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子的为官路-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笙心里存了事,连饭食用得都没那么香了。钱总管见状,不免摇了摇头,敲了敲桌子,小声同谢笙道:“你想这许多,又有什么用处,这后宫里的事情,难道还能瞒得过那位去?”
这说的,便是朱皇后了。
谢笙当即便道:“也不是觉得能瞒得过姑姑,只是心里难免担心姑姑些。”
“娘娘没白疼你一场,”钱总管笑了起来,却没再多说,“快些用饭,最多半刻钟,咱们就要到前头去了。”
钱总管既出了口,谢笙自然不敢不信,结果自然也正如钱总管所说,半刻钟后,前头就来了人,说是云昭容已经坐轿子回去了。
谢笙跟在钱总管后头进了殿中,里头已经点了龙涎香,只是谢笙敏感的从这香味中分辨出了一点奇怪的膻味,似曾相识。
第202章 补更
皇帝早先也就是兴致不错,此时更是红光满面; 意气风发。
谢笙只看了一眼; 便低下头。皇帝亢奋得有些过头; 眼中残留的威势和侵略性还十分浓厚,可这状态; 怎么看; 怎么叫人觉得不对。
谢笙此刻已经从还没散尽的气味里明白; 方才皇帝和云昭容在殿中是做了什么,却也只做没反应过来。
近些日子,云昭容来得频繁,每每总会和皇帝在殿中独自呆上一段时候; 再被轿子接走; 便是再笨; 也该知道两人之间是发生了什么了。
云昭仪也并非只在谢笙当值的时候过来,翰林院中先于谢笙成家的前辈比比皆是,故而皇帝和云昭仪的风流韵事; 在谢笙这几个时常进宫当值的小圈子里; 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只是……谢笙坐在自己的桌案前头; 垂下眼睑,皇帝以前可没吃过什么药; 今天这状态,要说没用些助兴的东西,都对不起他从小到大看的那些医书。
谢笙一时有些看不大明白了,云昭容所出的小皇子尚且年幼; 按理说最该顾惜着皇帝身体的就是她,如今却为了宠爱,用出这样的手段来。
今日没什么大事,皇帝便放了谢笙早些回去,只是还没等出宫,就被东宫派来的人截住。
“殿下请您去呢!”
“可说了是什么事?”谢笙一面跟着往东宫走,一面问着。
那内侍闻言却不正面回答,只说:“等您见了太子殿下就明白了。”
谢笙一头雾水,等见了严瑜,看他面上没什么焦急神色,反而夹杂了几分期待和欢喜,便更添了几分好奇。
“这是怎么了?急着叫我过来,”谢笙一进门,就有宫人捧了他灌惯常爱吃的茶上来,他也毫不客气的坐下。
严瑜见他进门,当即便叫屋里一干伺候的人都下去,只留了平日贴身伺候的一个小太监。
他有些不好意思道:“今儿叫你来,实时是为了叫你明儿陪我去个地方。”
“原来就是为了这个,你叫人传个话给我也就是了,我还当是出了什么大事,”谢笙的心算是彻底落回了肚子里,“去什么地方?”
“去城外的寺庙,”严瑜道。
谢笙手一顿,这么巧?他不动声色问道:“怎么突然想起要去城外的寺庙了?”
“母后替我约了人,”严瑜轻咳一声,面上有些不好意思。
他身边的小太监适时道:“听说信国候府的家眷明日要去城外礼佛,同行的还有府里的几位姐儿。”
“信国候府的姐儿?”谢笙默默念了一句,突然福至心灵,带着几分兴奋问道,“已经定了?”
“还没呢,”严瑜道,“娘的意思是,叫我明儿远远的见上一面,若是喜欢,便定下来,若没相上,就暂且再说。”
话虽如此,可两人心里都明白,既然朱皇后已经说了这话出来,必然是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那还真是赶巧了,”谢笙道,“我娘明儿也要去城外庙里上香呢。”
谢笙说罢又问:“可知道她们在哪个院子?”
“这会儿怎么能知道,”严瑜此刻也抛去了那些许的不好意思,白了谢笙一眼道,“虽说是事先约好了的,哪儿能连这个也告诉你去。”
“这倒是,”谢笙倒也没觉得多懊恼,而是继续问道,“大致在什么时候去总知道了吧?你总不能一整日都在宫外呆着,若是错过了怎么办。”
“这个你放心吧,”严瑜道,“必不会连遇都遇不上的。”
而后两人又说了会旁的,谢笙才再次起身,预备出宫去。
从小在宫中长大,谢笙便只点了一个小太监陪着自己走,这是旧年延续下来的习惯,从高家那会儿一直延续下来的,这么多年下来,他也没想着去改动什么。
这之后,谢笙再没耽搁,一路出宫。
他今日在宫中当值,不必去翰林院,便能直接家去。
因念着家里的小侄儿,他还在半道上叫捧墨去买了个小泥人,一串糖葫芦,才好回府去。
“记得叫人把东西送过去,”谢笙换衣裳钱前,还不放心的嘱咐一声。捧墨忙当着谢笙的面,找了一个下人前来,亲自说了,谢笙才满意。
等换过衣裳,谢笙便去了主院,原本只是一桩单纯的亲子活动,如今加上了不同的意义,自然得先告诉李氏一声。
“这是好事啊,”李氏心里虽然有点遗憾,但她更知道这事万不能推了,调整一下心态,这事儿便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件难得的好事了。
“幸而早前我已经叫人送了帖子过去,明儿见了才不显得唐突,”李氏还在和谢笙说话,心里便已经开始盘算起自己带去的东西和人。
多一个太子,可不只是多一个主子这么简单,一应跟去伺候的人都得仔细再清点一遍,也务必要再挑些信得过的人才是。
虽说太子出宫,身边必然会带不少好手,但谢家的态度也必须要摆出来,得要足够重视才行。
随后李氏又问谢笙有没有特别要准备的,在外头不比在庄子上,事事方便,若是严瑜有什么惯用的东西,自然也要带上。
“也去不了多久,不必额外再带什么的,若果真是有什么要使的,他身边的人有七窍玲珑心,也定然会提前想的详尽,”谢笙说完,想了想又道,“不过我还是再收拾些东西好了,万一用得上,也是一件好事。”
李氏这才满意,指点谢笙道:“他身边的人带了,那是他们的本分,你再准备上一些,或许用不上,却也是你的心意。”
“娘就放心吧,我都知道的,”谢笙知道李氏是为了他好,记在心里,却也不太耐烦听这些话,便只能小小撒娇,让李氏别再继续这个话题。
李氏面上有些无奈,却也依着谢笙所想,到此为止。
等谢笙借口收拾东西出了主院,李氏起身写了一封信后,才另叫了一个婆子来。
“你去将这封信送到温家老夫人手上,务必要得了回信再家来。”
第203章 更新
“若不是出门来,竟然还不知道; 这枫林都换了新衣了。”
谢笙看着车窗外; 一时有些不敢相信; 可仔细想想,又觉得该是到了这时候了。
春闱过后; 谢笙没休息多久; 就步入了工作岗位; 紧接着就是无止境的学习,和比旁人都要高的工作强度。如今回乡探亲的新科进士们都已经全部到岗,谢笙先前还参加了为他们接风洗尘的小聚,如此算来; 可不得秋天了吗。
“我还说是你今年稳重了; 才没计划着外出踏青; 或到庄子上玩,原来是根本忙的忘了时候,”严瑜笑着摇了摇头; 又突然有些感叹道; “再过几日便要到中秋了。”
“这也过得太快了; ”谢笙道,“也好在是这会儿; 若是等到中秋,只怕我还要疑心是谁合起来哄骗我了。”
谢笙这话就有些夸张了,若真到那时候,或许他也就是恍惚一下; 感叹一声罢了。
“是啊,过得太快了,”严瑜感叹的和谢笙不同,“仿佛你我初见时,也不过就是这样的时节,一转眼,竟已经十几年过去。”
谢笙一时没想到他说的是这个,也被勾起了回忆。不过看看面前的严瑜,又想想当初的二郎。这些年来总觉得他变了许多,只是仔细想想,他也还是当年哪那个他,只是谢他们都长大了谢笙也看到了严瑜更多更不同的一面罢了。
谢笙没有说话,却也陷入了回忆。两人此后都没再说什么,只安安静静的,竟也不觉得孤单,或许这就是朋友了,至少这一刻,他们什么也不必去想。
也没再过多久,马车便慢慢停了下来,原以为是已经到了目的地,谢笙掀开车帘子,却发现其实还有一段距离。
“去瞧瞧前头是出了什么事儿,”谢笙隔着帘子吩咐呆在外头的捧墨。
捧墨应了一声,不多时候便带回来一个婆子。
“咱们这是遇上信国候府的家眷了,夫人正在前头说话呢。”
谢笙两个诧异的对视一眼,谢笙无声的对着严瑜说了一句,这可真是巧了。
严瑜点点头,面上也带了几分笑意,预备等回去之后,再仔细问问信国候府对此次突发事件的处置。
“既如此,你就先去吧,若有什么事情,再来禀报。”
“是,”那婆子应了一声,便回去了。
谢笙这才对严瑜道:“既然有此番偶遇,到时前去见礼倒也名正言顺了。”
“不急,”严瑜明明透着几分愉悦,却偏偏还要稳坐着,说一声不着急,“这种事情,怎么能上赶着。”
谢笙没忍住白了严瑜一眼,道:“我要是像你这么想,只怕今时今日,还没定下婚约呢。”
严瑜想到谢笙和温瑄直之间的相处,也不由得勾起了唇角。
闷骚,谢笙见此,在心底暗暗骂了一句,便没再对严瑜发表什么评论,反正严瑜身份不同,说什么都是对的,日后他夫妻两个相处成什么样,还不得看他自己?
谢笙不免又想到朱皇后为严瑜安排这样一场会面的意义,大抵也是希望严瑜不要太像他父皇,往后若能与妻子琴瑟和鸣,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也该与一个能融洽相处的人共结连理。
信国侯府那边是知道谢家二公子是太子极信任的伴读之事的,故而此番在路上遇见,从上到下都做得妥帖。
李氏是被谢笙透露过一点子东西的,此时接收到信国侯府的善意,自然是投桃报李,两家便相约着结伴而行。
待得到了寺庙里,谢笙两个先下了马车,李氏随后。
不过李氏在下来之后,并没立刻走向谢笙等人,而是在原地略等了等,很快从另一辆并排的马车上下来了两个人,一位是信国侯夫人,另一位,就是严瑜此番前来的目的所在了。
谢笙见后面有妙龄女子下车,只大略扫了一眼,便将注意力转向捧墨。
“里头可收拾好了?这一路车马劳顿,必得叫娘有个歇脚之处才是。”
“少爷放心,一早就归置好了的,”捧墨小声回答道。
谢笙和捧墨说完话,又抬眼看了严瑜一眼。
严瑜面上一贯是带着笑的,不过谢笙能感觉得出来,严瑜现在的笑,是带了几分温度的,显然,他对于信国侯府的小姐还是比较满意。
谢笙虽然没故意去看,却也还是能从眼角的余光扫到,信国侯府的那位小姐,在看着严瑜的时候,是带了几分羞怯的,想来也应当是对今次来寺庙的目的很是明了。
这两人见面的时间,暂时也就这短短的一小会儿,谢笙很快听见那边信国侯夫人同李氏告别,说要回去休息的声音。
等信国侯府的人都走了,谢笙两个才走到李氏身边。
“禅院已经安排好了,娘您先歇歇脚,”谢笙同李氏道。
李氏点了点头,同两人慢慢的走着,等穿过水榭时,才同谢笙道:“我一早就送了信给温家,老夫人也说要来,过会儿子和你代我去迎一迎。”
末了,李氏又看着严瑜道:“听说这寺庙后山的红枫如云霞满山,您可有兴致?”
“难得出来一趟,自然要多看一看,”严瑜言罢,又对李氏道,“我是小辈,您实在不必同我如此客气,只当旧日寻常相处就是。”
李氏含笑点头应下,却并没将这话放在心上。礼不可废,这话虽不说出口,可李氏比谁都懂。
谢笙这头有了安排,严瑜自然只能独身去“赏枫”,幸好严瑜十分乐意,不过才坐了一会儿,就领着跟着他出来的人一道出去了。
“娘,小寒果然要来?”谢笙等到严瑜走了,才问起温瑄。说来自打定下婚事,他就没再见过温瑄,甚至连平日的交际,温瑄也鲜少出来了。幸而礼物还送的进去,两人互相通通信,还能聊解相思之情。
“我何时说过假话?”李氏见谢笙这模样,心里难免有些发酸,只是转眼她又拎着谢笙的耳朵,耳提面命道,“老夫人今次也是来了的,你可得好生表现才是。”
第204章 合缘
谢笙算着时辰出来接小寒和温老夫人,先送了二人去见李氏; 没几句话工夫; 李氏便以和温老夫人有话要说的由头; 将谢笙两个赶了出去。
两人从院中出来,念着严瑜去了后山; 便只寻小沙弥问了一处少有人去的僻静亭子; 叫人用帐幔围了; 在里头下棋。
“几日不见,小寒你的棋艺越发精进了,”谢笙以半子惜败,却浑不在意; 只慢慢收拾棋盘; 和温瑄说话。
“你平日还要当值; 我却只一心钻研这些个东西,如今只险胜半目,已是我输了; ”温瑄这话也只是说给谢笙听; 倒也不必客套什么; 左右她是笃定谢笙决计不会因为这个生气。
“哪儿有这么算的,”谢笙收拾好棋子; 才亲昵的点了点温瑄的额头,“若真算起来,我还大你半岁,岂不是多了半年时间能去学习?多了半年我还输给你; 岂不是更说明你赢得实至名归?”
“哪儿能这么算,”温瑄闻言笑了起来,登时将心里争强好胜的心思去了,再看棋盘,也没了继续的心思。两人许久不见,索性说说话才好。
跟着来伺候两人的下人此时都候在外头,亭子周边围着帐幔,两人坐在里头,也不大看得清楚,两人便不知不觉坐得更近了一些。
“你看我做什么,”温瑄被谢笙直白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
谢笙怕温瑄恼他,便只凑近了温瑄耳畔道:“我媳妇好看。”
“呸,这话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