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12部分

我不求仙-第12部分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大路清了清嗓子:“那个,爹,这10多年来,儿子--”

    国大路正在准备撒谎,撒一个弥天大谎。

    自己“失踪”10多年,总得编一个谎圆了这事--10多年前自己是怎么失踪的?这10多年又在哪里?在做什么事?怎么又回来了?

    这个谎可不好编啊,只要有一处破绽,就会露馅。

    关健是国大路对自己身处的这个古代世界一无所知,不知道是哪朝哪代,哪个皇帝坐龙椅,连地名都不知道,就算是想瞎编,也编不圆啊。

    但必须得编一个,先把郭进哄住了,才能骗其他人。

    然而,国大路才一开口,郭进就摸索着握住了他的手:“璐儿,你能回家,那是老天爷给咱们家的福份,爹别的什么都不想知道,这要你在身边就够了。”

    啊,这算什么事?国大路怔住了,自己搜肠刮肚想了半天,打算以一个烂俗的“失忆”为假口,来解释自己这10多年离奇的失踪,结果才张开口,就被郭进给堵上了。

    国大路吞吞吐吐地道:“爹,那个,你真不想知道儿子这10多年在哪里?干什么?”

    郭进呵呵笑了笑:“无论璐儿你这10多年在哪里,在干什么,现在你不是已经回家了吗?”

    国大路不知该说什么好--这样也行?自己融入这个世界最大的障碍,居然就这样消失了?

    这郭进是乐糊涂了吧?谁家的孩子走失了10多年,突然回家,当爹的居然不盘根问底的?

    这时,郭进突然道:“璐儿,你当年突然走失时,年纪还小,爹只给你取了个小名,叫璐。王字旁一个大路朝天的路,原本是美玉的意思。现在想来,咱们穷人家的孩子,不该起这样金贵的名字,美玉是好东西,可是却容易破碎,留不得长久。爹决定了,给你重新起个名,就把这璐字拆开。”

    国大路一咧嘴--郭王路?这算什么名字啊。

    郭进看不到国大路脸上的表情,道:“从今儿起你大名就叫郭大路--王路这个字犯忌讳,王侯可不是咱们小老百姓能沾边的,干脆就叫大路。这名儿好,好就好在够低贱,穷人的孩子,名字叫低贱一点,才好养活。”

    国大路倒是能理解这种想法,其实就算在21世纪,依然有老人给孙儿辈取个低贱的小名,这不是污辱人,而是名字越低贱的孩子,阎王爷看不上眼,容易养活。

    国大路,从今以后就改名叫郭大路了。

    郭大路挠了挠头,得,郭大路就郭大路吧,和原来的国大路只是改了一字,而且音也相同。

    郭进让郭大路找来朱老村长,让他帮着郭大路在族谱上名,而且还要到城里县衙登记造册--当年郭大路失踪时,可是在衙门里备了案的,这时就要销案,还得上黄册。黄册相当于21世纪的户口本,上了户口本,官府才认你这个人,要不然,寸步难行。

    朱老村长有些为难:“到衙门里办事,少不得又要打点,那些个衙役、快手,个个如同虎狼一样,不见一点腥味,可不会给你办事--没找你碴已经算好的了。其实要我说,就是不上黄册也没关系,上了黄册就要交人头税,还得服劳役,咱们村里好几户人家的孩子也没上黄册,不照样过日子。”

    朱老村长这话倒是实在,老百姓头上税役繁多,民间想了种种办法逃税避税,生孩子不上黄册是最常用的一种办法,只要不是今后要读书做官,或者做生意出远门,有没有上黄册对农人来说意义不大,反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里刨食吃。有的农人,一辈子不离自己村子三里地远,两腿一蹬都不知道衙门朝哪儿开。

    可郭进不知道脑子里哪个筋搭错了,非要老村长帮他上黄册,甚至愿意借印子钱来打点衙役。

    对这件事,郭大路倒是赞同的,他现在最需要的就在这个世界的合法公开的身份,对他而言,这上黄册,就如同21世纪拿北京户口一样重要。不就是花点钱嘛,他收集的垃圾里,随便拿一样出来,就是无价珍宝。

    不过,郭大路现在可不想将玻璃弹珠、镜子碎片等什么拿出来,因为这些东西不同于奶糖。

    虽然郭大路不知道自己穿越的这个时代,生产力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但看看村民们的穿着,就知道好不到哪里去,象郭进家里,连面小铜镜都没有。

    但如果郭大路冒冒失失将玻璃弹珠和镜子碎片拿出来,一则说不清来历,二则以他一个农民的身份,也卖不出好价钱。

    要知道,这样的“宝物”可不是往集市摊头上一放就能卖出高价的。普通百姓根本不舍得买这种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只有那些真正的富贵人家,才有闲钱追捧这些稀罕玩意儿。

    这道理和21世纪的奢侈品销售一个道理,lv包包放在甬城和义大道的精品柜里,旁边站个穿齐逼短裙的导购妹子才能卖出几万元的天价来,你要是扔在望湖桥市场的摊位上,照样50元一个,还能还价。

    朱老村长见郭家父子异口同声坚持上黄册,便也不再相劝,想了想道:“借印子钱这话就不要说了,驴打滚的印子钱可是阎王债,碰了这钱,不死也脱层皮。郭进啊,你儿子回来了,你想事儿可得往长远考虑,以后娶儿媳,盖新屋,样样都要钱。借印子钱,一不小心,就把孩子给坑了。谁家闺女也不会嫁到背了一屁股债的人家来。”

    郭大路满脑门黑线,这朱老村长是个好人,但想得也太长远了,这都开始操心自己媳妇的事了,但也知道他是真心为郭家着想,忙一迭声道谢。

    郭大路这却是想岔了,他如今18岁的年龄,在21世纪当然还没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可是在古代都可以抱娃儿了,古人婚嫁年龄都早,14、5岁就订亲的不在少数。

    朱老村长和郭进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先找村民们借点钱,等葛草收割了发下米粮后,再慢慢还钱。(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五章 立足(二)

    (全本小说网,。)

    说到葛草,朱老村长咳嗽了一声:“郭进啊,自打你生病后,你那几块地一直是大家轮换着在帮你浇水,如今你儿子已经回来了,你看--”

    郭大路在旁边听了一头雾水,连猜带蒙,老村长应该是在说做农活的事,好象自家田里的活儿最近都是村民们在帮着打理,他忙道:“朱大伯,我爹眼睛不好使了,这农活自然该我来干,放心,我明儿就到田里去,保证不误了农活。”

    朱老村长点点头:“不是我不体谅你们父子,只是上面儿很看重今年葛草的收成,可不能耽误了。”

    郭大路一迭声儿应了--葛草?这是什么农作物?听起来象一种草,但朱老村长却极重视,他的话里还提到“上面”?这“上面”是指哪里?官府?难道这所谓的葛草,是农人们为官府种的?

    郭大路不敢胡乱打听,反正明天到了田头,就啥都知道了。

    他不觉得古代的田有什么难种的,古人种田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用不着什么化肥农药,最多洒点人肥畜肥,除除草。自己看两眼就学会了。

    说心里话,郭大路根本没把田里的产出放在心上,他就没指望靠着种田糊口养家,只不过,他不想让自己在村里表现得太过特立独行,下田劳动方便让自己和村里人打成一片。农村人嘛,最讨厌不干活的二流子。

    送走老村长后,郭进非要起床,然后在郭大路的扶持下,在屋子里摸了个遍,郭大路不明白郭进在折腾什么,郭进已经先开了口中:“大路啊,爹的眼睛瞎了,田里的活干不了,不过在家里煮煮饭,劈个柴没问题,明儿起,你到田里干活,爹在家收拾。”

    郭大路一怔,郭进瞎了两只眼睛还要坚持干活?他脱口而出道:“爹,没事,我能养活你--”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郭进却摇了摇头:“大路,有道是坐吃山空,咱们庄户人家,就该凭力气吃饭,我只是瞎了眼,又不是瘫了做不得活。放心,爹能照顾好自己。”

    郭大路算是看出来了,这郭进也是个要强好胜的,这世间还真有这样的人,你不让他劳动,他身子骨都不舒服,并不是每个人都象宅男那样混吃等死的。

    郭大路重重点了点头:“爹,我都听你的!”

    这天下午,郭大路啥事都没干,就护着郭进在屋子里转圈儿,熟悉灶台、物什都放在什么地方,屋子并不大,郭进转了几圈就熟悉了,甚至能自己到屋外的院子中打水,然后回到灶台熬了一锅小黄米粥。

    郭大路一边喝着小黄米粥,一边偷眼打量着郭进,他不得不佩服,这古代穷人的生存意志真是坚强!

    要是放在21世纪,谁的眼睛突然瞎了,非闹得哭天喊地不可,觉得自己特悲惨,全世界都欠着他,可郭进倒好,居然挣脱自己的搀扶,在地上摔了好几跤,硬是把一窝粥给熬了出来,虽然说点火时差点把柴堆给点着了,可这份毅力和坚持,已经非常难得了。

    在郭大路心里,郭进这个便宜老子只是自己融入这个世界的一块踏脚石,然而不知不觉间,他对这个瞎了眼的汉子渐生好感,别的不说,郭进对自己的儿子,可比自己在21世纪的王八蛋老爸不知强了多少--自己当年被扔在解放路上,可是差点冻死!

    怎么同样是父亲,对儿子的爱就那样天差地别呢?

    郭大路道:“爹,我再给你泡杯奶糖水吧,这东西可比红糖还滋补呢。”

    郭进却摇了摇头:“不用,不用,庄户人家哪有这样娇贵,我的病早就好了,这什么奶糖你还是收着,以后迎来送往也算个希罕物,拿得出手,面子上有光。”

    郭大路笑道:“只不过几颗奶糖,算什么稀罕物,只要有原料,我自己可以敞开做。”

    郭大路倒是没吹牛,只要有牛奶、白糖,再弄个锅子,做奶糖是分分秒秒的事,他连奶油也做得出来。

    但郭进却说什么也不肯再多吃一粒奶糖,郭大路晓得,郭进这样的农人一辈子节省惯了,就连一根稻草也舍不得乱扔,一定要捡回家,便也不强拗这个爹了。

    郭进毕竟身体虚,回到新床上后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郭大路一直等到夜幕降临,从悄悄地摸出家,来到屋后的一片小树林里,在地上一阵刨,挖出了一堆垃圾。

    原来,郭大路见村民不时来到自己家里,生怕被人发现垃圾桶的秘密,便悄悄儿将垃圾桶埋到了屋后的小树林,上面盖上了草皮,等到夜深人静时,才前来回收当天传送来的垃圾。旁人经过时,绝对不会想到,这样普通的一个小树林里,居然掩埋着一件穿越神器。

    郭大路用个破布袋装着新来的垃圾,回到家里,小心的翻捡起来,在火把下一看,这才发现,垃圾上抓满了蚂蚁,有些厨房垃圾的袋子已经破了,那些蚂蚁正拖着比自己身子还大的米粒在爬动,显然,对蚂蚁们而言,它们找到了一顿异常丰富的大餐。

    郭大路拍打了一下蚂蚁,嘀咕道:“便宜你们这些小家伙。”扬手就准备把那袋厨房垃圾扔掉。

    突然,他的手顿住了。

    垃圾桶每天传送过的垃圾中,有许多食物,郭大路尽量挑没有受污染的吃,象这袋厨房垃圾,汤汁、骨头、烂菜叶和米饭混在一起,他是绝对难以下咽的。

    以前在海岛上时,这样的厨房垃圾,郭大路直接就扔到了礁石下的大海里。

    可是现在,郭大路脑海里闪过了浩哥儿、大妞、傻大个以及村民们一张张营养不良的脸,以及郭进锅里那个掺杂着细糠野菜的窝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六章 立足(三)

    (全本小说网,。)

    这里的村民是真穷啊,今儿个村民送来的“大礼”中,小黄米算是好的了,至于大米白面,郭大路至今没见过。

    郭大路叹了口气,收起那袋厨房垃圾,将骨头、菜叶细细捡了出来,差不多还有半袋剩饭,只不过染上了汤汁。他寻了个竹筐,将米饭倒进去,走到屋外的井边,打了一桶水,将米饭清洗干净,放在通风处阴干。

    这样阴干的米饭,在没冰箱的古代,可以保留很长的时间。

    郭大路折腾了半天,才将所有的垃圾整理好,他心里明白,21世纪的垃圾在古代件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宝物,就连空的矿泉水瓶碰到一个凯子,都能卖出天价去。

    只不过,这些东西都不能轻易示人,所以郭大路除了吃的东西以外,其他的都用塑料袋包裹起来,埋在了屋后。

    折腾了半天,郭大路也真是累了,回到家里的破床上,倒头就睡,不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

    不知过了多久,睡在新床上的郭进突然翻身而起,以一个瞎子绝对不该有的利落,快步走到郭大路床前,忽地伸出了手!

    郭进关节粗大的手,将郭大路踢落在床下的一块麻布捡了起来,轻轻盖到他的身上,郭大路翻了个身,依然熟睡。

    郭进再次伸出手,似乎想抚摸郭大路的脸,最后却缩了回去,悄步返回自己的床。

    郭进眼睛瞎了,他看不到,当自己在做这一切时,屋子里不时何时突然多了一个白衣女子,就贴身站在自己身后,静静看着自己,直到确认郭进对郭大路并没有异心,这才如来时一样突然消失。

    一夜无话。

    郭大路起床后,先给郭进煮了碗加了奶糖的小米粥,自己啃了几口过期的面包--那种掺了糠的窝头,打死他也不再吃了。正想着是不是趁没人的时候,给自己刷个牙,牙膏牙刷他都有,只不过如果突然闯进个村民,看着自己一口白沫子,非大惊小怪不可。

    郭大路拿一块钱打赌,这里的村民绝对没有什么刷牙的概念,除了浩哥儿姐姐大妞,他遇上的村民个个一口黄板牙,面对面一说话就一股浓烈的口臭。

    难道自己以后也要天天一张臭嘴?

    听说古代人是用盐来刷牙的,不过郭大路见识过这个时代的盐了--…灶头的一个破碗里,放着一些黑色如砂砾的东西,这就是盐了。郭大路尝过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