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太后这些年-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本身也无谋反之意,本身也只为护驾,然而在得知太后谋反,撕毁圣旨那一瞬间,生了歪心,因此见到拓拔泓瞬间吓出了一身冷汗!刚才的事皇上肯定都知道了!
卢瞻反应快,第一个冲上去噗通跪倒:“叩见皇上!叩见太后!吾皇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千岁!”
拓拔泓没说话。
冯凭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你起来吧。”
卢瞻连忙爬起来,老实地站到她身后去。她心中庆幸,他是没猜错的,太后的位子稳着呢,李因刘仁昌废不了她的。
真是万幸没站错。
局势瞬间已经明朗了。
李因跟刘仁昌立刻冲上去,往拓拔泓面前跪下:“臣等听闻皇上有险,立刻赶来宫中救驾……”
他们吓得连入宫来废太后的本意都忘了。
拓拔泓伸出脚,照着李因胸口一脚踹过去。他脸色堪称可怕了,双目释放出要杀人的凶光。然而没说话。他一脚将李因踢翻在地,转身上了御辇,阎王似的冷冰冰发话:“起驾,回宫!”
李因挨了一脚,差点没把肺给踹碎了,半天缓不过来。那刘仁昌在一边吓的,只想让拓拔泓也给他一脚,让皇上减轻点火气,然而拓拔泓已经走了,他慌得抬起头来,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冯凭看了这二人一眼,知道他们是威胁不到自己了,遂也冷冰冰地转身离去,同拓拔泓上了御辇。她坐稳了,心想:这个李因,这么容易就钻套,可见他确实是有野心的。若没野心,看到皇上的手诏,就该老实退下了。他竟然还不退。
可见他存了恶毒。
也难怪拓拔泓会如此动怒,必定也是看出他的用心了。
本来这计策也不一定能圈住他,但他自己心怀鬼胎,这可就不是她陷害的了。
梁音和杨信一边一个,侍立在御辇边。
她定了定神,淡淡说了一句:“起吧。”
众人目送帝后离去了。
冯凭回到太华殿,拓拔泓的脸色却更加难看了。
回宫的路上,两人肩并肩,很长一段时间却没有互相说话。气氛分明是有点尴尬。
冯凭知道,拓拔泓是个聪明人。就算刚才一时反应不过来,此时也必定回过神了,他不傻,这短短的片刻,他必定已经看出来,这件事全是太后一系策划的了。禁卫军无缘无故不会冲进宫来,唯一能怀疑的人就是她。
他嘴上没有说,但是脸色已经说明了一切。
她亦假装不知。
两人一言不发地回到太华殿。
拓拔泓看起来很不快乐,脸上愁眉不展。没过多久,杨骏回来,禀报他外面的情况,禁卫军二营人马已经撤回驻地,李因,刘仁昌,还有其他闯宫的大臣已经被抓起来下了狱了。冯凭听说卢瞻也抓起来了,替卢瞻求情:“他对皇上还是很忠心的。”
拓拔泓疲倦地摆摆手,神情明显的焦躁不安:“过一阵再说吧,这个先不急。”
第92章 竹篮打水
这夜里, 不知如何下起雪来了。
才十月份呢。
冯凭站在殿外丹墀前,望着宫阶下大雪飞舞,白茫茫席卷了天地。
雪远看着像雨, 像雾, 近看却是透明的。她扭头看着宫门处悬挂着的琉璃风灯, 只见那雪花在宫灯的照耀下,反射出灯火的颜色, 好像有无数冰冷的火花在昏黄的光线中飞舞,光明、辉煌而灿烂。
她感觉这景很美,便忍不住多看了一会。她伸手去接那坠落的雪花。
这景物, 有些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曾经见过。
是拓拔叡。
这里曾是他的寝宫。
大雪飞舞中, 他从身后走上来, 拥住她的肩膀。她转头看过去,对上他那张年轻明媚的笑脸, 两人身体相偎,脸颊贴在一起。
而今太糟糕了, 总是想起往事。
背上忽然一暖,她吓了一跳, 一瞬间的错觉, 差点以为是那人了。
回过头去, 杨信正面带担忧地看着她。
他持了件薄狐裘的披风披在她身上:“娘娘……要不你去休息吧,臣在这边看着。”
冯凭道:“皇上还没睡?”
杨信道:“还没呢。”
冯凭心中隐忧。
她知道今夜的事还没完,遂轻轻移步回殿中去了。
拓拔泓坐在御案前,一只手撑着额头。
四周空气寂静的吓人。
他不睡, 冯凭也不敢去睡。这漫长的夜晚,不眠的人,难保不会出什么变故。
她走上前去,抱住他的头,将他搂到怀里,劝慰道:“皇上累了,还是早点睡吧,有什么事情明天再想。”
拓拔泓脸贴着她柔软的胸怀,她衣上的熏香,混着冰冷的雪意,沁入了他的鼻端。
然而他的心是冷的。
“朕想一个人静一静,你让朕一个人呆会吧。”
冯凭道:“我陪皇上吧,皇上一个人我不放心。”
拓拔泓道:“朕想单独呆着,你早点回宫去歇息吧。”
拓拔泓第一次跟她这样生分。
冯凭听他言外意是赶自己走,感觉很不好,却也没法拒绝。拓拔泓话已经说到这份上,她找不到借口留下,只得道:“那皇上也早点休息吧,我明日再来看皇上。”
拓拔泓点点头:“嗯,你去吧。”
冯凭欲言又止。
她看着他,少年的面庞,他是美丽的,也是真情的。那一刻她真心想对他说:你信我这一次,以后我也信你……
然而没法说。
她心里叹口气,转身打算走了,拓拔泓却又抬起头来,站起身,尾随着来到她背后,说:“早点睡,不要想的太多了。”
冯凭住了脚。
她没回答,半晌,久久没动。
拓拔泓走到她面前,接过宦官递过来的狐裘披风,替她系上,道:“外面天冷,当心一点,别着凉了。”
既然关切,又为何要驱赶呢。既然驱赶,为何又要关切呢。
她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
拓拔泓抱住她肩膀,将她柔软的身躯揽进怀里,哑声道:“照顾好自己,顾好身子,别的都不要紧。”
冯凭道:“嗯。”
拓拔泓抱着她许久,抱的她身体都有些僵硬了:“朕爱你,也只爱你。不管怎么样,咱们都是有感情的。朕不会因为任何人伤害你,你也不要因为任何人伤害朕。”
冯凭道:“嗯。”
拓拔泓松开她,轻声道:“你去吧。”
冯凭道:“好。”
拓拔泓让杨信送她回永寿宫。
她有点累了,这一夜……身体本身便不大舒服,回到宫中,她感到腰酸背痛,几乎立不住。杨信扶她靠在那凤榻软枕上,持着一碗参汤过来:“娘娘太累了,喝一点参汤吧。”
冯凭靠在他臂上,杨信用调羹舀了参汤喂她。
冯凭枕着他肩,叹道:“今夜多亏了你。”
她说肩膀上疼,杨信替她捏了捏肩膀,舒活了一下筋骨。膳房送来刚做好的夜宵,她没有任何胃口,然而为了维持精力,她逼迫自己进了一点饮食。完了她又叫人送来水,沐浴了一下。
躺到床上,她眼睛也睁不开了。
杨信看她躺在那,昏昏沉沉,却始终挣扎着不肯入睡,不断地想睁开眼睛抬起身体。他坐在榻前,轻轻按住了她胳膊,轻声道:“娘娘要是累了,就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吧。”
冯凭努力睁眼,喃喃道:“我怕皇上那边会出事……李因他们……”
杨信道:“娘娘休息一会,有臣在这盯着呢,有事我会立刻告诉娘娘。”
她闭着眼睛,说话已经含含糊糊地了:“去看看皇上睡了没有,有没有召见什么人……”
杨信哄道:“臣这就去。”
杨信在她喝的参汤中放了会使人昏睡的药物,但似乎是不怎么见效。杨信见她仍然清醒,又再次去外殿,给宫女使眼色,再送了一碗参汤来。
冯凭昏昏沉沉:“怎么又是参汤,不是已经喝过了吗……”
杨信道:“这汤是宁神的,娘娘喝了精神会好些。”
冯凭已经有点听不懂人语了:“我只觉得困得很。”
她道:“我要是睡着了,你就掐醒我……我怕皇上又去见了李因,又听他们进谗言……”
她喃喃道:“你使劲掐我,别让我睡着了,我现在困的不行了。”
杨信一边喂她参汤,一边哄着她陪她说话:“娘娘放心吧。”
不一会儿,去太华殿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杨信放下参汤,轻轻步出了寝宫,来到外殿帷幕下说话,那小宦官告诉他:“皇上没睡,娘娘走后,今夜他一直在召见大臣。”。
杨信怕太后听见,小声道:“皇上召见了谁?”
小宦官道:“先是召见了何逊,楼粲两人,而后又召见了京兆王。”
杨信知道了,道:“你再去打听,一有消息回来告诉我。”
小宦官冒着雪又去了。
杨信站在帷幕出,心思索,尽管李因已经被下了狱,然而眼下的情形仍然是对太后不利的。太后虽然能设圈套陷害李因,但这一切来龙去脉终究还是瞒不过拓拔泓的。他是皇帝,没什么事能瞒过他。
他心中担忧。
回到榻前,他重新坐下。
冯凭竟然还没睡,听到他脚步,又喃喃问道:“是不是皇上那边有消息了……”
杨信随口撒了个谎:“没,是太子哭了,要找娘娘呢。”
冯凭道:“宏儿……这几天也没工夫抱他,他要忘了我了……你让人把他抱过来吧……”
杨信道:“娘娘还是明天再抱吧,今夜太晚了……”
她困倦地没出声了。
杨信心情复杂,劝她:“李因他们也不敢废太后了……”他声音很低,润物无声地说道:“皇上知道咱们玩把戏,也没追究咱们……这件事还是趁早甩过去吧,千万别再提了。李益的事,随皇上处置,娘娘万万别再插手了。”
他的话,仿佛响在梦中,冯凭呓语道:“他可怜啊……我得把他救活啊……”
杨信低声道:“娘娘自己都自身难保,就别再管这个事儿了。”
冯凭梦里含糊道:“当初不是你在撮合这件事吗……怎么现在你又这般态度了呢……你也想让他死……”
杨信看着她,她神态安详,当真像是已经睡着了,只有嘴唇仍然在一张一合地动。他忽然感觉她这模样,很像是垂死的人在挣扎呼吸。
他轻声而柔和道:“当初和现在能一样吗。”
他怕她听不见,又怕吵醒她,他声音飘在空中,像一片羽毛轻搔着她的耳膜:“当初臣只为了让太后高兴,现在可是保命要紧啊,要是早知道太后您而今会为了他这样,当初臣绝不会帮你得到他。”
冯凭道:“我只要他活着,我不为难任何人,只要皇上能网开一面,以后我就不见他了……”
杨信道:“他现在生不如死,你救了他又有什么用,还不如给他个痛快,他并不想让娘娘救他。”
这句说完,她久久没答了。
过了一会,杨信再唤她,发现她眼睛闭的紧紧的,当真是昏睡过去了。
杨信将被子给她盖好,将参汤收下去了。
他不知道她明天醒来会怎样,兴许会责罚他,兴许会发疯,但不论她怎么愤怒,他都是为了她好。她真的不该再管这件事了。
至于拓拔泓会怎么处置李益,他不知道,也无力去关心了。
杨信出到殿外,这夜,他一直没有睡,在等消息。天快亮的时候,他得知拓拔泓去了刑部牢里,见了李因。
他能猜测拓拔泓的心思。他根本也不指望太后设个圈套,就能让李因等人冠上谋反之罪。只不过是一场围魏救赵的戏码而已。拓拔泓对太后的不信任是深入骨髓的,本来这点感情就跟蜘蛛网似的脆弱,如果知道她对自己设这种局演这种大戏,他怎么能不心生隔阂,进而防备。
要是真处死了李因一党,岂不是给了太后再插手朝政的机会,她会借风起浪,借着清除李因一系的机会,顺势将自己的势力再次植入朝堂,拓拔泓会再度陷入太后的影响控制之下。
对于拓拔泓来说,这太危险了,清除自己的臂膀,给更强大的敌人腾挪空间。
这是帝王之大忌。
晨时,刑部传来的消息,李因等人已经出狱了。
而李家的案子,维持原判。
同时,他还得知另一消息:“昨夜李羡死在狱中了。”
杨信吃惊道:“死了?”
“服毒自尽了。”
杨信心里凉嗖嗖的,看那外面风雪弥漫,忽然有点凄凉。都是在这宫中朝中混的,谁也不知道哪天屠刀会落到自己头上,得势的宦官,往往最终也是不得好死的。李氏完了,不晓得哪天轮到自己呢。
第93章 你骗我
李益抱着李羡的尸首一夜。
他一动不动, 眼睛也不闭,只是仰着头,背靠着冰冷的牢室, 目光死死盯着那对面墙上的一个斑点。尸体在冷却, 越来越僵硬, 死人的身体紧贴着他胸膛。他在生死之交的空隙里挣扎徘徊,等待沉沦, 他必须转移自己的注意,唯其如此,才可以不发疯。
这一整夜, 没有人发现牢中的异样。
狱卒只在几丈远处, 也未曾察觉到里面的动静。直到天快亮时, 拓跋泓亲来狱室中,派人打开牢门, 才发现李羡已经死了。
死了已经好几个时辰了。
李益身上红一块黑一块的,全是干了的血, 他仿佛没察觉似的,只是抱着李羡的尸呆。狱卒吓的连忙要上前去将尸首移出来, 他面无表情, 心如死灰地开了口:“左右这里已经是将死之人了, 烦请不要打扰,让我们兄弟多呆一会吧。”
拓跋泓站在牢室外,没有进去。
这个人,没有忠心的。
拓跋泓知道, 李家兄弟,都没有忠心。士人自以为是的清高,绝不真心俯就任何人,哪怕死到临头,也要保留颜面,不肯说一句求饶的话。人是有弱点,需要害怕的,没有弱点,什么都不怕的人,无法为君王所用。无用则弃。
人各有命。
他转过身去,缓步离开了。
这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场雪,短短一夜,整个平城宫顶上便已覆盖了厚厚一层白色。房顶上,街市上,全是厚厚的雪,天气太冷了,老百姓们都蜷缩在家中不肯出门,以至于这一年闹的轰轰烈烈的永安王、长孙侯谋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