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136部分

我不求仙-第136部分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皇帝批改奏章有些倦了,正好放松一下,他放下笔,拿手指点了点贴身太监,笑道:“你这老狗,那点小心思我都知道,见天儿让你手下的猴崽子四下扰民,不就是想找些新鲜玩意儿来讨好寡人?在你眼中,寡人可是那种不务正业,沉迷奇技淫巧的无道昏君?”

    贴身太监听老皇帝笑骂自己是老狗,知道他骂得凶,其实心情不错,忙装模作样跪了下去,叫起撞天的屈来:“万岁爷最是勤政爱民不过,四海称颂,奴才怎么敢乱来?那些猴崽子虽然调皮,却也是公平买卖,万不敢扰民的。何况那些东西都是百姓用的寻常之物,虽然精巧了些,却并非什么奇技淫巧,奴才家里也买了几个,家里人用得都说好,这才斗胆在万岁爷面前提一声儿。”

    --太监也是有家人的,像老皇帝的贴身太监是得了老皇帝的恩典,与宫里的有身份的老宫女结成对食,其实也就是假夫妻,互相照顾生活,至于儿子--想认贴身太监的当干爹的不要太多。不但有宫里的小太监,连宫外个别不要脸的读书人,为了走终南捷径,也有叫贴身太监“爷爷”的。

    老皇帝知道,这贴身太监是极小心的,自己家试用过说明那物件儿是安全的,这才向自己敬献,他倒有几分好奇,天子脚下的老百姓们眼界儿高,寻常取暖之物可不会受人追捧,究竟是何物,连见过大世面的贴身太监也说好?

    他略点了点头:“难为你一片忠心,拿上来让寡人看看。”

    贴身太监早有准备--其实他为了在老皇帝面前卖好,故意让手下的小太监把今天的火盆里的银丝炭少放了点,引出了老皇帝的话头,要不,这南书房里怎么可能让老皇帝感受到一丝凉意?奴才们的脑袋不要了?--他一挥手,立刻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小太监拎进来一物,还有一个竹筐,竹筐里放着一堆黑石。

    老皇帝颇有兴致地看着小太监们取了一段段圆筒装在那大铁桶一样的物事上,将另一端穿过窗户纸,伸到屋外,接着,又有小太监取过火种,将那黑石点燃--老皇帝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这、这石头居然会燃烧!

    他忍不住,扬声道:“把那黑石取过来。”

    贴身太监就等着他这一问呢,将这黑石一举点燃可不容易,一开始的时候几个小太监总是弄得黑烟直冒,不知被他抽了多少鞭子,如今才能轻松将黑石点燃,只冒出少许的烟。眼见着老皇帝果然对会燃烧的石头产生了兴趣,贴身太监忙亲手取了块黑石,递上了书桌。

    老皇帝也不顾手脏,将黑石放在手里颠倒着看,确认果然是石头,而不是炭,他忍不住一迭声问:“这是什么石头?是修行者的法物吗?不对,如果是法物,不可能寻常人家都能使用!难道这石头极为常见,唾手可得?”

    贴身太监道:“民间将这黑石叫煤石,虽然不是随处可见,可京城左近就有几处山头,挖开浮土就能采到这煤石。”

    老皇帝兴奋地一拍手:“这煤石真正是好东西!京城人口众多,每年用的薪炭就是个了不得的数字,把附近的山头全都砍得光秃秃的了,到了冬天,年年都有穷人因为买不起炭,活生生在大雪中冻死的。而这煤既然产自山中,那量必然是极大的,可供无数人使用,这下,京城百姓再不需要挨冻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五章 宫中的小变化(二)

    (全本小说网,。)

    贴身太监跪下,连称万岁爷体恤百姓,心系万民,是古往今来第一仁厚之君。

    老皇帝把玩了一会儿煤石,这才放下,早有小太监备了温汤净手,这时,那铁圆桶也已经点起了火,小太监鼓了一会儿风后,就将一个小门儿关上了,那火只在铁圆桶里烧,书房里的温度很快就升了上来。

    老皇帝点了点头:“这煤石倒是比炭烧得暖和得多。”

    老太监见老皇帝兴致颇高,笑道:“这铁圆桶叫取暖炉子,其实也可以用来烧水做饭,配着那煤石一起用,最好不过。小家小户每天早上烧起一个炉子,可以用一整天。”

    老皇帝点点头:“这样一个小物件也是事关民生啊,只不知这取暖炉子贵不贵,寡人看此物乃金属所制,恐怕价格不菲吧?”

    老太监知道老皇帝是熟悉民生的,不像史上有些昏君,连鸡蛋多少一枚都不知道,任手下人糊弄,忙道:“不贵不贵,这炉子乃是用一种叫白铁皮的金属所制,份量比铜、钢铁轻多了,价格也便宜,一百文就能买一个。”

    老皇帝点点头:“这个价格的确不贵,算得上是良心价了。只不过煤石价格又是几何?”

    老太监道:“两文钱的煤石,就能烧一整天,这还是上好的煤石价,有那贫苦人家,也可以用煤场里碎煤渣,和着黄泥做成煤饼、煤球,一样能烧,价格就更便宜了。”

    老皇帝点了点头,满脸的皱纹笑成一团,如同邻家慈祥的老爷爷:“好、好、好,价廉物美,果然是好东西,只不过,积少成多,满京城数十万户上百万口人家,一天不知要用多少煤石,那供应煤石的商人可要大财喽。”

    大太监一个哆嗦,含糊道:“是、是,大财,嘿嘿,大财,其实、其实也不了什么大财,这到山里开矿,再运到京城,也是要极大的本钱的。”

    老皇帝哈哈大笑:“对别人来说,这本钱也算得上一柱大财,可对你这老狗来说,又算得了什么?你让你名下的一个远房侄子,一口气占了七座煤山--这哪是黑煤石啊,分明是白花花的银子!”

    老太监目瞪口呆,他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可没想到老皇帝一清二楚,这、这一定是内厂缉事们暗探所得,自己的一举一动全在老皇帝眼中,搞不好,自己的家中、门人、干儿子们中间,就有老皇帝的派来的内厂探子!

    老太监扑通一下跪了下来:“万岁爷,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老皇帝脸沉如水:“你有什么该死的?我怎么就不知道呢?你干得很好啊,干得很不错啊。”

    老太监湿汗重衣,他知道老皇帝的性子,这个时候万万不能讨饶,他最讨厌人哭哭啼啼,自己只有把内情和盘托出,才有一线生机。

    老太监重重磕了个头,嘶声道:“是奴才财迷心窍,前阵儿,有三皇子的门下托到奴才处,说想在京城专做取暖炉子的生意,愿意与奴才合股,送奴才两成干股,同时和奴才一起开煤石矿。那煤石矿都是荒山,以前无人问津,只要用极少的钱就能占下来,等取暖炉子进入千家万户,那煤山一夜之间就价值万金。其实,那取暖炉的本钱不止百文,是故意用低价倾、倾--”

    “蠢材,是倾销。”老皇帝道。

    老太监身子软成了一摊泥,这倾销一词,是他和商人密室私语所听到的名词,当时室中仅有两人,怎么、怎么老皇帝连这也知道了。

    他连连磕头:“是、是,圣明无过万岁爷,洞察万里,无所不知,正是倾销一个词,奴才当时还听不懂呢。”

    老皇帝道:“有什么听不懂的,只不过是那奸商耍的手段,先以低价半卖半送取暖炉,然后卖煤石,因为不用煤石,这炉子就废了。可这煤石却是****都要用的,就算过了这个冬季,百姓用惯了炉子,一样会用来烧水做饭。从此以后原本不值半文的荒山,就成了金山银山。这奸商倒也颇懂点兵法,用的是愿者上钩之术。”

    老太监涕泪横流:“奴才这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万岁爷,奴才该死,奴才该死,不该与民争利。”

    老皇帝哼了一声:“你这狗才,真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吗?这煤石可以燃烧,比炭还好用,这在户部炼钢一节中,就有详情呈上。你以为我老糊涂了,不会在意这些小事,居然将主意打到了煤矿上面。你可要知道,这煤石是炼上好钢铁必不可少之物,寡人已经暗中下旨,令兵部秘密寻访天下煤矿,除了上仙拥有的矿山外,其他的煤矿务必要控制在朝廷手中。你手里那几座矿山,早在兵部上报的地图之中有了标注,如果不是我暗中打了招呼,你这狗才就是花再多的钱,也买不了矿山。”

    老太监完全呆住了,他没想到老皇帝不仅对自己所作所为一清二楚,甚至还暗中出力相助,这、这却是为何?

    老皇帝突然叹了口气:“你起来吧,你身子骨也老了,跪得时间长了,容易伤身。你们这群猴崽子,还不快点上来搀扶?”

    旁边战战兢兢的几个小太监忙上前扶起了老太监,老太监挣扎着磕了个头:“谢万岁爷不杀之恩。”

    老皇帝摇了摇头:“我杀你做什么?这世间谁不爱财,连寡人也喜欢白花花的银子。你伺候了我这样久,大事从来不糊涂,有些不该拿的银子,是从来不拿的。等我禅让后,这内宫上上下下自然也会被换个遍,你这份差事也算做到了头,该回家吃老米饭去了,这几座煤矿就算是我赏你的养老钱吧。”

    老太监心跳如鼓,他知道老皇帝所言“不该拿的银子”指的是太子爷秘密送来的银子,太子爷一直想在老皇帝身边按插自己的耳目,自己这老皇帝身边第一得信的奴才自然落在了他的眼中,不知送了多少金银财宝来,只是自己一心忠于老皇帝,一次次都推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六章 宫中的小变化(三)

    (全本小说网,。)

    但这样一来,老太监自然因此恶了太子爷。等太子爷继位后,自己就算不被按个罪名收拾了,也得滚回老家去自己吃自个。

    老太监呜呜哭道:“奴才,奴才打小伺候万岁爷,心中只有万岁爷一人,奴才不愿意回老家,愿意永远伺候万岁爷。”

    老皇帝摇了摇头:“胡闹,我禅让后,自然会照例削入寺,你一个下面没卵子的家伙,也跟着我去寺庙,这算什么?你放心,你对我忠心,我自会保你平安。好了,闲话少说,我听说这取暖炉子虽好,却有一个极重大的缺陷,那就是在屋中燃烧时,会放出什么一羊画炭--”

    老太监从怀里摸出一纸,却是取暖炉的说明书,看了一下上面的字:“万岁爷,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此两者有剧毒,可于无声无息间杀人与无形,所以冬季在室内使用取暖炉,一定要时时通风,不然有性命之忧。”

    老皇帝点头道:“对,就是这件事。那商人倒也算是有心,每卖出一个炉子,就送一份说明书,提醒百姓。只不过,百姓有那愚昧的,很有可能置说明书与不顾,胡乱使用,只图室内温暖,忘了通风。此事,你却得办好。”

    老太监忙道:“应该应该的,嗯,奴才这就自己掏钱,专门请人到市井街巷之中广而告之。”

    老皇帝想了想:“寡人这里倒有一法,你命手下的奴才带一个取暖炉子,再带几只活的小动物,比如兔子、小鸡等,将燃烧的炉子和活物,放在一间密室内,当众演示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毒性,老百姓当场看到活物被毒杀,才会万分警惕,不会重蹈覆辙。”

    老太监重重一拍大腿:“万岁爷这个办法好!所谓耳闻不如眼见,亲眼看到取暖炉子不当使用的危害,老百姓绝对不敢再犯错了。万岁爷你这个妙法,不知救了多少小民的命,真正是万家生佛,功德无量。奴才当众宣演时,一定告知百姓,这是万岁爷的恩典。”

    老皇帝虚虚踢了老太监一脚:“寡人要这虚名做什么?天下万民都是寡人的子民,他们能安居乐业,就是寡人最大的福份,反之,寡人不仅有负天下百姓,更对不起将江山交到寡人手里的列祖列宗。”

    老太监陪着老皇帝数十年,知道他这几句话并不是装模作样,老皇帝是大李朝两千余年来最勤政爱民的圣上,只可惜,这大李朝头上还有修行界,皇帝名义上是亿万子民之主,却也不得违了修行界的仙旨,更何况天下山水田林倒有七八分在修行界手里,老皇帝数次想推行一些对底层百姓有利的事,也难以为继。

    这时,几个小太监捧进几份新的奏章,老太监道:“万岁爷,您批阅了大半夜了,要不,这几件奏章明日再看吧。”

    老皇帝摆了摆手:“今日事今日毕。”他瞟了一眼奏章上留的军机处的条子,却原来是各地报祥瑞的奏章,不仅苦笑着摇了摇头。

    各地官员为了拍皇帝的马屁,年年有各种祥瑞报上来,一会儿是什么枯泉涌水,其甘如蜜,一会儿是什么老树开花,花开五色,其实老皇帝心里是不以为然的,这天下哪来的这样多的祥瑞,有的只不过是一些无良的修行者被地方官员买通,施法搞的鬼,但自己面对这些所谓的祥瑞却不得捏着鼻子认下,并给予厚厚的赏赐。

    修行者也并非个个都是得道高人,脱凡尘,有些修行者数百年灵力没有寸进,灰心丧气,转而寻求人间福贵享受,却也是有的。

    老皇帝随手拖过奏章,翻开看了看,果然又是一些老花样,他草草批了“知道了”三个字,余下的事自有礼部按以往惯例处置。

    突然,老皇帝翻阅奏章的手一顿,他难以置信地眨了眨眼睛,再度细细查看奏章上的文字,突然勃然大怒,将奏章一把扔在地上,咆哮道:“鄞县县令安敢欺寡人!来人!派八百里飞骑--不,用神行符,赶到鄞县城,将县令以欺君之罪入狱,秋后问斩!”

    老皇帝龙颜大怒,书房内太监、宫女跪了一地,老太监战战兢兢地道:“万岁爷息怒,息怒,还请万岁爷保重龙体啊,这区区县令,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就算是闯出天大的祸来,万岁爷也无需生太大的气,着吏部处置就是了。”

    老皇帝依然怒气冲冲,指着地上的奏章道:“鄞县县令--叫什么来着,对,黄学恒,黄学恒这匹夫,以为寡人是居于深宫之中,不知农事的昏君吗?居然在奏章上胡说八道,说当地种出了一种亩产万斤的神豆--笑话,天大的笑话!他居然还有脸称这是上天庇佑我大李朝,是天大的祥瑞。”

    老太监一跺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