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144部分

我不求仙-第144部分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因为地里不长庄稼,小民实在过不下去了,才不得不铤而走险,刀头上舔血,换一家老少有口饭吃?这神豆如果真有亩产千斤,又不挑地,随便哪个山沟沟都能种活,那咱们西北的老少爷们,都要尊郭哥儿你是万家生佛了。”

    郭大路拍了拍楼大郎的肩:“你放心,这神豆是极高产,又极好种的,我这里还留有一些神豆的种子,你带回去种植好了,这神豆产量高,种上几年,就能在整个西北推广开来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六十章 纺织大业(二)

    (全本小说网,。)

    郭大路突然一笑:“其实你都不需要这样着急,鄞县县令黄学恒已经带着神豆进京献祥瑞了,只要当今的老皇帝没有老糊涂,必然知道这神豆的好处,着令天下推广,西北地区必然也会分到相应的种子。”

    楼大郎笑道:“这敢情好,不过郭哥儿能多给点神豆种也是好的,多种一点,多收一点,就少几家人挨饿啊。”

    郭大路能体会到楼大郎这几句话并非作伪,乃是真心诚意,突然心中一动--这棉花刚刚经自己手问世,还没找到适合的种植地点,楼大郎就找上门来,莫非是天意?

    要知道,在自己的本源时空,那西北之地原本就是棉花主产地,那些盐碱地种不了别的作物,种棉花却是极好的。

    郭大路笑道:“楼大哥,兄弟我这里有一门大财的生意,你可有兴趣插上一脚?”

    楼大郎一听“大财”,心中就是大大一跳,能被郭大路称为大财的,那一定是了不得的大生意,他咽了口口水,刚刚想重重一拍胸脯,却突然叹了口气,苦笑道:“郭哥儿,我倒是想一口应下来,可自家有几斤几两自家知,我楼家也就在西北有些小门路,能帮郭哥儿一些小忙,如果这生意要做遍全天下,我楼大郎就只能拖你的后腿了,这种害朋友的事,我是绝对不干的!”

    郭大路哈哈大笑:“楼大哥是个实在人,你放心,我这门生意啊,大李朝别的地方越是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越是做不得,只有你们西北才是最适合做这门生意的好地方。”

    楼大郎两眼直冒星星,搓着手道:“郭哥儿必不逛我,快说说,是怎样的一门生意?”

    郭大路从旁边抓过一把棉花,递给楼大郎:“楼大哥瞧瞧,此物如何?”

    楼大郎其实一到后隆村,就已经看到了那如同白云一般的新奇物事,但他一直强忍着不去多看一眼,这时见郭大路相询,才将棉花接到手里,细细在指间揉搓着,半晌才道:“此物甚妙!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是某种织物的原料,虽然比不了丝绸细滑,却比麻布要好多了,嗯,让我想想,我以前曾经见过来自南方一大岛上的织物,名为木棉,却有几分相似。”

    郭大路重重一拍大腿:“楼大哥果然是个懂行的!木棉--是了,海南岛上是产木棉的,和我的棉花有些相似--嘿,我以前怎么就忘了木棉呢,还有王道婆,算了,大李朝有没有这人都不知道--只不过,我这棉花产量比木棉高,纤维也比木棉长,更易后期加工。”

    楼大郎掂着棉花,沉吟道:“棉花--这名字倒好听,郭哥儿,莫非你想在西北种这棉花?”

    郭大路点点头:“不错,楼大哥,我想在西北广种棉花,后期,我还会给你造种种纺线、织布的机械,甚至还有印染的法子,制衣的图纸,让西北成为大李朝最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

    楼大郎听着郭大路描绘出的宏图伟业,整个人都激动得抖,这、这得是多庞大的产业啊,楼家要大财了!不!何止是大财!真要占据了衣食住行中的一个产业,那楼家就成了西北的土皇帝了,跺一脚整个西北都要抖一抖,什么州府道县,什么军头刀客,见了自己都得客气几分!

    要知道,垄断一个产业的大商人,和游商不同,倒腾物资的游商杀了也就杀了,可掌控百姓最重要的“衣着”的行业,却是关系国计民生,只要楼家不自己做死,那真是万世的基业啊!

    楼大郎死劲儿掐了一下自己的虎口,让自己冷静了下来,他想了想道:“郭哥儿,这天下织纺业的中心,向来在江南,江南的麻布、丝绸独占七分,养蚕业极为达,就连鄞县,几乎家家都能听到织机声,为何郭哥儿不在江南种这棉花,兴这织纺产业呢?”

    郭大路一比大拇指:“好!楼大哥,你居然没有被这天大的利益冲昏脑袋,问得出这话,就说明你是个内行人。我来告诉你,为何江南不适合推广棉花纺织业。”

    “江南土地金贵,最好的土地都被修行界夺走种植仙药仙木了,剩下的土地就算有神豆这样的高产作物,也不足以再用来种植棉花了,要不然,这棉田夺了仅剩下的粮田,当真要让农民饿死不成?”

    楼大郎点点头:“有道理,江南一带已经因为养蚕收丝,而出现了桑田占粮田之祸,如果再种棉花--果然是不行的。不过,郭哥儿,西北虽然地广,可那都是盐碱地,而且年年干旱,并不适合种庄稼啊。”

    郭大路笑道:“不用担心,我这棉花和别的庄稼不同,能在盐碱地里生长,只是在结棉桃时,需要多浇点水,我这里有坎儿井一物,只要你们造着法子打井就能在雨季收集雨水,然后在旱季使用。其实如果到了西域种棉花更好,那儿昼夜温差大,长出的棉花纤维更长,更利于纺织。”

    楼大郎笑道:“郭哥儿已经为咱们的西北百姓考虑得这样仔细了,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等我回乡立刻将家里所有的银子都掏出来,收购盐碱地,打那什么坎儿井,广种棉花!”

    郭大路道:“等来年棉花收获后,我会将后隆村特制的纺纱、织布机送到你那儿,你招收那些巧手的妇人来做工,这些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大量安置劳动力,西北人家多一个做工的,就能多赚一份钱,这样一来,男的种棉花,女的做织工,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李波刚才在一边听着郭大哥和楼大郎的对话,早就急得抓耳挠腮了,这棉花生意一听就是大财的,为何交给一个外乡人来做?

    没错,楼大郎是楼上仙的亲戚,可多给他一些雪糖的份额,也就足够还了这人情了,为何郭大哥要将棉花生意这样天大的一注横财相让呢?如果不是郭大路如今威望日渐深厚,李波恨不能出言打断他的话了。

    可是听着听着,才明白过来,原来棉花这一产业,并不适合江南,居然还与土壤、环境、人口等相关,其实这些道理,郭大哥以前在义学课堂上都是提过的,偏偏自己漫不经心,难道说,自己这科学门的弟子,看事物还不如楼大郎来得深远?

    等李波听到郭大路提到纺织机械一物时,这才乐得合不拢嘴,是了,棉花产业真正赚钱的就在这些机械吧,想来郭大哥明的机械必是与市井里常见的织机不同的,一定是那啥--对,效率更高,西北人家想要织布作衣,非后隆村所产机械不同,这棉花产业的大头,依然是后隆村赚去了,西北百姓也只不过赚些体力辛苦钱罢了。

    对了,有关这一点,郭大哥义学上也讲过,这就叫技术垄断,技术,才是真正赚大银子的!相比之下,楼大郎前期要投入大笔银子开垦、打井、种棉花,后期还要组织人手纺线、织布、销售,那可真正是赚辛苦钱啊。

    李波暗中向郭大路的背影比了下大拇指--郭哥儿就是厉害,挖了一个大坑让楼大郎跳,结果楼大郎还抢着往坑里蹦,一幅天下舍我其谁的架势,谁要是这时劝他收手,退出棉花产业,保管他啐你一脸唾沫--敢挡楼家财大业,去死吧你!

    郭大路将楼大郎带回自己家里,两人挑灯夜谈,当楼大郎听到郭大路给他描绘的纺织产业前景时,兴奋得根本睡不着,郭大路倒也不藏私,将棉花种植的要点,需要防止的病虫害,坎儿井挖掘的工程技术难点,在建立大规模集中式厂房之前,如何通过代加工的方式,在小门小户中推广小型织机,等到解决了动力源的问题后,再上大型厂房等等一一道来--甚至连如何推广棉布这种新的纺织品的经销手段,都替楼大郎想好了。

    两人谈得入港,郭大路光着脚跳下了床,抽出铅笔写起来,楼大郎就等在旁边,看一张惊叹一张,不时结合西北的经济民生等实际情况,改正一下其中的措施,比如大型纺织厂所有员工必须是女子,因为西北民风不如江南开放,让女子出门做工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如果厂里有个男的,绝对不会有一个女工敢来上工,给再多的银子也不成。所以,后隆村还得麻烦培训一些女性的织机维修人员--郭大路心说,这就是所谓的封建礼教压在女性头上的大山啊。

    不过,随着西北越来越多的妇女当上纺织工人,自己也能赚一份钱,那她们在家里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终有一日,有一些勇敢的女性会挑战压在自己头上的种种压迫。

    等到天明,郭大路已经整理出了一本厚厚的西北纺织产业展纲要,自然,有些具体的实施环节,还需要楼大郎自行摸索、体会。但有了这高屋建瓴的纲要,楼大郎再不是两眼一抹黑了,真正叫远大前程就在眼前。(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六十一章 纺织大业(三)

    (全本小说网,。)

    楼大郎正喜滋滋地抚摸着纲要,郭大路突然叹了口气:“楼大哥,我将你拖入这个行业,却不知是帮你还是害你,有了这份纲要,你楼家富可敌国指日可待,可是西北民风剽悍,马匪刀客遍地,更不要说那些大大小小的军头了。我听说李华师弟说,那些军头仗着天高皇帝远,就连当今圣上的圣旨也不大放在眼里,不过维持一个表面上的顺服而已。”

    楼大郎神情一肃:“郭哥儿,你说得没错,要不是西北大小军头内部矛盾重重,争斗不休,西北一地早就脱离大李朝的疆域了,不过朝廷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用粮饷卡着那些军头们的脖子,让他们难以坐大。可我这纺织厂一建,银子滚滚而来,少不得财帛动人心,会让有些人动了不该有的念头,虽然不至于家破人亡,但受些敲诈勒索,却是免不了的。不过你放心,我楼氏在西北也略有根基,等我回去后,一边种植棉花,一边暗中招兵买马,配上后隆村的精钢兵器,哼哼,我倒要看看,谁敢来惹我楼氏,莫非当我楼氏的刀饮不得血吗?”

    郭大路倒没想到,楼大郎这看过去貌似花花大少的公子哥儿,居然隐藏着如此铁血的一面,是了,他楼氏惨遭大变,几乎被灭了满门,所谓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楼大郎能混到现在,足见并非庸人之辈。

    郭大路突然现,自己似乎放出了了不得的东西呢。

    楼大郎在自己的帮助下,将建立起的棉纺产业,代表着资本主义的雏形,无论是棉花田还是纺织厂,都意味着楼大郎将直接、间接控制大量的人口,而同时,他又将建立起一支绝对忠心于自己的武装,当资本家同时掌握了武力--你妹的,这画风太美,自己都有些不敢看了。

    虽然郭大路掌握着高端技术的供应能力,但是毕竟西北离江南实在太远,所谓鞭长莫及,自己对棉纺基地的控制大大减弱,西北这块地,向来不太安定啊,如果因为自己一通乱搞,居然将这块土地分裂出去,那,自己不就成了大李朝的罪人了?

    郭大路虽然只是一个穿越客,大李朝也是被他在内心看不起的所谓的封建王朝,但对大李朝两千余年的大一统,郭大路是很欣赏的,更对大李朝动不动就越境作战,惩罚外夷大加赞叹,每当听李华讲述有关史实时,都要大声叫好,没办法,谁让每个种花人心中都有一个深深的大国情节呢。

    只是西北这一块地有些特殊,自太祖立国以来,当地的大小军头就是在半独立状态,听调不听宣,只因为经济和民生实在是太弱后,需要中央不断输血,没有分裂的资本,可如果棉纺业兴旺起来,楼大郎在一些野心家的挑唆下--这可是很难说的,人的本心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如今的楼大郎只不过是个只想着财的小财主,可等他走到了一定的高位,他的野心--好吧,咱说好听点,理想也会有所变化,到时候一手钱袋子,一手枪杆子,生出些非份之想,完全是件很自然的事。

    郭大路正在沉思,楼大郎突然做了个动作,他卟嗵一声在郭大路面前跪了下来:“郭哥儿--不,郭大仙扶助楼氏大恩大德永不敢忘!小人愿拜在科学门门下,聆听上仙教诲,并请上仙派一高足,随弟子同回西北,共创棉纺基地!”

    呵,楼大郎真是太聪明了,他在看到棉纺业巨大的经济前途之时,也明白过来,这乃是国之重器,自己如果不付出相应的代价,是不可能轻轻松松将这个大饼吞下去的,要知道,整个棉纺业的设计、展都在郭大路的脑子里,只要郭大路稍微卡下脖子,远在西北吃沙开垦的楼大郎就得叫苦连天。这无关两人的信任与否,而在于利益,这份利益实在太大,大得,会让人迷失本心。

    所以,楼大郎以拜师为名向郭大路表忠心,同时,请郭大路派心腹人员赴西北充当监军,这两个举动虽然并不能完全地将双方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但多少让远在江南的郭大路在西北有了耳目、爪牙,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郭大路这次也不客套,当下开了大门,唤来李华以及浩哥儿、傻大个、李波、大妞等一众学生,在义学学堂行了拜师礼,正式收了楼大郎这学生,楼大郎倒也光棍,虽然年龄比孩子们都大出一大截,却坚持先入门为大,一口一个李如浩师哥、沙林师兄、李波师哥地乱叫,甚至追着雄初梅也大叫师姐,气得雄初梅踢了他一个跟斗:“老娘看上去有这样老吗?”

    郭大路咳嗽了一声:“你们楼师弟既将在西北创立一个棉纺基地,事多杂乱,他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你们有谁有兴趣随他一起去西北,帮他一个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