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在大明-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验的失败,朱桂不免有些失望,于是……
“哼!”老朱生气的哼了一声,走了。
老朱走了,太监而聂却留下来劝朱桂道:“殿下身为皇子,看不上都御史,但陛下是为了殿下好,已经有不少大臣弹劾殿下不法……”
朱桂有些懵,不过他回过神来,就明白了老朱的心思。
这一个月来,系统没少行侠仗义。在对错上,系统干的是很好事,但是大人的世界是不分好坏的。不然也不会有“侠以武犯禁”的批判声了。
这些天,老朱已经留中不发好多的弹劾朱桂的奏章了,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其中大半还是太子的人。老朱也很为难。
老朱想了几天,终于让他找到了办法……御史。而且越想越是符合,哪怕没有河道的事,朱元璋也有封朱桂这个官的心。(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章、新工程
(全本小说网,。)
御史在大明就是疯狗,谁都可以咬,而且做错了,也没罪。
朱元璋封朱桂这么个官儿,也算是有心了。
“殿下,不知这河渠,老奴可不可以参一脚。”
只看朱元璋封的官,便知道老朱对这儿子的保护,所以而聂便想参上一脚。
“你,你愿意出多少?”朱桂问道。
其实在弄工地,朱桂便想让而聂参与进来了。作为一名皇子,哪怕他不争那个位子,也需要交好皇宫的人物。
只不过上一次,秦王参与了进来,错过了他。
“老奴有一万贯的家底,殿下可收?”而聂见朱桂没拒绝他,很开心。
才一万贯。这个太监当的,有点儿穷啊。不过第一次,兴许是不信任哪。
“收,当然收。公公不用担心,这工程少说也会让公公的钱翻三番。”
“不用这么多,不用这么多。能赚些,老奴就满意了。”
朱桂的允诺,让而聂更加开心。太监,也就剩下钱了。
这边定好,朱桂便立即令人推行自己的制度。他命人把石匠分成了不同的等级,然后按照等级,分配不同的工作。
简言之,这就是后世的机械分工,每个人只负责自己命手的部分,而不是像这时代一个工匠从头干到尾。这是非常没有效率的。
朱桂改了规矩,他让最高明的石匠负责最难的部分,其余部分交给学徒工去做。
工厂,朱桂上一世没开过,但他也不是为了开工厂。他只是把自己知道的,拿过来试验罢了。
只是为试验怎么把传统的手工艺人转化为合格的产业工人,就花费了朱桂一个月的时间。
这期间错漏百出,但朱桂一直坚持没有让系统解析这方面的资料,虽然他现在已经有暗能存下了,但是面对几乎无所不能的暗能,朱桂还是没舍得用在这上面。
眼看着将开始新工程,朱桂拿出了钱来。
“从朝廷那里赚了3000贯,外销赚了8000贯,这里一共是1万1千贯,我要拿出1000贯,来奖励大家伙!”
这也是试验。干活前的奖励。
钱不多,但是换成铜钱,直接堆成了小山一样,这个场面还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五百名工匠全都神色凝重,丝毫不敢怠慢。
哪怕只奖励了1千贯,每个人也是2贯,也就是两吊大铜钱。看着铜钱窜在一起的样子,再听着铜钱特有的金属声。每一个工匠都很满意。
至于剩下的一万贯,朱桂并没有花用,而是用来投资。买地,买码头。
借着开发河渠的工程,朱桂自然是要多拿一些京师的土地。
修真者,法侣财地,二十一世纪,真的是听的多的多了。哪怕是现在用不上,屯地,屯码头,有错吗?
不趁着老朱活着多拿一些,一旦老朱去世,再想拿,可就不容易了。万一到了永乐朝,大势不变,一个王爷,一年不到一千两的年俸,够干什么的。
……
“嘟……宿主素质过10,结束强制锻炼。宿主进入自主修行阶段。”
“啊!终于结束了,可以自由活动了。”
朱桂感慨着,然而他却忘了上学是有考试的。所以朱桂很快尴尬了。
比如现在。
夜晚降临,荒山岭的某处。
朱桂知道剃一瞬间(0。36秒)踩踏地面十次以上,利用反作用力产生的爆发性速度来移动。
但问题是自己明白,但自己没有自主做过任何一次,所以考试了,朱桂却还是做不出来。
“嘟……宿主无法使出,强制教学……”
“等!你等一下!”
不成功,身体便不是自己的,朱桂神情凝重,滴滴汗水,正顺着他的脸颊流淌下来。
朱桂努力试验着,练习着。一次不成功便十次,十次不成功便一百次。
“嘟……看你如此努力,我再给你做次示范,你细细感受!”系统说完,便控制朱桂的身体完成了一次剃。
朱桂已经不是第一次观看这种效果了,而且这明明是自己的身体,为什么系统做的出,自己却做不出。
两个小时的时间,又很快过去了,结果朱桂一点进展都没有。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工程已经开始,朱桂连河中的暗能都顾不上采集。
不过付出总会有回报,只见朱桂没有掌握海军六式,但是他却直接掌握了气。
他感觉到了,不是空气,而是天地间的一股能量。
所以到了第二天,朱桂的属性变为:
力量:10。4。
体力:10。
敏捷:10。2。
智慧:2。
精神力:12。
真气:10
看到自己领悟了真气,朱桂当然很开心。
“嘟……土著考核海军六式,宿主考核失败,强制教学中。”
领悟了气是开心的事,但是身体没有拿回来。所以还是在系统的强制教学中。
不过这一回,朱桂并没有不满,反而努力看着,学习着。因为系统说过了,他还有一次补考的机会。如果补考不过,系统就会判断他不适合纯肉体的海军六式,会删除海军六式,转修他领悟的气。
这怎么可以。气重要,海军六式他也不想放弃。
就在朱桂把注意力向修炼上转移的时候,有些人却一点儿也没有忘记他。
太子府。
“殿下。十三皇子能用二百多名石匠,做出1000人的活儿,能短短一个月,卖出3万贯的石器,获利8000贯,这就不简单!试问朝中文武,有这个本事的可真不多!”
连续的告状,效果不佳后,他们立即转换了方式。
“怎么那么多?”
太子吃惊不小。大明是个什么情况,每年多少的税收,太子是知道的。正因为知道,他才吃惊。
自从太子掌了这个国家后,他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的是,税收低,赚钱难。
“来人,把资料库的秘案拿来。”朱标下意识的,自己这弟弟又犯法了,肯定干了什么违法勾当,不然不会赚这么多。
这是常理,至少这时代是,不是吗?
所以朱桂直接命人去拿锦衣卫对诸王秘案。老朱派锦衣卫监管朱桂,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太子朱标作为储君,也有权力去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1章、死人
(全本小说网,。)
然而拿来报告一看,朱标就更吃惊了。
报告上没有朱桂与老朱的对话。没有锦衣卫敢监视老朱。但正因为没有,朱标才更吃惊。
因为朱桂竟然交税了。给朝廷修御道不用交税,但是出售石器就要交税,其实以朱桂的身份,没人敢管他要钱,哪怕他现在被老朱免了王爵。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老朱早晚会恢复他的王爵。就是朱桂也有这个自信。
只不过朱桂觉得,对暗能的采集,他还是可以多试验一下的。说不定他的某个行为,就会产生暗能呢?
至于因此而产生的那点儿税,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不过才4%罢了,比起后世的20%可低太多了。更不用说后世一些奢侈品的200%、400%的税了。
反正这产业工人一培养起来,数钱都会数到手软好吧,不在乎一点商税!
他是这么想的,也如数上缴了。
320贯,一文不少!
朱标简直要哭了,要知道自打他当太子以来,下面的人一个个不断告诉他的是,百姓苦,少收税。
甚至有一个茶产地的县令,茶税一年只收了2两。这样的人,他不仅不能治罪,反而还要升他的官。因为他太子府的属官一齐劝他,说此人不收税,是爱民如子的大清官。
这样的人,朝廷都不奖赏,那还有什么人会为朝廷卖力呢?
开什么玩笑啊!没有税收,朝廷怎么运作,全喝西北风不成?
怎么说也是陪老朱从困苦中走出来的二代,朱标当然没有奖励那人,反而下旨申斥了一番。
然而就是这,他的属官也有人发出怪话,说太子爱财胜过爱才。
可把朱标郁闷坏了,朱标生病,未尝没有这个原因。
现在朱标从朱桂身上发现了。忽悠,全他妈是忽悠。
要知道石材根本不是主要的产业,那些粮行,绸缎庄,车马行,邸店,瓷器店,牲畜市场,盐铺,酒庄……能产生多少的税,又有多少流失了?
而茶税……去尼玛的2两!
朱标呼吸急促,手背,太阳穴的青筋都跳了起来。
如果那个县令出现在他面前,他非活活抽死他不可!
太子是真的红了眼睛,大明百万大军,十万的官儿,天天张着嘴要吃的,不把这帮人喂饱了,随时都会起来造反。他老朱家是怎么得的天下,朱标又不是不知道。对大明来说,钱从来都不仅仅是钱,是命!
如果有钱,大明根本不会亡于崇桢。
“商税,一定要收上来!”朱标对自己的属官说。
……
“该死!没想到不仅没有害到朱桂,反而让太子注意到了商税。”
太子手下真的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你可是皇帝的儿子,不仗势欺人就已经是贤王了。你还交税?
这不会是让陛下一脚踹的大脑失常了吧。
“齐大人,接下来怎么办?”黄子澄不甘心道。
“不能让他再乱来下去了。”
“是啊!商税若增,我怎么对的起家乡父老。”
黄子澄能到现在的位子,恩人是梁寅。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
历史上建文四年,燕军逐渐逼近南京,明惠帝谋求与朱棣谈和,便把黄子澄和齐泰眨谪到外地,仍密令二人募兵。
黄子澄便是借助了南江苏士绅的力量。
毕竟老朱的工资太低,王爷才四千两,官们除非家大业大的,否则从为官那一天起,便已经是地方士绅的代言人。
这是大明自建立那一天起便存在的现象,并终其大明一朝。
“商税倒是其次,但是十三皇子若再这么受宠下去,非太子之福啊!”齐泰说。
“既然这样,要不派出人手毁了十三皇子的工程。”黄子澄出了一个邪恶的主意。
做事,他们不行,但是搞破坏,他们却是行家里手。
……
一大早,朱桂就被敲门声惊醒。
烦躁的爬起来,朱桂恨不得把敲门的人锤死。
这些天朱桂努力修炼,不管是精力,还是体力,都很累,大清早的,不休息好,怎么修炼。
穿上衣服,朱桂面色难看的走到门口,打开门,顿时把想骂人的冲动憋了回去。
站在门口的是不仅仅是自家的小宫女,还有那个石匠。
两天没见,没啥变化,就是表情丰富了些,不再像是个石头人,喜怒哀乐,全都有了。而他现在的表情就是惊。惊慌失措的“惊”。
这也就是现在的朱桂,如果是原朱桂非拿大鞭子抽他不可。一个工匠,白天不做工,跑自己这儿来,扰自己清梦。
“你怎么来了?”朱桂虽然不会像原朱桂那样不拿工匠商贾当人看,但是被人这么一大早来堵门,这起床气,还是有的。态度什么的,自然就不用想了。
当然,石匠深刻认知自己的身份,朱桂的态度从来都不是问题。甚至如果不是出了大事,朱桂哪怕不出现,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怨言。
这位是殿下,是王爷。工人干活的场地,哪儿有让王爷到场的道理。
“殿下,死人了。”可他又不得不来,因为死人了。
“什么?谁死了?”
听到死人。朱桂也是一惊,下意识便觉得自己手下工匠死了。
石匠说道:“殿下。不是咱们人。没人认识他们。”
朱桂不爽了,不认识说个毛线。不要说大明,就是后世,也没少天天死人。对这样的八卦,朱桂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不是咱们的人,就不用管。”朱桂随手就要关门。锻炼的时间还没到,他还可以再睡个回笼觉。
然而石匠却说:“人是不认识,但他们却死在了咱们工地上。”
哈?这重要的竟然不早说。
“走!去看看。”
朱桂什么睡意也没有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死在自己工地上,但是据二十一世纪的电视新闻来看,但凡工地死人,这负责人都会很麻烦。
也就是说,朱桂下意识便明白:麻烦上门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2章、法师
(全本小说网,。)
工地上死人了,而且死的不只一个两个,而是死了十几个。这十几个人,没有一个是朱桂,又或是在场工匠认识的。
“南京知府,没有来人吗?”朱桂问道。
“回殿下,没人来。”一个手下回答。
这江宁知府倒是会耍滑头。不过这事不是他们不想参与,便可以不参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