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科技狂人 >

第560部分

重生科技狂人-第560部分

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展得如何顺利、价值如何坚挺。

    现阶段,香江电讯用户电话数达到310万台,人均拥有电话线0。41条、电话机0。54台,普及率仅次于美国纽约和日本东京,位居世界第3位。

    如果这些成绩还是虚的话,那重新规划原来略显凌乱的拨号规则、推出各种优惠套餐,甚至世界首创地取消市区电话收费,那就绝对是摆在明面上、人人都能感觉得到的便民利民之举了。

    另外,香江电讯在移动电话、拨号上网、来电显示、电话咨询等等新服务上,以及海外投资,也是成就斐然。

    当然了,香江电讯肯定不会赔本赚吆喝,由于采用了唐焕的新数字技术,设备的数据吞吐量大幅度提高,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成本,进一步提升了暴利空间。

    进入1987年之后,香江股市越发地牛气冲天,而表现优异的香江电讯自然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市值一路飙升,逼近了70亿美元,成为香江上市公司中的一哥,香江电讯大班紐壁坚几乎要鼻孔朝天地走路了。

    现在唐焕拿这个噱头来刺激自己,马世民不禁有点热血上涌,搓着手喃喃说道,“这不太好吧,毕竟这个名头是虚的,风头一过,又要打回原形了。”

    “体验一下,又有何妨。”唐焕微微一笑,“勤和一系的产业,不断向外发展,其成就又怎么会止步于一个香江股市市值最高公司的水平。你们这些高管肩上的担子,只会越来越重。”

    “我当然任凭老板驱使。”马世民连忙表忠心。

    开过了这个玩笑后,唐焕皱着眉头说道:“相比于刘峦雄的工于心计、汇丰的手法老辣,我们在资本操作上一点都不逊色,我并不担心,但如何迷惑对方不断上钩,就没那么好办了,而且资本角力和诱敌深入这两方面相辅相成。”

    马世民也跟着犯难,“老板你可是美国首富,财力雄厚,举世公认,现在想要示人以弱,还真不好操作呢。”

    两人正苦苦思索着,翁菁晶抱着一叠文件夹走了进来,笑盈盈地插话说道:“你们这些男人只着眼于大处,却没有注意到,早就有报纸开始唱衰首富先生了。”

    马世民扫视着一笑便显出酒窝的翁菁晶,摆出的一份份特意收集的报纸和杂志,心说难怪大老板很是看重这位出身演艺界的小情_人,专门送进香江大学培养成一个法学硕士,如此见机行事的能力,果然不是那些花瓶可比的。

    “《金融时报》?”唐焕瞥了第一眼后,忍不住笑道:“香江的银行数目就已经很多了,可报纸的数目更多。如此响亮的报纸名字,我怎么头一次听说。这让我想起来一件事情,现在不少港商跑到中国大陆后,名片上印着的公司名字,往往都是什么环球、环宇之类的前缀开头。”

    “不要小瞧人哦,这个《金融时报》虽然今年才成立不久,可老板是实力雄厚的报业新秀呢,不惜重金聘请了原《文汇报》总编担任社长、原《财经日报》总编黄扬烈担任总编,要趁着现在的牛市,把所有股民变成自己的读者。”

    翁菁晶一边解释着,一边又挑出了几份报纸杂志,摆在了唐焕面前,介绍道:“《天天日报》、《清新周刊》、《青春杂志》……这些出版物都是在今年归于同一个老板名下。”

    “了不得,香江这是要涌现出来一位新的报业巨子么?”唐焕眉头一挑,饶有兴趣地询问自己的小了哥,“这个人是谁?”

    “你肯定也认识这个人。”翁菁晶调皮地笑了笑,“我听说,自从上次被卷了面子后,他就再也不去梦工厂了。”

    “是么?”唐焕心不在焉地随口答应了一句,注意力显然被面前的那份《金融时报》吸引住了。

    只见上面分析道:

    ……

    此前香江电灯为了投资新项目,不断通过减持股份来套现,说明它没有得到母公司的全力支持。这并不奇怪,勤和集团和汇丰银行的关系势同水火,自然该系产业随之失去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贷款来源,从而资金链不太宽裕。

    另一方面,勤和集团的大老板唐焕,在美国加州运作了一个耗资300多亿美元的庞大项目——加州高铁,由此首富先生的资金链肯定非常紧张,很难支援香江这边了。

    所以,收购香江电灯,固然要比当初怡和从勤和手里抢走香江电灯的时候还难,但勤和的应对能力也下降了。

    如果像香江电讯这样的姐妹公司,打算出手相助,那自身势必出现漏洞,而传说有无限提款权的刘峦雄,绝不会放过新的狙击目标。

    ……

    “还真分析得精彩绝伦啊!”龙颜大悦的首富先生,拍着这份《金融时报》,不断称“好”,似乎说到了他的心里去。

    过了好一会,唐焕才想起来询问,“你还没说呢,这份《金融时报》的真正老板是谁?”

    “玉郎国际的创始人黄裕郎。”翁菁晶没好气地回答了一句。

    “原来是他啊。”唐焕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随即疑惑地追问,“黄裕郎就算打心里恨我,但也没有必要冒风险、跨领域地进入香江报业这一行吧?再者,他怎么开始帮刘峦雄摇旗呐喊了?”

    “你不知道了吧,黄裕郎、刘峦雄、林健岳这些人,都是潮州老乡啊。”翁菁晶嫣然一笑道。

    “原来如此。”唐焕再次恍然大悟,“还是你细心。别说,这几个头脑灵活的精明人凑到了一起,倒是真的不能小瞧了。”

    翁菁晶继续往下说道:“其实,黄裕郎投身于香江报业,也不算完全地跨领域发展,只不过之前失败后,便不得不专心于漫画了。而现在的牛市、玉郎国际的上市,以及老乡刘峦雄的表率,给他带来了新的施展抱负的机会。”

    原来,别看黄裕郎在漫画界混得风生水起,但他的真正梦想是成为第二个金庸,其撑起《明报》,靠的是一支绝笔写武侠,而他有一支妙笔画漫画。

    这种情怀也很容易理解,由于作品低俗的行业风气,当时的漫画难登大雅之堂,漫画社老板做得再好,哪有报业大亨来的光鲜。

    早在1970年代中期,黄裕郎不过20几岁的时候,事业小有成就的他,便创办了以漫画为主、消遣性文章为辅的《生报》,但这份报纸的最后结果还是呜呼哀哉了。

    年轻气盛的黄裕郎当然不肯死心,此后又接着办了《远东经济日报》、《胜报》、《香江日报》等报纸,可还是办一家垮一家,幸亏他有那支漫画笔,没有因为连续亏本而被打回原形、流落街头。

    对于黄裕郎在报业发展上的连番失败,香江传媒普遍认为:“黄裕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又没有报刊编辑经验,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个分析不无道理,倒不是说没文化无法成事,而是某些领域,天然就对专业程度要求更高。

    当香江前途问题明朗化、随之香江股市开始火爆后,黄裕郎将玉郎国际成功推上股市,由此带来的身家暴增,让他重拾发展报业的雄心。

    要知道,当时美国《华尔街日报》亚洲分部载文介绍黄裕郎的时候,称他为“画出彩虹”的亿万神童。得此评价后,黄裕郎顿时欣喜若狂,个人膨胀得一时之间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随即向员工自封起“玉郎大帝”来,整个集团是“玉郎帝国”,连印刷厂也冠之为帝国印刷厂。

    老乡刘峦雄从股市抽血的手法,给了黄裕郎灵感。玉郎国际上市之初,他拥有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由此具备了“供股——集资——花销”的极大操作空间。

    香江股市大牛使得这个简单的敛财模式,再一次给黄裕郎带来了巨大的成功。有了现金、腰杆更粗的他,开始大手笔收购——先是斥资7700万港元,得到天天报业的7成股权、天天彩印的全部股权,接办消遣性的综合大报《天天日报》;接着以2万港元的价格收购《清新周刊》、93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青春杂志》。

    更夸张的是,黄裕郎在接下来创办了《金融时报》后,又漂洋过海,跑到了马来西亚,斥资7000万港元,收购了胡氏家族在那里的第二大报《星洲日报》,俨然要成为胡仙那样威水的传媒大王。

    如果这些收购还不够实在的话,那摔出1300万港元,拿下柴湾康民工业中心,做为所谓的帝国印刷厂厂房,以及斥资7000万港元,从星岛报业集团主席胡仙手中,买下10层高的英皇道新闻大厦,做为玉郎集团的行政及制作总部,就足以表明黄裕郎现在如何大杀四方了。

    见翁菁晶对黄裕郎的彪炳战绩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唐焕不禁失笑道:“为什么如此关注这个玉郎大帝啊,该不是见猎心喜、产生了爱慕之心吧?”

    见大老板又和小情_人打情骂俏了,马世民赶紧端起杯子去倒水了。

    翁菁晶微微一笑,眼里闪着危险的光芒,“他敢针对你,我当然要把情报工作做到位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0756章 声势无两的寰亚台庆

    “我的小了哥,变成小雌虎了。”唐焕开心地哈哈大笑,随即指点道:“刘峦雄、黄裕郎这些一夜暴富的人现在确实风光无限,如果他们肯保持低调、踏踏实实倒也罢了,可偏偏嚣张狂妄、上蹿下跳,那就危机四伏、前途未卜了。”

    “罗鹰石家族的罗旭瑞,这几年也是一个在香江资本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先是联合外人,趁着整个家族产业陷入经营危机,收购了其中的富豪与百利保,自此独_立门户;接着狙击中华巴士;失败后又拿下了世纪城市和国泰置业。”

    “短短几年之间,罗旭瑞的步子迈得也很大。但和刘峦雄、黄裕郎这些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只知道费尽心机地从股市抽血,供股——集资——花销的循环往复不断;尤其黄裕郎,如此短的时间内,收购了这么多的产业,可还不住手,诚然,收购是一条捷径,但他以为这些资产不需要消化的么?勤和在融合怡和资源的时候,花了多少心力!而出身名门的罗旭瑞则显然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一直注重消化收购来的产业,特别对国泰置业的管理,被渣打银行大加赞赏,不常在香江的我,都有所耳闻了。”

    若有所思的翁菁晶,翻开了一份文件,“玉郎国际上市之前,收益结构为,刊物占百分之五十八、印刷占百分之二十、版权及广告占百分之十二,现在则显然全部身家都押在了股市上。据说,黄裕郎供股集资,斥资2。6亿港元投机股市,大炒股票、期指,其中从刘峦雄那里购得3410万股的中华娱乐股份,就等着股价飞升呢。”

    “飞升?也不知道破碎虚空后,会是一个什么模样?”唐焕不屑地摇了摇头,“刘峦雄本身算是一个投机专家;罗旭瑞则是找到了原来的和黄大班韦理斯做合作伙伴;黄裕郎在资本操作方面有什么堪称专家级的帮手么?”

    “没听说。”翁菁晶想了想,然后回答道:“在报业上,鉴于以前的失败经历,黄裕郎倒是高薪聘请了媒体资深人士在具体业务上挑大梁,但股市上一直都在单干。”

    “那我们可要为黄裕郎祈祷,别太早摔跟头,以至于无法在报纸上为香江电灯助攻了。”唐焕打趣了一句后,转而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这位玉郎大帝怎么收购了如此多的星岛新闻集团资产?胡仙在搞什么?”

    “这位报业女王应该是尝到了地产的甜头,进而一时之间资金被套牢了吧。”翁菁晶不确定地回答道:“1985年的时候,她玩票性质地投了一块地,结果转手一卖就净赚一亿多港元。”

    “这种暴利的成瘾性,尤甚于毒_品啊!”唐焕唏嘘了一句后,拿起一份报纸,“这倒是助长了黄裕郎的得意忘形,看看,他怎么大放厥词的……”

    “胡仙的星岛新闻报业集团,是得她老豆的荫庇。胡文虎的后代,也不过尔尔,这不,香江失去了一座新闻大厦,大马丢掉了一间报馆。至于金庸大侠么,惨淡经营几十年,才建立起现在的明报报业集团。可玉郎帝国只花了一年时间不到,就可与他们平起平坐了。”

    “这家伙多会拉仇恨啊。”唐焕啧啧赞叹道:“我看好他,绝对可以成为助攻王。”

    已经重新回到座位上的马世民,这时候插口道:“别看刘峦雄、黄裕郎这些人现在势头强劲,但着实得罪了不少人,以至于名声不佳。”

    “相比之下,罗旭瑞的风评就好多了。他以较市场高出两成的价格,买下了曾经的合作伙伴——韦理斯手上的股份,完成了清场,但韦理斯很愉快地出了局,算是成就了一段佳话。”

    “眼界、魄力、格局……这就是决定高下之分的关键。”唐焕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转而开始布置以香江电灯为饵,表面上抵抗刘峦雄敌意收购、实则和幕后的汇丰斗法的计划。

    ……

    相比于香江资本市场的繁荣和激战,香江娱乐圈一点也不逊色。

    港片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甚至在全世界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港剧的流行程度也非常喜人,有着唐焕的推动,在世界各个主要华人聚居区,几乎都可以找到录像带、甚至最新的vcd形式的发行品。

    至于小小的香江乐坛,更是斗得昏天暗地。经过媒体的煽风点火、歌迷的疯狂斗法,以及摆不上台面的利益纠缠,“谭张争霸”之势还是形成了,病态的喧嚣之下,实质上极大地伤害了歌手本人。

    唐焕对此很是不以为然,可这就是香江的特色生态,毕竟,香江这个小水泡子需要制造话题来刺激消费,可谓事关多方利益,是个无解的困局,他也没办法扭转这个大势,也懒得去搭理。

    只不过,张国荣是梦工厂旗下的重要艺人,首富先生还是有必要过问一下的。在参加寰亚电视30周年台庆系列活动的间隙,他就专门找来了对方。

    “怎么,我听说,最近你的车被人刮花,甚至信箱里塞满了冥纸和谩骂的信件?”唐焕皱着眉头问道。

    “还有说我得了艾_滋_病的恶毒诅咒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