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113部分

我不求仙-第113部分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大路苦笑:“我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等钢铁农具推广后,我想鼓捣些更重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能助我们的新货币进一步在民间推广、立足。”

    李波一边回想着此前郭大路对自己描绘的建立起独立的货币体系的好处、金融的一些粗浅知识,以及货币战争的可怕之处,一边耐心给面前的农民讲解着后隆村的贷款政策。

    那农民听了半天才弄明白,原本借后隆村的这种小圆片,不仅只还本金,而且买店铺特有的东西还有优惠,他迫不及待问道:“那我要买这精钢的锄头,得要多少这个小圆片?”

    李波笑道:“这个大的圆片是一元,小的是一角,这个黄澄澄的,是五角,我给你算算啊,嗯,一把精钢锄头只要三角钱,也就相当于一斗小米。”

    农民吓了一跳:“什么?这样好的精钢锄头只要一斗小米?我以前的一把生铁的锄头,都要两斗小米才换呢!”

    李波道:“咱们后隆村的东西,就是这样价廉物美。这位大叔,今后啊,我们后隆村还会出产更多的东西,样样件件都便宜又实惠,不过,都得用这硬币来换。”

    那外地农民一咬牙:“这货款我办了!我要一把锄头,还有犁--”外地农民用贷款买了好几把中意的农具,当李波知道他家里还有一对儿女时,还额外送了他一小包雪糖,给孩子们甜甜嘴,感动得外地农民汉子拉着李波的手一个劲道谢。

    李波又道:“大叔,你开荒山时,如果看到什么稀奇古怪的石头,可以带来给店铺,如果这石头被我们看中,我们也会付你硬币的。”

    外地农民乐了:“你们城里人真会玩,这石头也能玩出花样来,这不值当什么,我们开荒山会遇到各种奇怪的石头,给你们带一些来就是。”这农人哪里知道,这是郭大路在借机找矿石呢。

    在此之前,郭大路也没机会这样大规模地找矿,一则动静太大,二则他手下也没那样多人手--此前到封神山找矿,就遇上了妖牛大黑,差点折了浩哥儿,他可再也不敢乱来了。

    而如今因为修行者的贪婪,大批农民失地流浪,官府和修行者门派不得不同意失地农民们开垦荒山--毕竟荒山开垦出来,对官府和修行者也有好处,又可以多收点租税了--这些农民在开荒过程中必然会现各种矿石,他们只当这些是乱石,可在郭大路眼里却都是宝贝。他只要付出一点点雪糖或酒精,就能得到这些免费的找矿劳力,何乐而不为?

    后隆村店铺推出的精钢农具,不到短短半天就销售一空。

    然而,知道详情的人,个个都说后隆村人是傻子!

    因为,他们的精钢农具只销售给失地开荒的农民,而且还是白送--这不收利息的货款,可不就等于白送吗?

    要知道,当时仅在鄞县城内,就有不少好武之人堵在店铺门口,愿意高价买这比乌兹钢还锋利的农具,可是人家店铺就是不卖--嘿,这天下,居然有人连送上门的肥肉都不吃?!

    也有人脑筋活络,转而找到那些憨厚的脸上满是笑意,粗糙的大手紧紧搂着新买到的精钢农具的农民,愿意以数倍的价格收购他们的农具。可是那些农民却掏出一把从来没见过的大大小小的圆片来,说在后隆村的店铺,只有用这种“人民币”才能买到精钢农具,如果把农具转手卖给各位大老爷,虽然能赚到银子,可这银子在后隆村的店铺却再也买不到这上好的精钢农具了。

    而且人家后隆村店铺的掌柜说了,要是有人倒卖农具被他们知晓,不仅要收回贷款,还要倒贴利钱,这叫什么惩罚性措施。更放话称,这样搞投机倒把的人,将被后隆村店铺列入黑名单,成为不受欢迎的客人,永远不得进店购货。这可不是做假的,凡是货款买了精钢农具的农民,都在一份合同上按了手印的。

    不出半旬,后隆村的精钢农具就哄动大李朝大江南北,这还是后隆村的生产、运输能力有限,要不然,精钢农具销售范围还会更广。与此同时,众多失地农民也和后隆村店铺签订了货款协议,用上了“人民币”,成了后隆村的探矿员。

    事实上,郭大路这精钢农具至今都是赔本赚吆喝,光运输费就倒贴了不少,本金要等明年秋后才收回来,幸好有雪糖和酒精等利润补贴着,但是,等到大李朝的农民离不开郭大路的精钢农具,人民币大行天下时,那郭大路拥有的利益,就不是常人能想象的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零二章 货币(二)

    (全本小说网,。)

    其实,这也是郭大路农村包围城市之举,他把目光瞄准大李朝广大的农村,并不在城市富裕地区与那些豪门贵族争利,要不然的话,他的人民币贷款刚推出不久,就会被人给盯上,非把后隆村弄垮不可。可现在,后隆村把什么人民币货给穷泥腿子,还不收利息,只被城市里的那些专门放高利贷盘剥百姓的豪商巨大富达官贵人当个笑话听,没人当一回事。哼哼,这些压迫阶级,他们哪里知道太祖爷爷农村包围城市的厉害之处。

    不过,精钢农具的推广也随之闹出了不少笑话,那些有身份的好武之人,虽然眼馋这堪比乌兹钢的农具,可总不好拉下脸去抢农民手里的扒肥铲屎的玩意儿啊,光想想就够恶心的--把刚钯过人肥的钉钯融了,重新打造成一把刀,然后挂在腰间,人一问,噢,你这宝刀是扒过粪尿的--嘿,爷们可丢不起这个脸!

    可也有一些无赖子,也不怕丢脸,偷偷窜到农家,偷了那精钢农具来,叫铁匠融了,重新打成兵器。可是那铁匠没有焦炭,普通的柴木炭火根本处理不了这样的精钢,勉强打制,却又现,所谓的精钢农具,并不全然是精钢的,只有锋刃处是精钢,其他的都是精铁所制。

    这锋刃处的精钢损坏了,也只有挂着后隆村招牌的店铺才能修理,可是如果你手里没有人民币,这农具又来历不明,人家后隆村的店铺不仅不帮你修,还会抓你到官府去!

    一来二去,渐渐的也就没有人打这精钢农具的主意了,尤其是好武之人,因为他们现,另有一个渠道,可以弄到真正的精钢兵器。

    这个渠道,就是鄞县城新任县令黄学恒献上的龙泉神兵,黄学恒上奏称,东海之滨封神山内,现一眼灵泉,泉涌有龙吟之声,取泉水冶炼百炼精钢,可成神兵,名为龙泉神兵。

    这整个儿就是胡说八道,跟21世纪那些旅游地生造出来的民间传说有得一拼,你说这泉水和炼钢能有啥关系?最多就用来洗一下矿石。可架不住这嘘头造得好啊,你听听,灵泉龙吟,百炼精钢,这才是人们想像中冶炼神兵利器该有的方式嘛,如果看到后隆村的高炉冒着呛鼻的浓烟烧出了一炉炉钢水,那,那多没情怀啊。

    所以,黄学恒献上的龙泉神兵很快取代了精钢农具的风头,成了大李朝达官贵人争相高价竞购之物,偏偏这龙泉神兵产量极为稀少,万金难得--这就更对了,物以稀为贵嘛,如果跟那农具一样泥腿子手里人手一件,那还叫什么神兵啊。

    龙泉神兵自然也是郭大路折腾出来用来转移视线的,其实那神兵用的不是精钢,而是不锈钢,亮晶晶的,上面还刻着龙凤纹,鞘上缀着龙眼大的明珠--其实是玻璃珠,配在腰间,有多有面子多有面子。

    黄学恒送出了十余把装饰最华美的龙泉神兵,几个朝中大佬都夸他是能员干吏,少不得要加官进爵,那黄学恒倒是乖巧,只说心系桑梓,愿意在家乡鄞县为父老乡亲办些实事。大佬们表示,大李朝有这样的好干部真是难得,小黄啊,你办事我放心,鄞县城的一应事务,你尽管放手去做吧。

    这就是大佬们为后隆村折腾出来的事儿背书了,今后再没有人会不开眼地指责后隆村打造兵器图谋作乱啥的。

    不过,郭大路也不是完全糊弄朝廷,他通过黄学恒,联系上了诸小少爷在户部的爹,数日后,诸小少爷的亲爹--户部侍郎诸宗礼上奏,称户部工匠新近研出灌钢一法,可将凡铁炼成精钢,此法可壮我大李朝军威。圣上阅过奏章,看过户部呈上的灌钢样品后,龙颜大悦,对诸有功臣子大加褒奖,并下令由户部设立专门的司,冶炼灌钢,早日让大李朝官兵人人配上最精良的兵器盔甲。

    于是在京城,达高贵人公子哥儿,人人以能在腰间挂一把龙泉宝剑为荣,而真正懂兵器的,则纷纷守着户部诸侍郎的家,求灌钢法打制出的好兵器,各取所需,各偿所愿。唯独有一个不高兴,大大的不高兴。

    那就是太子爷,太子原本已经布置下了种种手段,想先将户部诸侍郎等人拿下,这些人都是二皇子或明或暗的门人或走得近的官员,剪其羽翼,然后将孤立无援的二皇子彻底灭除,接下来,自己就成了皇位唯一的候选人,父皇不得不禅位于己。

    太子在邹鸣的协助下,将一应事务布置得极是妥当,一旦动,如雷霆突降,无可抵挡,只有束手待毙,听属下的暗谍汇报,那诸侍郎已经备下了毒药,只等锦衣卫一上门,就举家服毒自尽,绝不下诏狱过那生不如死的阶下囚的日子。

    可是突然之间,灌钢法横空出世,诸侍郎立下了大功,圣上再三褒奖,不日就要转迁升官--太子心里明白,父皇如此大张旗鼓表彰诸侍郎,一来是表功,二来其实是在警告自己,自己总不能对一个有大功于国的功臣下手吧?否则的话,皇帝老子刚表扬过的臣子,你这个监国的太子儿子就把人家下诏狱,这算什么事儿啊,不是徒让天下人笑话吗?

    更重要的是,太子想对诸侍郎下手,军方也不让啊。

    如今诸侍郎和他的两个弟弟专司着灌钢一法,多少军将眼巴巴等着新冶炼的上好兵器送到手里来--要知道,对兵将而言,有一把好刀器一幅好盔甲,在战场上那就是多一条命啊,多少将门家里最珍贵的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传了不知多少代的刀剑或一幅已经破烂不堪的盔甲。

    如果太子敢动诸侍郎,那就是和大李朝百万军将大头兵过不去!

    太子在军中威望原本就不如二皇子,虽然这几年他借着监国的机会,拼命往军中按插自己的门人,掺沙子,可是这军中与朝中却又不同,你想让那些大头兵服你,非在阵战上一刀一枪杀个血葫芦出来不可,要不然,在那些粗鲁汉子眼里任你多大的官,都只是新兵蛋子。所以太子谋划至今,依然没有十足的把握掌控军队。

    这刀剑不能牢牢握在掌心里,太子就算除了二皇子,心里也不踏实,所以,他不愿意进一步恶化与军方的关系,只得暂时收手。

    诸侍郎升官那一天,太子爷一人在秘室里,将最心爱的一面明月镜砸了个粉碎,咆哮嘶吼了半天,只不过,太子吼的是什么,没人知道,因为当天在秘室外值守的几个仆人,次日全都暴病而亡了。

    邹鸣却是知道太子这一把无明之火是冲着何方而去的--后隆村,后龙先生,郭大路!

    自己早就提醒过太子,要对郭大路此人多加小心,影响太子禅让的,恐怕不在那位躺在病榻之上的大将军王二皇子,而是封神山边小村庄里明种种稀奇古怪东西的郭大路!

    可是太子却不信,其实邹鸣自己也只是一种直觉,真要让他分析个条条框框来,说明那乡野小子是如何会干涉皇位继统这种大事的,他也说不出来。

    可是万万没想到,当太子正准备雷霆出手,一举鼎定大局时,后隆村、郭大路却冒了出来,一个灌钢法就让太子欲除之而后快的诸侍郎成了军将们的香饽饽,以至于太子投鼠忌器,连带着对二皇子的一连串布置,也不得动,再次隐忍下来。

    可是,现在郭大路已经不是轻易能动的了,他与天一阁阁主亲传弟子楼岑之结为好友,甚至被邀请登楼观书,他制作的雪糖大受欢迎,酒精更是军中以及各处药房必备的良药--如今细菌说已经流传了开去,那些专治外伤的大夫都知道,处理伤口必用酒精,如今他又折腾出了灌钢法,唉,其势已成,其势已成啊。

    更可怕的是,邹鸣根本无法看透郭大路究竟还藏着多少不得了的秘密!

    邹鸣坐在书房里,酸枝木书桌上放的不是笔墨纸砚,而是一剑,一锄,剑是风行京城的龙泉宝剑,锄却是后隆村店铺专营的农具,为了得到这把农具,邹鸣可是花了不少心思,让自己田庄里的庄头刻意交好附近一家刚刚流浪到京效,分得了几亩荒山开荒的失地农民。几杯黄汤下肚,那失地农民才肯把用人民币买来的后龙农具借给庄头用几天--老百姓自地将农具叫后龙农具。

    邹鸣突然长身而起,呛啷一声,拔出了龙泉宝剑,那剑锋在烛光下灿灿生辉,果然是把好剑!邹鸣一声长啸,剑如白炼,一闪,向旁边沾着泥巴的锄头斩去,铛一声脆响,两件器物一击既分,就这一击,胜负已定,泥巴锄头安危无恙,龙泉宝剑锋刃上崩了米粒大一个缺口。

    这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不锈钢本就偏软,比不上精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零三章 无止境的贪欲(一)

    (全本小说网,。)

    邹鸣突然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喃喃道:“郭大路啊郭大路,万金难得的龙泉剑其实还不如你半买半送给农民的农具!想那灌钢法打制的兵器,也必定和农具高低相差不了多少。你在后隆村立起那日夜喷火的高炉,只为了给天下农人一把好农具,你、你,我倒底该说你疯了呢,还是天下难得的大善人,或者,你市恩天下农人,另有所图?!”

    邹鸣颓唐地坐倒在椅子上,他现,远在后隆村的王德恩是越来越难控制了,最近的几次联系,王德恩刻意隐瞒了许多极重要的情报,如果不是邹鸣在鄞县另安排有眼线,还真被他欺瞒过去了。这说明,王德恩隐隐有投靠郭大路的打算,这没什么好奇怪的,郭大路已经的后隆村半公开地创立了科学修行一门,做一个修行者门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