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完结)-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对李孟这边却有个问题,灵山卫和鳌山卫愿意参加的年轻人差不多都被他招收一空,在登州的大嵩卫、靖海卫、方山卫、成山卫因为孔有德作乱残破不堪。大部分最多保持着千户所的规模。
在青州府临近南直隶的安东卫,则是两淮盐商地忠实走狗,虽说卫所在山东境内,十几年前就已经是缩到了南直隶境内,这些卫所或者是没有价值,或者是动起来有很多的模范。剩下的则都是各地军将招募来的战兵。
而今这些战兵,等同于各家军将的私兵,那些亲兵对军将死心塌地,招募不来,剩余的那些有如土匪流寇,战力丝毫没有,作风极为地败坏,也是没有丝毫的用处。这也是李孟突袭曹州之后,对刘泽清的直属部队打散了之后再也不理会,按照这时代的规矩,可是应该吞并的。
军队不扩大,财发的如何大也就是个富家翁,只有控制越来越多的地盘,兵将越来越多才是。
琢磨来琢磨去。也就是周举人今日提出的意见,屯田,通过田地把流民饥民固定在土地上,几千年来,华夏地农民是最大破坏力的根源,也是最能忍耐和温顺的阶层,大凡有个活命的机会,都不会去铤而走险。
有了田地,就有粮食,固定在土地上的农民就是最好的兵源。大明朝廷的有识之士都是在呼吁如此作,卢象升等精英人士更是亲力亲为,说来可笑地是,即便是大灾,只要是屯田得法,居然收成不错。
可见明末之乱世,天灾固然是一方面,由屯田有效能看出来,闯军啸聚几十万,纵横大明腹地。更多的还是人祸。
法子是好法子,可对于李孟来说,有些为难的是,田地从哪里来,山东连续两年大旱大灾。许多平民百姓。甚至是小地主都纷纷破产,只能是流浪就食。但另外的,许多大地主借着这个机会用低廉的价钱买进大批良田,反倒是愈发膨胀起来。
在莱州府和青州府如果不是有李孟这个怪物压着,早就有所谓的豪强大族冒头,要挟官府,横行不法了。
山东适合耕种的田地不多,这些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豪族手中,李孟琢磨着也就是登州府还有些荒田,可那地方是山东总兵丘磊的直属之地,山东总兵丘磊名义上是总镇山东兵马的大将,还是自己地上级,目前虽然双方冷淡,可还没有太多的冲突,也不能贸然启衅。
周举人说出屯田两个字之后,李孟确实是动心,可想到田地这方面之后,又有些为难,不知道那里去搞田地。
“那里去寻田地?”
听到李孟这么问,周举人呵呵的笑了起来,双方处的颇为随便,周扬倒是不在乎什么礼节了,他身体朝前凑了凑,开口说道“
“大人,这事情简单的很啊,无田买就是了,胶州营富甲天下,堂堂正正的开口去买就是。”
李孟一愣,随即也是跟着笑起来了,自己的脑子里面还是有些东西没有想明白,这件事根本不复杂,花钱去买,堂堂正正的去做生意,怎么会买不到田地。这真是说到高兴处了,看着那周举人杯中的茶水快要喝干净,李孟微笑着端起茶壶,又是给对方倒了一杯茶,周扬知道方才的建议正是搔到痒处,也颇为得意,起身谢过。
双方又是闲聊了几句,周扬刚要告辞,李孟沉吟了一下,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开口淡淡地说道:
“吴同知接任知州的位置,他那位子总要有人做,周先生才学出众,敦厚淳良,正是适合,过些日子吏部和巡抚衙门任命你的公文就要下来了吧,在这里先恭贺了。”
周举人如同遭受雷击一般,这年头山东本地出身的举人,如同他这般家境的角色,大多是没有官坐,运气好地,去做个教谕,那运气好又肯花银子地,没准能到经历司去做个经历,当然若是苏松常的东林党地举人,一个知县是跑不了的。周举人脑筋倒是清楚,知道自家是那没运气,懒得花费银子的人,索性是在胶州做个太平富家翁而已,李孟出现之后,他对自己的判断是做个幕僚的首领,将来做个幕府的文官也就足够了。
谁想到如今丢下这么大个馅饼下来,胶州同知的位置,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从六品,入流的官员,按说不可能是让一个新科举人做这个位置,但在李孟手里,这种事情当真是易如反掌,胶州是李家地盘,安排个同知又如何,关系也硬,不怕使是银子,自然是手到擒来。
这周举人也知道自家在胶州做同知又不同,若是平常州县,那同知是上面知州压着,下面知县顶着,着实是受夹板气,可他周家是胶州的大族,背后又有李孟的撑腰,这官肯定是做的威风无比。
看着周举人在那里愣住不动,到现在还没有回过身来,李孟满脸都是笑容,果然富贵二字最是打动人心,周举人平素也是名士的模样,今日却被这胶州同知的位置砸晕了。
等到周举人反应过来之后,强作镇静的转过身来,不管平日的那种平待的礼节,只是跪在地上,碰碰几个响头磕了下去,口中庄重的说道:
“周某的官职是大人给的,定然是对大人忠心耿耿,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李孟这边少不得要上前扶一把,这周举人脑袋果然是活络,他这谢恩,口中丝毫不提朝廷,只说对李孟忠心。虽然李孟不说,可心下极为的满意,他给周举人活动过来这个官职,就是为了笼络住此人,若是不知感恩,那可就没有意思了。
上前搀扶起来,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
“明天再来我这里一次,我把陈六一干人叫到这边来,说说这屯田的谋划,就从咱们胶州这边开始吧,你来主持如何。”
周扬因为突然得官,心情激荡,可头脑还是清醒,听李孟一说,就知道对方明白所谓买地的关窍了,跟着这样出手大方,又脑筋清醒的主家,确实是让人感觉到前途远大,干劲十足,当下恭谨的回答说道:
“大人吩咐,下官必将全力以赴。”
眼下确实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事情了,又是跪谢之后,周扬垂手退下去了,走到走廊上,虽说正月的山东依旧寒冷,不过周扬却觉得此时风光最美,行走在寒风之中也有意气风发的感觉。
在走廊上走出十几步的距离,却看见一个小孩子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见到周扬在走廊上,这孩子连忙的站在走廊一边,恭敬的喊道:
“老师,这就回家吗?”
自从周扬进入李孟的幕府之中后,原本教育苏安琪读书认字老师就变成了两个,宁师爷和周扬共同担任,周举人对这个聪慧早熟的学生很是喜爱,笑着开口关切道:
“这天寒地冻的,小心跑出汗来着了凉,慢些。”
“老师,这里有封急信要给老爷那边去看呢!”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章 喜事临门
更新时间:2009…2…21 11:30:39 本章字数:3397
“老师,这里有封急信要给老爷那边去看呢!”
苏安琪脆生生的回答后,周扬也就不说什么,拍拍小孩子的脑门,开心自去了,苏安琪则是继续跑过去。
若说在李孟的胶州营系统里面,谁受到的大家的喜爱,那就只有这位可爱的小孩子了,别的儿童在这个年纪,还是整天淘气无法无天的时候,可苏安琪从小父母双亡,又有费德勒神甫教育,比同龄人要懂事太多。
长得可爱,知道进退分寸的孩子,虽然被众人喜爱,却不娇惯,每天有时间不是跟着费德勒神甫做祷告,就是跟着周举人和宁师爷学习。
要知道,同时代的欧洲,有文化的阶层,就是贵族和教士,费德勒神甫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传教,又能受得清苦,显见是个比较出色的人物。周举人和宁师爷又是胶州营系统里面最有文化的人。
这苏安琪被他们双方传授,虽说年纪小,可学识聪敏也有些超人的地方,眼下又在李孟的书房里面做个随身的侍从,这可是大帅的亲信人,将来还不知道会发达成什么样子呢?所以年纪小,可却没有人敢小看他。
坞堡之中,这走廊是相隔后厅和内书房的地方,外地有信笺急报,都是放在后厅,由苏安琪带到内书房去,守卫后厅的亲兵护卫则是负责口头的通传通报。
苏安琪跑到门口,喘了几口气,平静呼吸,开口说道:
“老爷,平度的赵都司有急信过来。”
李孟正准备回到后宅吃饭,却听到外面苏安琪奶声奶气的喊声,禁不住微微一笑,开口让他进来,他对这个懂事早熟的孩子也是很喜欢。有时候想想,或许这就是他准备成家的心态,喜欢小孩自己也想要个小孩。
苏安琪进来,双手拿着信递给了李孟,李孟拆开信笺之后,苏安琪把信封平整好。放在书案上,李孟随口问道:
“费师傅那边怎么样,也不大见到他出门啊!”
这费师傅自然就是神甫费德勒了,若是京师,南京,苏杭松常这等大府富庶之地,自然知道这神甫如何的称呼,不过登莱一带素来是穷苦地方。对这洋教会的神职人员都不知道如何的称呼。
本来是要叫洋和尚或者是洋道士的,李孟听地是好笑又别扭,又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手下有洋人,索性是吩咐手下,一律称为“费师傅”,这师傅一词本就有称呼道士和尚的用处,这么一叫也是正好。
听到李孟询问。苏安琪连忙回答说道:
“师傅每天都在家中祈祷,说是感谢天父给他的恩赐,估计三天后就会出来了。“
“替我谢谢费师傅画的那图册,听说前几天费师傅和邓洋人那边吵了一架?”
苏安琪小脸有些尴尬,小声说道:
“那次师傅说邓大叔不知道珍惜这个运气,每天花费在喝酒玩乐的时间远远超过修习武技上的时间,邓大叔借着酒劲顶了几句。”
说完这句话后,苏安琪偷偷地抬头看着李孟,迟疑着说道:
“老爷,邓大叔他也是好人的……”
这个“也”字让李孟一下子笑了出来。微弯腰捏捏苏安琪的小脸,笑着说道:
“邓洋人是个好人我知道,就是人太懒散了,明天就把他打发到赵能那边去,有人好好操练,人就勤快起来了。”
苏安琪兴奋的点点头,李孟不再理他,展开那封信笺观看起来,苏安琪偷瞧着李孟的脸色,发现在看信的时候。方才残留在脸上的笑意愈发的放大,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极为畅快。
李孟笑完之后,扬声招呼外面道:
“招呼陈六,王海。汤二。黄平,宁乾贵下午去外厅议事。午饭后见,快去通报吧!”
外面地亲兵答应了一声,急忙的跑出去了,让苏安琪去吃饭,并告诉他下午不必来了,李孟除却让这个孩子跟着学习之外,也想让他更快乐的生活着。
内宅的这顿午饭颇有讲究,乃是木云瑶亲自下厨做的一桌菜,请来了木云瑶和顾横波、柳如是三女一同入席,这也是木云瑶按照她母亲的吩咐,早些结好李孟身边的女子,大家把关系搞好,也证明自己不妒忌,女人善妒可算是不守妇德之一。
李孟压根没有想到这深刻地含义,看到自家老婆和几个女孩嘻嘻哈哈的在饭桌上,他也感觉到颇为的轻松,这时代他也了解,女人若是嫁人之后,就很难和外面的世界发生什么关系了。
虽说也有官员内眷互相往来的习惯,但李孟要做的事,在山东的地位,内眷往来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李孟也不愿意自家的女人每日里枯坐院中,无所事事,有几个伴最好,木云瑶三女就是最好地选择。
木云瑶脸上的笑容却是硬装出来的,颜若然的内宅对木云瑶三女是完全开放的,新婚期间自然不能失礼打搅,不过这等主动要求,自然要上门观看,木云瑶始终不理解,颜若然不如自己美丽,谈吐也是中等,对朝政局势之类的一点不懂,只是个中规中矩的居家女人,为何李孟这样的喜欢。
而顾横波和柳如是却表现的很正常,这两个女人所观察出来的东西和木云瑶又有不同,她们看到颜若然地性格不是那等严苛的人,而是很容易知足。颇为温和,这也让她们两个放下心来,在李孟的内宅之中,她们还有机会。
不过这三个女孩都有个统一的认识,那就是李孟的确极为地高兴,满脸地笑意在宴席上从头保持到尾,而且还破天荒的说了几个笑话。
看来李孟地婚后生活确实是幸福无比,要不然哪能这么高兴,可这高兴的原因,就连颜若然也不清楚,女孩还以为是因为自己邀请木云瑶三女来赴宴,李孟兴致才这么高,不由得觉得自己表现自己不妒的行为果然明智,但终归是不太舒服。
颜若然有个习惯,就是李孟在外面做的事情,李孟回家不说,她从来不问,内外分明,才能让男人更喜欢这个家,这也是她母亲的传授。
吃完饭,简单闲聊几句后,李孟也不多呆,直接又是奔前厅而去,这倒让颜若然又是有些糊涂。
李孟成婚之后,胶州营暂时清闲了下来,这些文武官吏都是回家好好休息,这次突然被李孟派人叫来,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在前厅各个神色慎重,王海还在和陈六偷偷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见到李孟进屋,各人立刻站起纷纷施礼,看到李孟脸上的笑容之后,却都有些放松,自家主将如此放松,想必不是什么大事。
“诸位,大喜!”
李孟一进门就颇为兴奋的扬声说道,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好奇心更是高涨,心想到底是何等好事,李孟一扬手中的信纸,朗声的解释说道:
“平度州赵都司今天上午派人送信过来,信上说朝廷下拨给咱们的粮饷,被人抢了。”
宁乾贵和黄平、陈六三人年纪长些,算是能沉住气,那边的王海已经是一巴掌排在身边的茶几上,怒喝站起来骂道:
“那个杀才敢来动胶州营的东西,嫌命长了吗?”
汤二也在边上大声的说道:
“不知道死活的东西,大人告诉小的是那里的混帐,小的带着马队剿平了了他们,莫非是不开眼,那么多被灭的寨子和绺子,没见到血吗?”
李孟见到这关子卖得很有效果,笑着把信笺递给了边上的宁乾贵,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