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庶女薛瓷 >

第51部分

庶女薛瓷-第51部分

小说: 庶女薛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不过是在长个子——太太没觉着我又长高了?”薛瓷比了比自己的身高,拉着裴氏在窗户边上坐下了,“家里面一切都可好?嫂嫂们可还都好?”
  裴氏笑道:“都好都好,家里面你便不用担心了——这次进宫,倒是想叮嘱你的。”
  薛瓷坦坦然笑道:“太太说便是了。”
  裴氏道:“你如今也是贵妃了,在宫中更是要小心。咱们卫国公府站在你身后这一点不会变,从前你父亲还在边关的时候,突厥尚猖獗,我们还得小心翼翼一些,这次突厥人心已散,形同灭国——这一二十年内,卫国公府只要不卷入谋逆的事情当中,那便是稳如铁塔……”
  “太太的意思我明白。”听着这话,薛瓷已经明白裴氏是什么意思,便开口打断了裴氏的话,“太太放心,我在宫里面,自然是有我的打算。”
  裴氏笑了笑,道:“从前你还在家里面当姑娘的时候,我只觉得你稳重,虽然话不太多,性子看起来也绵软,不是那么强硬的人——这一两年你进宫了,倒是才觉着你是有主意的人,这也好,这比什么都好。”
  “且看之后吧!”薛瓷低声道。
  裴氏只觉得心一跳,并没有多问,只扫了一眼薛瓷的肚子,又递给了她一个眼神。
  “现在还不行,不能要。”薛瓷从容道,“太太也不用心急,这事情……可不能急。”
  裴氏点了点头,道:“你既然有主意,那些无用的废话我便不多说了。方才我说的那些,你记着也就是了。”
  之后,裴氏与薛瓷又说了说家里面的一些玩笑事情,又在昭庆殿用了午膳,才离开了。
  。
  送走了裴氏之后,薛瓷便去了长乐殿去见刘太后。
  刘太后见到薛瓷来了,倒是笑了笑,问道:“还以为你要与卫国公夫人多说一会儿。”
  薛瓷笑着走到刘太后的面前来,陪着坐下了之后才道:“平日里年节也都能见着,与太太说了说父亲的事情,也就足够了。”
  “听说卫国公前儿去城外挖温泉去了?”刘太后调笑着问道。
  薛瓷笑道:“是,还带着臣妾的六哥和八哥一起了。据说回来的时候三人身上都是泥,回家之后便被太太责骂了一通。”
  刘太后笑道:“之前还说要给卫国公赏赐一个温泉庄子,他硬是给推辞了,这次又自己去挖……哀家方才还在与祝湉说,这武将的心思也是难以捉摸。”
  薛瓷含笑道:“说出来倒是不怕娘娘笑话,臣妾倒是觉着父亲这次去挖这什么温泉约莫也只是幌子,指不定是带着臣妾六哥八哥出城玩的时候掉进哪个泥坑里面去了。前几日下那样的大雨,外面的泥地都没干呢!又不好意思说自己骑马都会掉进泥坑里面,觉得掉面子,那便只好随口扯个理由了。”
  听着这话,刘太后果然笑了起来,道:“这么一说,倒是更合情理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来啦~~~

  ☆、博弈

  在刘太后面前; 薛瓷仍然是谨慎的; 但已经不是最初时候那样小心翼翼的样子了。
  随着身份地位的改变,各方权势的变动; 不知不觉当中,作为贵妃的薛瓷,已然不是当初刚进宫时候只能抱着谨慎小心不放的样子了。
  “贵妃进宫这几年; 眼见着长成了大姑娘。”刘太后忽然感慨了一句; “哀家记得,贵妃刚进宫的时候还是个小姑娘呢,个子也没这么高; 瘦瘦小小的,现在眼看着高挑又漂亮了。”
  薛瓷笑着道:“进宫这几年也没长别的,就光长了个头。陛下每次见着臣妾,都要感慨一句‘你仿佛又高了一些’; 臣妾有时在想,要是哪一天臣妾长得比陛下还高了怎么办?”
  “那陛下可就伤神了,恐怕会吩咐六局做鞋子的时候; 在鞋底上面花点心思。”刘太后轻快地笑了一声,又看了一眼外面; 天气晴好,碧空如洗; 于是道,“今日不如去太液池上的画舫上玩一玩。”
  薛瓷笑道:“也是正好,不如把淑妃也叫上; 后宫中也许久没有在一起热闹热闹了。”
  “那便去各宫说一声。”刘太后看向了祝湉,“若是有精神的,便一起来太液池上玩赏。”
  祝湉笑着应了,便吩咐了人自去各宫通知了,然后又问道:“要不要带着长安公主一起?”
  刘太后摆了摆手,道:“凌波的身子太弱,禁不得风,还是让她在宫里面好好休息。”
  长安公主赵凌波如今已经快满周岁,已经能歪歪斜斜地走路,也早就会说话了,但是身子一直弱——倒也不是抚养的人不精心,只大约这长安公主的确是生而体弱,再怎么精心调理,也不过是如今这样情形。
  薛瓷听着祝湉提起了这长安公主,倒是心思微微一动——祝湉是很少会提起无关的事情,既然说起了这个公主,背后也一定是有什么想暗示太后,只不过太后的回答只能说明她对这件事的不在意。与长安公主赵凌波相关的便只有张太尉张岭……她思索了一会,心中是有计较的。
  正想着,祝湉在旁边又道:“长安公主快满周岁,上回太尉夫人史氏还想递牌子进宫来探望,娘娘那会儿正是忙着朝事,便给推辞了。”
  刘太后笑了一笑,道:“既然快满周岁了,便交代下去,准备给凌波大办一场吧!省得宫里宫外有人事多话也多。”
  祝湉听着这话,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便先记下然后吩咐了下去。
  。
  风和日丽的初夏,暖风习习。
  到了太液池边上,倒是先见着了淑妃身边的女官秋霁。
  秋霁上前来行了礼,恭恭敬敬道:“太后娘娘,贵妃娘娘,我们娘娘原本打算过来,但小公主突然吐了奶,这会儿吵闹不休,于是只好打发了奴婢来道恼。”
  刘太后宽厚地笑了笑,道:“就让淑妃好好生生照顾了公主便是了,改日再来玩赏也是一样的。”
  秋霁感激地应下,又匆忙离开往云韶殿去了。
  刘太后与薛瓷上了画舫,陆陆续续的,宫中其他的妃嫔们便到了,于是欢声笑语热闹了起来,薛瓷也随着她们笑闹了一番。
  这宫中的宴饮——哪怕是在太液池的画舫之上——也不过就那么一些舞乐唱和。舞坊新进了舞姬,也新排了舞步,此刻穿着珠光宝气的衣裳,手执金莲花,便是一曲莲花舞了。
  忽然旁边一个婕妤笑道:“听闻卫国公凯旋那日,在万华殿中也演过这么一支莲花舞,与我们今日看到的,是不是同一个?”
  薛瓷听到这话时候正好在与刘太后说话,闻言也不过是笑了笑,并没有理会,只向刘太后笑道:“等天热了,娘娘不如与臣妾一起去北苑避暑?”
  刘太后却是扫了一眼那婕妤,然后才道:“等天热时候,你便要说天气太热,根本连昭庆殿也懒得出了。”
  薛瓷俏皮地笑了笑:“娘娘这样了解臣妾,都让臣妾不知是喜是忧了。”
  那婕妤说了一句话无人搭理,渐渐脸涨得通红,只好悻悻地端起酒杯喝了酒,又装作认真的样子去看舞姬们的妖娆模样。
  。
  这么一场画舫上的宴会,快到傍晚时候才意犹未尽地散了。
  薛瓷先陪着刘太后一起回去了长乐殿,然后又稍稍坐了一会儿,才起身回去昭庆殿。
  谁知刚到了昭庆殿外,便遇见了在画舫上的那位婕妤。
  “贵妃娘娘吉安。”婕妤上前来,先行了礼,然后道,“妾婕妤秦氏,见过娘娘。”
  薛瓷笑了笑,只扶着翠珠的手往昭庆殿里面走,口中道:“天色不早,婕妤早些回去休息吧!”
  秦氏一愣,仿佛是没想到薛瓷就这么轻描淡写抛下了这么一句。她见薛瓷已经快要进去了昭庆殿,索性心一横,便冲过去拦在了薛瓷的面前:“娘娘,妾有话对娘娘说。”
  薛瓷停下了脚步,语气轻柔地笑道:“婕妤且看看今日的天色,已经这么晚了,婕妤先好生休息吧!有什么话,改日再说也不迟。”顿了顿,她看向了身边的翠珠,又道,“你着人送婕妤娘娘回去,这天色暗了,路也不好走了。”
  不等秦氏再说什么,薛瓷已经进去了昭庆殿中,翠珠也命人到了她跟前来规规矩矩道:“娘娘,奴婢送您回去。”
  张了张嘴巴,秦氏露出了一个愤愤的神色,一跺脚就离开了。
  。
  进到了昭庆殿中,翠珠笑道:“那位秦婕妤仿佛进宫也有数年了,也不知今日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出了头。”
  “为钱为权,说到根子上,也不过就是这两样了。”薛瓷轻笑了一声,先在女官的伺候下把衣裳给换了,然后又坐到了妆台前来细细地把钗环都卸下来,“既然今日一开口说的就是卫国公,约莫就是家里面或者与我薛家有嫌隙,或者是想用欲扬先抑的法子来拉拢薛家,说透了,也没什么意思。”
  翠珠在旁边听着,露出了一个恍然大悟的神色,然后才道:“方才原本还想劝娘娘不要开罪了这样的小人,说不定哪一日就反咬一口。再听娘娘说这些……想来娘娘已经是有计较了。”
  薛瓷看着翠珠,笑道:“你倒是天真了,我如今地位,需要去计较这些的话,便只能落得一个目光短浅的名声了。你且想一想,我如今是贵妃,宫中没有皇后;太后娘娘对我青眼有加,皇帝陛下对我不敢疏远,在宫里面,我需要与这样一个婕妤斤斤计较么?若认认真真地与她掰扯起来,倒是让人看了笑话。”
  翠珠茫然地眨了眨眼睛,又思索了好一会儿,才受教地点了点头,又道:“娘娘说到这里,我也才听明白了。”
  薛瓷看着翠珠——她是有心把翠珠培养成左膀右臂,就仿佛是刘太后身边的祝湉一样——她耐心笑道:“有些事情,你多看看多想想,便也都明白了。若说这后宫当中,唯一值得我们现在去看的,也就是太后娘娘。想想看太后娘娘是如何行事的?她身边的祝湉姑姑又是如何行事?”
  翠珠鼓着腮帮子想了想,道:“娘娘的意思我明白了。”
  薛瓷道:“不明白也没什么,这天长日久的,总归是要明白的——你也不比祝湉姑姑差。”
  翠珠并不傻,听到这句话,眼睛一亮,嘴角一翘,脸上的两个小酒窝就浮现了出来,约莫是太兴奋太激动了,此时她只傻乎乎笑着点头,也没有急吼吼地说什么。
  。
  婕妤秦氏在第二天的一早又来到了昭庆殿——仿佛是想要为了体现出自己的诚意,她比早膳到得还要早一些,然后便直直等在了昭庆殿外,就在人来人往的地方站着,丝毫不退让。
  薛瓷在梳头的时候听闻了秦氏来的消息,先微微皱了眉,然后道:“等早膳上来了,就请她进来一起用早膳吧!”
  翠珠点着头,先吩咐了人去传早膳,然后等到早膳在偏殿摆好,薛瓷这边头发也已经梳妥当衣裳换好了,才亲自去了外面,请那秦氏进来。
  秦氏一进去见着了一桌子早膳,脸色微妙地浮现了一丝尴尬。
  “先坐下陪着我用早膳吧!”薛瓷免去了秦氏行礼,又让翠珠扶着秦氏坐下,“我这儿早膳也就这么几样,不知你喜不喜欢。”
  秦氏有些窘迫地坐了下来,却不好说话了。
  这么一顿早饭吃得安静又尴尬,薛瓷没有开口说话,秦氏食不知味地吃了两个包子,便放下了。
  等到早膳撤下,薛瓷起了身,看向了秦氏,笑问道:“婕妤今日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娘娘……妾是为了……为了卫国公的事情前来。”终于得了可以开口的机会,秦氏眼睛一亮,便飞快地开了口,“娘娘,如今卫国公在朝中孤立无援,娘娘在后宫难道丝毫不会担心吗?”
  薛瓷饶有兴致地看向了秦氏,问道:“婕妤何出此言呢?”
  秦氏紧张地看了一眼薛瓷,道:“卫国公功高盖主,就连圣上都十分忌惮,朝中张太尉素来与卫国公不对付,张相如今也因为卫国公功劳太大的缘故而疏远,娘娘……古语有云,狡兔死走狗烹,娘娘不为……不为薛家担心吗?”
  “所以婕妤——秦家?秦家为什么突然开始担心薛家了?”薛瓷若有所思地打量了一番秦氏,没有太想得起来面前这位娇俏的秦婕妤是什么出身。
  秦氏道:“妾是为了给卫国公鸣不平!”
  薛瓷随口笑了笑,道:“那便多谢婕妤了。”
  秦氏见薛瓷脸上并没有紧张神色,仿佛有些焦急,又道:“娘娘觉得妾多管闲事也罢,这些朝中的事情,娘娘若只看面上的,哪里能知道其中的争斗呢?”
  “是,我知道了。”薛瓷平静地看向了秦氏,“婕妤还有别的事情想对我说吗?”
  秦氏微微皱眉,咬了咬嘴唇,道:“娘娘总会知道妾并没有坏心思的。”
  说完这句话,秦氏一跺脚,仿佛是受了极大的委屈,一扭头就往昭庆殿外跑,直看得一路的女官宫人们都是目瞪口呆。
  翠珠上前来,有些担忧:“娘娘,要不要找人去送秦婕妤回去?”
  薛瓷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道:“准备肩舆,先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
  从昭庆殿到长乐殿这么短短的一段路,等薛瓷从肩舆上下来,进去给刘太后问安的时候,刘太后便已经从女官口中得知了秦氏早上在昭庆殿中那委屈的一跺脚。
  等到薛瓷坐下之后,刘太后才道:“若有不懂规矩的跑去你那里撒野,便好生处置了。”
  薛瓷笑道:“哪里,是臣妾欺负了秦婕妤,她委屈不过,只好跑走了。”
  刘太后扫了她一眼,目光中明明白白写着不信两个字,只道:“你跟随我身边这么久,是什么性子,我当然知道。恐怕这秦氏是有所图谋,在画舫上的那句话,便来得不明不白。”说着,她又是摇了摇头,道,“这妖魔鬼怪恐怕都要出来了,毕竟卫国公这次的大功呢!”
  薛瓷笑道:“有娘娘在,什么妖魔鬼怪都掀不起风浪来。”
  刘太后仿佛有些感慨,只道:“但愿如此……但愿我还能降得了这些妖魔。”
  陪着刘太后批阅了一早上的奏折之后,薛瓷在中午便回去了昭庆殿,然后招了翠珠过来,让她去查一查秦家究竟是个什么来路。
  。
  秦氏说的话,薛瓷半个字都不信。
  她说卫国公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