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子的为官路-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父,您可还记得那位娘娘出身的朱家?”
第21章 来客
这一日,窗外夏蝉总是响个没完,让人心里燥得很。
谢笙不耐烦在屋子里,就叫人把小几搬到了外头院子里的树下,还在地上铺了竹席子。
因怕上头有虫子掉下来,又或是阳光直接穿过树叶照到书上刺眼,李氏特意嘱咐,用架子撑了薄纱在上头。底下还熏了香,用以防虫。
这两日谢侯都忙得很,便没空看着谢笙练武,便叫谢笙做完了基础的功课之后,直接去周老爷子那里学文。
没有其他人做比较,谢笙只能自己估摸着三岁孩子的正常发展,再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
好在他记忆力超群,可一手字写得却是正常水平,诗词也不精通,倒也不算太过妖孽。甚至还时时被周老爷子不时打击一场,说何方又出了个神童,三岁能为诗书,五岁能写文章。
谢笙端端正正的坐在桌案边,写完了最后一笔,便搁置了,身边伺候的小厮立刻就上来帮他揉手,做按摩。
周老爷子拿起谢笙写的大字,一张一张的翻看、圈点:“不错,今日要比之前更用心些了,学了这么久,可算是有了几分章法。”
周老爷子又将谢笙写得难以入目的后几张字单独取出,放在一旁:“这几个字须得好好观摩之后,再行下笔。”
“是,”谢笙连忙应下。
周老爷子教谢笙习字,极少打骂,也严格控制他动笔的时间,更多的是要求他要领悟,每一笔该怎么下,要做到心中有数。这虽是周老爷子的个人教育理念问题,谢笙却十分赞同。
从谢笙过往的知识储备来看,三岁的小孩子,如果长时间练字,或者更过一些,练习悬腕甚至坠物。即便最后出来的效果很好,却也容易造成一些畸形。谢笙宁愿循序渐进,有一双保养得宜的手。
小厮在帮谢笙按摩完之后,取了清水让谢笙净手,再为他取来了手脂。
周老爷子看了他一眼,对他对手比对脸还精心的毛病不置一词。毕竟周老爷子自己,还喜欢保养美须呢。
“下午学琴,你……”
“少爷、姑老太爷,”小六子不晓得什么时候走到了近前,“外头来了一对兄妹,说是少爷在南寨的旧识。”
兄妹,南寨的旧识?谢笙一时没能想起来,自己在南寨的时候见过什么兄妹吗?
“来人可是姓朱?”与谢笙不同,周老爷子立时便有了一个答案。
朱?谢笙也想到了,是朱红玉,她的确说过她有个哥哥叫朱弦的。一对兄妹,她弟弟李夷没来?
不对,应该是他们是怎么找来的。
“正是,”小六子有些疑惑,怎么少爷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姑老太爷却是立刻道出了来人的姓氏。不过他也没多问,确认了是认识的人后,就等着主子示下。
谢笙不知道朱家兄妹的身份,便看向周老爷子,等着他发话。
“请客人到书房说话,另外,再去请你们侯爷早些回来,就说有故人来,”周老爷子吩咐完小六子,就对谢笙道,“今儿下午你也不必学琴了,往日里你总觉着自己聪明,如今来了个最会念书的,你可算是有伴了。”
朱红玉是女孩子,周老爷子不会用最会念书这样的评价,那么就是她的哥哥了。
“朱弦?”
周老爷子点了点头:“他之前可不叫朱弦,只是现在这么称呼也无妨。日后你见了朱红玉也要礼遇一些,她同你嫡兄是定了娃娃亲的。”
“诶?”谢笙瞪大了眼睛,一副十分意外的模样。
周老爷子摸了摸谢笙的头:“是小杨氏提的,你爹也默许了,两家有玉佩为证。”
“朱红玉,有九岁?”谢笙一时有些转不过弯,实在是朱红玉生的瘦小,而谢笙记忆里的谢麒,却是个粉雕玉琢一样的孩子,两人颜值差距太大了些。至于小杨氏,谢笙倒是很快想起来了,正是谢麒的生母。
“说来她比你嫡兄还要大些,如今已十岁了。”
周老爷子领着大受打击的谢笙进书房时,朱家兄妹还不曾到,便叫人先备好了茶点,只等那二人来了,就呈上来。
谢笙对于自己退步的眼力有些羞愧,果然是许久没有用过,就自然退化了。
“姑老太爷,客人已经到了。”
“请。”
周老爷子的请字还没落下,谢笙就自觉的站了起来,在周老爷子身旁站好。
朱弦兄妹俩此番都是经过了精心打扮的,虽然穿的都不是什么锦缎衣裳,到底都做得一丝不苟,只是两人肤色对比太过鲜明,叫人印象深刻。
朱弦鲜少出门,皮肤更白,朱红玉帮着家里做事,下了苦力气,故而已十岁了,还生的这样瘦小。相比起朱弦,谢笙更敬佩朱红玉,她身份不低,却能过得了苦日子,尤为难得。
“周先生,”朱弦领着朱红玉行礼。
“你我难得再见,不必拘礼了,”周老爷子没怎么管朱红玉,反倒是看着朱弦面色复杂。他叫了避开朱家兄妹的礼的谢笙,“来见过你朱世兄、朱姐姐。”
谢笙规规矩矩行礼:“小子谢笙,见过朱世兄,红玉姐。”
几人互相见礼过后,朱弦见周老爷子没有让谢笙离开的意思,便直接道:“学生带着舍妹突兀前来,还望周先生勿怪。”
“我能怪你什么?”周老爷子道,“如何你们一家不在京中,反在偏远南寨?”
朱弦面上略过几分尴尬神色,还是诚实道:”太尉势大,父亲不敢与之相对,又苦于母亲之死,便领着我与妹妹隐在了这南寨之中。”
朱弦说的好听,其实不过是贪生怕死,才远远的逃了。
“你爹打小就是个纨绔,没多少能耐,”周老爷子眼见得朱弦和朱红玉都僵了脸色,才慢悠悠说出了后一句话,“不过他到底是用自己的法子护住了你们兄妹长大,这世上之人千千万,唯有你们不能说他半点不是。”
朱氏兄妹这才明白,周老爷子是在提点他们,莫要误会了自己的生父。
朱弦眼圈一红,到底一咬牙,领着妹妹跪在了周老爷子面前。
“学生不敢欺瞒周先生,学生想要回京。”
“你家在京中,想回去,自然是能回去的,”周老爷子故意装作没有明白朱弦的意思,只拿这样的话语来搪塞。
朱弦膝行两步,给周老爷子磕了个响头:“先生,杀母之仇不共戴天,学生不可不报。”
“太尉势大,你不如随你爹居于南寨,远离京中杂事,也免于你爹膝下无人之苦。”
谢笙乖乖呆在一旁,不置一词。他记忆力好,有些话现在看不透彻,便先记下,等回去了再慢慢琢磨。
“学生有一幼弟,名唤李夷。乃家父与南寨女所生,”朱弦心意已决,自然不会更改,“学生已经想好了,周先生……”
“你呀,”周老爷子摆了摆手道,“你们暂且先在谢宅住下吧,这点主我还是做得的。倘要归京,至少也要再过三年,你们先好生想想。”
周老爷子说罢,便叫了在门外候着的小六子来:“你先带着朱世子和朱小姐去安顿。”
“小满,明儿叫你朱世兄陪你进学吧。”
谢笙一口应了下来。虽不晓得周老爷子和自己父亲到底有什么算计,答应下来,总不会出错。
朱家兄妹自己也明白,谢家短时间内不会离开蜀州,周老爷子愿意留下他们,已是达成目的,旁的等日后慢慢谋算也并非不成,便都乖乖的下去了。
周老爷子等二人出了门,才满意的抿了一口茶,得意的眯起了眼,对小满道:“这两三年,好生和他多学学,当初可是和皇上的嫡长子放一块儿教养的,等回了京城,说不得你们还有好长一段往来,便是同吃同住也不是不能。”
“老狐狸,”谢笙鼓着脸说了一句,“您和爹爹总是什么都不告诉我,别看我小,我懂的可多了!”
“才断了奶,有什么稀罕的,等你再长大些吧,”周老爷子捏了捏谢笙的脸,“小孩子家家的,好好念书吧,到时候叫人比了下去,可别说是我教出来的。”
周老爷子说完,拍了拍谢笙的肩膀:“瞧瞧你爹什么时候回来去,想知道什么,叫他给你说,老头子我可不讲故事。”
第22章 六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谢笙拿着论语,嘴里不停的念着,手上的书页却没怎么翻动过。
常人四岁开始开蒙,读完《千字文》等蒙学后,就是《孝经》等四书。谢笙比旁人早了一年,三岁发蒙,所以平常人七八岁才能学完的四书,他如今已经学完。不过周老爷子还是压着他好好复习,不准备这么快就教他五经的内容。
除此之外,周老爷子还让人寻了许多山野地志和水文经注。因为小满记忆力极好,周老爷子叫他把这些杂书都通览一遍,就更不会提前教他新东西了。
“哎哟,”谢笙突然被人用书敲了一下额头,不用回头,谢笙也能准确的喊出那人的名字,“慎之哥,你干嘛打我。”
“念书的时候最忌不用心,你自己说说,你的心思都放到哪儿去了?”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弦。
朱家兄妹在谢家一留就是三年。一年前,朱弦十五岁的时候,周老爷子和谢侯终于松口,同意带两人回京,只是也是那一日,周老爷子为朱弦取了一个表字慎之,望他做事谨慎,多思多想。
打从住进谢家之后,朱家兄妹就对谢笙极好。一开始的时候,两人只是想要讨好谢笙,让谢笙在谢侯和周老爷子面前多说说他们的好话。后来慢慢的,这两人就真的把谢笙当亲弟弟一样看待了,毕竟谢笙嘴甜心好,不止和他们没什么竞争,反而还是一条船上的人。
相比起来,朱红玉对谢笙自是比朱弦更用了一万分的心思。若她果真嫁进了谢家,谢笙作为她的小叔子,和她是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我只是在想,我都已经六岁了,老师怎么还不教我五经啊,”谢笙索性也不再继续念望天书,而是直接趴到了桌子上,“这个样子我什么时候能考科举,做大官啊!”
“你才六岁,就想做大官了?”朱弦有些忍俊不禁,“你要想做官,根本没必要这么辛苦,等年纪到了,让你爹上个折子,或是疏通一下关系,自然就能进近卫了。”
“我才不要,”谢笙坐直了身体,眼睛发亮的对朱弦道,“我想做像外公和老师一样的官,走出去别人都竖大拇指的那种!”
“真是个傻的,”朱弦弹了一指头谢笙的额头,“近卫有什么不好的,不需要寒窗苦读,就能见到皇上,给皇上深刻的印象。你想要做大官,要的可不只是能力,还有皇上的想法。为什么勋贵与朝中文臣不合,却还是该升官升官?就是因为勋贵一直就是皇帝的身边人,属于自己人的行列,那些个文臣都是外人。”
“可是我家有哥哥在啊。”
“这又有什么关系,”朱弦第一次听说,谢笙想要从文还和谢麒有关的,“你爹娘这么宠你,必然会为你安排好以后的路的,你又何必介意谢麒?”
“不是介意,而是我本来就不是嫡长子啊,”谢笙说的十分随意,“家里的爵位是哥哥的,可我也想做点什么让我娘能以我为荣,反正有老师教我,我就好好考科举好了。”
朱弦见谢笙说的这么随意,显然是打心眼里就是这么想的,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他看惯了因为爵位勾心斗角的,还是难得见到主动放弃,甚至为了不引起误会,非要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子的。
朱弦想说谢笙蠢,却半个字都说不出口,他心里满满当当的,唇边也只剩了笑意。
或许在谢笙这一代,他能够凭着父亲母亲的荫庇而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可若他不想办法改变这样的现状,等到几代之后,他的后人就会和那些依附于侯府的族人没什么两样。分出去的嫡支,也不过就是旁支罢了,出了五服之后,还有几个人认得你呢。
像是谢笙这样的选择,才是真正聪明人的做法。
“少爷,时辰差不多了。”小六子如今已经不再守着门房,而是专门在谢笙身边服侍跑腿。
周老爷子每天都会考察谢笙所学的东西,未免误了时辰,谢笙就吩咐让小六子每到差不多的时间就来提醒自己。
朱弦见状,直接起身对谢笙道:“你去先生那里吧,我去红玉那里看看。”
谢笙这才也和朱弦道别,直接去了书房。
谢笙到时,书房里却不只有周老爷子,还坐着提前回来的谢侯。
“爹,你这么早就回来了?”谢笙十分主动地抱了谢侯一下,直接坐在了谢侯膝上。
“胡闹,”周老爷子板着脸道,“坐有坐相,哪有六岁了还缠着你爹抱你的道理。”
“姑父,左右也就是这两年,等他长大,就懂事了,”谢侯一向喜欢谢笙和他亲近,总在这时候护着谢笙。他摸了摸谢笙的头,“方才小六子说你在和朱慎之说话,可说了什么?”
“慎之哥说我不必这么执着于科举,可从近卫谋个出身,”谢笙一张嘴就把朱弦给抖了个干净,“不过后头我瞧着,慎之哥也觉着能认同我了。”
周老爷子和谢侯对视一眼,叫小六子和管家亲自守在外头,这才对谢笙道:“你爹已经向皇上递了述职公文,若无意外,今年皇上就会叫你爹进京了。”
“果真?”谢笙眼前一亮,“爹、老师,你们可答应过我的,等快要进京了,就把我之前不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我的,你们可不许说话不算话!”
“你也大了,该知道些了,”谢侯道,“便是记不住忘了也不打紧,只是这话入了你耳,便不要再往外说。”
见谢笙点头,谢侯才继续道:”三年前我与你老师留了朱氏兄妹住下,也是存了私心。皇上和太尉不对付,我向着皇上,可你长兄在你祖母的影响下,和太尉更亲密些。”
事实上已经不是简单地更亲密些了,而是身上根本就打着太尉党的烙印,洗不掉的那种。
“原先我与你老师想着,若是你能入了皇上的眼,或许太尉倒台之后,你兄长不至于没了性命。但有朱家女在,就不必太过苛责于你,”谢侯轻声解释道,“朱红玉与你长兄有婚约在身,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