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走进修仙 >

第967部分

走进修仙-第967部分

小说: 走进修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三十二章 超弦

    神州大地的原子论,发展其实是异常曲折的过程。

    这就牵涉到了一个极其怪异的事情。

    修士,其实不需要多高的修为,就可以感知到组成世界的“微小颗粒”。若是专精灵识,然后凝神观察自己身周的话,就算是区区元婴也能发现一些端倪。而今法修就更加过分了,就算是结丹期修士都能勉强做到这一点。

    但是,观察原子内部结构,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你修为再高,哪怕都已经逼近天仙境界,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实际上,“原子”到“亚原子”这一层,哪怕是仙人都不一定能够越过。

    越过了,那又是生命本质的提升。

    因而,对于修士来说,这些“颗粒”,就已经是世界的本源了。

    修炼再怎么提升,也就是从“模糊的颗粒”变成“规整的颗粒”最后再到“好像不是那么规整的颗粒”。

    缥缈之道——量子力学横亘在这一天渊之前。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些颗粒才会被称作“原子”——原初的构造。

    但是,很早的时候,今法修们就认定,原子不可能是最基础的物质结构。原因很简单——原子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

    大道至简。如果一种粒子是物质最底层的存在,那么它就必定只有有限的一种或几种。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千年之前,“原子之下的结构”,就有许多种假说。

    其中,“扭结”一说,又是这些假说当中丝毫不起眼的一个。

    它假设原子是由某种丝线形成的“扭结”。不同种类的原子,就是扭结的结构不同导致的。

    这个说法也曾取得过那么一点影响——至少万法门专门为此研究过一小段时间的扭结,开启了拓扑学的这一分支领域。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奔雷阁对“电”的研究,迅速的影响到了焚金谷。尤其是在“万法归一”麦思伟弟子的一支并入焚金谷之后。他们——以“鳄神”卢瑟福为代表的这一支,成为了这方面先驱者。通过气体放电的研究,发现了“电子”的概念、重新定义“电荷”与“电流”……【本世纪的历史之中,这就是卡文迪许实验室。】

    这些概念被引入焚金谷的物性之道,然后继续深化,使得新的原子模型诞生——被戏称为“表面嵌合着果脯的发糕”的模型。

    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扭结”是什么鬼东西了。

    而到了更后面,鳄神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是个小小的行星系”这种“普通人也就能理解到这一步”的经典而短命的模型。随后,就是独属于缥缈宫的传奇了。

    如果不是对门派历史了如指掌,路小茜自己都不会知道,历史当中还有“原子扭结”这么鬼畜的设想。在今人看来,这个想法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在开完了作战会议并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备战之后,路小茜没有防备的就看了王崎的草稿。

    然后她呕了一口血——为了震散自己体内自发组织的元神化过程。

    再然后,辰风就将她拖了出去。

    “所以我说啊,路小茜,你这是何苦呢?”苏君宇非常幸灾乐祸的看着这位同样受限于元神化而不敢接近那边的路小茜,道:“那你又不是不知道,王崎不是个傻子。”

    “太惊人了……”路小茜挣扎着起来:“强通力【强相互作用力】还有如此……如此美丽的写法!欧氏太乙变天式【欧拉β函数】……居然是欧氏太乙变天式?这么古老的东西?”

    “纯粹算学研究的东西几百年后被运用到其他的领域,常有的事情。”苏君宇嘿嘿笑了。他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休息,调养好这几日过度消耗的心神,因此一只闲得发慌。他问道:“你倒是说说,怎么厉害了?”

    “这个模型在描述亚原子粒子的时候,不再将它视作一个零维的‘点’,而是一根一维的‘线’。”路小茜说道。

    苏君宇一愣:“一维的……线?”

    他手挥了挥:“线?你们没有搞错吧?这……”

    “或许你很难理解……实际上,亚原子粒子本身并不是‘点’,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将它作为质点来处理,可我们自己也知道它绝不是没有长高宽的‘点’。”路小茜道:“但是,那个尺度下,谁也无法将它们描绘出来——除了算学的手段。”

    苏君宇点了点头:“但我还是不明白,若是粒子是一维的线的话……”

    “一维的线,没有厚度,没有宽度,只有‘长度’。除了其两端之外,不会对物质世界产生其他干涉。”路小茜挥了挥手:“当然,你也碰不到。而且,这也只是一个‘模型’,不要用宏观的直觉去看待这个微观的世界。”

    苏君宇点点城:“成,您继续。”

    路小茜又用力挥了挥手,想说些什么,但是突然卡壳了。她有些恼火:“知道得还是太少了……现在我只能说,这个……处理强通力的作用,比较立于理解。然后,这个模型真的很优美。”

    “很美”,修士们特别喜欢用这种近乎“直观”或“直觉”的方式判断一个理论。若是一个理论具有算学上的美感,那它多半是优秀的理论【例如号称“天成之诗”的天歌天元组】。而反之,连算学模型都给人糟糕感觉的理论,多半是不大好的理论。

    苏君宇笑了:“到这里就牵动了你的元神化?”

    路小茜叹了口气:“我感觉这背后一定有更深的东西,只不过,现在的我却没办法思考了。”

    “不……”就在这时,一脸惨白的艾长元也扶着墙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地上,道:“没错……没错……这太可怕了——真的有更深的东西。”

    路小茜眼睛亮了:“哦,居然还真有?能够大致说一说吗?”

    直接看着王崎的草稿,她的心神多半就会被牵着,带动自考,从而导致元神化不可逆转的发生。但若仅仅是复述,她相信自己还是能够抑制自己的思考欲望。

    没有元神化坤然的艾长元拼命瞪大眼睛,道:“你真的……想要知道吗?”

    他的话语之中,仿佛蕴含着莫大的恐惧一般。

    路小茜郑重地点了点头:“愿闻其详。”

    “最开始的时候,王崎不过是将他的那个‘线状粒子’——哦,在他自己的笔记当中,那玩意被称作‘弦’——他把弦当做是束缚在两个层子【夸克】之间的联系。这‘弦’,就被束缚在两个层子【夸克】之间,用来传递强通力……”

    路小茜面泛喜色恶,苏君宇则一脸懵逼。对此,路小茜特地解释了一句:“你理解为‘弦’的两端都绑在层子【夸克】之上就好了。”然后,她又极度振奋的说道:“这……这太厉害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还有日此美妙的模型。”

    艾长元露出虚脱的笑容,就好像一个瘾君子在怀念大烟枪一般:“是啊,到这里都很好。紧接着,王崎又将‘弦’这个模型推广开去,将更多的基本粒子也纳入了这个新的模型之中。”

    路小茜呼吸一窒:“那岂不是……”

    ——原来如此,我们的天地,并不是我们自己看到的样子……

    ——我们,竟是生活在弦构成的网中?

    ——这样说的话……大一统……

    艾长元继续说道:“实际上,还有更了不得的部分。通过纯粹算学的手段,你就可以得到‘弦’的震荡,通过弦本身的震荡,你就可以得到粒子的基本属性。自旋、电荷什么的都可以。”

    路小茜呼吸急促,脸上血色升腾、沉降数次——这是精元随着功体变化而不断游走的征兆。

    她终究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思考欲望,开始思考这个“弦”的模型了!

    艾长元脸色一变,喝道:“给我冷静点!若是王崎已经完成了如斯功业,我还会如此如丧考妣?我还会停留在结丹境界?”

    路小茜一怔,强行散功,苦笑:“是我鲁莽了……”

    “实际上,在这里,王崎就留了一个空白。”艾长元脸色阴沉:“他的弦理论要求,必须要存在一种自旋为二、质量为零的粒子……王崎预言了这种未知粒子的存在。但是……”

    路小茜面色一变:“自旋为二、质量为零……”

    ——根本就没有这种微观粒子!

    换句话说,就现阶段来看,王崎的理论,就是建立在一个不牢靠的沙地上的高塔!

    想象一下,一个化学家若是发现了一种无法归入元素周期表的粒子,他会是如何抓狂?

    那个化学家的心情,就是路小茜此刻的心情了。

    距离真理,虽看似咫尺,实则天涯。

    而此时此刻,王崎的心中也涌现出一股悲哀。

    并不是对自身。他的思维还没有活跃到如此的程度。他只不过是对自己写的东西感到悲哀。

    弦论,明明是粒子物理领域最“美”的理论之一。但是,在他求学的年代,若是一个物理学系的学生说自己信超弦,那是要被人笑话的。

    与此同时,超弦领域的无冕之王、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优秀物理学家之一的威腾,却几乎注定拿不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都是因为超弦——无法为自己正名的超弦。

 第四百三十三章 伎俩,绝景

    地球的21世纪初,对于地球的物理学界来说,应当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引力波发现等关键事件,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发生的。

    而在这个年代,所有活着的物理学家中,杨振宁是最伟大的一位,是世界第一。而在他之下,还有爱德华·威腾、彼得·希格斯等有资格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

    虽然说,比不上黄金时代的哥本哈根学派、索尔维会议那样群星闪耀,但也值得在物理学史上书写一笔。

    而其中,威腾与希格斯皆是巅顶人物。

    只不过,有一点遗憾。

    希格斯有着渺茫的机会,在死前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他本人也确实抓住了这个机会,将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而威腾则一点机会都没有。他甚至没办法百分之百的肯定,自己是“物理学家”。

    原因很简单。

    没人能够肯定,超弦理论是物理学理论。

    弦论真的是物理学理论吗?还是说,它仅仅是一种高明的数学游戏甚至哲学思辨?只不过是重新讲一只的东西定义一遍,然后巧妙的嵌入一个极其庞大的模型之中?

    本来,一般意义上,不能被观察到或者和人类感知觉不相符的理论,一般就被试做“纯数学模型”。弦论不过是一种用数学将已知领域束缚在一起的方法,仅此而已。

    超弦理论听起来异常玄乎,可实际上呢?它没有证明什么,没有证伪什么,没有肯定什么,没有否定什么,甚至没有预言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验证方法的现象。

    最后一点尤为致命。

    相对论之所以被承认,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数学领域的逻辑无可辩驳,更是因为它预压了某种现象,解决了某些问题。“四维时空”、“引力是空间弯曲”等概念,也是经由“行星近日点多余进动”这个问题。

    而若是弦论产生了什么“技术”,或许科学界还会认下。毕竟,这也算是一种“实践”了。

    相对论能够修正卫星的轨迹,而量子力学产生的“余波”,则使得计算机的种种元件得以出现。元数学的求索,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与图灵不可判定定理则使得“图灵机”这个计算机的数学基础出现。这些听起来玄之又玄、距离凡人日常有着十万八千里的理论,实际上是信息时代的基础。

    但是,弦论没有这样的“作用”。它诞生了大半个世纪,却没有对那个世界产生太大的影响。

    可以说,就目前来看,所谓的超弦,就真的只是用超凡的数学功底,将人类已知的物理学重写了一遍。

    唔,若说“预言”的话……推算出比本宇宙原子数目更多的宇宙模型,或许也能算“预言”?这也算是佐证了“多元宇宙”的说法?

    哦,当然,想要验证超弦的理论,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比如说,黑洞。

    黑洞是塌缩成一个基本点的一种星体。黑洞的内部,“最大尺度”和“最小尺度”进行了融合。弦论的模型之中,黑洞里量子尺度上各种弦纠缠在一起,令人难以置信。黑洞在诸多天体之中,具有最强的引力。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在最短的可能时间内物质与反物质的“真实微粒”——或者说,推定之中的超弦——无处不在,不停休城又双双毁灭。而在事件视界的边缘,彼此相反的“真实粒子”由于引力与时空而分开,变成它们本身的“形式”。

    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黑洞释放出“弦”来。

    换言之……

    除非路过的外星人、善良的未来人或者其他宇宙的超能力者友情赞助一个黑洞【当然还得包括稳定的容器以及研究器材】,不然威腾先生有生之年是拿不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了。

    而弦论的信奉者,这没法摆脱他人善意的嘲讽。

    莫大的悲哀。

    明明是最为“美丽”的模型——至少以数学家的审美,没人会觉得“圈量子”这种疯狂的模型美丽——明明是最“美丽”的模型……

    悲哀?警惕?

    王崎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这种情感。

    理论上讲,他同样应当警惕“弦论”这种东西。因为这种东西到底正不正确,没人说得准。仅仅是为了一个“可能性”,就有相当比例的科学家白了头发,皱了脸皮。

    而元神是长生的基础,必须慎之又慎。

    但是,在另一方面……

    他不一定需要一个最终极的“真实”。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算道还是天物流转之道,神州人族都才刚刚摸到“边缘”——仅仅是边缘而已。距离最终的“真理”,还有不少路要走。

    但另一方面,超弦理论又几乎可以赖皮的说自己“正确”。

    总数比宇宙原子数还要多的数学模型呢!这么多模型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