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恣欢 >

第15部分

恣欢-第15部分

小说: 恣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在前面的他再一次停下脚步,一手向后伸出,对她勾一勾手,“来,背着。”


第23章 婚前(4)
  023 婚前(4)
  这一次,她选择识时务,接受他的好意。
  路上,伏在他坚实温暖的背上,她睡着了。醒来时,月明星稀,已在平坦宽阔的路上,离山已远。
  她说我可以自己走了。
  董飞卿便由着她跳下地。回往住处的路上,在路边摊各吃了一碗阳春面。他取出药瓶,让她再服一粒丹药。
  她问是哪位高人给他的,他说是圣手严道人。
  她释然。回到住处,倒头就睡,夜半醒来,觉得周身松快许多。
  随后两日,董飞卿带她去了一些有趣的地方。并不怎么说话,他照顾她的时候居多。
  再一日,他们相对坐在茶楼,他凝视她片刻,说:“要不然,你跟着我过吧?”
  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她说好。
  当晚,他让她辞掉眼前的差事,随他去别处。
  她不同意,“有人要害我,我得留在这儿,等机会抓住元凶。”
  他失笑,“不管谁要害你,不论你去哪儿,都会追踪。我倒是没听说过,被害的人要老老实实留在一个地方,等着居心叵测的人出手。”
  她解释道,“到了别处,人生地不熟的,防范起来,难免有疏漏之处。”
  他挑眉,“到了别处,你仇家也是人生地不熟。而且,你把我当摆设了吧?”
  她斟酌片刻,笑了,“你知道就好——我或许会给你带来凶险。”
  “我也是。”他说。
  她说那好,我辞掉差事,跟你走。
  翌日,他们走水路去了扬州。黎明时登岸,方默派两个镖头来接。
  他要把彼此随身携带的行李交给镖头,见她不肯,解释道:“都是我信得过的人。东西交给他们,比我们随身带着还稳妥。我们四处转转,晚间就能跟他们碰面。”
  她这才同意,只留了几块碎银子带在身上。至于在何处与方默碰面,也没问。
  下午,她随他走在繁华热闹的街头,有一次,把前面的他忘了,信步走进一间绣品铺子。
  他折回来找到她的时候,黑着脸说,要是真走散了,我可不找你。
  她横了他一眼,说要是走散了,就是无缘,我怎么那么缺你找我。
  他瞪着她,磨了磨牙。
  说是这么说,再往前走,他回头的次数多了。
  经过一间裁缝铺,他带她一起走进去,对着现成的衣服看了一阵子,选了一件淡紫色绒面斗篷,给她罩在身上,系上系带。
  她说不用,我不冷。
  他说我觉得你冷,老实穿着。
  斗篷很厚实,不消片刻,她就觉得暖烘烘的。
  那天,到末了,他们还是走散了。
  先是下起了大雪,这情形在南方少见,行人毫无避雪之意,反倒满心欢喜地观赏雪景。
  她也很久不曾好好儿看一场雪了,在街边驻足,伸出手去,接住一片片无声飘落的雪花,看着它在掌心融化。
  随后,有官员经过,衙役鸣锣开道,百姓自是纷纷到长街两旁避让。
  她回过神来,举目四顾,视线范围之内,寻不到他英俊的容颜。
  有衙役骑快马赶至,向坐在八抬大轿中的官员禀明要事。
  官员停留了多时。
  她走在人群之中,循着他先前行走的方向寻找。
  找不到。
  怎么都找不到。
  雪越来越大,地面铺上一层银白,又被人们的足迹踏成泥泞。
  官员总算走了,人群匆匆散开。
  她来回走在走过的几条街上,所经过的任何一个店铺都没错失,走进去查看、询问。
  没有。都没有他。
  天黑了。她累了。到这时才后悔,为何不问他要在何处与方默碰面。
  “要是走散了,我可不找你。”到这时,想起他下午说过的话。
  她裹着斗篷,在大雪中站了好一阵,随后迟滞地举步,去往码头。
  如果是失散,那她就回到原点,等他。
  在扬州属于他们的原点,只有登岸的码头。
  如果是无缘,那么……她随缘。
  到了雪色苍茫、水面静寂的码头,已是深夜。
  她站立很久,才发觉飞雪已经浸透肩头衣衫,也浸湿了头发,伸手一摸,触感冰凉。而额头在发热,骨子里却流窜着寒气。
  在这档口,犯病了。特别特别难受。
  夜间也有客船抵岸。她实在是站不住了,拦住一个穿戴寻常的人,取出一块碎银子,指一指他身上的斗篷。
  那人会意,眉开眼笑地接过银两,解下斗篷。
  她把斗篷叠起来,放在岸边一块石头上,然后坐在上面,托着腮,望着折回来的那条路。
  黎明时分,雪停了,有船只泊岸,一个面容狡诈的中年人瞥见她,走到面前问东问西。
  她没力气理会,不说话。
  那人的笑容渐渐变得猥琐,说的话大抵也是越来越下流。她意识有些恍惚了,知道对方在说话,却不知道在说什么。
  她想,过一阵再把这人扔水里去吧——横竖也是傻坐在这儿,他说话总算是有个动静,比没有好。
  然后,疾驰的马蹄声传来。
  很奇怪的,她听到了,循声望过去的时候,董飞卿已在不远处跳下马,大步流星而来。
  他到了她面前,一把拉起她。
  中年人大抵以为遇到了同类,一本正经地数落董飞卿。
  董飞卿一脚把那人踹到了水里,随后,握住她的手,走向骏马停留之处。
  他力气很大,温暖的手掌箍得她骨节生疼。
  到了骏马跟前,他扯掉她身上的斗篷,随手扔到地上,再把自己身上的斗篷解下来,裹住她,示意她上马。
  她下意识地弯身,把那件斗篷捡起来,抱在怀里。
  他忍耐地看她片刻,伸手去夺。
  她如何都不肯松手。
  到底,他没好气地捏了捏她下巴,由着她。
  她始终没问过,他是如何找到她的。可以确定的是,那次走散的事情之后,每次一同出行,他都会走在她身后,落后几步,到如今,已成习。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只的感情线,我其实埋不少伏笔了~
  感谢以下小天使:
  读者“feicui”;灌溉营养液+22018…04…23 03:53:40
  读者“love5”;灌溉营养液+12018…04…23 22:02:39
  读者“Smile_Krsty”;灌溉营养液+12018…04…23 08:06:12
  读者“╰★Miss。Shum”;灌溉营养液+12018…04…23 06:28:29
  读者“Hyulinq”;灌溉营养液+12018…04…23 00:19:23
  读者“白绿”;灌溉营养液+12018…04…22 23:43:32


第24章 入V公告
  024 婚前(5)
  往昔一幕一幕在脑海闪现,蒋徽的唇角不自觉地上扬。在当时满心气恼、窝火的事,回想起来,心绪迥然。
  走在店铺之中,董飞卿生出似曾相识之感。
  有伙计迎上来招呼,他示意与在楼上的蒋徽是同伴,而后转到临窗的茶几前落座,视线不自觉地投向柜台。
  重逢当日,只一眼便觉得像足了她。像的不是容貌,是眉宇间那股子清绝、冷漠。
  对视的片刻间,她神色坦然,目光清明。
  记忆中,蒋徽那双眼,有过很多种眼神,独独不会有畏惧、退缩。真的是无所畏惧的女孩。在那一刻亦是。
  可终究是意态酷似,要在审视之后,才全然确定。
  随后几日,两个病秧子安安静静地相伴度过。就算谈及姻缘大事,蒋徽也分外平静,不忐忑,无喜色。
  彼此真正上火、生气,是在扬州走散那次。
  那天他走在街上,下雪了,恰好经过一间茶楼,听得里面有人说书,恰好也渴了,回身对蒋徽打手势,告诉她自己要进去歇歇脚。
  她就站在斜对面,笑盈盈地赏雪,视线也是与他相对的,他便以为她看到了,转身走进茶楼,要了一壶热茶,几色点心。
  说书先生在讲的是首辅程询的轶事:父子两阁老,师徒双奇才,发妻是水墨名家——叔父仍如以往,是世人瞩目艳羡的焦点。
  他不自觉地听得入了神,直到外面鸣锣开道的声音入耳,才猛然一惊:时间不短了,她怎么还没进来找他?
  他急匆匆结账出门,在附近寻找,来来回回走了几趟,也没看到她的身影。
  那个小女人,一会儿没看住,就出了幺蛾子。他气得牙根儿直痒痒。
  要在喧嚣的街头找人,最有效的法子是站到高处,便于发现彼此。他以为她会和自己一样,第一时间想到这一点。
  可是没有。事实证明,当天她那个小脑瓜成了摆设。
  事过之后回想,他可以确定,她一定也曾反复寻找他,但用的是笨法子:走进每个所经的铺子查看。而他行走在高处,俯瞰路面的时候,一再阴差阳错地错过她的身影。
  走散了没事,回到原点就好,他担心的是她出了岔子。
  他气自己为何不看住她,也气她为何不跟紧他。
  随后,他夺了一个人的坐骑,把人扔到雪地上,飞身上马,扔下一张银票,从速赶往码头。
  雪越来越大,码头上空空荡荡。
  他耐着性子等到傍晚,取出碎银子,在一块显眼的石头上刻下口信:福来客栈,找方默。
  担心她注意不到,将随身携带的匕首深深刺入石头边缘的缝隙。
  离开码头,他先去客栈找方默,交代一番,又折回走散的那一代,到大大小小的客栈寻找。
  到后半夜,遍寻不着,方默那边也没等到她,他烦躁地想杀人,猜想她应该是又犯倔了,搭船只回了相逢之地。
  不然的话,这件事怎么都说不通。
  或许,她已经在码头留了回话。念及此,他再次去了码头。
  远远地就看到,她坐在他留口信的石头上,头上、斗篷落了一层积雪。
  那样子,像是无家可归的小狗:惨兮兮的,无辜,懵懂。
  她根本就没发现他留下的口信。脑子不转了,且成了睁眼瞎。
  但是,她在等他。
  站在她面前的中年男子,自说自话,面容猥琐。他所有的火气有了宣泄口,一脚把人踹到了水里。
  拉着她走到马前,留意到她发热得厉害,那件斗篷已经湿透了。
  他把斗篷扔掉,她捡起来,抱着不撒手,眼神单纯又执拗。
  他一下就心软了,由着她,所有埋怨数落的话,都不打算说出口。
  当晚,他们住进福来客栈的上房,她彻底撑不住了,病倒在床。
  幸好,他来扬州的目的就是为了请严道人给她诊治,去掉病根儿。那时候,严道人担心他把自己活活折腾死,败掉圣手的盛誉,便在一个道观住下,每隔一两个月相见一次。
  严道人给她把脉之后,看他一眼,说这可真是人以群分,你们真以为身子骨是铁打的么?
  她着实病了数日,小脸儿苍白,眼睛显得特别大,眸子特别黑。
  那期间,一直住在客栈。他借用厨房一个灶台,每日给她做清淡、温补的羹汤,一如她照顾他的时候。
  起初几日,看得出,她特别难受,昏睡中双眉紧锁,不断地翻来覆去,但是一声不吭。
  夜间,他守在她床前,不时给她盖好锦被。
  第四天,她醒来,问他:“我睡了多久?”
  他照实告诉她。
  她抿出一抹虚弱的笑容,底气不足地看着他,欲言又止。
  他心头起了涟漪,把她揽到怀里,“快点儿好起来,我等着娶你呢。”
  “嗯。”她犹豫片刻,手臂环住他,把脸埋在他肩头,“就这样,让我睡一会儿。”
  他长久地抱着她,拍着她的背,手势从生疏到娴熟。
  那段日子,两个离经叛道的人,大病小灾不断。不可思议的是,他竟有一种相濡以沫之感。而在成婚之后,却过得一团糟。
  。
  蒋徽走下楼梯,到了董飞卿面前,把手里的两个墨玉扇坠儿拿给他,笑盈盈问道:“怎样?”
  董飞卿接到手里,仔细看了看,颔首一笑,“不错。”
  “没走眼就行。我们走吧。”
  两人到了街上,董飞卿说道:“不早了,去福寿堂坐坐?”
  蒋徽蹙眉,“不。你自己去吧。”
  董飞卿笑问:“你放心么?”
  福寿堂是生性放浪之辈的天堂:有活色生香的美人,有一掷千金的赌局,有寻常官宦之家都很少上桌的美味佳肴。正人君子从不会涉足。
  蒋徽横了他一眼。
  笑意到了他眼中,“福寿堂老板欠我点儿东西,随我去拿。”
  “什么?”
  “人情。”董飞卿对她偏一偏头,“走吧,到了那儿,你能见到两个熟人。”
  蒋徽被勾起了好奇心,走在他身边,“是谁?”
  “谭孝文,蒋国槐。”
  一个是谭家独子,一个是她的生身父亲。
  蒋徽挠了挠额角,思忖片刻,明白过来,“他们进福寿堂容易,出来就难了吧?”他要讨要的人情,定是让福寿堂的人设圈套,整治谭、蒋两家。
  “没错。”董飞卿对她眨一眨眼,“给你找点儿乐子。你要是想手下留情,早跟我说。”
  “与我无关。”蒋徽顿一顿,很务实地道,“我们去了,吃喝不用花银子吧?你要是又去那儿花钱,我跟你没完。”
  董飞卿哈哈一笑,“放心,喝杯茶、转一转就出来。把我当什么人了?”
  蒋徽放下心来,嫣然一笑。
  走出去一段,两个人雇了代步的马车。
  董飞卿搂着她,跟她咬耳朵,“我忙前忙后的,又这么听话,你能不能犒劳犒劳我?”
  蒋徽面无表情,当没听到。
  “嗯?”他索性咬了她耳垂一口,微声道,“何时我开荤了,别忘了这事儿。”
  蒋徽推开他的脸,仍是面无表情。
  他不难察觉,她是在强作镇定,不由低低地笑起来。说心里话,他挺爱看这样子的她。
  蒋徽咬了咬牙,伸手要掐他。
  他连忙把她双手拢在掌中。
  蒋徽没好气,“才说过不着急,怎么又开始念叨了?你当这是老和尚的经文啊?”
  “想起来了,就提两句。”董飞卿摩挲着她面颊,“凡事都一样,应该是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你倒好,先给我珍馐美味,随后是粗茶淡饭。到眼下,索性把我饿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