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庶女薛瓷 >

第31部分

庶女薛瓷-第31部分

小说: 庶女薛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聪蛄耸珏
  “就算能生。”薛瓷一边思索着该如何表达,一边慢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面对这样一个圣上——或许不生才是更安全的呢?”
  淑妃勾了勾唇角,道:“在宫中求安全?才人,你再想一想?”
  。
  天黑得越来越早,红霞不过短暂一瞬,很快便是暮色降临,满天星辰。
  薛瓷送走了淑妃,用过了晚膳,便和翠珠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起话来。
  翠珠比薛瓷进宫早一年,家里小门小户,是采选入宫,因为认识字,所以便做了女官。翠珠说起自己识字,便是眉飞色舞:“若是不认识字,就只能做扫撒那些粗活啦!而且做了女官,将来出宫去,也能比当初我进宫之前嫁得好。”
  薛瓷笑着问道:“你是哪里人呢?”
  翠珠笑着道:“奴婢是并州的——娘娘,卫国公在我们并州可是威风赫赫,若不是有卫国公把突厥人都打怕了,并州才不会像现在这样繁华呢!”
  说起了薛春回,翠珠的话又多了起来,她道:“我小时候就听爹娘说卫国公的故事呀,说卫国公是怎样把突厥人给打得嗷嗷叫,是怎么带兵!卫国公就是我们小孩子心中的大英雄!那时候我和我邻居家的姐姐还想,如果有一天见到大英雄,就要好好地感谢一番!”
  “然后呢?”薛瓷含笑问道。
  翠珠嘿嘿一笑,道:“我们以为大英雄大将军国公都是白胡子老爷爷呀,我和邻居家的姐姐还一起削了根拐杖呢!结果呀,有次卫国公真的到我们县上来了,我们挤过去一看……却不是白胡子老爷爷,那拐杖……也就没送出去……”
  薛瓷听着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翠珠见薛瓷笑得开怀起来,也跟着笑,道:“娘娘总算高兴起来了,刚才淑妃娘娘走了以后,娘娘的脸色好可怕。”
  薛瓷脸上笑容淡了些,反问了一句“是吗”,又沉默了下去。
  翠珠笑道:“娘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圣上喜欢娘娘,娘娘迟早也与淑妃娘娘一样,能封妃。到时候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么如意风光的事情呀!”
  薛瓷听着翠珠这么说,又忍不住笑了笑,道:“宫中的事情哪里这么简单呢?这会儿妄想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不定还没能爬到一人之下,就小命没了。”
  翠珠却道:“都进宫了,还不拼搏一把?娘娘别嫌我说得粗鄙,若是奴婢有这个福分做个才人,哪怕是刀山火海呢?先闯了再说。说到底就不过是一条命,若是什么都没享受到就没命了,多可惜呀!”
  “歪理。”薛瓷瞪了她一眼,却也没恼。
  虽然翠珠的话说得乱七八糟,但薛瓷恍恍惚惚有些头绪了。
  。
  诚然,现在她所面对的局面的确毫无解决的办法,但如果她什么都不做,一切都只等待着事件按照既定的轨迹往前推动,那么结局不会有任何改变——等宫中有人怀孕生下皇子,那赵青会死,知情人会死,恐怕连她自己也小命不保。
  如果她能做一点什么呢?哪怕只有一点点,是不是能够让结果有所改变?
  如若只是想着保住自己这条小命,她当初又为什么要从昭阳殿到后宫来?
  是什么让自己忽然之间开始裹足不前?
  知道了这么多秘密又如何呢?
  她分明可以因为自己知道了这么多秘密而大展身手,何必因为这样的事情,反而把自己吓到?
  想到了这里,薛瓷便有些释然了。
  。
  立冬的时候,宫中摆了宴会,裴氏照例是进宫,这次进宫,便带着薛玮的妻子张姝一起。
  薛玮的婚事因为薛璎的死推迟了数月之后,还是寻了个好日子给办了。张姝乃是当朝丞相张梅孺的嫡女,生得花容月貌,又落落大方,与薛玮成亲之后,与裴氏相处也极好,不多时就得了裴氏的信赖,把家事交了大半给她。
  这次带着张姝一起,也是为了让薛瓷与她见一面。
  张姝在家中是听裴氏说过了薛瓷的情形的,此刻见到薛瓷,她大方得体地先行了礼,然后便道:“才人有什么事情,尽管往家里递话就是了,有什么国公府帮不上的地方,我家里面打声招呼也能说上话。在宫中才人便不用担心家中的事情。”
  薛瓷见张姝说了这么一句,倒是有些讶异地看向了裴氏。
  这偏殿当中,裴氏的神色却十分凝重,她道:“你在宫中或许并没有听说什么,国公爷打了胜仗,并州是无恙了,但突厥舍了并州这条路,转头往东,破了幽州,如今国公爷已经接了旨意,准备往幽州去。”
  薛瓷虽然听不太懂这些地方究竟是哪里,但却明白一件事情,薛春回常驻的是并州,手下的亲兵打仗也是在并州,此刻匆忙调往幽州,所要面临的恐怕不仅仅是突厥,还有幽州上下没有理清的复杂关系——如果是允许他带兵前往还好说了,若是只让他一人前往去带幽州的兵……这后果,她忽然觉得有些难以估计。
  裴氏道:“你在宫中若有什么消息,能传出来的,尽量传出来。太后对我们家猜疑过重,之前的封赏虽然我们都推辞了,你的两个哥哥如今也不做官只在家里面,但不放心还是不放心的。”
  张姝也道:“才人在宫中知道得会比我们宫外多些,所以也只能麻烦才人了。”
  薛瓷静默了一会,然后拉了裴氏的手,道:“太太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来啦~~~~

  ☆、宫宴之上

  入冬之后; 宫中便进入了频繁的宴会当中。
  刘太后主持的各种宫宴家宴; 皇帝赵玄所主持的各种朝宴,各国来朝拜的使节们纷纷来京; 于是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种欢愉的气氛当中。
  随着天气渐渐变冷,一场又一场的大雪落下,宴会中的奢靡暖意和外面的皑皑白雪便成了鲜明对比:在宴会上身着薄纱扭动着腰肢的妖娆舞女; 在宫殿外穿着厚厚外衣风雪中站立的内侍;宫殿中人声鼎沸的喧闹; 宫殿外戒备森严的安静肃穆。
  披了一件豹裘,丽妃从肩舆上下来,扶着白燕的胳膊; 缓缓往长乐殿中走。
  这一日是刘太后设宴,是要庆贺郭牡丹老将军从安南回来。对本朝来说,一南一北的安南和突厥,算是用兵最多的两处了。往西域走; 相反因为如今商路通畅,前面几代皇帝的铁血政策之下,反而还安稳着。北边的突厥如今是薛春回在带着兵想法子镇压; 但南边的郭牡丹已经瞅准时机打破安南。
  这一次郭牡丹回朝,便带着安南的国王一起; 美其名曰是两国邦交,事实上便是郭牡丹用武力威胁的结果了。
  丽妃进到殿中; 远远便看到淑妃正坐在了刘太后的左边——刘太后的右边是张皇后——她浅笑吟吟,仿佛是说了个笑话,也逗得刘太后哈哈大笑起来。她目光冷冷地扫了过去; 垂眸再抬眼,便换上了满脸的笑意。上前行了礼,她笑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吉安。”
  张皇后笑着看向了丽妃,命她起了身,又示意她入座。
  丽妃一边起了身,一边除掉了外面披着的豹裘,露出了里面淡紫色团花水雾烟纱天香绢衣,倒是惹得淑妃一眼看了过来。
  淑妃在太后面前向来都是娇俏骄纵的样子——大约是太后也喜欢她这样的性子,所以她这么多年也没有改过——她俏皮地翘起了嘴角,向刘太后道:“娘娘您看丽妃姐姐这一身,才正好是衬得丽妃姐姐貌若天仙。”
  闻言刘太后也看向了丽妃,嘴唇边上的笑容淡淡,口中道:“丽妃今天的确打扮得特别好看——哀家如丽妃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这么精心打扮了才肯出门。”
  丽妃有些辨不出这话中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于是只露出个有些羞涩的笑容来,道:“臣妾便当做太后娘娘是在夸臣妾了。”
  刘太后也笑了笑,倒是不置可否。
  淑妃倒是没有在丽妃身上再多做什么文章,只又笑道:“听臣妾祖母说,安南有种软绸,夏天的时候穿特别凉快,想来这次安南的国王来,一定也带了许多。“
  旁边张皇后笑着接了话,道:“这是冬天呢,想着那安南的国王是不会带着这些的。况且来拜见天。朝上国,还是得送上金银器物,就算送布料,也是得送上好的绫罗。”
  淑妃对张皇后说的这些倒是不以为意,她道:“哪里有比我们天。朝更好的绫罗绸缎呢?若我是那安南国王,便要送些我们天。朝没有的。”
  刘太后微微颔首,笑道:“若是那安南国王有心,便知道该送些什么了。”顿了顿,她又笑着拍了拍淑妃的手,道,“此次也是多亏了你祖父大显神威,虽然郭将军老了,但老当益壮,不愧是国之重臣。”
  淑妃笑道:“若祖父知道太后娘娘这么夸他,今天一定又是晚上高兴得睡不着觉,把家里的重孙子抱起来,在房顶上一边喝酒一边絮絮叨叨,还任谁开口劝都不乐意从房顶上下来呢!”
  刘太后闻言又哈哈大笑起来,道:“没想到郭老将军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淑妃妙语连珠,惹得太后开怀,张皇后在旁边也是不时附和一两句,整个宴席都显得融洽且热络。
  而丽妃却有些不是滋味——她也想到了家中的祖父——虽然也是将军,但辅国大将军比骠骑大将军低,徐算老了……上次好容易上了战场,以为能打过突厥也争一波战功,可后来却是惨败而归。回来之后,徐算虽然没有受到责罚,可刘太后和赵玄也没有再提起过他。
  想到这里,丽妃些微有些惆怅,她抿了一口酒,这原本绵软的甜酒,到了喉咙当中,竟然还有几分辛辣。
  上面淑妃又说起了什么惹得刘太后开心起来,丽妃低着头,目光不经意扫到了宴席尾巴上的才人那边,然后就看到了薛瓷也正在和人说着话。她定睛看去,虽然觉得眼熟,却没能认出与薛瓷说话的人究竟是谁,于是疑惑地看向了白燕。
  白燕也往薛瓷那边看了一眼,然后悄声道:“那是卫国公府的三姑娘,嫁去了陈国公府的。”
  丽妃这才环视了一下整个长乐殿,原来今日来赴宴的,仍是内外命妇都有。
  “卫国公夫人没有来?”丽妃随口问道。
  白燕悄悄道:“应当是还没到吧!”
  丽妃看了看,倒是有觉得有些玩味了:这宴会之上现在看着热闹,又是郭牡丹打了胜仗,可郭家没有女眷到,只有淑妃勉强能代表郭家;外命妇里面理应要来的卫国公夫人没有到,就算是之后要到,可现在宴席已经开了,难道卫国公夫人还要玩一手姗姗来迟?
  丽妃再看一眼薛瓷,重新收回了目光,只专注地看着自己面前的几道菜,装作十分投入的样子听着殿中的丝竹乐响。
  。
  宴席之末,薛瑶就坐在了薛瓷的边上,如今陈国公府上许多事情已经交给了她,陈国公夫人推病不出,所以这进宫赴宴的事情便交到了她的头上。
  在宫外,因薛春回去了幽州,窦麟又当了军需使的缘故,薛瑶与裴氏常常往来,这次见到薛瓷,也是说卫国公府的事情为多。
  “今天大约母亲和弟妹是不会来了。”薛瑶看了一眼上首的淑妃和刘太后,“她们都快怕死了,生怕咱们家和郭家有一丁点的来往——上回你是不知道,张家差点儿就迫于太后的压力把弟妹给嫁给刘家人了。”
  薛瓷是没有从张姝和裴氏那里听说到这个的,于是便问道:“这又是为什么?上回嫂嫂和母亲进宫来,倒是没和我说起。”
  薛瑶露出了个鄙夷的神色,道:“太后原本不知道张家与咱们家有婚约这事情,便说自家有个侄子也正好到了年纪,说想和张相结个亲家——这金口玉言的,若不是张相一口咬定了咬死了说弟妹和六弟有婚约,又说已经小定大定都过了,指不定刘太后会做点什么出来呢!”
  这话听得薛瓷心惊肉跳的,急忙看了看左右,见并没有旁人在注意,才小声道:“三姐姐……这是在宫里面呢!”
  薛瑶吐了吐舌头,也有些懊恼,道:“这一时和你说得尽兴,也就忘了。”顿了顿,她又是一叹,道,“宫里面还是不如宫外自在——当初大姐姐……哎不提那些并不高兴的事情了。”
  薛瓷看了一眼首席上的淑妃与刘太后,抬手给薛瑶倒了酒,口中道:“方才三姐姐还说了徐家,徐家不也是大将军,这次没打算跟着郭老将军一起再沾沾光?”
  薛瑶接过了酒杯,摇头晃脑道:“就算想,也得看太后娘娘乐不乐意呀!上回倒是娘娘由着圣上了,结果大家不也都看到了?”
  闻言,薛瓷一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于是只看了一眼丽妃。
  。
  这宫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不过是在一起窃窃私语,又或者三五成群说一些宫里宫外的闲话,然后便是附和着大家来歌功颂德——没有人会注意这宴会上的每个人是否高兴开怀,一切都只需要坐在上首的刘太后高兴,就足够了。
  宴后,外命妇们纷纷离开之后,宫妃当中,丽妃倒是第一个走的,这宴会从头到尾赵玄没有出现过,她又实在无法在郭牡丹打了胜仗的时候去别淑妃的风头,有心想把话茬递给张皇后,皇后却仿佛什么都没听懂一样,于是宴会一过,她便披上了豹裘,出了长乐殿,回自己的披香殿去了。
  张皇后是第二个走的,她只推说自己有些头疼,然后便施施然带着宫人们离开了长乐殿。
  淑妃倒是张望了一番,看到薛瓷还在,然后才向刘太后告辞。
  而薛瓷,原本只是个小才人,这会儿本应当无人关注的时候,却被刘太后开口留了下来。
  “薛才人留下,与哀家说说话吧!”刘太后虽然喝了许多酒,但这会儿目光却十分清明,一点喝醉的样子都没有。
  薛瓷愣了一下,很快便乖巧地上前来,应了一声“是。”
  刘太后起了身,身后的祝湉很快就拿着大氅等物跟了上来,薛瓷也上前去,扶住了刘太后的胳膊。
  仿佛是很满意薛瓷的动作,刘太后笑了一声,道:“等他日卫国公得胜归来,这长乐殿中的热闹,便是为了卫国公了。”
  薛瓷眉头跳了跳,却不太敢接这句话——今日明明是郭老将军的庆功,为什么要提到卫国公府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