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40部分

我不求仙-第40部分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学恒哈哈大笑,一拍驴屁股,在昂昂的驴叫声中,意气奋发而去。

    七日后,黄学恒从府城而回,坐下的毛驴换成一匹大青马,五短的身材倒似一只大猴子蹲在马背上,一张老脸儿笑成花一样,而鄞县城内的父老乡亲见到黄学恒,无不拱手尊称一声“黄大人”--衙门里已经传出消息,上面已经定黄学恒为新任黄吏,正式公文月底下达。

    当晚,黄典吏家里人头济济,道贺的、送礼的、闹着吃酒的,直闹到半夜,这还是黄学恒再三叮嘱,正式公文还没下,不要太过张扬,要不然,闹得还要厉害。

    黄学恒灌了一肚皮的黄汤,正躺在院子中的竹榻上乘凉,嘴里哼着姚剧小调,老仆突然匆匆而来:“老爷,后隆村有客来访。”

    黄学恒一摆手:“就说老爷醉了,谁也不见--等等,后隆村的?快,快,请进来。”

    郭大路带着浩哥儿拎着一个小纸包走进黄宅时,黄学恒敞着怀迎了出来:“郭贤侄,这三更半夜的,走夜路不方便,你怎么来了?”

    郭大路笑道:“特来为大人贺喜,贺大人高升。”

    黄学恒哈哈笑道:“承贤侄的情,那宝贝一亮相,大人物的外宅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听说我只是谋个典吏的位置,没口子就答应了。”

    黄学恒将郭大路引入自己的小书房,不等郭大路入座,咳嗽了一声:“贤侄啊,老夫能谋到此位,全是托了你的福,今后你们之间不说二话,有事尽管说话。我虚长你几岁,今后,你就称我伯父吧。”

    --咦,黄学恒这话,分明是要认干亲啊,人家是认干爹,自己却是认干伯父。幸好自己不是女的,要不白天是干爹,晚上是爹干,那可没节操到家了。干伯父就干伯父吧,谁让自己是个穿越者,在这世界压根儿没有根基,实质上是个黑户,谁都可以踩上一脚,有个当官的干伯父罩着也好。

    不过,郭大路此前也找朱老村长打听过,黄学恒虽然是积年的世家老吏,却从来没干过欺男霸女生孩子没屁眼的事,当然衙门里半黑半白的灰色勾当也没少干,要不然,哪里来的老家的百亩良田。…………………………………………………………………………………………………………………………………………………………………………………………………………………………………………………………………………………………………………………………………………………………………………………………………………………………………………………………………………感谢伟厷孒ˊ、维尼抱抱熊的打赏。(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十七章 第一桶金(六)

    (全本小说网,。)

    这样的人,在酱缸一样的官场里,已经算是难得的好人,毕竟还长着一颗人心。

    郭大路正是打听得黄学恒的品性,才决定将他当做一个合作者,要不然,他也用不着花大力气推广积肥法、标点符号法为他扬名,甚至献上镜子了。

    不过,黄学恒也算是个有良心的,并没有因为得了典吏之位,就将郭大路当用过的抹布一样扔掉,今晚他喝得半醉依然拖着鞋子迎接郭大路,就是最好的证明。

    郭大路连忙起身,正式行了个大礼:“小子没了娘亲,这世间只有一个瞎了眼的父亲相伴,今日多了一个伯父,实在是老天爷给我的福份,见过黄伯父。”

    黄学恒笑得眯起了眼:“大路啊,坐、坐。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大路,府城的大人物,很是喜欢我送上的宝贝,愿意重金求购,不知道你手里--”

    郭大路忙道:“小侄手里倒还有几件,伯父有用,尽管拿去。”

    黄学恒点点头,拍了拍郭大路的手:“你这孩子是个大气的,你放心,伯父不会让你吃亏,这宝贝到了大人物手里,虽然卖不到一个天价,可也不会便宜了。只不过,那大人物也会因此承我的情,今后再有事相烦,也有几分薄面。”

    郭大路坦然道:“我知道,这送礼也是有门道的,没门路的人,就算是抱着猪头也找不到庙门,这上下人情关系,也是需要靠水磨功夫长期维持的,临时抱佛脚是最笨的法子,几面镜子能得大人物欢心,还是我们占便宜了。”

    黄学恒一拍手:“大路啊,我可真正喜欢你这孩子,和你相比,我那儿子就是一头只知道吃喝的蠢猪--抱着猪头也找不到庙门、临时抱佛脚,哈哈,你这几句话,可真是绝了!”

    郭大路道:“我回村后,就让浩哥儿将剩余的几面镜子送来,对了,这是今天侄儿带来,专程送给黄伯父的一份礼物。”

    黄学恒看看郭大路送上的礼物,那是个用草纸包成的小包,虽然其貌不扬,他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郭大路已经数次给他出人意料的表现了。

    黄学恒轻轻地打开纸包,因为醉酒,手有些抖,沙拉拉,一些细碎的颗粒物从纸包里洒了出来,黄学恒就着月光一看,掉在桌子上的,是一些如砂似盐的白色小粒。

    “这是--”黄学恒看向郭大路。

    郭大路道:“糖,白糖。”

    黄学恒打开纸包,伸出手指,捏了一点糖,放在嘴里品了品:“果然是糖,这是冰糖?不对,冰糖不是这样子的,这白糖色泽洁白,如云似雪,可以叫雪糖。”

    郭大路道:“那可多谢黄伯父赠名了。伯父,我想办个糖场,专门做这雪糖生意,伯父占两成股份,你看可行?”

    黄学恒用手指拔了拔桌子上的雪糖:“这雪糖的确是好东西,拿到市面上卖不愁没有好价钱,那些番人最是喜欢我大李朝的精美器物,无论你有多少雪糖,光一个三江口就能给你卖得干干净净。让伯父占两成干股,实在是我占大便宜了。”

    郭大路知道这事儿是成了,刚想说什么,黄学恒举起手掌:“不过,我要五成股。”他不等郭大路开口,就慢悠悠道:“这不是伯父贪心,实在是这糖的生意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

    黄学恒耐心地解说道:“米、盐、布、糖、铁,这些货品,都是事关民生的大生意,自我大李朝开国以来,就是官商专业的。别看民间杂货铺里都能买到这些货品,其实幕后真正的大商家,只有有数的几家,有的官商已经经营了两千余年了,他们的势力,真正称得上富可敌国,就连高官贵族,也愿意和他们交好。”

    “据我所知,后隆村并不产糖,郭贤侄手里的雪糖想必是用红糖通过某种妙法制造出来的。但你可知,大李朝的食糖原料产地,一在越地,一在海外夷岛,都被掌控在豪商手中,如果被他们发现了这雪糖,他们只要从红糖原料上卡你的脖子,你这生意就做不下去。”

    郭大路一皱眉,我靠,这不是垄断嘛,自己以前只知道盐铁是专营的,谁成想在这大李朝,连糖也是垄断的独家买卖。

    他有些不服气:“难道那豪商的本事真通天了?我零散着从小户手里收购红糖也不行?”

    黄学恒冷笑一声:“这雪糖虽然利大,但普通人家也不可能天天吃糖,只有销得数量多,才能赚钱,你信不信,你这雪糖上市不足七天,鄞县城里就再没店铺敢将红糖卖给你,也没有店铺会代销你的雪糖,难道你还能自己开店,将雪糖铺开遍每个城镇不成?哼哼,你就不怕自己有命赚钱没命花?”

    郭大路一缩脖子:“我信我信,伯父,你说你要五成股,可是拿这股份去找靠山?”

    黄学恒捻着胡须:“和你这小子说话就是轻松,不用我明言,你就知道话中真意。不错,这五分股份,就是咱们参与食糖生意的卖路钱。其实我还有点担心,这五成股份,够不够喂那几个大人物的,毕竟咱们这雪糖生意是从他人口里夺食。不过,你刚才说手里还有几面镜子,有这宝贝开路,这雪糖生意,倒是可以碰一碰。”

    郭大路一拍大腿:“就这样办。黄伯父,侄儿就在后隆村等你的好消息了。”

    不几日,黄学恒任鄞县典吏一职公文正式下达,除了一应场面话之外,另有“知农事”“擅教化”等褒奖,衙门里的一众官吏都知道,这是表扬黄学恒免费散发积肥法、标点符号等的功劳,无不稀奇,这黄学恒虽然吟得几句歪诗,可何时有这等本事了?

    听说他那两个方子,都是从古籍里看来的,怎么自己就没这样的好运气,一时间,县城里的书店生意好了不少,不少士子纷纷打听有没有古籍,年头越久越好,倒是让书店老板卖出了一堆积压已久的旧书。

    黄学恒黄典吏虽然升了官,却并没有换新房子,依然住在衙门后的老屋,他心里清楚,自己虽然当上了典吏,也算个正经八百的官了,但是在这鄞县城中,有的是比自己官大的,钱多的,背后靠山硬的,太过张扬,没有什么好处。

    这天,黄学恒吩咐老仆给自己准备车马,准备赴州府,临行前,他翻出一个箱子,取出里面的东西,细细把玩着,那几件东西,正是郭大路让浩哥儿送来的几面镜子。

    黄学恒在阳光下捧着那面“碎星镜”—这就是周木匠用打碎的镜片做的镜盒,郭大路取了这个恶俗的名字……一双老眼让反射的星星点点阳光刺激得都流出泪来,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黄学恒的眼光越来越贪婪,只想一把抓起这几面镜子,挖个洞把它们埋起来,这可是能传之子孙的宝贝啊!

    不过,黄学恒不愧为积年老吏,很快冷静下来,这样的宝贝可不是自己这样的小官有资格拥有的,硬留下来,只会遗祸后人,这样说起来,郭大路这小子,非同凡人啊,小小年纪就能看得这样通透,毫不迟疑就将所有的镜子都交给了自己,丝毫不留恋。

    这份心性,当真是令人稀奇。

    却不知道他那师傅山中老人又是何等样人物,居然教得出这样的徒弟来。

    黄学恒如今已经坚信郭大路不是逃奴,而是异人的不记名徒弟了,别的不说,哪个逃奴手里也不可能有碎星镜这样的宝贝--就算这碎星镜是郭大路从主家偷来的,他也只会隐名埋姓远走他乡,将脏物卖给外洋的番人,也不可能交给自己,到州府四处送礼。

    黄学恒正在把玩,老仆在门外报:“县学李夫子上门拜会。”

    李夫子?黄学恒想了起来,是那日在街上为自己的标点符号辩护的李华夫子,其人字文广。此前,黄学恒与李华并没有多少的交情,黄学恒只是个笔贴式,李华是学里的夫子,说白了就是个教书匠,虽然称得上是同僚,却很少交往。只不过,当日李华当街斥责那名为难黄学恒的士子,却是黄学恒欠了他一份情。

    黄学恒忙道:“快请,快请。”

    黄学恒收起装着镜子的木箱,李华正好迈步而入,远远拱手道:“百竹先生,有扰有扰,我看那门口有车马,可是要远行?没想到做了恶客。”

    黄学恒走到门口相迎:“文广兄上门,本该倒履相迎才是,请坐,请坐,来人,上好茶。”

    黄学恒和李华入坐,寒暄了几句,其实两人平时并没有交往,交浅,自然无法言深,黄学恒正在琢磨这李夫子为何突然上门--这李华在县学中为人正直,而且颇有些才华,教书也是本本份份,今日突然上门是何事?难道是看到自己升官,想找自己走走门路?那他也该找学官才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十八章 代师授艺(一)

    (全本小说网,。)

    李华突然咳嗽了几声,从袖里摸出两张纸:“百竹先生,文广此来,是为了请教此物。”

    黄学恒一看,李华掏出来的是两张草纸,这两张草纸他再熟悉不过,正是署了他名字的积肥法和标点符号法。

    黄学恒脸色顿时一冷:“文广兄,我早就言明,这积肥法和标点符号法,是我从家传古籍中看来的,可惜的是,那古籍早已经遗失,你想借阅却是不能了。”—这段时间,经常有人上门向黄学恒借阅那两本根本不存在的古籍,已经让黄学恒不胜其烦了,所以他直接就开口拒绝。

    没想到,李华却是一愣:“古籍?不、不、不,百竹先生误会了,我并不是为古籍而来。我是想请教百竹先生,这草纸上的文字,是如何印刷上去的。”

    黄学恒一怔:“什么?这草纸上的文字印刷有何古怪吗?”

    李华又是一呆:“百竹先生,印着这两个方子的草纸,这段时间在整个鄞县散发了已经数千份了,我一直以为这是你命人印刷的,难道你没看出这草纸上印刷的方式非同一般吗?来来来,你看,这印刷的字体,非是我们寻常见的雕版印刷,也不是我曾经听说过都城新发明的木活字印刷,我颠倒看了许久,也没认出这究竟是用何种方式印刷的。”

    黄学恒脸上不动声色,含糊道:“不知李华夫子为何穷究这印刷方法?”

    李华听黄学恒从称自己字改为直呼其名,知道自己冒失上门相询,犯了人家的忌讳了,但他实在是好奇不过,此时忙道:“在下向百竹先生致歉,想来这印刷的手艺,是百竹先生的不传之秘,只是这法子实在是神奇,一张粗糙的草纸上,印刷的字体都能清晰可见,如果换了上好的纸张,那印出来的书籍必然本本都是善本。百竹先生当知,好书难得,书店里上好的书籍价格极贵,就连县学里的学子,也要省吃减用才能买几本心仪的书。如果百竹先生能告知在草纸上印刷的新法,在下代千千万万学子谢先生。”

    说着,李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郑重向黄学恒行了一礼。

    黄学恒连忙起身,让在一边:“不敢受李夫子大礼。”心里却在摇头,这李华夫子,真是迂的,早听说他为人方正,可没想到,已经迂到有些头脑不清了,这印刷新方,无论在何人手里,都是不传之秘,怎么可能被你三言两语,就白白交给你?至于天下千万士子的谢意--那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黄学恒有心婉拒李华,心中却突然一动,这印刷的方子其实并不是自己的,而是郭大路的,他也不知用了何等妙法,在草纸上印出清晰精美的文字,自己这个干侄儿总能折腾出让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李华想知道印刷的法子,干脆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