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江湖道-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明天就是祭典,今天就是他再不乐意也不能让礼部去改,这还真是没办法避过的事情。李治突然觉得这个皇帝要当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先不说乱七八糟的规矩,就是下面的官员,王爷一个一个跟乌鸡一样,盯着眼睛看着自己这个皇帝。可真说他要做成一件什么事情却都是难之又难,相爷们和六部总有各种理由来推诿自己的提议。
就好像前两天李治想和吐蕃继续在陇右道继续开战,但户部就说什么国库空虚拨不出银饷来,可李治发现每年盐道那里留出去的钱何止几十万,下面的这群人整天跟自己哭穷说是要和吐蕃停战休养生息。这让李治很是不爽,但也没办法。下面的这些官员都十分有资历,而且还都和自己沾亲带故,这也让李治的念想很不通达。
再想到明天的祭典,就更加心烦意乱了,不如去武才人那里。李治的心思有些许的迷乱,这大概也是因为下面人的平衡不好掌控,长孙无忌在朝堂之上几乎是一家独大,这种局面一开始让李治很安心,但渐渐地也可以让他有一些不满,因为长孙无忌在不少事情上面和他的看法是不同的。就好像王福的留用问题,长孙无忌希望李治年在王福是老臣子也是跟着先帝爷一起打拼的忠臣良将,所以主张把王福调回六部重用,但不知道为什么李治就是不喜欢王福,尤其不喜欢王福说教的那个摸样,于是坚决不同意。可事情李治不能明着博了相爷的面子,于是就只好再议,直到今天已经是第三次再议了,怕是拖不下去。
唯一能够让李治从烦恼之中解脱出来的人只有武才人一个,这也让这位皇帝十分的欣慰。最初接纳武才人入宫之事上下官员本也是议论纷纷,毕竟武才人乃是先帝的妃子传说还和吴王有不同寻常的关系,但李治喜欢,哪怕长孙无忌再怎么反对,这毕竟是后宫,是他皇家的家事。
李治缓缓地走出宫廷,心中略有一些的惆怅,天下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他的皇位,可真的坐上了这个位置,李治才知道这位子的可怕,他宁愿自己只是一个闲散的王爷,陪着自己喜爱的女人整日里面游山玩水就行了,至少不用面对着这纷繁杂乱的国事以及满朝上下机关算尽的人。
翌日,终于到来。李治起了一个大早,因为今天很重要。每一年祭拜先帝去昭陵都是头等的大事,李治虽然不注重礼仪但对这件事情本身还是很看重的。六部的人一些到的早的也已经在宫外候着。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一群人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城里面发出前往九嵕山。昭陵那边的工程还在继续,不过先帝爷和长孙皇太后的陵墓已经落成,从长安城出发大概半日就可以到昭陵,李治没敢让武才人跟着,那是毕竟不必要的尴尬。
日头之下,从长安城到九嵕山一路上人头攒动。皇帝坐在马车之上,整个依仗大概一里多,前前后后四千多骑兵,这也让李治倍感舒服。虽然最近朝廷听风是雨不太安宁,但又近万兵丁保护,李治还是很安心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八十三回 万人大军
(全本小说网,。)
突然一个蓝色衣服的人在队伍里面窜了过去,一直窜到了皇帝的马车附近,周围不少人都没有注意。这走动的人乃是李治身边的心腹,也是他最信任的太监,王福来。
王福来猫着身子在马车的旁边走了一步,然后低声往马车里面说了句话。
“启禀皇上,吴王刚刚到了长安城里面,是否让吴王一起去九嵕山?”
李治听到了之后拧了拧眉毛,自己的这个皇兄还真是会选时间,今天去祭拜他也正好今天到,时间上还真是巧。把吴王留在长安城里面李治的内心总有一点的顾忌,虽然说不出来但李治和自己的这个皇兄的关系一直都不好,也不知道长孙无忌说房遗爱谋反案的背后主谋是吴王这件事情是真是假,但李治其实很希望这件事情能够把吴王牵出来,至少自己的心理少了一个包袱,一个潜在的敌人。但真要叫吴王一起去九嵕山李治也不想,到时候是让他一起祭拜先帝还是让他和文武百官一起朝拜这也是一个想不明白的地方。
李治微微叹息,陷入了沉思,半晌之后才回过神来。
“算了,吴王远道而来就让他在长安城里面休息吧。”
李治的心情这两天一直都阴晴不定,王福来知道这一点所以做事情也十分的谨慎,吴王的消息他是第一个跑过来告诉李治的。
李恪其实并非今天才到的长安城,两天前他就已经在长安城的如意酒楼住了下来,只不过没人知道而已。吴王乃是先出发然后才上书给朝廷说自己要来长安城请罪,这样一来哪怕是长孙无忌也不知道吴王已经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待了两天。两天的时间很宝贵,也能够做成很多事情,这两天朝廷之中有不少的武馆都去了如意酒楼吃酒,这种事情本来也就不忌讳,所以满朝之中没人注意到这种事情。正是用这种手段,两天的时间之内吴王已经和不少带兵的将领很隐喻地说道一些事情,这些人都很会看风向。如果李治真的死在了九嵕山,他们之中不少人很可能因为吴王在这两天里面许下的高官厚禄而动心思,这也就是吴王的计划。
暂时来看,李治还没立太子,这件事情还真的感谢武才人,一旦李治死了,他这个皇兄一举大旗真是名正言顺,再加上一众武官支持,大概能够马上拿下长安城,朝拜的文武百官都去了九嵕山但他们的家眷都在长安城之中,反手一击之后吴王马上就可以得到百官的支持,计划何等完美。
李恪今早递上折子说自己到了长安城,他料想李治也不会让他同往,哪怕李治真的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李恪也可以称病不去,事情并不难处理。就在李治今早出去之际,李恪还在和长安城的两个金吾卫副将说话,吴王是一早就打算好了,不会去九嵕山,那边就交给宇文复了,既然宇文复信誓旦旦说一定可以杀了李治,李恪也唯有兵行险招。
几乎一万多的兵丁护送李治一路到九嵕山,但实际上能够进入昭陵的不到百分之一,这可是先帝爷躺着的地方,太多的兵勇进去不太合规矩。基本上入了九嵕山之后,李治完全都是挺着礼部的人来指挥,怎么走怎么站怎么跪,每一步都有专人跟在李治的后面告诉他怎么做。这让李治觉得自己就好像是一个傀儡一样,但偏偏天下人就喜欢这样。因为先帝爷一手创造了贞观盛世,他这个做儿子的,就必须要尊重父亲,最好是继承太宗皇帝的一切。
李治一个人走上了台,上面已经有不少人,有些事礼部的人也有一些是得道的高僧,不过在李治看来这些人也都是糊弄人的,只是糊弄起来本事大一些而已。这一点李家人如出一辙,对于和尚的厌恶李治完全从自己的祖父和父亲那里继承了下来。也难怪高阳公主那个时候和辨机和尚搞在一起的事情能够让太宗皇帝发怒,这事情放在李治身上也是一样。
和尚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不事生产、不纳税甚至还脏污纳垢的地方,这些人一样做生意一样生活却接着寺庙为幌子,这是公然和朝廷抢食。但哪怕是如此李治也不能真的太过于打压他们,这种矛盾的心理也是李治上台之后和长孙无忌的一大矛盾所在。今天又看到和尚在昭陵,李治的心情一下子差了不少。
可心情差也不能放在表情上面,李治依然故我地走上台,拿起了一卷绸布,上面是李治也不认识的鬼画符,不过他只需要跟着别人念就行了,至于到底是什么意思,谁知道。
祭坛一般都是最隆重的地方,李治站在祭坛上面还穿的花里胡哨的,四周除了几个和尚和礼部的人员并没有其他人。这也是之前宇文复选好下手的地方,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个祭坛太过于明显,一般人难以靠近。不过这对于血手门来说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山上的祭坛也就十丈高,对于一个普通的兵丁来说爬上去可能需要半柱香的时间,但对于一个武林高手来说只要沿着山壁直接腾空而起,四五个呼吸之间就可以到达。而事前宇文复、宇文成翦还有金三门就已经在自己的掩护之下伪装成了护甲的兵勇。
李治在还台上,此时宇文复已经在台下做好了最后的准备。虽然见惯了大场面,但说到弑君这种事情宇文复也是头一回,而且杀了李治之后很难逃脱,宇文复和宇文成翦那是宇文家的人为了大隋出力义不容辞,金三门则是怪人一个,一听说杀皇帝十分的起劲,要不然宇文复可能会让他一起去汾州截住杨飞一等人。
“动手!”
宇文复叫了一声之后从身后取出了惊雷刀,整个人飞快地一跃而起踩着山崖上面的石块杀向了山腰之中的祭坛,金三门和宇文成翦紧随其后。三个人本来在一群兵丁里面并不显得怎么与众不同,所以当他们三个人一起发难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记住。台下的人都没有注意,台上的李治就更加看不见,还是继续在礼部人员的指导下面念着经。
“护驾!”
不知道是谁在后面大喊了一声,大概是有人看到了宇文复等三人杀向了祭坛,于是一种的兵丁手忙脚乱了起来,这会儿文武百官可都在山下,他们只能遥拜一下,是不能上山的,但听到了护驾两字之后,谁人不担心。这可是大事,竟然有人会在祭典之上刺杀皇上。
“护驾!护驾!”
“护驾!护驾!”
宇文复等人还没上台,山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兵丁们蜂拥上前,这会儿谁要是能够帮皇帝解个围说不定升官发财指日可待,想反如果皇上出了事,怕是这跟着的护卫一个都逃不了。离李治最近的护卫是山道的带刀侍卫,他们是负责沿途保护皇帝安慰的,千牛卫一支部队大概三十多人,每个人都是大内里面千挑万选出来的好手。好在因为他们跟着皇上走了一段路,没有在山上所以当他们一动起来没多久就可以到祭坛。
可宇文复等三人的速度更快,踩着石块三两步宇文复就第一个提刀杀到了李治的面前,宇文复这一次来九嵕山套了一张人皮面具,不过起事之前他已经把这张人皮面具给撕破了,于是一张万分狰狞的脸出现在了李治的面前。
“护驾!”
李治略微有些发呆,可他身后的官员大叫一声之后李治也明白过来,竟然有人要杀他。而且距离如此之近。
本来在台上的几个和尚这会儿已经抱头钻在了案头的地下,他们只是和尚不懂功夫,就在宇文复提着大刀杀过来的时候,李治一个转身将本来在他身后的一个礼部的官吏推了过去。这个官吏就是刚才一直在李治身后给他支声让他做这做那的礼部侍郎。这位可怜的侍郎刚刚还叫了一句护驾,没想到这会儿他自己就去护驾了。
文弱的书生对上迎面而来的宇文复,结果不言而喻。宇文复一个侧身横刀抹了过去,甚至宇文复都没有用任何一个招式,只是横着刀侧身冲了过来,可就是这样这位侍郎照样被惊雷刀砍中了脖子当场倒在祭坛之上。这位侍郎只是稍稍让宇文复停顿了片刻,并没有真正地挡住宇文复。
“快快!”
李治下意识地往后套,可他身上穿的服饰太大太长,奔跑起来十分不方便,好在千牛卫的侍卫就在不远处,马上就赶了过来。
李治一看是三十多人的千牛卫心中的压力少了半分,这些人可是天下左右卫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高手,每一个千牛卫的侍卫都是孔武有力之辈而且每一个都精通十八般武艺,很快三十多个千牛卫已经杀到了宇文复的面前,这让李治很是欣慰。好像自己终于脱险了,但是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八十四回 千钧一发
(全本小说网,。)
千牛卫的带刀侍卫自然要比礼部的侍郎厉害的多,这些侍卫平日里面也算是操练的比较辛苦,一个一个都能功善战,但真遇上宇文复这等天下之间罕有的绝顶高手,还是不能敌的。三十多个千牛卫杀向了宇文复,可宇文复就连眉毛都没有皱一下,提着惊雷刀就向他们杀了过去。
惊雷刀一出就直接斩断了两把钢刀,两个千牛卫的侍卫直接被宇文复拦腰斩死。此时的李治自认为已经有千牛卫在自己的身后于是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但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群国家府卫里面千挑万选出来的高手竟然和那个礼部的侍郎差不多,这宇文复才出了一刀就死了两。李治一下子又被吓坏了,刚才还以为能够喘上一口气,但一个转身千牛卫已经死了四五个,就三十多个人怎么够宇文复砍的。而且祭坛之上一下子又多了两个人,一个用一把短刀另一个用一把长枪,三个人合一起千牛卫根本就不是对手。慌忙之间,李治又是一个转身往山下直跑,这会儿下面的兵勇如海水一般地冲了上来。
“护驾!快去护驾啊!”
长孙无忌在下面死命地喊着,他知道宇文复的能耐,就连他的贴身侍卫铁刀胡三都挡不住宇文复的一刀,这些千牛卫自然也不行,而现下杨飞还没有回来,只能靠人多兵广。长孙无忌心想宇文复等人就是再厉害也不见得能够抵挡一万多人的军队人马,但他的内心又隐隐地感觉要坏事。
毕竟现在并非是行军打仗,宇文复等三人需要的也不是杀了这一万多人,他们只要取了李治一个人的项上人头就行了,突然之间长孙无忌想到了吴王李恪,这家伙今天入了长安城,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李恪计算好的。
祭坛之上宇文复杀的风生水起,四周几乎没人敢靠近他,因为谁上去都是一刀的事。即便是宇文复身后的宇文成翦和金三门也都是高手,三十个千牛卫已经都死完了,李治依然还在亡命之中,但宇文复的速度极快。
危难之间,一阵的臂弩射了过去,一时封住了宇文复的前路,那是山下的弓弩部队及时做出了反应,要不然的话再给宇文复跨出四五步,皇上可就危险了。但这一次来九嵕山,弓弩手来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