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走进修仙 >

第1111部分

走进修仙-第1111部分

小说: 走进修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气溶解冰晶,然后兽机关吞噬,并解析元素。

    “是冰块没有错,而且是水冰,其中混有大量杂志,冰块本身称不上透明。杂质的成分是……氧、碳的多种结晶,包括石墨?其中……碳化硅……还有其他硅酸盐……”巨人停顿了一下。

    ——这个物质构成,听起来还真是……熟悉啊。

    “星际物质……而且有一定可能是来自某颗恒星的恒星风?富碳物质?”

    在整个宇宙的元素丰度之中,最高的就是氢——最先出现的元素。仔细想想吧,一个恒星系,绝大部分质量都在恒星。而恒星的主要构成元素,就是氢。因此,氢的化合物——水,常见也是应该的。

    而恒星的副产物中,氦元素、氧元素、碳元素、氮元素都算常见。

    这却是聚变的链式反应所注定的了。

    近月轨道上,王崎的本体询问道:“这片大日疆域的星间介质,元素丰度如何?构成怎样?啊……我找到资料了。”

    王崎从万仙镜之中找到了以前的研究结果。只是,这方面并不是仙盟主要的研究方向,所以资料不多。

    但是……依旧可以看出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说,本土的星间介质,其中氧元素的丰度还要更高一些。

    “嗯……依旧有可能是采样造成的局部差异。但是,不能来自于外星的可能性。”王崎如此说道。

    那些冰构成的晶蔟有粗有细,尽管堆满了整个空间,但那些冰晶稀疏的地方,依旧可以供王崎操控的巨大人形机关兽通过。

    大虚星云罡展开的同时,巨人缓步向下。王崎不断的从周围取样,分析元素丰度与物质构成。

    但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一件事情。

    这里冰块的结晶方式。

    这些冰块,全部,全部都是具有法术效果的泛晶体。

    这些一氧化二氢的结晶体,就好像许多立体的符篆一般,操控着局部的灵力。而这些符篆,又毫无疑问,是另一个更大整体的一部分。

    这个冰晶世界,就相当于一个无数符篆堆砌起来的庞大法阵。

    但令王崎失望的是,这些外围的符文,完全不具备冰尸那种“吸收热能”的诡异能力。它们只具有非常普通的法术效果。

    “诡异……”

    王崎嘟囔了一句,然后继续往下走。

    法术的灵光逐渐替代了自然光的照明。王崎感觉自己正在一个峡谷之中,往一处绝地探险。

    只不过,这非但不令他恐惧,反而让他兴奋起来。

    对他来说,一具分身算不得什么。但这个地方越是古怪,就代表价值越高。

    无声无息中,王崎再次降下千米。

    或许是因为长时间的精神紧绷,或许是因为周围的环境过分安静。外围那些纵横的晶柱,竟让他有一种错觉。

    ——这些冰晶,好像摩天大楼……

    不是神州的建筑奇迹,而是带着地球流行的简约风格、拥有平滑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

    这是城市。

    一个被立体折叠的城市。

    念及此处,王崎也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怎么搞的……完全不像好么……”

    然后,毫无预期的,王崎就看到了那个赤色、金色与白色交织而成的巨大火球。

    不,那并不是“一个”火球,而是许多个大小不一的球形体,在空间之中相互吸引有相互排斥的样子。金色、白色、赤色,三种光辉在这些球体表面交织,形成某种莫名的……

    美。

    依旧没有任何明显的气息,外放的灵识仿佛没有感应到任何东西。

    王崎的分身皱起眉头:“是你在跟我说话吗……”

    没人跟他说话。

    但是他莫名就是有这种感觉。

    察觉到自己不对劲的王崎立刻行动起来,双手高举,想要凝聚烈阳剑气弹。无数金色的光焰从巨人体表透出,仿佛烛火一样,然后向着巨人的双手之间汇聚而去。

    一个浑圆的球体被凝聚了出来。

    但就在这时,一阵寒意席卷四方。王崎掌心的烈阳剑气弹,就跟真正的烛火一样,无声无息的熄灭。体表的护身剑气也消失不见。

    甚至在驾驶舱内的王崎都感觉到一阵刺骨寒风。

    ——为什么要浪费自己的生命呢?

    一个意念如此说道。

    王崎大惊,立刻祭起大虚星云罡。瑰丽紫色的罡气运转,可寒意没有被驱散。

    然后,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的王崎再次开启了自己的根本神通。世界被抽象的色块与算式所覆盖。

    “居然是这样吗……果然是这样……”

    这种无视了王崎之前真空隔热层防御的寒意,并不是常规的冰系法术。

    它是一种通过操纵灵气在时空上的分部,进而操控热能的手段。

    用猴子也能听懂的话来说,它看着像是“冰属性”,实际上是“空间属性”的。

    而非常巧的是,这样的法门,王崎正好懂一点。

    深空道就是通过“摊薄”热能,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这个家伙的运用和深空道完全不一样,但是原理却是类似的。

    “所以,你到底是谁……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

    王崎咆哮道。

    这一次,他用的是龙族语言。

    ——你在说什么?

    很显然,对方没有听懂。

    于是,王崎使用对方确定可以听懂的语言又说了一遍。

    然后,他的面前,展开了一副画卷。

    那是……火的世界。

    烈焰是此方天地绝对的主旋律。至热,至阳。没有固定的土地,没有海洋。

    只有比海洋更加汹涌的,“燃烧”的大气。

    偶尔还会有一串烈焰,从“地表”直冲上天,然后如同有生命一般,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再落入“地表”。

    那是日珥。

    而看似纤细的“火焰”,实际上是足以吞没行星的阳火之流。

    这就是恒星的世界。

    等离子生命体——火之民的世界。

    和神州后土的演化路线一样,这些火之民也经历过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

    但是,不同于主要是硅基、碳基的土之民、氨基为主的风之民,等离子态的生灵,肉身本就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下,一旦失去魂魄场的束缚就会崩散。而太阳的环境,又使得所有火之民都免费享受“火化”的权利,所以,想要通过化石探究这些生灵的演化,是不可能的。

    或许,只有天眷遗族才有时间观察它们的进化史?

    总之,就连火之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

    它们最初的的历史,是从一场“从天而降”的光之雨开始的。

    那是“传承”。

    这是属于这一支火之民的仙人传法。

    和绝大多数星球的“仙人传法”传说一样,神秘的传法仙人在那一次之后便销声匿迹,只留下传说之中,比恒星本身更加耀目的光之巨神的形象。

    而从那一日开始,这一支火之民,有了自己的“文明”。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冰与火之民

    火之民是这个宇宙最古老的生物类别之一。它们远比岩质行星的土之民、气态巨行星的风之民与远日行星的水之民要古老。

    这很好理解吧。毕竟,这个宇宙,最早诞生的天体是恒星。

    而行星、则必须等到这个宇宙产生了足够多的比氢更重的元素、第二个世代的恒心诞生之后,才有可能出现。

    最为古老的天眷遗族,就是天体妖灵与火之民的族群。只不过对天眷遗族来说,他们都是天人大圣的追随者,在那个时代,没有谁会在意彼此之间族群的差别,更不会在意族群的强弱。因此,古老的天眷遗族并不一定比新出现的天眷遗族强,而新加入这个文明圈的天眷遗族,更是有无数机会追赶那些古老的遗族。

    但是,与其悠久历史相对应的,则是那无可探究的演化过程。

    人族对于“观察”的兴趣更大于“政府”。仙盟那百年的观测记录中,就有许多记录,证明了火之民之间也有生物性的差别。约束它们肉身的诸多力场,也能表现出“复杂”与“简单”的区别。而龙族给予的情报更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火之民是一个没有遗体化石的物种。

    几十、几百亿年来永不间断燃烧的恒星,就相当于给每一个火之民免费的火葬。这比燃烧更炽热的大气,是他们诞生的苗床,亦是他们永眠的坟墓。

    甚至连它们一路行来的足迹,都会被故乡所焚毁。

    而火之民最早的遗迹化石,也必须等到它们能够登陆自己故乡恒星的其他行星为止。

    而在这个世界,能够进行这样的航行,也就意味着至少大乘期的水准。

    水平再低一点的话,就根本没有横渡虚空的可能。

    当然,这对火之民来说,反倒不算什么事了。

    不同于岩质行星表面,恒星的表面往往不会有太过复杂的生态系统。正是因为没有“生物圈”这个负熵系统初步处理灵气,恒星灵力在“易吸收性”“易转化性”上都不如行星表面。

    但是,在灵力的浓度与质量上,恒星的灵力远胜行星。

    火之民们起步会有些艰难,可入门之后,便会有着“爆炸”一般的修为飞涨。

    毕竟,恒星的“聚变”,本身就是“无序趋向有序”的过程。而恒星的阳气,便是行星“负熵”的最初来源。

    对于火之民来说,只要过了第一关,踏上修行之路,那么一路突飞猛进到分神期都不是问题。

    而由于先天体魄的关系,同级修法相同进境下,他们的战斗力,更是远胜行星上的生灵。

    但是,这却不是没有代价的。

    和行星上的生灵不同的是,火之民修行之路,并非是“寿元悠长”下的大道独行,而是燃命燃魂、与死亡争分夺秒的惊险赛跑。

    他们的修行,是“减寿”的。

    修为越高,阳火之力越是集中,内能越强,也就越是容易趋于混乱。

    甚至每一次冲击关窍,都有大概率折寿与死亡。

    除非在元婴期的时候就做出抉择,放弃火之民的先天特性,以元婴重塑灵体,逐渐脱离“火之民”的形态。

    这便是元婴法的真正特效了。绝对的普适性,任何生灵都能用它转化为统一形态。

    但是,这却等若抛却了自己先天的肉身,赤裸着一个元婴。有道是万劫阴灵难入圣,选择了这种道路的火之民,甚至失去了在恒星表面生存的本事。

    绝大多数火之民都没有条件选择这一条路。除非有一个修为臻于天仙境界的亲友可以在转化的过程中将他们带到行星,否则,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自己的元婴在阳火之中活活炼死。

    而唯一的希望,就是在燃尽寿元之前,冲破最后关隘,打破内外系统的隔阂,获得恒定的负熵。

    这也是……王崎面前这一支火之民的过去。

    他们学会了修法,也就学会了这燃烧生命冲向永恒的途径。

    这一支火之民真正的种族名,是“真炎神”。

    在那样的生存环境与技术背景下,真炎神拥有着特殊的生存哲学。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人生便只有三种状态:死亡、冲向死亡的灿烂,以及冲破一切之后所得到的“永恒”。

    畏于寿命的减少而不敢提升修为、冲击关窍修士,必然会在不久之后归于故乡的永恒之火。这与死亡没有任何区别。

    而修炼,便是燃烧自我的灿烂。

    其结果……就只有“死亡”与“登仙”。

    后者,便是“永恒”了。

    当然,这种美学的养成,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修炼。

    还因为他们所使用的攻击。

    也就是“冰”。

    绝大多数火之民是没有办法获取天然纤维的。而恒星表面也不会有矿物的存在。衰老与濒死的恒星,或许会有大量的金属元素——比如红巨星的内核,就必然有大量的铁。但是对于一般的火之民来说,这些元素都处于无法开采的状态。

    恒星的内核,对于一般的不死兽来说,都属于“禁区”。

    至于他们最容易获取的材料……

    恒星的聚变中,主要就是质子…质子链式反应与碳氮氧循环反应。质子…质子链反应没有任何副产物,而碳氮氧循环反应,则偶尔会有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作为副产物流出。

    碳、氮、氧,再加上最常见的氢元素、氦元素,所能够得到的稳定的、熔点最高的物质,竟是“水”。

    没错,和很多人印象不同,许多火之民,都会使用“冰”的。

    许多恒星的火之民都干脆选择了彻底抛弃工具的道路。但是,依旧有少数火之民,选择了使用工具。而除了极少数在大质量恒星生命末期诞生的火之民有使用碳晶体的可能性外,一般选择使用工具的火之民,都会用“冰”

    ——这已经是它们能够找到的固态物质中,最容易得到的了。

    至于恒星引力捕获小行星、然后在小行星整个蒸发之前得到的金属元素……

    对于火之民来说,那一般就是镇世神器了。

    毕竟,也不是每一次外来天体下落,都能够落到火之民可以够着的地方。

    而对于火之民来说,冰是唯一的材料。

    冰是他们记录文明的载体,是固化法术效果的唯一炼材,是城市的唯一基石。

    但是……这“最好获取”也只是相对而言。

    在恒星表面让冰保持冰点,又谈何容易?

    但是,真炎神们,也确实是有一番际遇的。

    他们走上了全族修“冰”的道路。

    元族的陌路,便宣示着一个道理——由反入正是一个古老的修炼诀窍,并且天眷遗族偶尔都会使用。

    修火的钻冰取火、修木的金上种花、修金的火中取金,都能够修出一番真滋味来。

    在太阳上修冰,修不成也就罢了,若是修成了呢?

    那又是何等的精彩!

    或许是当初的传法仙人有意影响,或许是真炎神中智者指点,又或许是他们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