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仙圣尊-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观澜宗也学起玉蟾宗酸不溜秋的调子搞起了作诗了?”钱磊不解。
“不是到了各大宗弟子交流的时候了吗?观澜宗九岱峰的几名弟子想去玉蟾宗,自然要习练一番。”
“交流弟子?这是什么意思?”陈枫不解。
“这是最近十年才兴起的。就是每隔五年,赤霞山脉各宗为了加强彼此的交流,会让没有学习本门核心秘术的弟子选择交流到其他宗,同时换取其他宗的弟子。到时候这些弟子是否回宗,就看他们自己的意愿了。总之是给弟子多一个选择。今年秋天将是第二届。风兄的修为高深,流云宗是舍不得将你交流出去的。”钱磊解释道。
“不过被交流的弟子,往往哪个宗门的核心秘术都学不到。上一届的交流都流于形式,也不知道这一届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丰城道。
此时,湖边已经聚集了很多青年男女。那名叫唐采的青年更是呼朋引伴,甚至扎眼。
这时,一艘巨大的画舫慢慢行过来,上面张灯结彩,丝竹管弦之声袅袅传来。
“来了,来了!”众人纷纷嚷起来。
“不会这些都是参加接下来的交易会的吧?”
“自然不是。哪里容得下这么多人。诗会便是考核。”丰城不忘补充,“二位如果不擅诗文,丰某会献丑代劳。”
第523章 诗会
画舫越来越近,上面飞檐斗拱小巧玲珑,舫边各有木雕花墙,婉如镶嵌宝石的扎带。画舫上面雕梁画栋,精致绝美,虽华贵但不俗气,颇显书香气息。
月亮升起来了,将融融的月光洒在水面。渐渐地,水面的月影渐渐破碎,画舫靠岸了。
随着一声清悦的古磬声响起,围观的人群表情变得肃穆起来,一位仪容不俗的老人慢慢地从画舫中踱步出来。在他身后,还站着一个男青年,手中拿着一本名册和一支画笔。
“各位,诗会马上开始。我们请来了玉蟾宗的韦长老作为评判。”青年人朗声道。
众人齐声称颂“韦长老好”,韦长老招了招手,然后坐下。岸上的人才开始悄声议论。
“竟然是玉蟾宗的韦长老!他当年可是中过状元的!”
“是啊!而且听说他收的女弟子,个个貌美如花!”
“若是谁的诗文能够得到韦长老的赞许,那可立即名声倍增了!”
…………
韦长老坐下之后,轻柔慈善的目光扫视全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良夏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诸位俊秀,无需紧张。良辰美景,诗文唱答,此乃人生一大乐事耳。”
随后,那名青年宣读了赛诗的规则和流程之后,韦长老手一挥,表示可以开始了。只是这一挥手,陈枫便看到了其中透出的风范,果然有文人气质。
此次诗会没有限定题目,只要诗文能够让韦长老满意,都可以登上画舫。
给出的是《月》、《花》、《道》三个题目,有时间限制。在场的任何人有了诗句,都可以吟诵出来由韦长老予以点评,并通报其是否过关。当然,若是能作出长赋,同样可以。不过作赋的难度可是远远在作诗之上。
一根不知何种材料做成的长长的香被点燃插在那里,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一闻便是上等货色,可是此时却无形中增加了大家的紧张。
爱出风头的唐采仿佛是早有准备一般,在香被点上就出列:“韦长老,我已经有了。”
“哦?是唐采啊。果然文思敏捷。让老夫看看你是否能先拔头筹。”
“献丑。”唐采对着韦长老和众人一躬身,姿势虽然谦卑,但是面色却有些傲然,应该是对自己的诗句很有信心。
只听他朗声道:“拙诗名为《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听他吟诵完毕,韦长老点了点头说:“唐采这首,题为中秋,实是歌吟中秋月夜,着重描写的又是那一轮秋月。诗中写了明月的形如宝镜,写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写了它的平分秋色,写了它的云衢照明。后又用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作为素材,极写秋月明净圆满的形象。末二句进一步驰骋想象,打算约伴同游银河,更使诗中清辉漫空的月色显现出新的境界。此诗虽好,唯一的遗憾是与此时此景略有不合。不过也当得了诗会之名。”
韦长老的评判倒是公允,说出了唐采诗中的好处,但是也言明他的诗与眼前之景不合,可能是提前做好的。
唐采本想凭借此诗独领风骚,谁知道因为性急,却被韦长老看出了存在的问题。不过他不敢与韦长老相争,便作出谦虚的样子。一躬身行了一礼,随后一跃,轻轻纵上画舫,姿态倒是优雅,让很多女子为之心动。
此诗,丰城附耳对钱磊耳语一番。钱磊点点头,也走出人群,说:“我也有了,请韦长老评判。
看到钱磊这样一个高壮男子站出来说要作诗,周围的人不由窃笑起来。有人悄声说:“这蠢牛一般的汉子也能作诗?笑死我了。”
画舫上的唐采看了钱磊一眼,也微微露出厌弃的表情。唯独韦长老不动声色,说了声:“请!”
钱磊没有理会周围人的小声嘀咕,用嘹亮的声音道:“鄙人的诗作名为《月夜怀友人》: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语罢,周围寂然无声。只要是稍稍涉猎一些诗文的人都能听出,这首诗乃是佳品。
韦长老一边听一边颔首,随后点评道:“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有花有月,也算切题。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阁下大才,请上画舫。”
“韦长老,我怀疑这首诗是他抄袭的!”唐采突然出声。
“哦?唐采,这首诗若不是他作,当出自何人之首?”
“这确实不知。不过此诗气韵天成,不像是这人能作出来的。”
“你确信?”
“这……我也只是猜测。我只是认为,能有此佳作,且时间如此之短,确实令人生疑。”唐采吞吞吐吐地说。
“若是这样的话,你是第一个作出诗的。我是不是应该首先将你逐下船?”
唐采低着头,却无力反驳:“我……我只是……”
“哼!身为我玉蟾宗之人,没有根据的话还是少说,以貌取人的事情更是万万不能做。他们诗文如何,自有老夫评判。”
韦长老的话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他们对唐采立即生出了鄙夷,对玉蟾宗长老的公正却愈发敬佩。
钱磊看到唐采吃瘪,心中痛快,冲着丰城和陈枫使个眼色,也跃上了画舫。
接下来,陆陆续续开始有人越众而出。不过,多数诗篇都是平平,能够得到韦长老认可上船的,也只是三人而已。
“风兄可有了?若是没有的话,不如让小弟越俎代庖?”丰城轻声问。
“这倒不必。若是我作不出诗文,自然就不去参加交易会。反正我也没有特殊的需要,在此欣赏美景,等丰兄和钱兄满载而归也是乐事。能够来到这九岱峰顶见证这一盛会,已经算是不虚此行,丰兄就不用理会我,早早登船就是。”
第524章 一鸣惊人
陈枫注意到,一些急于参加交易会,但是腹内苦无灵感的人鼻尖都冒出了汗珠。还有一部分对交易会志在必得的秘者,开始四处找人代作。不过,能够得到韦长老认可的还是聊聊。
那柱香已经燃烧了一半,能登上画舫的人也不过八人而已。
韦长老并不着急,带着慈善的笑容鼓励着大家。
每一首诗被吟诵出,他都能迅速作出评价,而且十分中肯,这更增加了大家对玉蟾宗的好感。虽然玉蟾宗也有像唐采这样不讨人喜欢的弟子,但是韦长老对他的训诲反而赢得了大家对玉蟾宗的赞赏。
“小女子以《道》为题,试做一首,请韦长老指点。”有一清脆的声音传来,众人的目光顿时都被吸引住了。
是陈枫今天见过的萧雨。不过,何凯和陈昊并不在她身边,
韦长老听了萧雨的话,露出欣喜的样子:“这是今晚第一首以《道》为题的诗句,老夫洗耳恭听。”
这确实是比较难得的。毕竟在场的人虽多,但是修为不是秘徒便是秘士,平日里按部就班地修炼,对于道的理解确实不多。
“息徒兰圃,秣马雄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斯人逝矣,谁与尽言。”
萧雨的声音如同泉水流过芳涧,十分悦耳。纵然很多男子都不知道她诗作之意,但也沉浸其中。更有个别倾慕萧雨之辈,做出十分激动的样子,不断拍手说:“好诗,好诗!此诗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啊!”
韦长老听完,仰首品味,并没有立即评价,萧雨也就泰然等待,自信满满的样子。
“好一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小姑娘你已经初窥道之堂奥。不知你是哪家的弟子?”韦长老慨叹了一声,这才问道。
这时,韦长老身边侍立的青年轻声说:“启禀长老,这是我九岱峰的弟子,名叫萧雨。”
“哈哈。九岱峰钟灵毓秀之地,果然能出此奇才。若非你早有宗门,老夫恐怕要把你招入门下。请萧姑娘上船。”韦长老竟然站起身来迎接萧雨,这让未登船的人都羡慕无比。
接下来,大概是受到萧雨的刺激,陆陆续续出了几首不错的诗,又有几人上了画舫。看到陈枫如此坚决,丰城也不好催他,也作了一首诗。虽然赶不上送与钱磊的那首,但也是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得到了韦长老的称赞,上了画舫。
此时,那柱香已经烧到了末尾,没有多少时间了。剩余的人,多数是苦无对策,只能原地打转。韦长老也不着急,反而与周围的登船者攀谈起来。玉蟾宗文风昌盛,对于文字的探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陈枫知道自己的水平,倒也淡然。唯一遗憾的是,自己身上放着一代文宗退之先生的镇尺,却入不得诗会,想想有些可惜。想到这里,陈枫将镇尺取了出来,放在手中慢慢把玩。清凉的感觉在他的掌心,沧桑的感觉却出现在他的心头。退之先生早已不在,如今谁还有他挽狂澜于既倒的豪气?
看到众人寂然无声,韦长老说道:“众位万万不要拘束。今日会诗,文采只是其次,真意才是首选。须知不假雕琢,卷舒自如,诗文皆可传世。老夫今日也是深受大家启发,如今也有所得,索性与大家分享。”
说完,韦长老也吟诵出自己的诗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韦长老声罢,自然是好评如潮。众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竹屋轩窗之内,一位身着道袍的白须老人刚刚睡起,盘膝坐在床上观看窗外晴日。
这首诗也诱发了大家对自己修炼经历的反思。不过受到影响最大的却是陈枫。
他感觉到自己体内的那丝浩然之气竟然动了起来,而且与手中的镇尺发生了呼应。一时间,陈枫对韦长老那首诗的理解更深刻了,随后又回想起了萧雨所作的那首诗。一时间,陈枫的脑海中,不时有度过的诗文经典闪过,又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如同江河入海,风雷激荡;山花夜开,寂静生发。这种感觉,真的妙不可言。
“还有两个名额。还有谁愿意一试?”
这时,一个老态龙钟的秘士走出人群,说道:“晚辈有一诗,献于长老:长河耿耿小星疏,殷勤迎客在碧湖。黄金甲锁雷霆印,红锦韬缠日月符。蟾宫晓行骑只鹤,人间夜宿解双凫。匆匆归到神仙府,为问蟠桃熟也无?”
原本还有人讽刺他一个老头子也来凑年轻人的热闹。可是听了他的诗,却觉得他还真是摸透了韦长老的心思。
这首诗成功地将今日的盛会赞扬了一番,还写尽了玉蟾宗的四大秘宝:黄金甲、雷霆印、红锦韬和日月符。赞美之词听起来总是很舒服,哪怕是韦长老听到也有些飘飘然。毫无疑问,年老秘士顺利过关。
就在丰城为陈枫略略叹息的时候,陈枫却是睁开眼睛,踏出人群:“晚辈献丑:闲夜肃清,朗月照轩。微风动袿,组帐高褰。旨酒盈樽,莫与***鸣琴在御,谁与鼓弹。仰慕同趣,其馨若兰。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陈枫也不清楚自己是如何作出这首诗的。他只觉得这些文字直接出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自然而然被自己吟诵出来。
妙的是,这首诗与萧雨那首体例相同。那首诗论道,这首诗写情,相辅相成,一时辉映。一时间,就连韦长老也沉浸其中。
丰城和钱磊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陈枫,心想:这小子直到最后才出手,一定是故意的!
萧雨则用好奇的眼神盯着陈枫。想不到徐松带来的同门竟然能生出与自己类似的情感,并且敷衍成句。
韦长老连赞数声,陈枫一鸣惊人,顺利登船。
哎,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陈枫暗道,可是,谁信呢?
第525章 双璧
上了画舫之后,萧雨对着陈枫笑笑打了个招呼。看到这位长相出众,腮凝新桃,肤腻鹅脂,宛若天女仙妃一般的少女主动给陈枫打招呼,很多人的眼中都冒火了。
丰城拍了拍陈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