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392部分

我不求仙-第392部分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汉毕竟不敢生事,这可是科学门的店铺,小心翼翼将纸币折叠好,收在怀里,这才拉着驴车往家里回,经过集市时,终于忍不住,给家里人扯了几块花布,递上纸币,却是能用的,还找回来几个大大小小的硬币,他这才放了心。

    郭大路和陈青黛找了个借口,依然跟着老汉回了山里,老汉这时话也多了起来,告诉郭大路,他还有好几块神豆田呢,没想到如今神豆的收购价这样低,里外里一算,虽然比往年的收成要好,但到手的钱却不多。

    陈青黛在郭大路耳边轻笑一声:“多收了三五斗。”郭大路知道,这是陈青黛在讽刺自己呢,雪糖铺压低收购价,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其实也是一种隐形的害农伤农。

    郭大路对老汉道:“老人家,你为什么不把神豆深加工呢?做成粉条凉皮卖,就能卖出好价钱了。”

    老汉一怔:“什么是粉条凉皮?没听说过?是新鲜的吃食吗?”

    郭大路一怔:“我听说雪糖铺在到处传授各种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粉条凉皮就是其中一种,老大爷你没听说过吗?”

    老汉挠了挠雪白的头:“让我想想,有了,前阵儿,的确有雪糖铺的伙计到咱们村里来,可被村长拉着到他家喝了几杯酒就走了,听说倒是留下了几本书,可只有村长见过,难不成,那书里就记着什么深加工来着?哎呀,等等,听说村长最近就在大量收购神豆,莫不成,他是想自己做什么粉条凉皮,赚大钱?”

    郭大路顺了顺气,尽量让自己不要火,显然,雪糖铺负责农村基层培训的伙计不认真,被村长引着喝了顿酒吃了顿饭就把技术教材直接扔给村长了,让村里人自学,可没想到,那村长也是个有头脑的,立刻现了深加工的好处,将教材藏在自家,暗中摸索自学,然后收购不明真相的村民的神豆,自行加工,加价出售,一里一外,赚的钱多了不止一倍!

    郭大路沉声问道:“老大爷,这科学门雪糖铺的伙计下村都是这样子的吗?只是到村长里正家转一转?并不和普通庄户人家打交道?”

    老汉轻轻抽了一鞭驴子:“那是自然的,雪糖铺里的伙计每次下村都是匆匆忙忙,四里八乡都在等着他们去传授什么科学知识,还要组织扫盲班,哪有空到咱们庄户人家里坐坐?能到村长里正家拉呱几句,已经算是好的了,很多时候都是扔下几本书,让咱们自学。”

    郭大路哑然,这事儿,还真有些不好向雪糖铺的伙计们作,他如今展实在太快,根基不牢,干部和技术骨干人员不多的问题自然就暴露了出来,就算有寂灭玉瓶加班加点培训,可依然存在着很大的缺口。

    更严重的是,就算是在开区郭大路亲领的地区,新官制迟迟难以推行--郭大路采用的自然是21世纪种花家的大政府体制,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什么都要管,不要说那些转正过来的旧官员忙得团团转,就是义学里匆匆提拔起来的一批年轻官员也是叫苦连天,说到底,依然是郭大路照搬照抄21世纪的东西太过心急,不接地气儿。

    这在农村推广新技术新作物,其实是政府部门的事,如今因为人手不足就推给了雪糖铺,因为雪糖铺伙计经常要下乡收农产品,顺带着就能把事儿办了,这个想法,原本是好的,可是雪糖铺人手也有限,如今各地雪糖铺都在高扩张,又有其他商家千方百计以高薪拉人,所以伙计们都是忙得脚不沾地,一来二去,这惠农政府就流于形式了。

    郭大路生了半天闷气,最后现,这个黑锅还得自己来背,谁让自己是科学门掌门呢?大李朝国师,开区主管这些帽子虽然风光,但同样意味着沉重的责任。

    陈青黛自然看到了郭大路的神情,却也不安慰他,柔声对老汉道:“老大爷,这用神豆做粉条、凉皮是简单的,我就会做,要不,咱们到你们家住一天,手把手交你和乡亲们怎么做凉皮。”

    老汉乐得合不拢嘴,重重一拍大腿:“这感情好!只不过太过麻烦两位,不知道会不会误了你们两口子的事儿?”

    陈青黛笑道:“没事儿,我--我和咱家那口子,也是家里闲着,到处走走,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就这样,身系大李朝半壁江山,不知多少大事正等着他去处理的科学门掌门郭大路,和陈青黛一起住进了老汉的家中,这老汉叫崔朴,因为本性老实,村里人叫他崔老实,跑到城里务工的儿子叫崔小明,家里还有一个婆娘顾氏,和女儿崔彩霞。

    顾氏正带着女儿在厨房里忙活,听到外面的动静,探头一看,现来了两个外人,唬了一跳,忙拢了拢头,引了上来:“当家的,这是哪儿来的贵客?呦,好俊的姑娘,比我年轻时还耐看。”

    陈青黛见顾氏一身干净利落的家居打扮,包着头,全身上下透着畅利,说话风趣,顿时大起好感,跳下驴车,向顾氏福了福:“大嫂好,什么贵客不贵客的,我姓陈,这是我当家的姓郭,路过贵村,借你们家歇歇脚,讨口水喝。我看你正在烧饭,要不,我来打个下手?”

    顾氏极是大方,连声道好,取了一条新围裙来,帮陈青黛围上,一起进了厨房,那女儿崔彩霞正在和面,见到陈青黛进来,忙叫了声姐姐好,陈青黛笑道:“这可好,我多了个妹妹,来,这是见面礼。”说着,拔下了自己头上的一枝木钗,插到了崔彩霞头上。

    顾氏见那木钗造型古朴,以为只不过是寻常的饰,随口就道了声谢,她哪里知道,这木钗是天一阁里的珍藏,是从一株万年灵木上取的材,金仙以上修行者亲手雕琢而成,不需要任何法术辅佐,就能自然散一股持续的灵力,林远尘因着陈青黛这段时间身体不好,特意向范冲子讨了来,戴在陈青黛头上。

    那崔彩霞却有些怔,因为木钗戴在头上,她自然而然感到一阵清爽,精神就是一振,不仅有些疑惑地打量着陈青黛,手不由自主就伸向了头上的木钗。

    顾氏在旁边见了,忙扯了一下女儿的手:“这孩子,也不知道向陈姑娘道声谢谢,你手上沾着面呢。”

    崔彩霞忙向陈青黛道了谢,陈青黛笑道:“一支木钗儿,留个念想,有什么谢不谢的。呦,这是在烙饼啊?”

    陈青黛瞧了瞧,烙饼是这一带农家最常见的吃食,一次烙上一大叠,放在箱子里,随拿随吃,能吃好长时间,只不过,以前农家的烙饼里面多的是小米面甚至橡子面,口感如同皮纸一样,可顾氏正在烙的饼,却是细白面的,打了鸡蛋,还掺了葱花,锅里还刷了油,烙出的饼泛着油光,喷香。

    陈青黛其实并不会烙饼,她身为龙,让她进封神山打只老虎没问题,可是烙饼这活儿--嘿嘿,你见过红楼梦里的黛玉烙饼吗?陈青黛干脆帮着烧火,这才看到,厨房旁边堆着一些煤饼,原来随着郭大路的大力推广,如今就连农村都用上煤了。

    崔彩霞看到了陈青黛的视线,忙解释道:“咱们家平时都是烧煤的,只不过,这饼得用柴和热锅,烙出来的才香。”

    陈青黛笑道:“这可好,我别的不会,就只会烧火。”--可不是嘛,陈青黛擅长水、火两系灵力,烧把火还不是玩一样,就算如今没有了灵力,可是掌控火头是她的本能,由她烧火,将油锅的温度掌控得极好,没有一张饼是因为火烧过了头而焦了糊了的,连顾氏也连连称奇,说她做了几十年的饭,没见过有人把灶头烧得这样恰到好处的。

    女主内,男主外,黛玉烧灶,郭大路则陪着崔老汉去邻居家还驴车,那邻居家也是本份人,崔老汉掏了几个角币想当驴车钱,邻居家硬是没接,说知道崔老汉种神豆没有用科学门的种田道道,所以产量并不好,再加上如今市面上神豆多了,卖不出好价钱,所以这驴车费是无论如何不收的。

    崔老汉脸皮有些胀,从邻居家还了驴车回来后,有些闷闷的,低着头只顾想自己的心事,郭大路则东张西望,打量着村里的风物,只见这是个极普通的小村子,一条村道从村中心而过,旁边的屋子也没有什么规划,东一幢西一座,有的屋子还另搭了柴房、牲口棚等附属建筑,看起来就更凌乱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百四十八章 整风运动(二)

    (全本小说网,。)

    只不过,就算是这样的小村子,也受到了科学门的影响--有几座新起的屋子,用的是红砖、水泥,透亮的玻璃窗,屋旁堆的是煤饼,而不是稻草柴火,村道上行过的大车的木轮子换成了更轻便的橡胶轮胎,屋前屋后晾晒的衣服,一看就是化学染的棉纺衣服,那颜色就算是过了水,依然鲜艳。

    田里到处能看到神豆、番薯、玉米、辣椒、番茄、西兰花等各种新式作物。

    此时已近入夜,透过玻璃窗,点点灯光亮了起来,却不是油灯蜡烛,而是煤油灯,村民们在亮晃晃的油灯下吃着喷香的饭菜,女人们借着灯光,用缝纫机给孩子做衣服,有村民在送客时,打上了手电,雪亮的手电筒光在山路上照出老远老远。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幕,郭大路原本因这雪糖铺伙计敷衍了事而一肚子的气,慢慢平息了下来,大李朝的老百姓,是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科学门带来的好处的,只不过,自己的步子实在是太快了点,人手又实在有限,以至于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奔命,草草了事。

    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础工作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最是难做,在21世纪,以种花家基层的执行能力,许多政策都要大打折扣,甚至走了样,更不要说自己在大李朝推行工业化了。

    郭大路在心里琢磨着,干部问题是个大问题啊,其实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郭大路一直没有处理好干部问题,义学免勉强算是他的干部培训学校,但具体教学工作都是由李华负责,他除了刚开头几期学生,此后难得去上课,虽然义学教室里高高挂着后龙先生的画像,但很多学生却并没有见过他的真人。

    而且,学校毕竟是教育机构,和专业的干部培训机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里面的学生都是凭自己的爱好在学校学习,并没有什么一致的理念团结在一起,非要说有,那最多也就是同门之义。

    可偏偏科学门又不同于修行门派,不炼丹,不修器,绝大部分学生徒有功德之力却施不了法,本质上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还要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不是进入科学门在各地设立的工厂企业,就是被其他私人企业用高薪聘走。

    用一盘散沙来形容郭大路拥有的骨干人才,有些太过贬低,但是,没有战斗力、凝聚力、纪律性,却是肯定的。

    郭大路突然想到,自己一直从21世纪引进工业和科技,怎么就没有想到引进制度呢?

    如果请21世纪的专家,给身在大李朝的自己和科学门,设计一个相对先进的组织架构、干部培训机制、内部管理条例不知可不可行?

    郭大路正在胡思乱想,一抬头,崔老汉家到了。

    崔老汉家比村里其他人家要穷一点,家里没有安装玻璃窗,也没有煤油灯,就点了一个松明把子照明,松明把子烟大,屋子里都是烟,陈青黛忍不住咳嗽了几声,顾氏忙向崔彩霞打了个眼色,崔彩霞进了里屋翻腾了一会儿,取了两根点了一半的蜡烛出来,小心翼翼点上了。

    烙饼、大葱、面酱、咸菜炒肉丝、野兔肉等几个菜摆上了桌,顾氏笑道:“两位贵客快上桌吧,菜没有,烙饼敞开吃。”

    陈青黛忙道:“崔大娘客气了,这菜已经很好了。”崔彩霞在旁边快嘴快语道:“那是,去年咱们家还在吃橡子面呢,哪知道今年就能吃到雪花一样的白面烙饼了,里面还打了好几个鸡蛋。”

    崔老汉这才想起一件极重要的事--怎么向老婆交待儿子跑到城里打工去了这件大事!他此前一直为多收了三五斗神豆却没多赚几个钱而闷闷不乐,临到快吃饭了,才想起来,儿子跑了这样大的事,还没同老伴说过呢。

    崔老汉涨红着脸:“那个老婆子,有件事儿--”

    顾氏利落地道:“有啥事儿吃了饭再说呗,总不能让两位客人站着吧,陈姑娘身子骨可不太好,小心累着。”

    崔老汉再老实也知道这事儿拖不过去,一咬牙:“老婆子,儿子跑城里去了,今儿吃饭不用摆他的筷子了。”

    崔老汉刚准备接受老妻的盘问和埋怨,却听到女儿彩霞扑哧笑了一声:“爹,咱们早就知道了。其实哥一直闹着想去城里务工,娘眼见着劝不住,就偷典了自己的银钗让他当盘缠呢,就算今儿没有在你面前过明路,也就这一两天,娘就悄悄送哥走了。”

    崔老汉一怔,摇头苦笑道:“这可好,感情一家子全都知道,就瞒着我一个人。得了,孩子想闯就让他闯去吧,吃饭!”

    大饼裹大葱,沾着油炒过的面酱吃,那个香!

    咸菜腌得也地道,咸中带酸,野兔肉有嚼劲,顾氏在里面放了点红椒,辣得郭大路直哈气。

    顾氏却并没有忙着上饭桌,端了一盘饼,一碟兔肉,到灶旁边的一个佛龕前,上了供,拜了拜。

    崔老汉见了,点了点头:“吃水不忘挖井人,咱们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是该好好谢谢后龙先生。”

    却原来,那佛龕里供着的正是后龙先生,只不过,那是老版后龙先生画像,一脸的白胡子,被灶火薰得又黑又油腻。

    陈青黛在桌子下面轻轻踢了踢郭大路,强忍着笑,郭大路在嘴里塞着烙饼,含糊道:“老人家,勤劳才能致富,说到底,是你自己努力才让自己过上了好日子。”

    崔老汉不乐意了,他一根直肠子通到底,说话直来直去:“小伙子,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什么叫勤劳才能致富?后龙先生降临人间前,我崔老汉天天在田里干活,一颗汗珠掉地上摔八瓣地辛苦,一年到头依然饿肚子,什么官府啊神仙啊,从来不管咱们老百姓死活,摧租外科要咱们种仙草,倒是来劲儿。后龙先生看不得人间疾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