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艾丁香-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其实已经不小,快十五岁的姑娘,该凸的凸,该翘的翘。
他脸上有了一些红晕,心里有了一丝懊恼,难道他的行为真的让她误会了?
为避免被凌子君看见他的不自然,他突然提气跑在前头,将凌子君甩在了身后。
凌子君莫名其妙,连忙提气跟上。
*
萧三郎他们下山后,丁香却突然说:“哎呀,阿娘阿弟,我的头花忘记在水潭边了,那是我生日那天,爹爹买给我的,我得回去拿!”
芸娘看着丁香,她的头花果然不见了,便无奈地说:“快去快回。”
丁香飞快地跑进山沟,到了她藏火灵狐的地方,连忙扒开树枝看。
她傻眼了,火灵狐已经不在!
想到火灵狐刚才虚弱的样子,肯定没走远,丁香心急地在附近找寻起来。
细心的她还捡到了几丝红色毛发,可就是不见了火灵狐。
后来丁香恍然大悟了,那个凌子君不是说,他们的山鸡喂了药,而火灵狐吃了山鸡中了招。
他们给山鸡喂的药,肯定不会是致命的,肯定是一些迷药之类,时间过了药效自然就消失殆尽,难怪他们两个会放弃再找寻。
只有她傻傻的在担心。
这时候,不放心她的艾桔梗又过来了,老远就喊她:“阿姐,找到没有?怎么那么久还不出来?”
他一边说一边就跑过来。
丁香连忙答话:“算了,你别再过来,找不到了,我记得放在了石头上,可现在却不见。”
她其实是不知道,她的头花被萧公子丢到哪里去了,因为她没看见他手里有,再次回到水潭的时候,石头上也已经没了头花,周围她也没见。
她之前说过头花是她不要了的,所以,她也没好意思问萧公子。
7
第111章 重度中暑
萧三郎他们回到了村子,云娘娘儿三个也下到了山脚。
没有了树荫的遮掩,酷热的太阳当空照,烤得大地发烫,烤得地里劳作的人汗流浃背。
好在丁香他们头上戴了斗笠,但穿着布鞋的脚踩在晒得发烫石头上,也能感觉到脚底下透上来的炙热,丁香有些担心地看着阿娘。
阿娘这么弱不经风的身子,她怕她会受不住中暑。
让丁香放心的是,阿娘脸上是有些疲累,但她精神还是很好,还带头走在前面,催促丁香姐弟走快点。
山脚下有一家人在割稻子,大约有十多个人在劳作。
这是村里的村民在互相帮忙,就像一个互助组一样,谁家割稻子,都会你帮我家一天,我帮你家一天,因为一家人是抽不出这么多劳动力的。
大潭村的稻田,大多是山田,零零散散,一般都不在家门口,离家有些远。
大部分村民收割稻子的时候,都会选择就地脱粒,然后将收获到的湿稻谷挑回家晒,这样可以省去挑生禾杆回家的功夫。
古时候没有现代化工具,一切靠人力劳作,只靠家里几个劳力干,不好分工合作。
十多个人就好办了,三四个人割稻子,两三个人挑,再三四个人负责
脱粒,还有一两个力气小的,则负责将脱了粒的生稻杆晾晒好,晒干再挑回家。
其中脱粒的工序最辛苦,他们得从家里挑来高高的大木桶,找个干爽,宽阔一些的平地放好。
为了防止脱粒时稻谷飞出去,他们在大木桶周围围上草席,留一个口子,刚好能容一个人站着。
那人弯下腰,手里拿一把割下来的稻谷在木桶里面使劲打,要将禾杆上的谷子全部打落木桶里面,得用好大的力气。
从收割到脱粒,再将收获到的谷子挑回家晒,中间的过程很辛苦。
稻田里的稻子已经割完,看得出他们也快收工回家了。
酷热加上辛苦劳作,无论男的还是女的,一个个汗流浃背,都忍受着酷热和疲累的煎熬。
这时候的丁香,才深刻地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突然,正在劳作的村民中有人惊叫起来:“哎呀不好了!你们快点过来,大壮突然昏倒了!”
村民们全都吃惊地放下手里的活计,围拢过去。
作为一个准大夫的本能,丁香没有多想,放下手里的镰刀,就快速跑了过去。
艾桔梗也紧跟其后,他知道阿姐是要去救人,他有期待也有担心。
芸娘也小跑过去,她心情复杂,她是担心丁香不知天高地厚,学艺不精贸然出手救人,却弄巧成拙,反而害死了人。
“让一让!让一让!”丁香力气可不小,扒开一个壮实的妇人挤进去,艾桔梗紧跟其后。
一妇人骂道:“小娃子,凑什么热闹,快出去!”
丁香无暇顾及她,只见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地上,脸色苍白已经没有了知觉,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是重度中暑。
一个中年妇人摇着他的身子大哭:“大壮!大壮!你别吓阿娘,你快醒一醒,醒一醒!”
7
第112章 治病救人
一个中年男人则虎目流泪,双手颤抖地在年轻男子头上乱摸乱按,妄想按动某个机关,将年轻男人按醒了。
围观的村民们不是大夫,不敢乱帮忙,只能焦急地看着,只有杨大壮的爹爹阿娘敢碰他。
见杨大壮摇也摇不醒来,按也按不醒来,村民们开始唉声叹气,七嘴八舌。
一个探过杨大壮鼻孔的男人说:“鼻孔里没气了,多半会醒不过来了……”
一个妇人哇的一声哭起来:“大壮啊,大侄子!你快醒来吧!老天爷啊,你作孽啊!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另一个妇人则叹息:“唉,要是艾大夫还在该多好!”
她说着眼泪就出来了,如果艾大夫没死,杨大壮肯定是不会死的!
中年男人见按不醒儿子,终于忍不住一声大哭:“儿啊!你干嘛呢……”
情况万分危急,这时候丁香已经蹲下了身子,二话不说,就推开了还在拼命摇着杨大壮的妇人。
丁香一手掐住了杨大壮的人中,另一只手,则掐住了杨大壮左手掌上的合谷穴。
在村民们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杨大壮苏醒了!不过依然神志不太清。
丁香松了一口气,还好,掐醒过来了,不用做人工呼吸。
蹲在丁香身边的艾桔梗激动起来,大声宣布:“大壮哥醒过来了!”
“醒来了!醒来了!掐醒过来了!”这下子连站在外围的村民们,都兴奋地围挤过来看。
芸娘自然是挤不进去的,她正担心着丁香会不会惹祸,听到杨大壮醒了过来,她也松了一口气。
杨大壮的爹爹阿娘喜极而泣:“大壮,大壮!你吓死爹娘了……”
“散开!散开!麻烦大家散开一些!病人还没完全救活,他需要通风透气!”丁香大声说。
十多个满身臭汗的人围拢过来,别说是中暑病人,就连正常人闻着都透不过气来。
杨大壮的爹娘回过神来,急忙站起身推开村民们,村民们也自觉地散了开来。
回过神来的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
“哎呀,这不是丁香丫头吗?她怎么也会治病救人了?”
“肯定是她爹爹教她的呗!”
“这就好了,咱们村又有大夫了!”
这时候,丁香接着又说:“快,快将他抬到树荫下!”
马上就有几个男人在丁香的指示下,将杨大壮平抬到了附近的树荫下。
在抬杨大壮的时候,丁香还不停地吩咐村民们:“谁有竹筒,快去装点清凉的泉水过来,谁有帕子,快拿帕子去吸泉水帮他降温,谁跑得快,快去附近的人家里弄点温盐水过来给他喝!”
丁香现在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一个腿长的年轻男人自告奋勇地跑去弄盐水了。
帕子太小,能吸多少水啊!杨大壮的爹爹干脆脱了衣服,衣服肯定吸的水多。
很奇怪,在这危急时刻,村民们都选择了听从丁香的吩咐,一点迟疑都没有。
杨大壮被平放在了地上,丁香又吩咐:“快解开他的衣服!”
衣服被解开,扒了开来,露出了胸膛和胳肢窝,这时候吸泉水的也回来了。
7
第113章 想不到她会治病救人
丁香吩咐几个人,用湿帕子湿衣服在杨大壮额头上,胸膛上,胳肢窝里不断抹试,给他降温。
一会儿后,杨大壮的体温已经没那么烫,去弄温盐水的小伙子也跑得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丁香让杨大壮的爹爹扶起杨大壮,喝下温盐水后,杨大壮这才脸色恢复了正常。
杨大壮的阿娘泪花还挂在脸上,一个劲的谢丁香:“丁香丫头,这次真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出手,大壮就醒不过来了!”
她神情非常激动,要不是丁香拦着,她还要给丁香下跪了。
杨大壮的阿娘心里清楚得很,刚才如果不是丁香出手,掐了她儿子两个地方,她儿子是不可能再活过来的!
好多年前,也是六月收割稻子的时候,杨梅村有个男的,也是像大壮刚才那样,被太阳晒晕了,然后就死了。
杨大壮的爹爹则直接拉着杨大壮,要杨大壮给丁香下跪。
丁香连忙阻拦住:“杨大叔,你这是干嘛呢?快让大壮哥躺好,我现在给大壮哥把脉,然后你快点找人背大壮哥回去,再来我家拿一剂药回去马上煲给他喝。”
芸娘也赶紧过来阻拦,她说一个小女孩,哪里受得起伯伯婶婶的跪拜。
丁香给杨大壮认真把过脉后,清楚了他的身体状况,他是身体比较虚弱,再加上劳累,他比一般人的耐力要差得多,所以他才会突然中暑。
丁香放开他的手,知道了该给他开什么药。
杨大壮的爹娘千恩万谢,赶紧安排壮实的年轻人背杨大壮回家。
好在杨大壮并不是名如其人,他名字叫大壮,人却一点都不壮,背着他的年轻人看起来很轻松。
杨大壮的阿娘干脆连稻谷也不管了,什么也没儿子的命重要,她赶紧跟着丁香他们一起回家拿药。
留下来收拾稻谷的村民们各种议论着。
“还以为丁香这丫头一无是处,没想到她还会治病救人!”
“之前大家都说她摆城里小姐的架子,什么活也不干,原来是错怪她了,她这些年来是躲在屋里跟着她爹爹学医!”
“就是啊,听说学医可是要花很大功夫的,还要聪明有天分,光熟悉各种药材就要好几年,这就怪不得她没时间出屋干活了。”
“艾大夫和芸娘也真是的,丁香丫头学会了治病救人,这是好事啊,干嘛藏着掖着的,不告诉大家?让大家都误会了丁香丫头。”
一个妇人告诉大家说:“其实丁香丫头这些年学医,然后会治病救人的事,昨天我就听杨桂花说了,她说丁香丫头治好了她爹爹的咳嗽,我当时怎么都不相信,以为杨桂花在为丁香说好话。
我心里想,既然她会治病救人,干嘛不说出来?你们猜杨桂花怎么说,她说丁香丫头和陈家定有婚约,女孩子做大夫要接触陌生男人的身体,怕陈家嫌弃,所以一直都没有公开这件事。
我当时还是不信,男人学医做大夫,脑瓜子都不够用,一个小丫头,哪有那个能耐?现在啊,亲眼所见,我不由得不信了,你们刚才看见没有,她掐杨大壮那个手势,可是又快又准,和她爹爹的手法一模一样!”
7
第114章 丁香出名了
回到家里,丁香让杨大壮的阿娘在客厅等待,让阿娘陪着她。
她和阿弟去了爹爹的药房,看着阿姐开出药方,艾桔梗满心满眼都是笑,他的大夫梦并不遥远了。
他抢着帮阿姐捡药称药,这个活,爹爹在世时,就放心交给他干了。
看着阿弟准确无误地将三分药全部称好,丁香称赞他:“阿弟真不错!”
丁香将三包药交给杨大壮的阿娘,嘱咐她三碗水煲成一碗药汤,中午一次,晚上一次,明天早上再一次。
杨大壮的阿娘连忙起身问多少钱,并且说她身上没带钱,一会儿再让她家男人送过来。
丁香还不太清楚这个世界的药材价格,便随便报了一个价:“一包十文钱,三包是三十文钱。”
这些药材都是很平常的,照十文钱能买一斤大米算,一包药也就是现代的三块钱左右,她应该没有将药钱算贵。
果然,杨大壮的阿娘惊喜道:“这么便宜啊,真是多谢丁香姑娘了,那个,诊金要多少?”
丁香笑道:“诊金就算了,我又没做什么,只是指点了一下,难得大叔大婶们信得过我,这就够了。”
杨大壮的阿娘说什么也要给,她说哪有不给诊金的道理,学会治病救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要花那么多功夫学,不可能一点报酬都不收。
她还说,她一会儿便让她家男人将诊金药钱一起送过来。
芸娘张口想说话,她想说丁香只不过是碰巧救醒了杨大壮,乡里乡亲的,这诊金就算了。
她对丁香会治病救人,还是不敢完全相信,她还是不希望丁香正式做大夫,她担心遇上复杂一些的病,怕丁香治不了反而害死人。
丁香却抢在阿娘的话头,微笑道:“杨大婶,那就算二十文钱诊金吧。”
这样也好,药钱也算,诊金也算,算是给自己挂牌行医一个好的开端。
一个大夫应该要先有自信,才能让病人信任。
她知道阿娘想说什么,也知道阿娘顾虑什么,阿娘的担心,丁香完全理解,但她不会让阿娘把话说出口。
她要让村民们相信她是真正的大夫。
杨大壮的阿娘高兴地回家煎药了。
到下午的时候,丁香会治病救人的消息已经在村子里传播开,这真是一个大新闻,大潭村轰动了。
杨大壮的阿娘现身说法,见人便说她儿子的一条命是丁香救的,喝了丁香开的药后,她儿子已经像没事人一样了。
还说丁香姑娘开的药算得便宜,诊金也便宜,她儿子捡回一条命,只花了五斤大米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