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擦的声音。忽然有些想起以前的事,在战场的事,曾经的事。
然后就是满泉州的父老乡亲送自己的子弟兵出港口——其实用不着的,特别是在周世泽来看,这点仗还要弄偌大场面,知道实情的自己只觉得颇为尴尬。然而他却忘记了,不管敌人多少,自家子弟上阵当然要看一下,说不得其中一个就是七万八拐的亲戚相好。
就在一众父老乡亲的殷殷期待当中,福建水师的船队慢慢驶离了泉州港,除了衙门的文职,以及一些平常作训实在拿不出手的,这一次福建水师可以说是倾巢而出。船只都差点不够用,用上了一艘训练船,这才算是足够了。
等到周世泽外出,祯娘便回到家里。这时候正是她随时可能生产的时候,身边随时都有人陪着,顾周氏也一刻不肯放松地看她。她身体沉重,回了暖阁更加不爱动弹,只歪在榻上看胭脂几个穿珠花。
祯娘看他们宝石配的好看,忽然想起自己几条亲自绣的手帕,吩咐道:“红豆,我记得我半年前分别绣了四条四季景色的帕子,收到哪里了?你与我找出来,我有个用处。”
红豆应了一声,就到了内室。祯娘床头的小抽屉一拉开,里头果然好好放着几条帕子。这就拿到外头暖阁,笑着道:“我的奶奶!平常多久不动针线的,偏年初做了这个,难道是差手帕使?这时候又要来拿,如今可不能动剪刀针线了!”
祯娘拿了帕子摆弄,回道:“我只不过让你拿个帕子,偏有那许多话语要说!接下来可不劳动你了。水粉!我记得你络子打的好,你来看看,我这几条帕子装几根络子可使得。”
水粉本在穿珠花,听了祯娘的唤,立刻来看帕子。这孩子老实,便点头道:“按理说装络子左不过就是扇子、香坠儿、汗巾子、荷包这些最常见,至于帕子,本身不是装饰用的,好少装络子。不过要是奶奶要,当然是使得的。”
祯娘本就是一时有了摆弄精致东西的念头,就和平常闲的没事了自己也穿珠花,自己亲自做胭脂水粉是一样的。听了水粉的话也满意,道:“螺黛你来,我见你珠花穿的倒是比旁人好,你先穿两朵花做帕子的坠脚,再有水粉配着珠花给打络子。”
络子这种东西本就是要配合别人而来,其中有许多道理。什么颜色配着什么颜色好看,什么颜色配着什么颜色就只能怪模怪样。现在还要搭着珠花,那就只有更加困难的,要考虑的多了一重么。
两个人依着帕子的颜色花样商量了很久,与祯娘道:“奶奶,您这几条帕子,绣春景的是葱绿色,最好配柳黄。葱绿柳黄不只好看,还最是雅致。绣夏景的是大红色,大红的须是黑络子或者石青络子才好看,压得住颜色呢。绣秋景的是松花色,松花配桃红,这便十分娇艳了。绣冬景的本是雪缎,不如用白丝线夹杂了银线打成络子,越发应景了。”
祯娘听她们说的头头是道,妥当的很,于是只是点头。两个人更加兴奋了,胭脂便道:“络子定下来颜色,那还有花样呢,这个倒是不讲究配色,全看奶奶喜欢了。仿佛记得奶奶身上多用连环,攒心梅花,柳叶这几样,是不是照着这个打?”
祯娘身上的络子都是红豆在打理,都是拣着好看的来,若说真的哪里格外喜欢,那是没有的。于是索性趁着机会道:“你们便拣几样时兴擅长的打就是了,并不用那老几样。”
红豆在旁听的扑哧笑起来道:“好奶奶,你这话说的越发让人不知所措了。您平常也打过络子的,难道不知道‘心有千千结’?真是越性去打,变化无穷,根本打不完的!您还是说几个名目,让水粉和螺黛两个少些事罢。”
祯娘的女红课算是应付了,然而好歹还是上过,该知道的一样不少。晓得打络子哪怕只是一样基本结,也能变化出好多种来。譬如象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攒心梅花几种,象眼块儿是没有耳翼的方块盘长结;方胜是两个连体方块的盘长结;连环是两个圆环相套的结子;梅花就是双钱变化的梅花结;柳叶是斜绻结;攒心梅花是盘长梅花中间聚编的团锦结。
这还只是几样说一说,要是用尽了变化关系,确实不知道多少种,于是祯娘选定了几样,少了水粉和螺黛两个的麻烦。又指着榻旁道:“你们两个坐在这里,我在旁看你们的手艺。”
这些内房的丫头手艺就没有不好的!每日都在内宅伴着祯娘生活,似乎没什么事情可做,但其实手上手艺好多。这女红一样,根本只是入门一样,谁又不会!最多就是精通于更加精通的分别。
两个人就在祯娘榻旁坐了,祯娘歪着也能看水粉手上勾挑,速度飞快,打络子竟没见过这样又快又好的!再看螺黛也是手巧的,穿珠花看着简单,其实不然,除了心中有沟壑,只要怎么穿才能有自己要的花型,还要手上巧妙,既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祯娘在旁边赞了几句,然后又调整了一下位置——她如今肚子大了,腰上沉重,无论怎么的,时间久了都会觉得不舒服。在她旁边的顾周氏见女儿是这样,连忙叫丫头:“愣着做什么,扶着你们奶奶!”
祯娘轻轻舒了一口气,她现在确实不好受,定定地看了一会儿自己的肚子,这些日子这可是闹的自己够呛。她轻轻摸了摸,心里逐渐放松,这已经是最后一些日子了,很快,很快这孩儿就要来到世上了。
正这样想着祯娘忽然就觉得肚子疼起来——虽然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但是那样深刻的记忆不是轻易就能忘记的。祯娘立刻就知道这是要生了,而不是前几次一样,只是肚子疼而已。
这时候的祯娘依旧是很镇定的,上次身边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还是头一胎,她不还是生了?这一次还有长辈呢。于是不动声色地对顾周氏道:“娘,快去请大夫和稳婆过来,我好像是要生了。”
祯娘是这样镇定,顾周氏却不能,她先是没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儿。应过来后立刻像是被什么烫着了一样,赶紧站起来,上下看祯娘有没有事。看她都好,于是赶忙大声道:“金孝家的,就是你,快让金孝去请稳婆,再派个小厮去找大夫。”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分派,顾周氏是生过孩儿的,又是这个年纪的妇人,自然不会遗漏什么。便给众人吩咐,还边让健壮仆妇架着祯娘去早就准备好的干净产房,让她能好好躺在这里只等着生产。
说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孩子故意的,周世泽前脚才刚走,说的是后日回来。无论是早一日,还是迟两天,那都是能有周世泽看着他生下来。偏偏就看准了日子,所以才说太巧了,都像是故意的。
不过这样说的话,当初洪钥生的时候周世泽也不在身边,只是正好赶上她生下来的那一刻罢了。而新要出生的这个孩儿是没得这个机会了,祯娘这时候疼的不厉害,倒是还有闲心估量这个。
这时候上上下下都忙,祯娘生过一回孩子了,比上一回好的多。心里并不紧张,就趁着能吃的时候吃,趁着能睡的时候睡。等到稳婆和李医官到了,检视一回也道:“奶奶怀孕时候养的好,既健康胎儿也不会大,这又不是第一胎,定然会平平顺顺的。”
顾周氏听了松了一口气,祯娘也笑着对两人点点头,若不是看脸色有些苍白,和平常并没有差别。见她这样,稳婆赶紧道:“奶奶现在神思清楚的很,这是好事,就好好休息,等到再疼起来,与我来说。”
祯娘不是不懂的,一概都应下。就这样断断续续疼了好几次,但都不是真正发动的时候。等到了夜里,顾周氏正在给祯娘喂一碗参鸡汤,喂到一半,祯娘再也忍受不住,只觉得疼的厉害,之前那些都不能比,一下就想起了生洪钥的时候。
旁边的顾周氏也看出不同,赶紧放下了手上的参鸡汤,看祯娘如何。祯娘一时疼的不能说话,她连忙回头唤稳婆:“张老娘你来看看!这似乎是要发动了罢,快来看看!”
那张老娘微微揭开祯娘的裙子看了几眼,也点头道:“是到了时候了,顾太太,您先等在外头。若是您在里头,外头没个调配的,我也束手束脚,倒怕是反耽搁了奶奶!”
听到这样说,顾周氏纵使再舍不得离了祯娘,也只能出去——到了外头还是忧心忡忡,相比之下文妈妈倒是比她老到,对她道:“太太,这会子该打起精神来!奶奶是这个样子,只能指望太太!”
文妈妈的话似乎是点醒了顾周氏,她立刻抖擞起来,上下吩咐,不让中间有一点纰漏。只是偶尔产房里传来的呼痛声大了一些,她才会愣神看一会儿产房,然后很快又反应过来。
生孩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顾周氏心里清楚。当年她生育祯娘的事还历历在目,真是想忘都忘不了。这时候自己的女儿,那时候那么小的祯娘,就和自己当年一样在生育孩子了——即使之前已经有了洪钥,这确实顾周氏亲眼所见的第一个,忽然觉得世事轮回。
第142章
生孩子往往会耗时良久; 有的人生了几天几夜也不稀奇。不过这样的妇人就相当危险了,力竭而亡一尸两命; 最后常常是个胎死腹中的结果。不过祯娘不属于那种妇人; 生周洪钥的时候尚是第一胎; 也不过就是一个晚上。这一次也没有更长; 等到天边现了第一线曙光的时候,终于迎来了婴孩的啼哭。
稳婆喜滋滋地给孩子洗身,然后抱出来给顾周氏看; 大声道:“恭喜太太贺喜太太,夫人她生了个小少爷!共重七斤一两; 听小少爷哭地多有劲儿。果然是十分康健的。”
稳婆哪里不知道周家的情形,晓得小夫妻两个已经成亲七八年了; 还只得了一个女儿。这种情形生了儿子,哪有不喜的!只是心里可惜,参将大人竟然正好不在; 不然一定多一份极丰厚的赏!不过现如今也不差了; 参将夫人的母亲顾太太当然也同样欢喜!
顾周氏抱着闭着眼睛的小男孩儿; 还没想到这是自己念叨了许久的外孙; 便先想到了之前在里面呼痛的女儿。即使知道稳婆能这样轻松喜悦地出来; 那么祯娘就一定没事,也忍不住道:“我女儿在里面如何了?”
张老娘依旧是笑眯眯的,看着李医官已经进去了; 道:“夫人好着呢!方才只是脱力昏睡过去。这样倒是更好,少了些疼痛。等到睡足了起来; 一切都过去了。要我说这时候最好不要扰着夫人,顺其自然就好。”
顾周氏这时候已经站在了产房窗子前面,果然散出来血腥气。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到祯娘的脸,只是苍白一些罢了,其余的竟是十分安静恬淡。心里彻底放松下来,抱着自己怀里的孩子,顾周氏总算如释重负地笑了。
没错,顾周氏确实背负着重担。女人生孩子就是鬼门关前过一遭,女儿要走这一遭,顾周氏怎么可能心如止水!自然是担忧的不得了。到了最近半月,她更是担忧的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
然而这也只是重担之一而已,她藏在心里的对女儿的担忧随着这个男孩儿的出生迎刃而解——这些日子她当然看的到周世泽是个好小伙儿,对祯娘至真至纯。但是人就是容易患得患失,若是两个人就是相敬如宾的榜样夫妻,那她倒是不想这许多。
正是因为两人远远不止于如此,顾周氏担心有一日恩爱断绝祯娘会伤心的受不了。而这种担心的由来,其中最大的一个隐患就是祯娘没得儿子。顾周氏可以不在乎祯娘有没有儿子,祯娘当然也不在乎,可是她不敢打包票周世泽能一直不在乎——在世事的影响下。
这个孩子的到来恰到好处,顾周氏由衷感激上苍给女儿送来一个儿子——谁让这个世道就是如此!甚至更深刻的,她当年只生下祯娘一个女孩子的愧疚,对夫君的愧疚,似乎也一并消除了。
彻底松快下来的顾周氏心情当然是极好的,吩咐身边袁二家的道:“去,请张妈妈吃酒,把喜钱加厚一分!再布置下去,这月家里上下多拿一个月月钱,不用拿祯娘的对牌,就从我的银钱匣子里出。这一回,就当是我这个外祖母与我外孙子积攒福气了!”
阖府欢喜,等到周世泽风尘仆仆从海上归来的时候,就连和同僚们庆助胜利的时候都没得,就被早早等候在港口的家人告知道:“老爷!奶奶昨日早上就生了!生了一位少爷,有七斤一两,如今家里都等着老爷呢!”
海上那一场仗是没的说的,自然是赢了。实力悬殊之下,周世泽只觉得赢的毫无悬念。不过赢了就是赢了,对于军队来说打胜仗就是最好的事情——军队上下哪怕再齐心,只要屡战屡败,人心也是迟早要散的。若是能打胜仗,即使周世泽如今还在和许多人别苗头,那也会有一种奋进之感。
何况这一回还赢的这样漂亮,好多兵士没得出手的机会,战功都被前头跑得快的占了!最终也没有一人阵亡,只七八个受了轻伤的。有这样的战绩,几个同僚中哪怕是平常与周世泽做对的,也嘻笑着道:“参将大人快些回去罢!说来可真是双喜临门,过两日还要去大人府上吃酒呢!”
一群人各自凑趣,周世泽却像是愣住了,反应过来直接接过马鞭,想了想又放下——白日大街上又不许打马,只怕还耽搁一些。于是上了辆马车就吩咐道:“快些走!中间不许有半点耽搁。”
这时候总算有时间思虑这件事了,是祯娘把孩儿生下来了啊!忽然他觉得心里一疼,这是想起上一回祯娘生产的事了。那样疼又来一次,他却不在她身边。就这样想的恍了神,等到车夫停了车他还没回过神来。
“老爷回来了!”随着从门口就有人大声说,周世泽几乎是跑到了正院,只是最后在产房门口住了脚。心里踌躇,不知道为什么一下瞻前顾后起来,就是有些犯怯,至于为什么犯怯,他自己都不知道。
不过他没能停脚多久,他那是一个大活人站在那里,又是一路有人喊着进来的——即使是祯娘这也没听见,正院里的人呢?当她们是死的么!满院子洒扫的丫头婆子,还有台阶上做着的祯娘丫头,可是都看着呢。
红豆正好要为祯娘送补汤,端着洋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