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仙-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是寻常百姓,就连朝堂上,也有文官以及武将,因家中或有美貌夫人,又或是俏丽前金,便接连遭灾。”
“如今朝堂上那些藏着娇妻美妾的大官,都颇有人人自危的意味,心中不甚安稳,而在市井之间,明里暗里,也是骂名颇盛。”
刘泊静摊了摊手,道:“这就是这些时日来,我从西方听到的消息,对于这位皇上所得出来的评价。不过这些话辱及皇上,您不会杀我的头罢?”
李周儿说道:“这些我都知道,只是他身为皇帝,这一方大国都是他的,只要莫要过分,也不能约束得过分了。”
“引起民怨,早已过分了。”刘泊静笑道:“再者说,您不约束得过分,不也是有着约束么?这位皇上,据说还有心杀你?”
李周儿没有否认,思索了一下,问道:“刘先生觉得最好的变化,该是如何?”
刘泊静反问道:“您对于权势,可有心意?”
李周儿说道:“权势之心,于我而言,可有可无。”
“不对。”刘泊静摇头笑道:“若无热衷于权势的想法,怎么会把这西方的大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您在这里下了无数苦心,花费无数心血,若无权势之心,刘某人是不信的。”
李周儿没有回话,也没有否认。
过了片刻,才听她悠悠叹了口气,洁白素手在石桌上轻轻划动,似乎在书写着什么,口中问道:“刘先生觉得我应该怎么做?可要把权势交还于皇上?”
刘泊静静静看了她一眼,思索道:“交还权势,那么长公主便危险了。”
李周儿问道:“为什么?”
“没了权势,长公主便没有了护身的法宝。”刘泊静说道:“虽然你交还了权势,但皇上总会觉得,你也有能力收回这权势,此外,也兴许是你积威太深,让他积怨也深……这位皇上,受你管束太多,所以一直认为你压在他头顶上,而他如今,是绝不容许有人再凌驾于他头顶之上的。”
“是我当初忽略了他的想法。”李周儿略有自责,道:“若是稍有顾忌,或许便能杜绝了……如今,便是要交还权势,我这当姐姐的,也只能去逃命了?”
刘泊静沉吟道:“这也是个办法,但是,你当真愿意把新唐交给他?”
李周儿犹疑了下,正要点头,却见刘泊静抬起手来。
“哪怕交给他,以你的智慧,难道不能想到,日后新唐的前景?”
听得这话,李周儿陡然一顿。
刘泊静继续说道:“李智庸碌,喜好权色,但过于残暴,日后必生叛乱,新唐必将糜烂,甚至崩塌,所谓昏君误国,史上多是如此。此外,李智对于至高皇权,万分热衷,但他实则没有野心,也没有能力,他只想偏安一隅,作为西方新唐的皇帝,在这里作威作福,就这么享乐一世,得过且过。但是……”
刘泊静抬起头来,说道:“安稳过久,容易生变。”
李周儿沉吟道:“我明白你的意思。”
如今中土战事纷争,但中土一旦战乱平定,梁蜀二国分出胜负,自然是会注意到西方这边……这里原本就是中土大唐的附属,臣服于中土。
只因这些年中土战乱,才未能顾及。
倘如中土平静下来,却发现西方有了当年前朝的残余,想来,不论是蜀国还是梁国,都不容许。
这也是当年她这一族人,在中土被当作前朝余孽,不断追杀的缘故,无论是梁国还是蜀国,都未曾停下这等残酷的杀戮。
“安稳的时日,是不长的。”
刘泊静缓缓说道:“皇上李智,只懂享乐,不懂开拓疆土,甚至不懂得守住疆土,对于手下有本事的文臣武将,他也不会重用。这样一位皇帝,只想安于现状,也不会听从建议,但这样的结果,到了后面,这新唐必是要灭……”
李周儿说道:“大唐不能灭,这不仅倾注了我的心血,更是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且是中土大唐的延续,这个朝堂……如今不能灭,以后不能灭,千秋万世,必要传承下去。”
刘泊静笑着摇头,道:“哪有什么千秋万代,昌盛不朽的朝代?”
顿了一下,他沉吟道:“不过,长公主想要的,无非是能够更为长久地传承下去,至少不能毁在李智手里。”
李周儿问道:“刘先生觉得该怎么做?”
“对于常人而言,要长久掌权,无非是登基为帝。但长公主终究不同……”刘泊静沉声道:“古往今来,男尊女卑,这女子登帝自是前无古人,有违伦常,虽说我比一般文人,并不显得迂腐,却也不大想要看见这种状况,而且……”
他欲言又止,然后摇头,转了话锋,才道:“长公主若是身为男儿身,朝堂上下,必是无比拥护。”
“现如今身作女儿身,若想长久掌权,朝堂上下,无论文官武将,还是市井间的凡尘百姓,都不会想要看见这样的局面。”
“至少,那位将我带到这里的蒋帝师,必然是不会坐视的,我看得出来,他拥护皇权,也拥护尊卑。”
刘泊静徐徐说来。
李周儿静静倾听,只是神色略有黯然。
男尊女卑,古来如此。
纵然她再有才能,纵然她远胜李智,但这个帝位,终究是要李家的男子才能坐得。
“也即是说,只能维持现状了?”
“维持现状,也算一个做法。”
刘泊静说道:“女子登基,逆乱纲常,自然是天翻地覆,但是垂帘听政,倒是并不稀罕。而且,对于长公主而言,这些年来,也同样只是垂帘听政。”
李周儿露出沉思之色,略微点头。
“不过,为了长公主的安危考虑……”然而这时,刘泊静又沉吟道:“或许,可以架空皇帝左右。”
李周儿目光一凝,道:“这……”
刘泊静说道:“若不剥夺权柄,皇上的刺杀,必然不停,只有剥夺了权柄,你才是这朝堂上的无冕之皇。”
李周儿低声道:“只是这么一来,这孩子必然更为怨恨。”
“这是自然。”刘泊静笑道:“而且,除非长公主一生一世都稳稳掌握着权势,否则,一旦被皇上拿回权势,他必然要对长公主下手,越是被长公主压迫得长久,越是被长公主约束得严厉,日后他下手就越发狠毒。”
李周儿轻轻坐下,道:“但他才是皇帝,这帝皇的权柄,有朝一日还是要交还于他的。”
“但也未必只是交还于他。”
刘泊静缓缓说道:“他作为皇帝,后宫嫔妃数不胜数,血脉后裔总会有的,今后也总有一个可以担任帝位之人。哪怕没有这个天赋,但好生教导,使之性情和善,至少要比这位皇帝的偏激愤恨,也好得多。”
李周儿闻言,陡然一震。
思索许久,才听她道:“不无道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章七九七 栽莲、修行、局势
(全本小说网,。)
三危之山。
洞天福地。
獓因血肉形成的烂泥,早已被清原消去锋锐的虚土余剑术所丰厚,上面的花苞,虽未绽放,但色彩已是娇艳欲滴,宛如翠玉。
经过乾坤避劫星辰光,经过虚土余剑术,经过造化会元道,聚合水土生机,这青莲已经到了即将绽放的地步。
清原见状,心中颇为满意,暗自点头。
至于西方刘泊静那边,所有动静他都能知晓,本想插手其中,但却觉得颇为古怪,便任由刘泊静去了……反倒是陈九殿,因为西方所在,令清原颇为不安,因此才在遭遇云镜先生之后,让陈九殿离开,去查西方新唐立定一事。
当然,这也是为了避开云镜先生。
毕竟,云镜先生虽非修道人,可眼力之高,却深不可测,兴许便会被他瞧出端倪。
清原不愿被他知晓自身在这天地间的谋算。
而一向信奉天地道理的云镜先生,也不大想要见到已经隐居避世在洞天福地之中的天杀真君,又再度重现于世。
“不知陈九殿能察觉出什么来?”
清原这般想着,一步迈出,回到了茅屋之内。
茅屋呈现黑色,以骨为梁柱,以皮为墙壁,以毛发为顶棚,经过他一番布置,却也显得较为精致。
这些时日,清原分心关注天下各方局势,九道神符尽数送出,无一留存。但哪怕是在这个时候,他也依然没有暂歇修行之事,每日运功修行,钻研道法,从来不曾间断。
眉宇祖穴之内。
混沌虚空之中,宛如迷雾。
天上悬着六轮明月。
下方矗立一座玉楼。
九重玉楼之上。
清原眼神显化,盘膝坐于水池边上,偶尔闭目思索,偶尔细观水月倒影。
每观看一番,心中便添几分感悟,旋即闭目静思,所获不少。
近些时日来,他道行可谓是突飞猛进。
“在这九重楼之中,空无一物,徒有四壁,玄妙尽在那水中倒影之中。”
清原暗道:“这虚幻道果,经我这些时日的修行,也能隐约感受到其中真正妙处所在。”
不知不觉间,他也已经触及了仙家与凡尘的那一道壁障。
这也代表着,他已经初步将九重楼,修到了近乎圆满的地步。
这比他自身预期的修行时日还要更快,这应是得益于地龙入身的惊人之处,当然,也是他本身悟性不凡,又兼这一身所学,乃道祖真传,尽数圆满,没有缺憾。
但拥有这样的进境,与这个大气运遮天蔽日的人世,也不无关系。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
他们作为修道人,本是方外之人,不是英雄,但这个时势所带来的气运,有关三界,涉及封神,大势所向,可以助得修行。
例如陆瑜霜,例如葛瑜儿等等人物,有这般惊人进境,也是归功于此。甚至于那些类似明源道观的水源道长的人物,若不是生在这个人世,只怕终生也只得困在四重天的境界。
“仙凡壁障……”
清原闭着眼睛,心中念头不断转动。
他已经站在人世的顶点。
这是一个巅峰,人世至高,号称半仙。
可饶是他进境已到了这样的程度,但要踏破仙凡壁障,成就仙家道果,却也极为不易……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物,阻隔在此,无法成仙,终究消失于岁月当中。
就连正一,生而仙体,号称谪仙,早年已晋人仙之境,可至今仍未踏破壁障而得道成仙,足见这一步何等艰辛。
……
清原在洞天福地之内,每日修行,栽种仙莲,也在观测天下诸多大事。
这些时日,梁国与蜀国之间,气氛紧绷,或许时机一到,便是一触即发,牵动天下。
而蜀国这边,气氛紧绷,便是胡皓这样奸猾之辈,也不敢轻举妄动,他既不敢对姜柏鉴下手,也不敢在朝堂上争夺权势,生恐惊动了姜柏鉴,使之分心,致使战事落败。
整个蜀国,无论朝堂之上,还是市井之间,都难免是在讨论这一场战事的胜负,讨论着未来的前景,讨论着将来的命运。
没有国在,又当何以为家?
战火纷争,士兵与百姓,一向最是凄凉,人人俱都惶然不安。
在蜀国已是这般紧张,在梁国那边,也是十分紧迫。
只不过,相较于蜀国的惶然惊惧,梁国上下,气氛甚好,更是显得有些轻松写意般的味道,布置起来,有条有序,不缓不急。
毕竟这场大战,显然是梁国这边占得优势,有望攻破剑门,从而破去蜀国,就此统合中土……哪怕退一万步讲,此次战败,梁国也不过收兵归来,绝无灭国之祸。
一紧一松,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势。
但梁国这般氛围,也有利有弊,或许这般心态,难免会产生轻视,所谓骄兵必败,正是如此。而有利之处,便是他们没有了蜀国那种心慌急切,能够从容布局,能够从容应对,有条有序,设局周全稳妥,这便是极大的优势了。
“梁国这边,布局不小,似乎当真是有心要一举攻破蜀国。”
清原暗道:“只是文先生这边,似乎处境不善?”
文先生近日已是显得十分焦躁,他心知两国交战,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近期行事亦是难免显得急切了些,尽管他知道如此行事,也不可取,但在这种关头上,却也有些顾不得了。
而且,他的布置,还不能放在明面上,只能暗中行事。
至于太子那边,他几乎要倾尽一国之力,在背后推邓隐一把,尽快攻破剑门。
甚至,就连陈芝云,似乎都开始动身了。
梁国交战,在这个局势几乎临近尾声的地步,作为梁国最锋利的一柄利器,这数千白衣军也不能安坐下来,或许,他们暗中背负着更为惊人的使命。
“只可惜白晓离开了,否则对于白衣军的布置,倒也可以窥得一二。”清原微微闭目。
经过文先生,他能知道梁国朝堂的局势。
经过白岳,他能知道邓隐军中的局势。
他知道梁国准备几乎已近妥当,点燃这一场战火的契机,便要到了。
而在蜀国那边,布置谋算,竟有许多,是要着落在文先生的身上,如今还未布置妥当。
可是到了此时,两国交战,已是一触即发!(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章七九八 战火!
(全本小说网,。)
时过二日。
邓隐终究按捺不住,发起了大军,猛攻剑门关。
箭矢来往,密布天穹。
数十万士卒,尽数披盔戴甲,宛如潮水一般涌了过来。
呐喊之声,刀剑之势,不可抵挡。
军中的杀机,与天地的气运,融合在一起,仿佛汪洋大海一般,轰然卷了过来。
这等浩浩声势,纵然是人仙在此,也要退避三分。若是换作寻常上人,难免阴神破碎,身死道消。
只有融入军中之人,例如白孤魂,例如白岳等人,方可不受阻碍,甚至如鱼得水一般……此外,也就只有凝成道意的人物,或是凝成杀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