手放下。
不过是一场小小的叛乱,已经被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剩下的不过是评定功过,论功行赏。
按照内阁的意见,皇帝写了一个‘准’字。
到了皇帝这里,内阁的决议就变成了参考意见。
然后皇帝放下朱批用的笔,打算拿起下一本奏折继续观看。
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久远的事情,皇帝拿起刚才的奏折又从新看了一遍。
果然,皇帝再次看到一句夹杂在不起眼的地方的一句话,‘民间有一穆姓义士,协助平叛,望朝廷予以嘉奖。’
皇帝低声道,“回家了吗,也好。”
很显然,从奏折上短短的一句话,再联想到穆滨城的老爹慕荣的老家,就在洺县。
皇帝已经知道了穆滨城的下落。
不过皇帝依然将奏折放归原处,因为现在也的确是海晏河清,用不着大将军。
皇帝也是行伍出身,他深知,与其做一个不用打仗,整天无所事事,每天纠缠在勾心斗角,和党同伐异中的大将军。莫不如做一名江湖义士,来的潇洒自在。
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完全处于私心的话,皇帝很喜欢穆滨城。
穆滨城是皇帝亲眼看着长大的小孩,看着他从一个粉嫩软糯的小团子,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而且皇帝的记忆中,穆滨城小时候,是一个伶俐可爱的小孩,当时跟随皇帝的人,任谁都会喜欢小小的穆滨城。
这厢皇帝偶然回想起穆滨城童年的样子,那厢穆滨城就在面脸愁容的看着自己的徒弟葛斌。
如果穆滨城从小就是惹人喜欢的可爱小孩,那葛斌就正好相反,从小就因为性格深沉,面目刻板,而不太能讨得大人们的欢喜。
或许葛斌的深沉和刻板,也不是他本来的性格,而是因为从小生活境遇不佳而导致。
因为他在收到琉夏做的新鞋之后,就克制不住自己的心绪波动,自然而然的露出一个见牙不见眼的笑容。
可是看到那笑容,穆滨城却表现的有些愤愤不平。
穆滨城难得丢看严肃的面孔,因为他也觉得的葛斌太正经,现在好不容易在他脸上看到一个欢乐的表情,就忍不住要逗逗他,于是愁眉苦脸的说,“你师娘好偏心,只给你和燕如妹妹都做了鞋。可是你师父我,却只能穿旧鞋。”
一句话,就让葛斌满脸都是纠结,他很实诚的为穆滨城感到担心。他说,“上次分得银钱,舅舅让我自己保管,可以自行取用。我明天给师父买一双新鞋吧。”
穆滨城说,“我才不要,我就要你师娘做的鞋。”
葛斌毕竟已经是少年了,刚开始还以为穆滨城是真的想要鞋,三言两语就悟出穆滨城在逗他玩,于是罕见的对穆滨城怒目以视。
这样生动的表情,由于之前的那个开心的笑容,在葛斌来,都是罕有的表情。
穆滨城终于正色说,“小孩子家家,还是要活泼些才好,你学学燕如妹妹。”
“对啊,对啊。”燕如在一旁搭腔道。
葛斌低声道,“我知道了。”
其实这时的葛斌,正在偷偷看着穆滨城和琉夏,还有老是喜欢叫着他葛斌哥哥的燕如。
因为那低沉的声音,是为了掩饰他此时内心的柔软情绪。他的心里正泛出幸福的愉悦感情,就算是穆滨城刚刚还在批评他不活泼,也丝毫没有影响他分毫。
在穆滨城和琉夏年轻的脸上,葛斌竟然找到了父母亲的味道,无论是威严,慈爱,包容还是调笑,都蕴藏着浓浓的亲情的气息。
而燕如,葛斌真将她当作自己的妹妹,虽然她有时机灵可爱,有时调皮顽劣。可是葛斌觉得,任何时候想起她来,都仿佛阳光明媚,让人想要会心一笑。
对于葛斌如何看待燕如这个问题,穆滨城和琉夏还在私下讨论过。
穆滨城说,“葛斌你小子是不是对燕如有什么小心思,眼睛老是朝人家小姑娘看。”
琉夏嗔怪的看他一眼,“葛斌,燕如都还是小孩子呢,那能有什么小心思。葛斌没有兄弟姐妹,不过是觉得小妹妹可爱而已。”
于是琉夏就给他们俩的关系定了位。
只能说,琉夏的眼光果然是毒辣的,否则也不会一下子就选中穆滨城。
因为多年以后,葛斌和燕如都找到了各自的归宿。
而葛斌对待燕如的态度,从始至终,都是亲如兄妹。
他是真的将燕如当成自己要守护的妹妹了,而一个像葛斌这样正直个人,又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妹妹,产生超越亲情以外的感情呢。
第62章 嫉妒
“隔壁今天又烧肉了; 你闻闻; 香死个人。”一个妇人道。
“你吃你的; 管别人家吃什么。”坐在那妇人对面的男人说。
妇人摔下碗筷说; “你还有脸说,隔壁家的牛二也就比你小一岁; 当初说要留下来守卫村子的时候; 你看人家多积极,哪像你乌龟似的缩在后面。现在人家天天吃肉; 这都快过年了,咱们家的菜里连滴油都没有。当初我爹把我嫁给你,就是看到你们家田多人多,家底殷实; 那想到我嫁过来没有一年,就闹出分家,一家分成五家,谁也没好日子过。……”
“好了。”那妇人原还想再说下去,却被男人厉声打断。
那妇人还不依不饶,接着说下去,“你还有脸跟我凶,连老婆都养不起的男人; 我嫁给你有什么用。”
男人听到这话; 也是心头火起,于是回骂道,“我娶你; 才是倒了八辈子霉。有骂自己男人是乌龟的吗。再说,嫁进门一年不到,就闹到要分家的地步,你也是出力不少的啊。”
如此这般的对骂,在整个大青山村,没有十处,也有九处,当然,互相埋怨的,除了夫妻这样的主力军,另外还有父子,母子,或是父母双亲对儿子,这样多种多样的组合。
对于村中人的埋怨,穆滨城也是无可奈何,因为这样的不平衡,是那二十个人用生命换来的,不可能因为对其他没有参与战斗的人不公平,就将大家的钱散出去。
对于穆滨城他们这些有了钱的人,其余的村人也是莫可奈何。
因为那二十人回家休息一天后,第二天早晨,又惯例一般三三两两的来到穆滨城的门前,直到全部聚齐。然后在穆滨城开门之后,嬉笑着,大声对穆滨城说,“穆队长早。”
穆滨城怒喝道,“小声点。”因为琉夏还在睡觉。
这些人希望能够让穆滨城继续对他们进行训练,就算不训练,他们也希望这支原本是零时组建的队伍,不要散伙。
最后,穆滨城说,“今后咱们三天训练一次。还要记住,我们当初成立队伍的初衷,就是为了守护大青山村,今后的任务依然以守护大青山村。
我可不希望,最后我带领的队伍,变成一群集结起一支地痞无赖。你们给我记住,谁要是敢做出任何欺男霸女的事情,我一定会亲自收拾他,”
正是因为集会和训练还在继续,即使有人羡慕,乃至于嫉妒,也不敢采取任何武力的行为,因为他们害怕,害怕穆滨城他们聚集起来的人手。
如果只是穆滨城他们一家,视觉冲击没那么强的情况下,如果有村民突然发现穆滨城得到了两千两银子,说不定会有人按奈不住心中的贪欲,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然而现在,即使在私下里,有人嫉妒的红了眼,可是一到公共场合,就没人敢于发出任何不恰当的言论了。
因为这些人不仅是羡慕别人发财,同时也惧怕他们联合起来,组成的势力。
可是穆滨城也不是万能的神,他终究是一个凡人而已。
他虽然知道人类有犯红眼病的可能,起先却也没有太在意那些村民们的想法,大概也是没有想到,村民还有舆论压制这个终极绝招的原因吧。
可是事实的结果,却出乎穆滨城的预料,因为其他的村民,在认清现实,觉得不能对穆滨城他们造成实质损害的情况下,就开始流传他们的流言。
“那女人,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谁知道干不干净啊。”
“谁管干不干净,只要漂亮就行了,嘻嘻~~”
“嘻嘻~~”
“听说那男人是个饭桶。”
“饭桶又怎么样,人家能赚钱,想吃多少,吃多少。”
“话可不是这么说,吃得多,拉得就多,我看他们家的粪水一定肥力很足吧。”
“嘻嘻~”
“嘻嘻~”
“嘻嘻~”
穆滨城的耳朵很灵敏,有一次他驾着马车从村子里穿过,就很不巧的听到了以上那些言论。
刚开始听到他们在议论琉夏的时候,可以说穆滨城是出离的愤怒,可是当他再听下去,听到关于自己的内容,他的情绪反而平缓下来了。
他冷冷的思索着,不过很快就想通了这件事其中的关窍所在,嫉妒,一切都源于嫉妒。
但是穆滨城绝对不容许,这样侮辱性的流言再继续流传下去,关于他自己的那一部分,他可以忍受,而关于琉夏的那一部分,他无论怎么想,都觉得猥琐的刺耳。
穆滨城毕竟不是那种脾气温和的好好先生,他所有的柔情都给了琉夏。他的性格里还有许多血腥,残酷的部分。
于是穆滨城想,本来大家相安无事,既然你们想发财,那就让大青山村富起来好了。
只是作为富起来的代价,就把你们的自由让渡出来吧。为了钱财低下头来,至少在琉夏面前,要做一个完完全全的顺民。
第63章 蒙山茶
穆滨城已经想好; 要让大青山村的人; 人人在他手里讨饭吃。
只要村民们吃上了这一口安心饭; 对于自己的饭碗; 想来没人会去发出恶意的诋毁。
而如果真有人如此不开眼,非要跟自己的饭碗过不去; 那些想要保住饭碗的人; 不需穆滨城吩咐,就会自发的将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压服。
于是穆滨城开始设想自己的计划;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经商,因为要消化这么多的劳动力,又还要让人人都赚到钱,唯有从事商业; 才能够达到他的目的。
可是经商的种类分很多,可以是原材料的生产者,比如种植茶叶,种植草药,养蚕缫丝。
当然有许多人,并不将这样的种植和养殖当作商业。然而在穆滨城的理解,只要大批量产出超过生活所需的物品,就叫做经商。因为那些超过生活必须的物品; 当然会拿出去被卖掉。
除此之外; 还可以是物品的进一步加工,比如纺织,酿酒; 熬糖。
也可做行商,这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经商方式。就是从各地低价收购物产,再到能卖出高价的地区卖掉。只需要自己手下有一批能干,有信得过的手下,就万事俱备。
也正是因为行商的这种运作方式,所以商人这个身份,才会为人所诟病。
因为那些人只看到行商的人,没有进行任何的劳动的情况下,就获得了大量的金钱。
然而行商的真正幸苦,却是鲜为人知的,他们须得跋山涉水,须得经过各级官吏的盘剥,须得抵御山匪水贼。
所以在经过一番简单的思量之后,穆滨城首先就将做行商这一条,从他的计划中去除。
虽然在所有的行业中,这个是投入最小,产出最大的选择,可是他想要做这件事的初衷,并不是想要赚多少钱,只是想将整个大青山村的人,都变成自己的雇工,将这个地方,完全的变成自己的私有地盘。
所以只要不折本,其实做什么都可以。
至于穆滨城不想做行商的原因,到不是因为行商的声名狼藉,主要是行商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可能带上琉夏。
穆滨城想到行商,脑海中就自动浮现出,古来就有的,那些描述女子幽怨的诗。所描绘的景象,就是丈夫行商或做官去了,妻子在家苦苦的等待,直至等到容颜老去的内容。
也许更直白的说,不是害怕琉夏会伤感,而是就穆滨城本人来讲,他现在反正舍不得离开琉夏,之前稍微的离开了几次,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虽然承认自己舍不得离开琉夏,会显得英雄气短。但是穆滨城宁愿耿着脖子想,自古就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那么自己为了红颜选择留下来,就只能怪琉夏这个红颜太诱人,而不能怪自己这个英雄太迷恋温柔。
想到此处,原本在书房里冥想计划的穆滨城,突然暂停下自己的思维。
他也在暗自懊恼,为什么一想到有关于琉夏的问题,自己的思维就总是忍不住,要发散出去。而每每想到一个问题,最终的归结点,有要想到琉夏身上去。
为了平复下自己的心情,穆滨城拿起桌上的茶盏,轻轻的啜饮一口。现在外间天寒地冻,为了不让穆滨城冷到,琉夏特地在书房里搁放了一个小铜炉子,炉子上一直用细陶壶烧着开水,可以供穆滨城在口渴的时候喝。
杯中的水,是穆滨城刚才倒的开水,现在喝起来正好,可依然有些烫嘴,不适合喝的太猛,只能够小口的啜饮。
索性喝茶就是需要细致的品味。
俗话说三代出贵族,从穆滨城老爹这一面来说,他离贵族还有很远的差距,可是穆滨城却是从小跟着自己出生顶级豪门贵族的母亲长大。
所以他在必要的时候,礼仪能够做的很得体。虽然食量惊人,但是琉夏每天看他吃饭,竟然会觉得赏心悦目,从中就能看出穆滨城对于礼仪的把握,其实已经深入骨髓。
虽然不能做到磨灭自己食欲的本能,但是能够不让进食的样子显得丑陋凶恶,就是在穆滨城身上体现出来的,常年贵族礼仪训练的结果。
除去礼仪,穆滨城对贵族各种奢侈之物的鉴别上,都有很高的眼光。
所以上次到集市上买茶的时候,穆滨城品尝之后觉得洺县本地所产的茶,清纯甘冽,是难得的上品好茶,可是因为没有名气的原因,洺县的茶,只在清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