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27部分

我不求仙-第27部分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浩哥儿眼里,郭大路视金钱如粪土,义气为先,救孤寡于绝境,是实实在在的好汉!英雄!

    浩哥儿立刻把郭大路上族谱的事传了出去,很快,不仅傻大个等孩子们来了,大妞姐妹们来了,周木匠、李大眼等村民也来了不少。

    郭大路跟着朱老村长来到祠堂,祠堂其实就是一个小庙,也就一进大小,只不过供桌上放的不是神佛泥塑,而是一份黄表纸的族谱,朱老村长洗了手,神情肃穆起来,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向族谱行了个礼--其实这族谱更应该称为后隆村花名册,上面并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族谱,而是众多姓氏分门别类都登记在上面。

    朱老村长找到了郭姓--上面只有两个名字,一个就是郭进,另一个则是郭氏--那是郭大路没见过面的便宜老娘,后隆村的村民因为是败军流放至此,原本的族谱都已经断绝了,在这里休养生息的最多也只有两代,所以新的族谱相对较简单。否则的话,光一个姓氏的族谱,就有裹脚布那样老长的一卷。

    朱老村长取过朱砂笔,在郭进后面端端正正写上“郭大路”三个字。

    好了,郭大路算是正式落户了。从此后,这世上再无国大路此人,唯有郭大路。

    郭大路也学着向族谱行了礼。

    他还真有点认真起来,因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在后隆村将一直生活下去,娶妻生子,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的名字,也将续写在这族谱之上。

    朱老村长放回族谱,转过身来,咳嗽了一声,正想向郭大路说几句场面话,少不了今后要本份做人,敬老爱幼等套话,突然,郭进摸索着上前一步:“老村长,还请麻烦你给咱家大路测一测。”

    朱老村长一怔:“测一测?当年郭大路刚出生时,不是测过了吗?”

    郭进闭着眼望向老村长:“时日长了,早已经忘了。”

    郭大路在旁边心里嘀咕,测一测,测什么?测八字?给我算命?这大李朝的人,还真是迷信啊。

    不过算命这东西,就算是到了21世纪依然流行,图新鲜的年青人,不仅算八字,看黄历,还搞什么星座、塔罗牌等洋玩意儿。

    测就测吧,郭大路倒要看看自己能测出什么命来--哈哈,算算自己这一生能讨几个老婆生几个孩子,倒也有趣。

    朱老村长略一沉吟:“那就测测吧,这又并不费事。”

    朱老村长再一次净手,行礼,然后从案桌后取出了一个小木盘,郭大路看着一阵好奇--这是什么?罗盘?罗盘不是用来看风水的吗?

    朱老村长端着罗盘,唤过周木匠让他帮忙,周木匠拉过正在好奇的郭大路的手,在他的手指上飞快地用小刀割了一刀,郭大路唬了一跳--这是做什么?!怎么动刀子了?不是测八字算命吗?怎么成了滴血认亲的节奏了?

    不好!难道说,时至今日,其实郭进依然并没有真正相信自己是他走失的儿子,借这个机会,想要滴血验亲?

    郭大路知道,滴血认亲这玩意儿根本做不了准,古人没有血型的概念,只是简单地认为两滴不同的血能融合,就是有血缘关系,否则的话,就并非亲生--这不是瞎扯蛋嘛。万一自己的血和郭进的血不能融合,不知道会平添多少风波。

    郭大路正在紧张,只见周木匠轻捏自己的手指,将手上的血,滴到了朱老村长捧着着木盘上--咦咦,滴血认亲不是该滴在盛着水的碗里的吗?

    那血一滴到木盘里,并没有渗到木底座内,而是滴溜溜在木盘里转起来--郭大路看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我靠,这是什么东东?!

    -----------------------------------------------------------------------------------------------------------感谢伟厷孒ˊ、幽圣天使的打赏,本书最新上传,目前还没有签约,所以只能按部就班,每天定时更新5000字,毛豆已经很努力了,毕竟毛豆本身另有本职工作要忙。放心,好书要慢慢品的,这样才能保证质量不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十三章 五行不全(二)

    (全本小说网,。)

    郭大路这才发现,木盘子底部刻着好几种符纹,其中有几个繁体字他认得,分别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五行。

    郭大路莫名所以,朱老村长也惊讶莫名,他低声惊呼道:“这是怎么回来?郭哥儿的血滴怎么没有停下来--金木水火土,他的灵性居然不在五行之内?郭进,你还记得郭哥儿刚刚出生时,滴血测出的是哪一种灵性吗?”

    郭进眼瞎了,并没有看到木盘中奇怪的那一幕,他语带紧张地道:“出什么事了?我刚才说过,大路小时候的事,我都忘了。”

    周木匠在旁边也看呆了,他道:“这可真奇了,这天下生灵都有灵性,金木水火土必占一性,先天有灵者,还是双属性。可郭哥儿的血滴怎么一种灵性都不占,只是在盘中转个不停?我活了半辈子,还真没见这种奇事。对了,是不是郭哥儿的血滴的还不够多?”

    周木匠不由分说,拉着郭大路的手,又往木盘里挤了一大滴血,那血落到盘中,与刚才第一滴血融合,同样在盘中滚动不停。

    旁边的村民看了,也个个称奇。

    就在这时,郭大路的血滴突然滚到木盘中央,然后渗到了盘底,消失不见。

    所有的人都呆在当场,朱老村长捧着木盘的手都在颤抖,半晌才道:“郭大路的灵性不占五行--他、他居然是五根不全之人!”

    村民们齐齐发出叹息着,看着郭大路的眼神充满了同情。

    郭大路一脸不解,实在忍不住问道:“老村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朱老村长同情地看着郭大路:“这世间生灵皆有灵性,分金木水火土五行,依灵性行事,则事半功倍,逆性而行,易招大祸,就连修行也要依着灵性而行,否则就成了逆天行事了。”

    郭大路松了口气--什么灵性不灵性,全都是迷信,根本不值一提,还修行呢,古人就是愚昧,从皇帝到小民,个个想着修仙得道,长生不老。

    朱老村长还在念叨:“唉,郭哥儿这样的情况,我从来没听过也没见过,这、这只有五根不全的人才会这样,这样的人无论如何努力,一生都是--”

    他实在说不下去了,五根不全的人不仅一生命运多舛,甚至还受他人歧视,再穷的人家,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五根不全之人。

    只不过,奇怪的是,一般而言,五根不全的人一出生在肉身上就有所体现,非聋必哑,或者半疯半癲,象郭大路这样长得健康健康的却是极为罕见,但是,有时候五根不全的人疾病并无表象,却更可怕,比如说天阉!

    这天阉之人平时与常人无异,甚至还能升官发财,可就是不能人道,无法生育子息,这样的人幼时看不出异常,要到成人时才会发现,其中之痛苦,不为人知,很多天阉之人最后是选择进宫,伺候天家。

    郭大路并不知道,自己在朱老村长眼中,已经成了太监一枚,他一脸无所谓--这种迷信的东西,在21世纪华夏经过唯物主义教育出来的新青年面前,统统都是渣渣,什么牛鬼蛇神,全都该扫到历史的垃圾堆里。

    郭进的脸上看不出悲喜,他只是紧紧抓着郭大路的手,似乎生怕这个突然回来的儿子,又突然再次消失一样。他冲朱老村长点了点头:“麻烦村长了,儿子,咱们回家。”

    当天,关于郭大路五行不全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后隆村,村民们都为郭大路而叹息,好好的一个小伙子,怎么就五行不全了呢。倒是浩哥儿等孩子们,根本不在乎什么五行不全,在他们心中,郭大路就是好汉。

    不过,此事有个附带效应,那就是原本前来说媒的娘们儿再也不上门了--谁也不愿意将好好的女儿嫁给一个五行不全之人。感谢郭大路是一回事,可是事关女儿一生的幸福就是另一回事。

    郭大路并不知道那幕后种种,他只知道家里清净了不少,那些老娘们儿实在不是他能对付的,正好落个耳根清净。

    郭大路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他曾经答应过,要以黄笔贴式的名义,将积肥法传播开去。

    这事儿,就算黄笔贴式不来威逼,郭大路也心甘情愿会做,他至今所见所闻,大李朝的农民真是苦,只要能帮他们一点忙,那也是好的。

    郭大路却不知道,他此举却又合了天道,天道有灵,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如果有一富人,嘴里念叨着我要做好事,然后花了天价的钱,给穷人送衣送食,这在天道眼中,并不算是真正的做好事,那叫沽名钓誉!又叫售买人心!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做好事呢,那就得象雷锋叔叔那样,真正的助人为乐,将帮助别人当做自己最快乐的事,不求名不求利,自然而为。

    郭大路所做所为,还真成了活雷峰,做好事不留名,甚至比雷锋更进一步,不拍照片,不写笔记。除了天道,世间没有人知道他在做好事。

    这才是真正的纯善。

    郭大路匆匆找到周木匠:“周大叔,你会不会造纸?”

    周木匠挠了挠头:“我虽然没有亲手造过纸,却知道造纸匠作的规程--伐木为屑,与麻、渔网一起放在水里沤烂--”

    郭大路一听就知道周木匠的确知道如何造纸,他忙打断道:“周大叔,咱们不用做上好的雪花宣纸,只要用竹子、稻草做成竹纸、草纸,我想过了,就利用咱们造在溪边的水车做为动力源,带动石臼,捶打竹子和稻草,然后打浆、抄纸、榨纸--”

    周木匠呦了一声:“郭哥儿,没想到你居然知道怎样造纸,这一定也是救你的封神山异人教你的吧?”

    郭大路一怔,继而明白过来,自己胡说八道的被封神山异人所救一事,已经流传开来了,这样也好,以后有什么事,都推异人头上好了。

    他点点头:“没错,周大叔,这样的纸能不能做?”

    周木匠道:“做倒是能做,只不过做出来的纸太过粗糙,不适合书写啊。”

    郭大路哈哈笑道:“这纸本就不是用来书写文章的,而是用来--”他凑到周木匠耳边低声嘀咕了一句。

    周木匠的眼睛都要瞪圆了:“天爷爷!居然用纸来擦屁股!郭大路你、你也太作贱纸了!”

    没错,郭大路造的是草纸,用来擦屁股用的,他实在是受不了用竹片刮屁股了,除了厕所外,郭大路第二件造福与民的大事,就是造草纸!

    只不过,在周木匠等人眼中,这纸是用来书写文章用的,最是神圣不过,所谓文章千古事,连带着写文章用的纸笔墨都是极珍贵的事物,真正的文雅人家,家里必定藏有上好的纸张砚墨,视为传家宝。

    可郭大路这厮,居然要用纸擦屁股!

    周木匠一时间气得吹胡子瞪眼。

    郭大路忙安慰道:“周大叔,你别生气啊,咱们这草纸原本就是不值钱的竹子和稻草做的,和那上好的宣纸不可同日而语,用来擦屁股并不是不敬纸张,但却比竹片儿好用多了,甚至还可以卖钱。”

    周木匠一呆:“卖钱?”

    郭大路重重点头:“没错,卖钱,我让浩哥儿盖在集市上的厕所免费供人使用,但是用这草纸,却要另外花钱,我也不多要,一扎草纸,只要一文钱。”

    周木匠打量着郭大路比划的一扎草纸的厚度:“这样多的草纸,只要一文钱,果然划算,想来愿意买的人必多,不仅是在厕所可以用,也可以回家用。”

    在周木匠看来,后山上的竹子和田里的稻草,原本就不花分文,至于造纸化的劳力--乡下人从田里下来就闲下来无所事事,化点力气能赚钱没什么不好的,所以一文钱一扎草纸,实在是物美价廉,不愁没有生意。

    周木匠重重点头:“中,这生意做得。好,我这就叫人去田上砍竹子,再找找李大眼,如果能在石臼上包层铁皮,打浆的效果会更好。”

    不一会儿,村里人很快知道郭大路又在折腾新花样儿了--要造纸,造专门擦腚的纸。

    浩哥儿最是热情高涨,带着傻大个等孩子忙前忙后,将砍来的竹子先用刀劈成碎片,将稻草、破麻布煎碎绞烂,然后投到经过改造的水车的石臼里。

    水车在充沛的溪流的带动下,给了石臼源源不绝的动力,舂头一上一下,将竹草麻等舂得稀烂,然后将初步成形的原料移到旁边挖好的大锅里,在里面倒进石灰一起蒸煮--如果是造宣纸,这得反复蒸煮、漂洗上十多天,只不过,郭大路造的是草纸,所以煮上两三天也就足够了。

    不过,在诸多原料中,郭大路又新添一样东西,那就是弥猴桃藤,他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期制传统纸张的访谈,提到弥猴桃藤的汁液用来做纸有极好的效果,而后隆村的后山上多得是弥猴桃,随意就可以砍来大量的藤枝。(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十四章 印刷新术(一)

    (全本小说网,。)

    众多煮烂的原料被周木匠、李大眼等村民再次放回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最后将捣烂的泥面倒进一个放着清水的大木槽里,不停的用大木棍搅拌。

    这时,已经能看到水面上浮着一层浓浓的纸浆。

    周木匠用一张细竹帘,在纸浆中一抄,竹帘上就形成一层纸膜。

    周木匠将纸膜小心翼翼倒在一块打磨光滑的青石板上,等阴干后,就是成形的草纸了。

    朱老村长打量着草纸,晃着脑袋:“这纸虽然比不上城里上好的宣纸,却也算是好的了,小娃子用来练练字也好使,这样好的纸头,郭哥儿居然想用来擦屁――”他是实在说不出“擦屁股”三个字。

    无论是以前当大头兵还是如今身为庄户人家,对这读书人都是最看重不过,纸笔那都是当宝贝一样,可郭大路折腾了半天弄出这些草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