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失足得千古宠 >

第26部分

一失足得千古宠-第26部分

小说: 一失足得千古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的又看不懂,怎么到姑娘们面前服侍。你若真是想往上面走,少不得自己先把本事学起来。别再听你祖母挑唆,动这种贪慕虚荣的歪脑筋。”
  这番话说得可是非常重了。
  阿桃年纪小,面皮薄,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不是的,不是的,祖母不是您说的那个样子,我也不是。”她抽噎着辩解道,“祖母说您一定是对当年的事心存芥蒂。可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她也没有办法。而且这些年来,她一直对您有愧疚。如今又得了您的帮助,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回报。这才想让我来补偿您,他知道您没有子嗣,所以想让我我来为你生儿育女。祖母……祖母她是年纪大了,要不然她肯定会亲自来的。”
  其姝眼睛瞪得差些掉出来,心里好气又好笑。
  她就说这丫头傻吧,看都在瞎说什么大实话!
  尚永泰则是气得头上冒烟。
  他看她们孤儿寡妇处境凄惨,这才不计前嫌好心相帮。
  王玉秀却把他想成什么了!
  “我是缺个儿子,若能生个儿子,眼下许多烦难都能解决。可就算为此纳妾,也不可能纳前未婚妻的孙女儿,与自己最小的女儿年纪相当的孙辈回家啊!”
  他愤怒地说了一串,而阿桃好像完全没有听懂似的,只一个劲儿的强调:“我不介意的,真的,我不介意您年纪大。”
  “是啊,你当然不介意。做了我爹的妾室,每天好吃好喝,还有下人伺候,每个月什么都不用干,也有月例到手,这么好的差事你当然不介意啦。”
  其姝拖着观言走进来,把爹爹因为身为男子要有风度而不好说尽的话全部说出来。
  “你胡说!我……我根本不是这样想的。”阿涛当然不会承认。
  其姝刁蛮起来,那也是天下无敌,“我管你是不是这样想的,我觉得是这样不就行了,反正我就是不同意我爹有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姨娘,不许不许就是不许!”
  转头吩咐观言去把常妈妈找来,将贪心不足蛇吞象的祖孙俩发卖出去。
  王玉秀少不得又要哭求到乔太夫人面前,可乔太夫人根本不想见她。
  她们当初自己求着做下人,既是下人当然要有身契,身契拿在主人家手里,想发卖的时候便发卖了,这些都是律例里标明、天经地义的事情,谁也说不出尚家一丁点儿不是来。
  其姝把这事儿当笑话说给母亲听。
  谁知道谢氏听了一点笑意也没,反而愕然问:“你说你爹爹在我之前曾经与旁的女子订过亲?”
  呃,难道娘不知道这件事吗?
  惊觉自己闯了祸,又恰好看到爹爹从屋外进来,其姝立刻决定效仿裴萱——甩锅。
  不过,她比裴萱讲义气,溜之大吉前也不忘提醒父亲:“爹爹,娘知道王玉秀的事正生气呢,你快劝劝她。”
  尚永泰看着乳燕投林一样扑出去的女儿,好笑地坐到妻子对面,“这有什么好气的?你的女儿不是都把人卖掉了吗?”
  “若是姝儿没撞见,没把人卖了,你……你就舍不得处置了,是不是?”谢氏闷声闷气道。
  “说什么呢?”尚永泰好声好气,“姝儿没闯进来时,我已经把那姑娘骂了一通。”
  “可你若不心虚,为什么从来不告诉我你曾经订过亲?”
  这才是谢氏最介意的地方。
  谢家是皇商,虽然家财丰厚,地位却不高。尚永泰是侯府嫡子,又有探花功名,这样的男子,谢氏待字闺中时就是做梦也不敢想会与自己有瓜葛,可他们偏偏成了亲。
  因为家中经商,她当然不会觉得尚永泰辞官经商有什么不好,只一心崇拜,觉得他不管做什么都是芸芸众生中最拔尖的那一个。
  丈夫在外有本事,在家中又体贴,若不是当年长子长女那场意外,谢氏的婚事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饶是如今这般,也不知羡煞多少大姑娘小媳妇和老太婆。
  可原来自己不是他最初的选择,是因为旁人与他退了婚,他才退而求其次娶了自己?
  谢氏一想到这个就觉得堵心,难过得不行。
  尚永泰握住妻子的手,“这有什么好说的呢。不过就是一桩没成的婚事,你也要喝醋?那桩婚事是母亲为我说的,当年我也只是远远看过她一眼,话都没说过。你却是我自己求娶的,你说这能比吗?何况这些年我待你如何,你难道还不清楚?”
  谢氏态度软化下来,“但……我们没有儿子,你还想不想……”
  尚永泰摆手打断:“我们都五十了,我也不想再折腾。儿子这种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他想起裴子昂的求婚来,从前是没人求亲,如今有了出身和前程皆是上上选的六郡王,对于其姝的安排,尚永泰也开始另有想法。
  “有时候,儿子也不是非得自己生。你说其沛这孩子,怎么样?”
  其沛今年秋闱又落榜了,二老爷尚永安气得将他赶回平城老家来。
  乔太夫人一直希望尚永泰过继其沛,因此又重提此事,只是看儿子不表态,两人关系又才修复不久,便不再多提。
  谢氏也知道婆婆的心思,她从前宁愿被婆婆责怪,也不肯违拗丈夫的心愿,眼下见他问起,斟酌着答道:“他举业上虽然屡试不第,但平日为人宽和温厚,与其姝相处得也十分融洽。而且,他在外面似乎也很善于结交,六郡王就与他交情不错的样子。”
  尚永泰点点头,为人心善厚道,又与自家女儿相处得来,就不怕将来不给其姝姐妹撑腰。做生意懂得与人结交很重要,举业如何反倒无所谓。
  他试着问了问妻子的意见,谢氏当然不希望把隆盛的担子压在其姝身上,没有不答应的。
  尚永泰便正式与乔太夫人提出过继其沛的事情。
  谁知事情还没商定,其沛那边不知怎地得到了消息,连夜卷包袱逃走了,只留下一封信。
  “我自小数目不精,对做生意也没有兴趣,若强行继承四叔的票号,恐怕将偌大的家业败光,害妹妹们穷困潦倒。且我心中另有志向,欲做今世大禹,治水利民,这就去踏遍千山万水实地考察也。”
  其姝朗声读出七哥的信。
  乔太夫人气得笑起来,“这孩子,真当我老婆子不懂吗?修河治水也要用到算学!”
  尚永泰摇了摇头,强扭的瓜不甜,既然其沛不愿意,那就算了。
  不过,他这是什么运气,旁人若有一份家业,子侄兄弟加孙辈们不知到多么积极地争抢着占上一席之地,偏他的隆盛想送都送不出。
  如今子侄和兄弟们的路是走不通了,孙辈他还没有。
  尚永泰的目光就落在其姝身上,女儿聪颖远超常人,六郡王也是人中龙凤,若是他们两个的孩儿想来不会差。
  只是……他能等得到外孙长大成人的那天吗?


第44章 兵临城下
  尚永泰今年五十岁, 尚有希望等到外孙出生长大。
  乔太夫人却已八十有一, 曾孙她倒是有, 大房、二房和三房都有男丁,自然也不缺活蹦乱跳的孙儿,可四房的事一直是她的心病。
  从前儿子不吐口,她也不好强逼, 如今难得尚永泰表明愿意过继,虽然事情未成,但在乔太夫人心里就像那紧闭的门扉打开了一道缝。
  她格外热情地帮着儿子想办法, 甚至没征得他同意就擅自聘了一名良妾回来。
  尚永泰知道这事时, 那位姑娘已被一顶粉轿抬进了门。
  乔太夫人以为自己办得好,“城东薛家你们都知道, 世代为屠户,向来人丁兴旺,薛九姑娘前面有八个哥哥, 还都是一个娘生的, 可见她也是极好生养,一定能为你生下儿子。”
  谢氏秀眉微蹙, 那日丈夫才说过不再纳妾,谁知婆婆竟然自作主张聘了新人回来。她当然不高兴, 可人都进门了,难道当场赶出去不成,真是怎么想怎么郁闷。
  尚永泰伸手过来握住妻子的手,微微用力, 示意她别心烦。
  “母亲,既是屠户世家,想来家中生活不愁,怎么会无缘无故将女儿与人做妾?”
  “那不是家里哥哥多,都对这个小妹妹爱如珍宝,看哪个男人也不顺眼,拖来拖去把姑娘拖到了十九岁。”乔太夫人解释着,“不过平城的百姓对咱们尚家从来尊崇,所以他们一点不觉得让妹妹嫁了你不好,反而引以为豪。”
  薛九姑娘,喔,现在应该称为薛姨娘了,抱着蓝底白花的包袱站在厅堂当中任由尚家人打量,虽低着头,却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她是北方典型的那种身材高挑健美的女子,算不上绝色,但五官大气浓艳,站在人群中绝对引人注目。
  因乔太夫人说到薛家人的态度,薛姨娘顺口接话道:“对,出门时哥哥嫂嫂们都嘱咐我,定北侯世代镇守平城,保护咱们百姓平安,所以我也应当尽心尽力帮尚家生儿育女、延续香灯。”
  这种事也能用尽心尽力形容么,当值的不少下人偷笑,这新姨娘看来没读过什么书,而且也不大懂规矩。
  十九岁,尚永泰心道,作为没嫁过人的姑娘确实年纪大了些,可那也是比他长子长女小了十来岁的小女孩。
  当年长子长女意外丧命后,他也曾想着不管怎样一定得生个儿子继承香火,可一连三个都是女孩,到其姝出生后,他非要儿子不可的心思也就淡了。不然也不会那么多年没再讨过新的姨娘,就是一直好端端在后院的郑姨娘,他也极少去留宿。如今更是只想与老妻好好做伴,不打算糟蹋这个才十九岁的姑娘。
  只是没想到母亲事先不与他商量就将人讨进门,若当场赶出去,这无辜的大姑娘颜面尽失,将来再嫁也就难了,一样是害了人家。
  尚永泰喝了妾室茶,表面接受了薛姨娘,却一直没去她房里过夜,反而与谢氏商量着到明年元宵后就帮薛姨娘找个合适的人家。
  谢氏得了丈夫的保证,心里那点不愉快也烟消云散,夫妻两个更比往日恩爱。
  其姝忿忿不平地写信向裴子昂告状——谁不希望自己父母间没有第三个人呢,早年的郑姨娘与陈姨娘都发生在她出生前,那是没有办法,如今平白无故塞了个小妾来,她当然站在亲娘一边反对。
  “将来我的赘婿要是敢纳小妾养外室,我就把他踢出门去,再重新嫁一个。”
  小姑娘写信都写得凶巴巴的,自从裴子昂离开平城后,每隔两三天就有一封信来,而且特别会讨她欢心,每封信都逗得她十分开怀,不知不觉间就把裴子昂当做了可以倾诉的对象。
  可这次收到的回信却与从前大不相同,再没有随信附赠的礼物,也没有讨人喜欢的话,只有极简短的一段:三公主为报复,故意害先前那名阏氏小产,因对方月份大了,落胎下来是个成型的男孩。北戎人与大夏人一样重视传承,这又是宇文达的头一个儿子,他因此大怒,不仅将三公主与其随从全关了起来,还挥军南下,欲与大夏一战。
  最不想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其姝白着小脸,握着那封信一路跑到爹爹书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爹爹,打仗了,咱们快走!”
  为保万全,这么大的事裴子昂当然不可能只给其姝一个送信,尚永泰也刚好得到了消息,当即决定一家人尽快离开。
  既是逃命,当然轻车简从。
  第二天天蒙蒙亮,尚家的车队就一路往平城东门去,谁知今日城门闭锁,迟迟不见开启。
  城门下的街道上挤着许多打算出城的百姓,全都不明所以,议论纷纷。
  “该不是会城里进了大盗,所以不抓住人不开门?”
  “傻吧你,既然是大盗当然能飞檐走壁,区区城墙能挡得住才怪。”
  尚家的管事去与守城门的士兵打听。
  定北侯府地位特殊,能打探来的消息当然也不同。
  “四老爷,北戎大军已经到了城北三十里的地方,郭总兵带兵迎战,齐守备下令封城,说是怕有奸细混进来,什么人也不许进出。”
  不能出城去,岂不是要在这里白白等死。
  其姝急得眼睛都红了,“简直胡闹!城门开不开,关他齐远华什么事,他不过就是一个管粮食的!”
  尚永泰拍拍女儿单薄的肩膀,示意她不要动气,更不要乱说大实话。
  可是他说的比其姝还过分:“齐远华背后有荣妃。姚万安那种人,遇到有风险的事,当然要推比他靠山硬的人出来做挡箭牌。所谓多做多错,不做不错,那些官油子可把这句话奉为圣旨呢。”
  其姝摸出裴子昂先前借给她的玉佩,“爹爹,用这个能不能让士兵放我们出去。”
  尚永泰点点头,接过玉佩,亲自前去交涉。不管可行不可行,总得想办法试一试才好。
  所谓无巧不成书,他刚出示玉佩,就遇到姚万安前来巡视。
  姚有容挨了一顿板子,至今还皮开肉绽地趴在床上下不了地,姚万安一点不反省女儿是否有错,只一味怨恨尚家,少不得刁难一番。
  “四老爷,这可是皇家的信物,您怎么会有,该不会是仿造的吧?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他那点心思尚永泰还不至于看不透,只心平气和地应对道:“不瞒您说,这是六郡王替皇上传令与我时送来的信物,有要事即刻进京待办,还请知府大人放行。”
  姚万安撇着嘴往人群里睃了一眼,挂着定北侯府标志的马车队非常显眼,“四老爷出皇差还带着家眷?这谎话未免太拙劣。”
  尚永泰清楚他的弱点,挑衅道:“是不是谎话你能肯定?若因此耽误了正事,惹皇上怪罪,你可能担起责任?”
  姚万安脸颊上的肉随着这话一抽。
  他觉得尚家就是知道了打仗的消息要逃命,可万一不是呢,万一尚永泰就是有事办,结果被他耽误了……
  “咳!”他清清喉咙,正想着怎么转换态度能不太丢脸,忽然有士兵快马而来。
  “大人!不好了!北戎人的军队已到北门,他们旗杆上挂着郭总兵的人头!”
  话音刚落,守在城门楼上的士兵抱着千里镜连滚带爬地冲下来,“大人,戎人已经围过来……”
  谁也想不到夏国的军队败得那么快,北戎兵临城下,整个平城被围在当中,再没有一个人能平安离开。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