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155部分

我不求仙-第155部分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老村长婆娘笑道:“这韭菜呀,是诸小少爷亲手送来的呢。说是照着郭哥儿的吩咐,整了一个塑料大棚,专门种啥子反季节蔬菜。”

    原来,郭大路实在是忍受不了一到了冬季,田里就是一片枯黄,啥菜都没得吃,干脆就将收藏的塑料薄膜大多都拿了出来,指点着诸小少爷,搭了一个塑料暖棚。

    这要是林远尘看见,非气的跳脚不可,这样大的一个塑料暖棚,不知能培育出多少赤炼果来,可是郭大路居然只是为了满足他的馋嘴!可在郭大路心里,什么赤炼果算个屁,还不如番茄来得好吃呢!

    朱老村长却是见过那个什么塑料的,今天,几位上仙施展嫁接之术,用的就是塑料,他叹了口气:“郭哥儿真是胡来,这塑料乃是仙物,怎么就为了吃几口菜,就全都浪费了?”

    朱老村长婆娘道:“这塑料大棚很值钱吗?诸小少爷说,郭哥儿曾经私下嘀咕过,这塑料大棚并不是最好的,等到以后做出啥子玻璃,这反季节的暖棚还能盖得更大。我也不知道这玻璃是啥物件儿,可是郭哥儿说出来的话,那是绝不会有错的。没准儿以后到了冬天,咱们天天都能吃上新鲜蔬菜呢。”

    朱老村长婆娘说到了兴头上,也没注意老板那张耷拉着的老脸,她兴兴头地道:“今儿个,我到咱们家的新房子去看了看,那房子已经盖到4楼了,马上就要结顶了。哎哟,那可正是了不得啊,简直是跟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差不多,整整4层楼高!我站在顶上扒着窗户往外看风景,这腿都直打哆嗦。那钢筋水泥柱子,比封神山里的千年老檀木还要结实!还有浴室里墙上铺的瓷砖,雪白一样亮,都能照出人影儿来呢!我老婆子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我就算现在两眼一闭腿一蹬,看到地下的老祖宗也得笑出声来。这一切都是个郭哥儿带给我们的,现在,郭哥儿又成了鄞县城最大的地主,咱们跟着他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朱老村长婆娘的话还没有说完,只见啪一声,朱老村长将筷子重重往案几上一拍,腾身而起,披上衣服,就匆匆向门外而去。

    婆娘一怔:“哎,老伴儿你这是去哪儿啊?你饭还没吃完呢!”可是朱老村长的背影早就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之中。

    朱老村长匆匆来到郭家门口,刚拍了拍门,郭进就从里面把门打开了,他似乎早就猜到朱老村长会上门,点点头,轻声道:“大路在自己房里呢,闷到现在,连饭也没吃。”

    朱老村长红着一张老脸:“我这就找他去。”

    朱老村长走到郭大路门口,李华、浩哥儿和黄满元都站在门口,依然没有离去,李华看到朱老村长的身影,咳嗽了一声,上前拍了拍门:“小师兄,朱老村长找你有事哩。”(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歪了的屁股(三)

    (全本小说网,。)

    郭大路正在梦中缠着白素贞,白素贞突然推了他一把:“有人找你呢。”他一激灵睁开眼来,忙跳下了床,打开了门:“朱老村长?这样晚了你还来做啥?”

    朱老村长突然抬起手,重重打了自己一个耳光,痛心疾道:“我老糊涂啊!忘了本了!咱们也是穷困人出身,怎么有了点子身家,眼里就只剩下钱了呢!”

    郭大路唬了一大跳,忙上前拦住了朱老村长还要抽打自己的手:“这怎么说的?!这怎么说的?!朱老村长,你都一把年纪了,小心伤着自己。”

    朱老村长老泪横流:“我这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肚子里去了!还没郭哥儿你一个小伙子想得明白呢!我回到家里,左思右想,觉得刚才那些话说得不地道!咱们得摸着良心做人!后隆村的日子是好起来了,可这天下穷人还有亿万呢,别的不说,就咱们鄞县,不知还有多少失地农民穷得揭不开锅。可我却尽想着,怎么给咱们后隆村捞好处。居然还敢顶郭哥儿你的嘴!我、我真是糊涂透顶了!”

    旁边李华也长叹一声:“朱老村长你能漏夜赶来认错,实在是难得的佳话,可我身为科学门师叔,一直待在小师兄身边,深受他的教诲,却也一时糊涂了!我科学门修的是功德之力,我却斤斤计较蝇头小利,那可不是舍本逐末吗?掌门师兄,我错了,愿受师兄责罚。”说着,李华一撩袍子,扑嗵一声跪了下来。

    郭大路刚要去扶李华,门口一阵响,李大眼、周木匠等人结伙而入,李大眼大声嚷嚷道:“郭哥儿,几位叔叔伯伯来给你认错了!我们回家后,左思右想总觉得自己不对,怎么自己成了以前咱们乡亲们最讨厌的地主老财了?这良心都黑了!”

    看着村民们纷纷前来认错,郭大路心中满是感慨,这就是老百姓最朴素的阶级感情啊,他们说不出大道理,也没什么理论的深度,但是他们凭着本心知道,自己做错了!

    可惜啊,这样的本心是维持不了多久的,随着后隆村的大步展,他们必然将在郭大路的带领下,凭借科学门的技术优势,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到了那时,无论他们良心过得去过不去,他们都将成为大资本家,高踞剥削者的上层位置。

    这一幕情景,几乎是指日可见的!

    因为郭大路展的是工业,大工业,这和小农经济不同,大李朝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展了两千余年,土地集中现象惊人,可也没有彻底把农民逼到死路上去,因为小农经济展生产力有限,财富的汇集度也有限,可是工业可不同了,大大不同了!

    郭大路粗浅的经济理论告诉他,资本主义可是头凶兽,短短百年内展的生产力,远远过封建小农经济数千年的展,资本家获得的财富,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还要多,而其对底层老百姓的压榨、剥削程度也更甚!

    资本来到人家,从头到脚滴着血,这句话,绝对不是虚言!

    郭大路看着面前依然保留着一份纯朴善良的朱老村长、李华、李大眼、周木匠等人,在心头长叹一口气,自己心里所思所想,就算是讲给他们听,他们也无法理解,更何况,理解了也没用,因为,这就是社会展的必然规律。

    他一一扶起众人:“其他的话,我也不多说了,我只有一句话要交待,那就是,毋忘初心。”

    朱老村长重重点头:“对对对,毋忘初心、毋忘初心。咱们的初心,就是让穷人过上好日子。郭哥儿,咱们信你,由你带着,一定能让更多穷人过上好日子!”

    得得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匹马漏夜跑进了后隆村,骑在马背上,气喘吁吁的正是汤和。汤和熟门熟路跑到郭家院子前,跳下马来,高声嚷嚷道:“后龙先生,黄县令有急信送给您!”

    郭大路忙让汤和进来,接过信,又让浩哥儿带汤和下去喝茶吃点心,自己打开了信,瞟了几眼,一笑,对旁边眼巴巴看着的众人道:“是好消息,皇帝老儿见了神豆极是欢喜,已经诏告天下,推广神豆。嗯,这个老皇帝倒也是心里有着老百姓的,看得出这神豆真正的价值。我还以为做皇帝的都喜欢一些虚头巴脑的祥瑞呢,什么花花草草,奇兽异果的,这神豆外表灰不溜丢的,丢泥里都没人会多看一眼。”

    李华笑道:“当今圣上为政二十载,倒也是勤政爱民的。”他接过书信,匆匆就着火光看了几眼,突然惊叹道:“丹书铁券!丹书铁券!小师兄,你怎么不告诉我们圣上颁下了丹书铁券?!”

    众村民听到丹书铁券四个字,哄一声闹起来,人人都想争夺那封黄学恒的来信,最后还是朱老村长抢到了手里,但他想了想,又郑重地转交给了郭进:“郭进啊,你看看吧,你养了个好儿子啊,为郭家光宗耀祖啊!”

    郭进接过信,两只手都在哆嗦,看了又看,结结巴巴道:“真的!真的!皇爷爷赐下了丹书铁券,还、还追封我郭氏三代,就连末出生的孩子,都赏了爵位!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他扑嗵一声就跪了下来,冲着京城方向连连磕头。

    郭大路赶紧把郭进扶了起来:“这是怎么说的?这丹书铁券很了不得吗?”郭大路以前看《水浒传》并没有觉得丹书铁券有啥牛逼的,小旋风柴进就有祖传的丹书铁券,可人家要整你照样往死里坑,差点就死在井里了。

    郭进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孩子,瞎说啥,这丹书铁券可了不得,有了这东西,我郭家世世代代香火不绝,与国同戚啊。”

    李华知道,自己这位小师兄为人所不能,可在一些常识上,却是不怎么懂的,他在旁边解释道:“掌门师兄,圣上颁下为丹书铁券,就是正式封科学门为天下公认的修行门派。”(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八十二章 坐歪了的屁股(四)

    (全本小说网,。)

    李华自己也禁不住有些兴奋,他扔下县教学的正经官身不做,跑到后隆村来跟着郭大路修些野狐禅,如今有这丹书铁券,可算是成了正果了!

    他道:“今后我科学门不但年年都有官府送上额定的银粮花费,更重要的是,一年四时祭祀之时,科学门也名列其中,享受上至皇上,下至百官,以及全国亿万百姓的香火!这可是极了不得的,大李朝修行门派虽然多,可两千余年来,得了丹书铁券的,也不过一百二十七家而已。从此后,科学门的根基,算是深深扎在大李朝了,只要我们不谋反,不行伤天害理的事,就与国长存。”

    郭大路挠了挠头:“这丹书铁券如此牛逼?我还以为在大李朝,修行界的地位远在凡间之上,就是贵为帝王,对修行者也要客气三分,可没想到,原来皇家也可以封赏修行者,甚至还有这等的好处?”

    李华咳嗽了一声:“我朝虽然以修行界为尊,可皇帝毕竟是凡间的至尊,代天管理亿万百姓,故有天子之称。皇帝颁下的封赏,对修行者也有相当的好处。掌门师兄,你可听说过它山堰?”

    它山堰,这是什么东东,听名字,好象一样什么水利设施。

    旁边朱老村长道:“这它山堰就是鄞江上的一处水坝,千余年前所建,有了这水坝,旱时保水,涝时排水,还能阻挡外海咸潮的入侵,实在是惠民无数。就连我们后隆村这一带的葛草田,也是得益于它山堰呢。”

    果然是个古代水利工程,郭大路挠了挠头:“千余年前的工程吗?没有钢筋水泥,能造起这样的工程,也算了不起了。”

    李华道:“当时建它山堰的官员叫王元玮,是鄞县的县令,他用千年乌梅木在水底下打桩,不惧咸水腐蚀,可没想到,那水底下有妖物,打下一根乌梅木,次日那木桩就自动浮了起来。眼看那它山堰不能成,王县令心急如焚,他一咬牙,写了一封祭天书,拜祭上天,然后身着官袍,抱着乌梅木,以身祭桩,让众人打下桩去。那乌梅木打入水底,一股股血水直冒上来,王县今以身恂桩,但这乌梅木却再也没有浮起来,它山堰得以大成。”

    郭大路吓了一跳,万万没想到一个水坝居然要付出人命才能建成,他连连跺脚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这水坝施工根本不需要这样复杂的,只要旁边开个引流渠,排干围堰内的水,然后用钢筋水泥做梁柱,再大的坝也造得起来,何必以身祭桩,真是真是可惜!”郭大路原本是想说愚昧的,但好歹尊重那王元玮县令是个好人,这才没出口。

    李华道:“掌门师兄有种种妙术,钢筋水泥神奇无比,但王县令是千余年前的官员,并没有咱们科学门这样的手段,更何况听闻水底有妖物,所以只能用这办法。不过,王县令以身祭桩的事迹传出后,当时的皇帝极为感动,就下旨封他为它山堰水伯,在它山堰旁立了座小庙,死后封神,享受万民香火,也算得了正果。”

    郭大路一呆:“李师弟,你、你的意思是说,皇帝一封圣旨,那王元玮就成了神仙了?他、他活过来了?”

    李华道:“不是活过来,是成了神了,王县令已经失去了**凡胎,但成神后,却也能显灵的。”

    郭大路使劲挠着头,突然问道:“你说那王县令的庙就在它山堰旁,如今可还在?我想去看一看!”

    李华不知道郭大路为何在这三更半夜突然想到一座小庙去看个并不有名的小神,但看他一脸严肃,便点了点头:“那它山堰水伯庙就在离后隆村十余里处,我这就带掌门师兄前去。”

    郭大路并没有多带人,就和李华和浩哥儿等三人打着火把,骑着几头小驴就匆匆上了路。

    沿着溪水一路向东,沿途都很平坦,很快就到了它山堰,月光下的它山堰其实就是一水坝,平整的青石板就铺在坝上,如今正是枯水期,水量并不多,一条坝隔开了鄞江溪水和外面的姚江水,那姚江是直通大海的,如果没有这条它山堰,海水就会在涨潮时侵入鄞江,把四周的数万亩葛草田全都盐碱化了。

    李华一指它山堰左侧的一座小小的建筑:“小师兄,那就是它山堰水伯庙了。”

    郭大路一瞧,这水伯庙甚是陈旧简陋,已经多年没有香火了,庙门口的那个石香炉里空空如也,原本垂挂在门口、窗户处的布幔也只剩下几缕破布头,随着夜风摇晃着,大门不翼而飞,如同人缺了门牙一般。

    三人往前走了几步,突然从庙里逃窜出几只小兽,不知是老鼠呢还是黄鼠狼,一溜烟窜进旁边的草丛里不见了。

    郭大路皱了皱眉:“这庙怎么如此破败?”

    李华尴尬地笑了笑:“这庙已经立了千余年了,后来的官员疏于管理--唉,其实说实话吧,是朝廷拔下的祭祀用的银子,全让那些小人给贪污了,反正这山高皇帝远的,也不会有人来查。这它山堰水伯庙总算还有个屋顶,没有在风雨中倒塌就算好的了。”

    郭大路走进庙里,只见庙也就数十平方大,里面一个高台,上面有个泥塑的神像,却是一身古代官员的打扮,慈眉善目地笑着,那泥胎外的金漆早就剥落了,露出了里面的黄泥和稻草。

    原本神像前有个案几,上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