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138部分

我不求仙-第138部分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字越报越高,老皇帝从惊喜渐渐变得麻木了,这、这真的是神豆!凡间作物,怎么可能有如此高的产量?

    他突然想到,这神豆是后隆村的后龙先生从天界所得,那为何此前的一众修行者不早一点将神豆引种到凡间?!有这神豆,这天下会少饿死多少人啊!

    是了!寡人观这神豆,并无丝毫灵力,对修行者而言,此神豆虽然产量高,可对他们的修行却一无助益,他们如何会把神豆放在眼里?对修行者而言,除了有助修行之物,其他的都和杂草差不多,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做出占用良田种葛草这样的天怒人怨的混帐事了。

    最终的数字终于报了上来,花匠头领满身都是泥巴,却顾不得擦拭,哑着声子大声报道:“左边一亩地产量是3416斤,右边一亩地是4782斤!小人打理的御花园田力是极肥的,但就算是到了山地里,这神豆轻轻松松也有上千斤的产量!”

    老皇帝眯缝着眼,打量着堆在田边一筐筐的神豆,虽然他亲自盯着过秤,可还是忍不住问道:“尔等没有秤错吗?”

    花匠头领大声道:“不敢!小的们还特意将神豆上的泥巴都擦干净了,就是为了有个精确的分量。”

    老皇帝久久无语,他蹒跚着走到竹筐前,伸出颤抖的手,抚过那一只只大大小小的土豆,老泪长流,旁边老太监突然也跟着哭起来,老皇帝一怔,抹了抹泪:“你这老狗,哭什么?”

    老太监抽泣着道:“奴才想起老家人了,有一年过大风大雨,将田地淹了,十里八乡全都绝了收,奴才就是在那一年,被实在过不下去的父母自割了一刀,送进宫的。如果当年也有这神豆--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听了老太监的话,旁边众多小太监也垂下了泪,当太监的其实很多也是穷人家出生,如果不是实在无路可走,谁愿意将好端端的儿子割上一刀的?这刑余之人,就算是死了,也进不了祖坟家庙的。从某种方面而言,内宫里的人,倒比那些士大夫更懂民间疾苦。

    老太监突然跪了下来,扬着尖利的嗓子嘶声吼道:“万岁爷尧舜禹汤,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德配天地,故此天降祥瑞,神豆显世,佑我万民,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在场的人全都跪了下去,人人口呼万岁,心中诚敬之意,莫过此时,但凡是个人都明白,这神豆一显世,大李朝的老百姓可就过上好日子喽。

    老皇帝哈哈大笑:“祥瑞!果然是大大的祥瑞!鄞县县令黄学恒,献祥瑞有大功于国,着连升三级!后隆村后龙先生,引神豆下凡,庇佐苍生,赠丹书铁券,与国同戚!”

    黄学恒一下子从阶下囚成了大功臣,心情忽起忽落,整个人迷迷糊糊的,自有人带着他下去更衣,洗尘,换上新官袍,这一次,有礼部的官员前来指点他,该如何在圣上面前进退行礼。

    黄学恒正对着一面铜镜练习面见圣上的礼仪,突然见一老太监进来,他识得,正是陪伴在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忙回身行礼,口称公公。

    老太监挥了挥手:“不需多礼,咱家就是来问你一声,这神豆虽然高产,口味如何?可中吃吗?”

    黄学恒忙从袖里取出一张纸条,恭恭敬敬地道:“这里有后隆村后龙先生亲手烹饪神豆的几个方子,极是美味,请御膳房的大厨照方子烧煮就是。只不过有一点,那神豆如果青、芽,却是有毒的,绝对不能吃!”

    老太监吓了一跳,跺脚道:“如此重要之事你怎么不早说?!如果稍有差池,你我的项上人头可都要搬家了!”一甩袖子,匆匆向御膳房而去。

    御膳房的厨师们,正对着一筐神豆不知所措,这新鲜玩意儿自己可从来没见过啊,谁知道该怎么烧?

    要知道御膳房里的规矩是极严的,一年四季,当季里该吃什么菜都有规矩,没有哪个大厨敢突奇想,烧道新式菜肴给皇帝尝尝,如果被科道上的官员得知,一道弹奏上来,痛骂一通--官员倒不会骂大厨师,那也太丢自己的份儿了,可少不得对皇帝讲一番大道理,叮嘱他不可奢侈浪费。所以御膳房的菜看着好看,其实没啥滋味,就是样子货,还不如京城里的几大酒家呢。

    这时,老太监送来烹饪方子,几个大厨师如获至宝,忙细细查看,一看之下,却又人人傻了眼,因为这神豆的烹饪,多要用上油来煎炒,可御膳房都是蒸煮的。

    倒是有个大厨机灵:“我听说京城里前不久新开了一家望江楼--”

    旁边一位厨师咦了一声:“这京城里又没有江,怎么取了这样一个名?”

    机灵一点的大厨道:“我听说那楼叫什么连锁酒楼,取的名字是跟随浙东鄞县的望江楼的,这望江楼随便在哪儿开店,就算是在戈壁滩上,也以望江楼为名,只以后面坠上某某分店作为区别,如京城的这家新酒楼,就叫望江楼京城第一分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宫中的小变化(六)

    (全本小说网,。)

    老太监心中一动:“这样说来,这望江楼也是打鄞县来的?这神豆也是出自鄞县,莫非他们知道该如何烹饪神豆?”

    大厨道:“望江楼是否会烹饪神豆,我并不知道,但我听说,那望江楼使用的烹饪都是新法,多用菜油炒制,我想,他们是使用菜油的行家里手,不如请教一下他们。”

    大太监一跺脚:“那还等什么?快派人去望江楼,把他们最好的厨师给咱家找来--不,用请,用请,千万要客气有礼!”

    大太监正在御膳房里等得不耐烦,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几个人匆匆而进--望江楼的厨师来了!然而大太监只看了一眼,就吓了一跳:“这怎么穿得披麻带孝似的?成何体统?!”

    却原来,望江楼的厨师个个穿着一身白大褂,头上还戴着一顶顶高矮不一的白高帽,大李朝百姓只有在孝期才穿白,所以大太监才如此惊讶。

    望江楼厨师之中,有个帽子最高的,他含笑行了个礼:“这位公公,小的们这身衣服,却是恩师定下来的,这穿白,是为了让我们在厨房里保持干净,如果厨房油腻不堪,乱七八糟,白衣服立刻就会被弄脏,提醒我们赶紧收拾,而这帽子则是不让头丝、屑掉到锅碗里,同样是为了保持清净。恩师说,病由口入,这干厨师一行的,第一要紧的是保持干净。”

    大太监一听这话,倒颇有道理,再看望江楼的厨师,果然个个清爽干净,指甲缝里没有一丝油垢,不象别家的酒楼,厨师一出来,都是油头油面的,好感顿生。

    大太监招手唤过刚才答话的:“你倒是个伶俐的,叫什么?”

    高帽厨师笑道:“公公,小的叫吴江,是鄞县望江楼的总掌柜,近日因京城新开分店,特意赶来查看,听到宫内公公有事相招,担心手下的弟子没见过大场面,应付不来,这就亲自赶来了。还请公公放心,望江楼一应厨师,都是小人一手带出来的,这世间,除了我的恩师,再没有人比我更知道这新式菜肴该如何烹饪了。”

    大太监一听吴江是从鄞县来的,顿时眼睛一亮:“太好了!你既然是鄞县人,自然应该见过神豆,更知道它的烧法!”说着,将神豆和那张方子都塞给了吴江。

    吴江只瞟了一眼,就笑道:“原来神豆已经流传到京城了,这几个炒制的法子,还是恩师和我一起商定的。后隆村的神豆全都留作种子了,恩师也只拿了有数的几个神豆让我练了一下手,这大李朝,也只有我才知道该怎么拿这神豆作菜。不过,有关方子已经送到各地的望江楼分店了,只等来年神豆大获丰收后,各分店就将一起推出神豆的各种烧法,让老百姓知道如何食用神豆。”

    大太监大喜:“那你还等什么?快快烧来!万岁爷可都等急了!”

    吴江立刻亲自上阵,他一边处理神豆,一边还向在旁边围观的御膳房大厨师们讲解着:“这神豆的皮呢,可以食用,也可以刮去,只看烧什么菜。比如这熘神豆丝,皮是一定要去净的,可如果是做神豆煎饼,保留着外面一层皮,就可以让卖相更好看。还有,这神豆淀粉含量极高,所以切成丝、块后,要放在清水中,让表层的淀粉化去,不然下锅一炒,就容易糊了锅--”

    大太监在旁边听得明白,暗中一比大拇指,嘿,这吴江果然是行家里手,要不然,哪里说得出这些道道来?

    御膳房里的各种料都是备齐的,吴江又带来了上好的茶籽油,不一会儿,一道醋溜神豆丝,一道煎神豆饼就已经做好了,只有一道牛肉烧神豆,还在大灶上滚着,吴江解释道:“这牛肉烧神豆,得先烧牛肉到八成熟,再下神豆,要不,神豆下锅太早,牛肉还没熟呢,神豆就烂了。”

    大太监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亲自拎了食盒,装了神豆丝和神豆饼,就向南书房而去。

    老皇帝正在南书房听内厂缉事头子的汇报--为何鄞县城出了万亩万斤神豆一事,不向自己汇报?

    那缉事头子心里一阵叫苦,内厂虽然手眼通天,可毕竟人手有限,主要精力还在于监视京中诸官员,另还要分出部分力量用于打探千年死敌草原胡族的动向,地方上最多也就留意一下州府道一级官员的动静,象鄞县城县令这种小官员,压根儿不会专门派探子去盯着。

    缉事头子小心翼翼地道:“万岁爷明察秋毫,那鄞县后隆村后龙先生,自从与天一阁仙长试行滴灌法之后,小人倒是暗中派出人员前去访问过后隆村,用的是走街穿巷的小贩身份,下面人报上来,后隆村虽然有私自入封神山开矿等事,却并没有什么作奸犯科之举。一众村民,都是忠君爱国的,其实那后隆村村民,原本都是军中子弟,是二皇子手下的,南国兵败后,被安置到了此处山沟沟里,他们是戴罪之身,但心里面依然是向着朝廷的,并不曾胡作非为。”

    老皇帝此时才知道后隆村的村民居然与二皇子有关,他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沉思了片刻:“那后隆村后龙先生与天一阁有缘,如今修行界又开放了山川之禁,想来开矿一事,自然是得到天一阁默许的,这倒不必去说它。不过,神豆一事事关重大,你居然一无所知,实在是大大的失职。”

    缉事头子重重磕头:“是,小人有负皇恩,实在该死!”他其实此前也听说过后隆村出了什么神豆,手下人还送上过一张藏宝图,说什么西山有神灵暗中对话,市井中都在传言神豆一事。缉事头子看着手中如小孩子涂鸦一样的藏宝图,气不打一处来--这种江湖骗术,也敢正经报到他面前来?将手下人劈头盖脸一顿骂,将神豆一事扔在了脑后。

    却没想到,八十老娘倒绷孩儿,自己居然在小阴沟里翻了船,经历了多少次剧烈的朝争安然无恙,却被乡下小地方冒出来的神豆拌了一搅,吃了老皇帝一顿排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五十章 宫中的小变化(七)

    (全本小说网,。)

    老皇帝冷哼了一声:“寡人看你养尊处优惯了,失了早年跟着我时的锐气,罢了,你年纪大了,我赏你恩典,养老去吧。”

    内厂缉事头子面如死灰,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被一绺到底,却也不敢叫屈,他是皇家最忠心的狗,老皇帝就算是要杀他,他也只会挺着脖子硬挨,当下磕了个头,黯然退了下去。

    内厂缉事头子刚要出南书房的门,老皇帝突然又淡淡地道:“我听说鄞县后隆村倒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比较适合养老。”

    内厂缉事是何等样人物,立刻明白过来,老皇帝明着处罚自己,实则是盯上了后隆村,命自己亲自到后隆村打探!

    这后隆村究竟有何方神圣,居然让圣上如此关注?!

    内厂缉事立刻道:“谢万岁爷恩典,小的小时候学过一些医,到后隆村中挂个牌子行医,倒也能勉强糊口饭吃。”

    内厂缉事头子哪里学过医,人家医者是救死护伤,他是专门送活人下地狱的,不过,内厂缉事们少不了要打斗,手里倒有些治跌打外伤的方子,内厂缉事头子拿了这些方子、丸药,到后隆村糊弄一下村民,不成问题。他之所以要冒充游医,是因为乡村之间很少有外来人到处乱窜,一般只有小贩和游医,而游医因为救死扶伤,最为乡民敬重。

    内厂缉事头子知道,老皇帝之所以如此大费周折派自己去后隆村,必是对后隆村极为看重,不希望朝中有别的势力干扰此事,暗中也有命自己保护后隆村之意,自己得了此秘令,不仅没有失了圣宠,更在老皇帝心中高看了几分。

    内厂缉事头子出了南书房,正好撞上老太监,他们两人是极熟的,老太监远远打了个招呼:“这不是薛智薛大人吗?怎么走得这样急?”

    内厂缉事头子一抬头:“下官见过吕岳定公公--”他突然想到自己如今是待罪之身,忙沉下脸,叹口气:“吕公公莫称小人为大人了,小人办错了差事,受了圣上责罚,已经削职为民了。”说着,脸如死灰般离去。

    大太监吕岳定一怔,他下意识看了自己手里的食盒一眼,立刻明白过来,一定是因为神豆一事,让薛智吃了挂落,亩产万斤神豆出世,人家望江楼一间民间酒楼都相应推出了烹饪法,内厂却一无所知,真是大大的失职。

    大太监吕岳定不敢多耽搁,死道友不死贫道,你薛智在神豆上栽了个大跟斗,我吕岳定还想靠着神豆讨个喜儿呢,万岁爷就是咱们这些刑余之人的天,圣上对神豆现世的欢喜溢于颜表,如果这几个新菜尝得好了,少不得还有赏赐,自己倒不在乎这点银子,难得的是这份喜气。

    大太监进南书房,布下菜,亲自取了筷子来试吃--这是为了验毒,就算这几道菜是大太监亲自盯着烧的,也不敢有误--老皇帝早等不及了,见大太监无事,忙如乡下老农一般,亲自挟了几筷放到嘴里,那神豆丝一入嘴,他就连连点头:“好吃,真好吃!”

    大太监吕岳定笑道:“这两个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