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走进修仙 >

第1142部分

走进修仙-第1142部分

小说: 走进修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六章

    这一年的夏天似乎格外漫长。

    天气燥热,秋天似乎还没有到来的迹象。

    似乎是受不了这漫长的炎夏吧,百多天之前被宋书复种下了炼尸马瘟病原体的三匹矮马之中,终于病倒了一头。

    这一头,就是那个种下了加热后的组织液的。

    然后,这就仿佛是某种信号了,剩下两头病马也相继病倒。

    辰风亲眼见证了这个过程,确认没有作假的地方。

    于是,已经陷入失败泥潭之中的天灵宫,便半死不活的撒下了一批追加经费。

    而得到了这一笔经费之后,宋书复终于有底气去跟归一盟催促仪器到账了。

    因为……

    他之前是赊账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很多时候不一定正确,但是在极端条件下,“有钱能使磨推鬼”都有可能是真命题。

    于是,全新的灵列式隧道扫描入微镜就立刻被送达了。

    与此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名擅长天歌行、对紫外线领域尤为了解的归一盟宗师。

    这位宗师自身理论水平只是平平,但是,他对于法力的细微控制上却颇有天赋。

    于是,宋书复便开始新一轮的实证。

    而这一次,辰风却没有参与进去了。

    一来,他和宋书复在那次争吵之后关系多少有些僵。宋书复坚决不愿意承认他那个荒诞的设想,而他却也不愿意放弃这个设想。

    但话说回来,辰风也没有独立再去开一个小项目的能力。没有宋书复数十年的积累,他没法轻易做出成果。

    所以,他就干脆避开,等结果说话。

    如果宋书复的光学实证真的证明了炼尸马瘟的瘟毒最小截面直径远大于十纳米,那么这就是他的错误。他回去道歉。

    而若是反过来,宋书复也没有理由坚持一个错误的观念。

    “只是……怎么做到的呢?”

    既然已经确认炼尸马瘟病原体与黄晶病原体“有可能具有从生灵源质到生灵源质”的特性,那就需要仔细的研究为什么了。

    现有的黄晶病原体样本之中,“第一样本”附着强大仙力——尽管这力量对于仙人来说连残渣都算不上,但是却足以阻碍人的研究——而其他样本也有携带着患者法力的扭曲化产物,都还可以说是“法术效果”。

    但是,炼尸马瘟的病原体,却无疑是没有这种效果的——它携带的灵力量,并没有明显的高于背景灵气环境。也就是说,这一切传染效果,都是炼尸马瘟自带的效果。

    就算黄晶病原体与炼尸马瘟病原体并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就算黄晶病原体的传染效果并非基于常规物性之道,而是基于法术效果,它们在原理上也应该有相通之处。

    或者,用王崎的思想来说——约化大多数特质后,它们具有相似“结构”。

    这必然是一个突破口。

    人族将再一次靠近天眷遗族——哪怕剩下的距离依旧遥不可及。

    而另一个理由,便是艾轻兰。

    最近半个月,艾轻兰元神法域的演化越来越活跃。按照天生峰的说法,她不日将会醒来。

    另外,根据对艾轻兰腹中胎儿的监控,这个孩子缓慢的发育也终于开始加速,并趋近成熟。

    恐怕踏破天关的时期与临产期会隔得很近——甚至有可能同时发生。

    这个时候,辰风绝对不愿意离开。

    如果说实证部真的走不开,他确实没法心安理得的在这里呆着,但是,谁让实证部正好陷入了困境、而自己又光明正大的另有任务呢?

    这些日子,他就呆在艾轻兰的病房里,看书学习。

    宋书复也知道,辰风正在准备迎接自己人生又一阶段。那次争论过后,他也没有再让辰风插手具体实证的意思了——而且他本来也不是特别喜欢辰风在他的实证部里参与实证。在他看来,这个阳神阁的小子真的业余。

    如今,大约是面子上过不去,所以干脆不来了——正好!

    由于新购入了一批仪器、又有心的注资,所以宋书复又新招了几个有点水平的助手。

    别的不说,就那台入微镜,你随便整点什么染病的细胞,放下面观察观察,就能观察出一篇小论文来。

    对于刚刚入门的研究者来说,这种“熟悉高级仪器”的福利,可是很有诱惑力的。

    掌握了最新的仪器,又招兵买马,宋书复多少也有点踌躇满志的感觉了。

    但是,仅仅是第二天,现实就狠狠的赏了他一记耳光。

    “没有发现……任何瘟毒颗粒?”

    “没有发现任何‘明显不属于细胞本身结构’的寄主?”

    “怎么可能?”

    是的,没错,明确已经感染了炼尸马瘟病原体的细胞,都不会发现任何类似于瘟毒的结构——哪怕瘟毒近乎小的看不到,在这个入微镜下也无所遁形才对。

    但是,没有。

    没有任何生灵源质的异常聚集。

    哪怕已经海面化的脑组织,也只能看见大量凝聚成纤维状的生灵源质。

    却找不到让生灵源质纤维化的罪魁祸首。

    “这怎么可能?难道是光学染色法术或者光源的问题?”

    “原因不明的阴影呢?无法解释的空白区呢?”

    答案是……都没有。

    没有,没有,没有!

    什么都没有。

    仿佛那烂海绵状的大脑,是自发变成这个样子的一样。

    ——十纳米。

    这个时候,辰风曾经说过的数据,如果鬼魅一般浮现在了宋书复的脑海之中。

    “难倒……不,不可能啊!”宋书复站了起来:“滤膜!需要滤膜!”

    宋书复陷入困境,而辰风则大有精进。

    辰风学习的材料,包括了部分教科书,也包括了艾轻兰的笔记。

    艾轻兰的笔记对他是不设防的。

    辰风确实知晓中心法则,但仅限于仙院课程以及有限的了解,他的领域本不用涉及这方面太多。他甚至病理学都学得不是太好,在逆转录和腺相关瘟毒领域也只是够用就好的程度

    对黄晶病原体的破解,虽然是仙盟指定的任务,但也属于必须要完成的东西。

    学习确实艰难。

    尽管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将入门之路再走一遍——但是,当今仙道,又有哪个真正的研究者入门容易了。

    有无数次,辰风都想要将艾轻兰叫醒,像以前一样问她问题。

    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艰苦的学习后,辰风也获得了相应的收获。

    起码,透过艾轻兰的笔记,他领悟了生灵之道的又一重境界。

    中心法则,确实如此神奇。

    可以说,这一法则是集茵谷、神瘟林以及天生峰、古灵崖部分修士的修法核心——它的重要程度,几乎不下于天演论了。

    正如“细胞”统一了动物与植物的根基一般,“中心法则”则统一了所有生灵——它解释了遗传与表达,揭示了“生灵的根源在于血脉灵犀”的事实。

    可以说,将全宇宙所有生灵都放在同一个框架之中了。

    火之民的物质构成与土之民迥异,但它们同样会有繁衍、遗传,会有“血脉灵犀”。

    而透过艾轻兰记录在纸面上的想法,辰风也看到了另一重天地。

    那就是“生灵”。

    生灵个体的发育,以及群体的变迁,便在整个天灵岭形成了一个隐晦的分野——它成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代表两种不同的生灵现象。

    而这两种现象,却都有同一个核心——遗传。

    遗传便是血脉灵犀的复制,个体生长发育是血脉灵犀的表达,而演化则是血脉灵犀的变化。

    而这又延伸到了生灵之道的所有领域。

    亲代与子代、个体与群体、自身与环境……

    与此同时,当“灵犀”这个概念被确立的时候,这一层面的生灵之道就改变了。

    编码、储存、编辑、剪接、翻译、复制、转录、转译……

    这些原本独属于万法门、千机阁的名词——甚至是独属于万法门与千机阁最前沿的名词,突然也在集茵谷之中被广泛讨论了起来。

    “生灵”与“机器”终于在某个层面上获得了“相似”。

    至此,生灵之道那坚实的理论宝殿,才确实的矗立起来。

    算道的宝殿坍塌两次、天物流转之道的宝殿坍塌一到两次的时候,生灵之道的宝殿,才终于彻底摆脱“海市蜃楼”的形象。

    不是玄思,也不是思辨,而是建立在实证之上,并用逻辑的语言所阐释的统一的系统。

    自己入道以来,所有所学所思,突然就被前所未有的统一了起来。

    “之前只是专注于神经元网络的结构,无暇思考更广阔的世界吗?”

    辰风闭上眼睛,若有所思。

    在他的思想之中,生灵之道的诸多领域,如同齿轮一般咬合在了一起,彼此之间相互带动。

    而在这一瞬间,他的气息也圆融完满。

    “元神天关对我来说,也只是一层窗户纸了吧?找个时间,稍稍闭关就可以突破了。”

    他看着艾轻兰,笑道:“嗯,看起来我真的要超过你了,兰姐。”

    就在这一瞬间,艾轻兰的身体光华大方。

    仿佛是为了回应辰风那一句戏言一般,乳白色的光渗透了空间。

    辰风毫不犹豫的呼叫天生峰的宗师们。

 第二十七章

    强大的光扩张开去。

    艾轻兰的病房本身就设置在人口密度较为稀疏的区域——对于身受重伤的修士来说,这就是必须的待遇。修士身受重创的同时,体内法力循环也是遥遥宇宙。为了避免法力循环被进一步影响,伤到这一步的修士往往都会独享很大一片空间,并且在周围设置禁法区域。

    艾轻兰突破的瞬间,就只有辰风在她身边。仅仅是结丹期的辰风立刻就感觉自己体内法力隐隐不受控制。

    周围的天地灵气突然按照一个恐怖的规律运转起来,巨大的光之涡流横贯苍穹。而辰风自己体内的法力也不受控制的想要跟着一起运转。

    辰风急忙压低身体,一个翻滚离开病房,然后展开身法向外跑去。

    元神法域正在构筑。

    两道光柱柔柔的升起,如同是两根发光的丝带被上升气流带起一样。光柱起先是直的,但是随着元神法域的演化,两根光柱开始靠近、纠缠。

    这就是双螺旋,是稳定的形状,是易变的形状——这是血脉的形状。

    ——遗传,血脉灵犀的传递,也是生灵之道的中心。

    ——个体的发育是血脉灵犀的表达,而群体的演化则是血脉灵犀的变化时。

    磅礴的灵气从天而降,几如瀑布一般砸在地上,漾起虹色的灵光圈——灵气的密度,已经足够影响光的传播了。

    辰风感觉,仿佛有巨龙在自己面前呼吸。

    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

    更多的双螺旋光柱冲天而起。更多的灵力被从高空、从天外接引而至。

    天生峰的元神宗师团队也在这个时候赶到。

    只不过,就现阶段而言,元神的演化还是很难进行人为干涉的——并非是不能,而是人为干涉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

    尤其是对于艾轻兰这样天赋出众的修士来说。

    他们只是通过依旧还在运作的仪器与法阵,隔空观察艾轻兰的身体以及体内胎儿的状况。

    “目前情况很稳定。”

    一位宗师如此对辰风说道。

    辰风点点头,拳头却捏得很紧。

    突然,双螺旋光柱坍塌了。

    “这是什么?失败了?”

    “怎么可能?艾轻兰可是……”

    “但是,毕竟是缺乏本人意识主导的演化,失败也不是不能理解。”

    “希望不会恶化……”

    “等等……数据不对!元神法域演化没有中断!这是正常的演化!”

    “什么?”

    众人皆是大吃一惊。

    对于一般的天灵岭修士来说,踏破天关的时候能够展现出双螺旋的兆景,便已经是不凡的证明了。

    艾轻兰居然还可以再进一步?

    她预先设定的元神法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这到底还能演化成什么样子?

    只见双螺旋光柱断裂,消散,然后重新凝聚成新的长链。

    “这个过程……”辰风咬紧牙关。

    这不正是血脉灵犀表达的过程吗?

    双螺旋光柱是血脉根,然后这一步是血脉根灵犀转录进找信使体……

    只是呼吸之间,艾轻兰的元神兆景就第二次消散然后重聚。

    每一次消散和重聚,艾轻兰法力品质就会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提升。而灵气亦是疯狂涌动。

    整个天灵岭都感应到了这一次非同凡响的破境。

    第三次重聚之后,空间中,就有万千光链在荡漾,如同巨大的水母在空中游曳,用触须在三维的空间之中划出广阔的天地。

    然后,这片“天地”开始坍塌。

    几乎是同一瞬间,所有光之须开始扭曲,折叠。

    “是化形啊!”

    艾轻兰目前最为得意的工作,便是化形法的破解。

    而这恰恰也是最为前沿的技术。

    血脉灵犀的表达,以及对这一过程的干涉。

    这就是化形。

    这就是艾轻兰元神法域的核心。

    灵力越发汹涌,竟形成了台风似的巨大空气漩涡。

    而光之须,已经彼此纠缠,构筑了一个极其复杂的三相结构【三维结构】。

    这其中必定蕴藏着艾轻兰功体的关键情报。在场的所有天生峰宗师都默契的移开双眼。

    不过实际上,快速解析这个结构的算法,目前还没有诞生。

    这是艾轻兰特有的“加密”。

    “不可思议……这个法力总量,早就超过了元神中期的应有水准!”

    “发生了什么?”

    “这一定有其原理!”

    元神法域构筑完成的瞬间,就迅速缩小。

    与此同时,光华大放。

    所有人都不得不移开视线的时候,辰风心神之中,突然飘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