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我和白娘子有个约会 >

第58部分

我和白娘子有个约会-第58部分

小说: 我和白娘子有个约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仙三人走在街头,顺便在小摊上吃了几碗汤圆,小摊周围有卖面具的,什么猴子,猪各种各样的都有。

    许仙玩心起了,买了个猴子的面具戴在脸上。

    想着若是紫霞在,肯定会吵着要个面具戴在脸上。

    写着灯谜的花灯挂在两旁,不时有结伴的路人在猜谜。

    发出惊叹,喜悦声。

    走了没几步,便是城中的小河,河上飘着各色的花灯。

    许仙抬头看去,夜空中也有。

    不知是谁家子弟放的孔明灯。

    不知时哪家的姑娘,结伴在小河边笑语吟吟,偷偷看着河岸对面的许仙三人,也不知是笑什么,也许是在笑许仙脸上的面具。

    林子大生的高大,模样也算周正,不说是偏偏佳公子,也差不了多少,还不忘朝那几个姑娘微笑招手示意。

    惹得那几个姑娘发出痴痴的笑声。

    贾全看到那些姑娘小姐,脸色微微有些发红,只是在夜色下并不明显。

    许仙却是不留意这些,他看着在石桥上人流中的一道白衫,忽然有些失神。

    在刚才的那一瞬,他好像看到了白素贞?

    只是在许仙失神发呆的瞬间,他再看去,哪里还有白衫女子的影子?

    急忙挤开人群,朝着那边追去。

    林子大见状,和贾全急忙跟上许仙的步子。

    待许仙到了桥头,四处望去,哪里还有什么白衫女子。

    林子大和贾全赶了过来,满脸疑惑,问着许仙为何突然跑的这么快。

    许仙戴着猴脸面具,脸上的淡淡的失落并没有让二人看到。

    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刚才好像看到了个熟人,一眨眼就不见,可能是我眼花了吧。”

    林子大笑了一声,道:“我还以为是什么是事呢。”

    三人放眼望去,烟雨楼遥遥就在前方。

 第九章 无视

    烟雨楼上,人声鼎沸。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自从百年前的安史之乱之后,唐国的好学之风倒是一日比一日浓烈。

    因为安史之乱的缘故,皇帝对武人割据一方心怀余悸,竟然也玩起了重文轻武的那一套。

    昔日的大唐雄风,李家血脉里的狂野好像在玄宗皇帝病死于南撤途中之后,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

    继位者,没有能力整和藩镇,加上北疆蛮人迅速崛起,丢失大片疆土,让这个昔日的古老帝国,日渐衰落。

    这近百年来文人手握国之重器,唐国上下无不以读书科考,金銮题名为毕生抱负,征战沙场,投笔从戎,早已不是读书人的主流。

    于是江南各地滋生了各种官学,私学。

    苏杭四大官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煮酒会的出现,并不意外,那年春天,江南四大书院联名,便有了。

    许仙被林子大拉进了烟雨楼中。

    高阁之上,四大书院还有其他书院的学子一一落座,不过由于人数实在有些多,不少人还是一小堆,一小堆的站在一起。

    林子大和贾全二人找了相熟的,迅速的混迹于其中。

    能在此地呆着的,都是苏杭两地的年轻秀才,高谈阔论者有之,长嘘短叹的亦有之。

    烟雨楼在杭州城是四大名楼之首,余者便是雨花楼,花满楼,春风阁。

    正所谓,看尽江南烟花雨,一朝春风吹满楼。便是说杭州城四大名楼。

    许仙也是到了杭州城许久之后,才知道了这四大名楼的由来。

    四大楼中,花满楼许仙去的最多,雨花楼也去过几次,如今也见识了烟雨楼,只剩下春风阁没去过。

    若是放在以前,许仙兴许还会四处看看,但刚才在长街上的一瞥,他眼中余光掠到的那个背影,让他心思难以留在这烟雨楼中。

    许仙独自寻了个可以看到外面街上景象的角落,试图在茫茫人群中找到那个背影。

    只是他的这副做派落到旁人的眼中,自然算是不合群。

    不时有人看向他这边,有人的眼神落到许仙身上,痴笑一声。

    “你们看那边的那个书呆子,不知到在看些什么。”

    有人回道:“面生的很,应该是第一次来参加煮酒会的雏儿吧,没见过什么大的世面。”

    这时,二人的身后又挤出一人,那人看着许仙,皱起了眉头,道:“那人好像一个人。”

    有人疑惑道:“怎么?道明兄认得那书呆子?”

    李道明又仔细看了看,才发觉自己没有看错,点点头道:“如果我没看错,你们口中的那个书呆子就是许仙许汉文。”

    “许仙?许汉文?”

    其余人听到这个名字后,渐渐眼中泛起异色。

    过了片刻终于有人带着不可思议的语气说道:“是那个在拙园会上作了《拙园冬雪》的许仙许汉文?”

    李道明脸上露出笑意,眼中带着些许疑惑,点头道:“当然是他。”

    这话一出,刚才嘲笑许仙是书呆子的那二人哑火了。

    若真是那个许仙,那他们可真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拙园冬雪》前段时间有多火爆,他们自然是一清二楚。

    那首词后,很多人都对这个许仙十分感兴趣,可惜未能见得一面。

    杭州城有多少清倌人想对许仙自荐枕席,更有甚者扬言,愿重金求许仙能为其作词赋诗一首。

    直到年关后,这种喧嚣才渐渐随着年关的到来而消弭下来。

    李道明看着身边两旁的人,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鄙夷,心道,这些人真是庸碌的可以。

    许仙和他有过一面之缘,当初在花满楼中,许仙力压马文才对出白牡丹的绝对。

    后来他还听说许仙曾在钱塘时,就小露锋芒,据说作了一幅《钱塘观潮》,令圣上龙颜大悦。

    李道明还知道这许仙与知府大人有师生之谊,就连知府大人的那位女儿也视其为挚友。

    他多次想要结交许仙,但素闻许仙此人在书院中向来低调,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李道明是浙东观察使的亲侄子,前几日从他那位观察使叔父口中得知,杭州现任知府柳士元不日即将回金陵述职,估计是要升官了,而许仙与柳士元的独女交好,还是柳士元的得意门生,将来未必不会成为一家人。

    而且今日那位柳大人和其爱女也要到场,自己此时交好许仙,便是最好的时候。

    李道明存了三分心思,朝着许仙迈步走去。

    李道明身旁的那些人见状,也纷纷围了上去。

    李道明的背景,他们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李姓乃是国姓,李道明的叔父虽然只是手无实权的浙东观察使,但这天下到底还是李家的天下。

    李道明这个龙子龙孙,当然是该成为众人巴结的对象。

    许仙感觉到身后有人走来,没有回头。

    只听得身后有人唤他一句,“汉文兄?”

    许仙才施然回头。

    “汉文兄,可还认得我?”

    李道明拱手道。

    许仙看着眼前这气度不凡的年轻男子,却是有些疑惑,他早已忘了当初在花满楼中的那档子事,一面之缘罢了,他又哪能记忆深刻。

    李道明见许仙的表情,自然心里有所得,却也不尴尬,而是笑着说道:“汉文兄,去岁在花满楼中,你我可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啊。”

    许仙细细回想,再看看李道明,好像有点印象。

    许仙浅浅的一笑,回礼拱手道:“兄台莫怪,我这记性实在有些差。”

    李道明倒也是个好脾性,见状,又自我介绍道:“在下李道明。”

    许仙道:“原来是李兄。”

    许仙表现的很自然,落在其余人的眼中,便有些装的味道了。

    前番嘲笑许仙的那两个书生,此时又跳了出来,道:“许仙,你这厮好生无礼,李兄与你如此客气,你就是如此相待?”

    “就是,就是,即便你文才再高,不修德行也一样不受我等尊敬。”

    那两个书生你一言,我一语。

    直接把许仙给搞懵了。

    他瞅了那两人一眼,心道,我和你们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这话从何说起。

    但转念一想,却没将此话说出口,而是直接看都不看二人,朝着李道明微微颔首,朝着另一边走去。

    那两个书生见自己被许仙直接当做空气无视。

    气的鼻子不是鼻子,嘴巴不是嘴巴,他二人自认为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就这么被许仙无视了,那叫一个难受,憋得慌。

    可是许仙只留下一个背影,这地方又不容他二人造次,于是两人只得朝着许仙的背影丢一句,“好一个目中无人的狂生!”

    其中一人道:“道明兄谈吐非凡,学识惊人,何必要与此等狂生认识。”

    李道明闻言,淡淡一笑,看着许仙的背影,更有兴趣。

    许仙左右看了看林子大的位置,走了过去。

 第十章 应题

    正在此时,一声丝竹之音不知从何处想起。(全本小说网,https://。)

    许仙发现场间的秀才们都安静下来,一时间变得鸦雀无声。

    许仙站到了林子大的身旁。

    只见场中央,一身官衣的柳夫子,身后跟着一个年轻锦衣男子,缓步走到中央。

    柳夫子站在中央的高台之上,开始说话。

    柳夫子说什么许仙倒是一句没听进去,他的目光落在了柳夫子身后的那个年轻男子身上。

    满眼的欢喜,竟然是许久未见的柳萱。

    许仙看过去的同时,那边的柳萱似乎也感受到了许仙的目光,竟然朝他挑了挑眉头。

    许仙莞尔一笑,许久未见,萱哥儿倒是越来越俊秀了。

    站在那里,宛若珠玉。

    柳夫子的话不算长,勉励一番众人,贺岁一番,然后走到一旁的主座去落座。

    柳萱则是乖乖的站在柳夫子的身后。

    柳夫子是杭州知府,今日煮酒会他可算是官最大的,其身旁落座的倒也有许仙见过的几个面孔。

    譬如拙园会上的那位秦老,还有那位徐学政徐大人。

    再者就是四大书院的山长。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私学的山长也在场。

    许仙一袭长衫,淡然无比的样子,落在柳萱的眼中,让柳萱的心头莫名的快速跳动了两下。

    大半年未见,汉文好像有些瘦了?

    柳萱心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

    柳士元与身旁的诸位见礼,那位徐学政看着柳士元身后的柳萱,抚须笑道:“柳兄气度不凡,面色红润,看来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柳士元笑道:“老徐,就你会说话。”

    徐学政与柳士元也算是旧识,当年在金陵,二人同在礼部办差,关系还成。

    柳士元又与身旁的秦老头拱拱手,道:“秦老,几月未见,身子骨可还硬朗?”

    那秦老说道:“劳烦知府大人挂念,老朽眼不聋耳不花,且还能活些年头。”

    柳士元呵呵一笑,不以为意,他自然是了解这位秦老头的脾性,这位素来如此,他若是和你一副好脸色说话,那才怪了。

    便是当朝圣上不也是被这位顶撞的灰头土脸,也只能是让这位致仕,回乡养老。

    许仙的目光又落在另一边,还看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身影,那边应该就是尼山书院的位子。

    为首落座的正是当初许仙在钱塘时见过的那位柳夫子的旧识,王显云。

    许仙不禁慨叹两声,王显云和柳夫子可是不对付啊,当初柳夫子为什么要带他去观潮,还不是存了一份让他替自己出风头的意思。

    要说起来,王显云其实还算是间接帮了许仙一把。

    可惜王显云的那位得意门生,马文才被燕赤霞斩了狗头,也不知道王显云当初听到那消息是什么样的感受。

    许仙摇了摇头,将这些杂七杂八的心思尽数甩去。

    煮酒会便要开始了,既然是各大书院角逐,煮酒论英雄,自然不能是大家伙有多少算多少,一起并肩子上。

    那样岂不是太过不雅致,而且四大书院明显人更多一点,其他书院拼人可是拼不过来的。

    所以公平起见,还是各大书院各自推出三个代表来,代替本书院角逐。

    这个名额当然是有很多人想争的,谁不想在煮酒会上扬名露脸。

    但是,没有满腹经纶的才华,还是不来献丑的为好。

    各大书院的代表在煮酒会前几日便早已各自选好。

    能入选的都是各大书院的翘楚。

    譬如浩然书院出战的是李邵,杜蓝烟,程度。

    三人中以李邵名气最大,是本届煮酒会的翘楚,也是这一届江南四大才子的有力候选人。

    杜蓝烟也是名声在外,才华不凡之辈。

    至于程度,在拙园会上,若不是许仙一首《拙园冬雪》横空出世,那就是程度独占鳌头了。

    各大书院的代表纷纷往前落座。

    许仙发现尼山书院出战的竟然有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

    许仙心道,看来这二位在尼山书院混的还不错嘛。

    许仙自然不知道,自从马文才死后,尼山书院中的高个子就算被削断了,王显云为了准备煮酒会,早早的就在书院里找好苗子。

    而梁祝二人便是其后来收下的得意门生。

    诸位学子坐定之后,场中余者,也不敢太过高声喧哗。

    不多时,有人与场中央的高台上宣读一番煮酒会的规矩。

    然后,便在高台上放上了一盆火炉,上面煮着一碗清酒。

    酒香扑鼻,胜者方能饮之!

    此刻,各大书院纷纷摩拳擦掌,气血沸腾,到底都是些年轻人,热血容易上头。

    在这种气氛之下,更是如此。

    昔年有曹孟德与刘玄德煮酒论天下英雄,如今有江南众生同煮一碗清酒,角逐江南四大才子之名。

    有那侍者从高台上高高竖起一根槐木,上面挂着大红绸,寓意鸿运当头。

    然后,从一旁的角门里,走出持牌者,牌子上便是此次煮酒会的考题。

    许仙眼神好,一眼看去,只见上面写着两个字。

    “上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