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科技狂人 >

第603部分

重生科技狂人-第603部分

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哲儒在编译器、驱动程序、操作系统等等底层系统软件方面的深厚功力,显得至关重要——在代码优化上,只要唐焕让部下对任何一方稍微花点心思,其就能被捧上位。

    不得不说,现在软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除了可以在终端通过已经养成的应用软件操作习惯粘住用户之外,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硬件能否发挥出设计者所希望的性能。

    而哲儒现在就做到了如此“一手托两家”的地步,英特尔无形当中有一种仰人鼻息的趋势。不同,完全属于自然的生态制衡法则使然。

    好在,唐焕肯定intel80486的态度似乎超过了mc68040,这让安迪?葛洛夫放了不少心。

    “在性能表现上,mc68040确实比intel80486稍胜一筹。c68040的发热量突出问题,颇为棘手,恐怕很难通过工艺进行弥补,这给计算机主机设计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唐焕抬手虚指了一下外面,“今天发布会的导向你也看到了,多媒体和电子游戏可以随时榨干硬件规格提升贡献出来的性能,intel80486和mc68040在这方面,仍然需要借助哲儒的协处理器来分担压力。”

    安迪?葛洛夫自然无从反驳,只好也跟着瞄准未来说道:“intel80486已经把高速缓存和浮点运算单元集成进了芯片内部,下一代产品的目标,除了继续努力提高运行频率外,还打算借鉴一下risc的设计理念,比如superscalar——超标量。这就需要英特尔和哲儒、方圆在专利授权上,做进一步的沟通。”

    现阶段,risc处理器之所以表现得比cisc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更快,以至于业界和学术界对后者的前景颇为悲观,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前者的并行计算能力。

    相对于串行计算,并行计算可以划分成时间角度的并行和空间角度的并行。时间并行主要就是指令流水线技术,空间并行则是使用多个处理单元执行并发计算任务,比如超标量。

    指令流水线技术将计算机指令处理过程拆分为多个步骤,接着交给多个硬件处理单元并行执行,以加快指令执行速度——非常类似工厂中的流水线,计算机指令相当于流水线传送带上的产品,各个硬件处理单元相当于流水线旁的工人。

    英特尔就在intel80486的内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指令流水线技术——在最理想的条件下,intel80486能够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处理一条指令,进而达到比相同时钟频率的intel80386快一倍的性能。

    超标量体系结构可以视作mimd——多指令多数据的一种设计方案,往往也都实现了指令流水化技术,自然而然地机制上更为复杂一些。

    采用了这种体系结构的微处理器,内部的执行单元,比如算术逻辑单元、位移单元、乘法器等等,会有多个,从而整个cpu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能够被同时分派多条指令,在不同的执行单元中执行之,最终实现了指令级的并行。

    早在1960年代,控制数据公司的超级计算机cdc6600,便率先进行了超标量的设计,但在微处理器上实现这套机制,还是进入1980年代后哲儒的risc微处理器holder开的先河。

    成功实现超标量体系结构等等一大堆前沿技术理念的holder,性能傲视群雄。顶级型号帮助方圆超级计算机成为世界最快计算机;中高端型号帮助方圆网络服务器、方圆个人工作站争夺传统大型机和小型机的市场份额;轻量级型号帮助电信交换机、互联网路由器等设备的数据吞吐能力实现飞跃;特定型号最引人关注的应用,当属成为三代小霸王游戏机的cpu,其虽然还没有正式发布,但评测媒体一面倒地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这种并行技术另外一个大获成功的应用,是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以及其它多媒体硬编码解码芯片。比如,现在的cpu还不具备软解压播放vcd的能力,必须依靠专门的视频加速卡。

    诸如此类的技术,就算把芯片拿到实验室里逆向工程,也无法完全解析出来,谁走在前面,自然就占据了专利上的优势。

    现阶段,英特尔在cisc内部面临摩托罗拉、amd、国家半导体等公司的围追堵截,外部又有risc带来的产品前景不确定因素,形容日子过得如履薄冰也不为过。d之流的小兄弟,在哲儒面前还要弯下腰去。

    “为了让英特尔的研发更顺利,原则上没有问题。”唐焕很痛快地表态道:“我对微处理器性能的追求,你又不是不清楚,这些年不是一直亲自代工intel80286和intel80386,以得到更高时钟频率的产品。”

    安迪?葛洛夫好奇地问道:“在这场如火如荼的risc和cisc之争当中,唐不但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似乎还对cisc怀有信心?”

    “此类技术之争,各执一词,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百分之百地预测准确,代表了很多团队的利益的我,也不好乱开口。不过,我确实还对cisc的未来前景抱有极大的希望。”唐焕很坦诚地回答道:“毕竟,在复杂的使用环境里,cisc的优势,risc无法取代。真正的技术发展趋势,应该是cisc不断吸收risc的优点,就像英特尔的下一代微处理器intel80586,会引入超标量体系结构那样。”

    安迪?葛洛夫笑了起来,“这应该是最近几个月我听到的最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不过,英特尔似乎对自己的主打产品——cisc架构的x86系列微处理器的未来,有些信心不足,今年还准备发布risc的新产品——inteli960?”有些事情自然瞒不过唐焕这位最大个人股东。

    “当下,risc处理器性能超过cisc处理器是无法忽视的事实,而论产品设计的优秀程度,x86家族微处理器始终不是英特尔研发项目序列当中最好的那一个,我们不得不做两手准备啊。”安迪?葛洛夫解释道。

    在某种程度上,英特尔的inteli960算是一个附赠品。

    当试图直接硬件支持高级编程语言的intel_iapx_432彻底失败后,英特尔便把寻求解决方案的方向转到了risc。而曾经试图收购英特尔、但却被唐焕抢先得手的西门子,基于自身业务需要,还是和英特尔合作了一个名为biin的项目,以研发具有容错性的多处理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好在联机事务处理、国家电网服务、军用,以及诸如核反应堆管理的工业控制等高端市场分上一杯羹。

    双方大致的合作模式是,财力雄厚的西门子出钱,专精技术的英特尔出人——大部分来自失败的intel_iapx_432项目组。另外,为了避开敏感法规上的限制,在工作成果分配上,西门子拥有软件和文档,英特尔拥有芯片设计,并彼此相互授权。

    只不过,这个高端领域同样是竞争激烈,系统容错应用市场有tandem_puters和stratus_puter,并行计算市场有sequent_puter_systems、pyramid_tes等等竞争者,ibm和唐焕也以不同形式参与其中。结果,直到现在,biin项目都花了将近3亿美元了,可效果甚微,英特尔倒是无所谓,可负责出钱的西门子则不由得萌生退意了。

    上面的管理层可以只用数字来计算得失,但下面的工程师并不愿意承认研发过程失败。项目负责人格伦福德·梅尔斯便极力游说,为biin系统研发的risc微处理器inteli960,即使做为一款单独的产品——通用cpu,也十分优秀,足以推向市场。

    本来就有意在cisc和risc两头下注力求保险的英特尔管理层,便顺水推舟地同意了这个建议。

    安迪?葛洛夫最后说道:“我们评估过,inteli960表现不俗,在嵌入式应用市场应该有着不错的前景,如果网卡、scsi控制器等产品采用它做为cpu,不但能满足性能方面的需要,还可以极大提高稳定性。”

    “这一点我相信,毕竟inteli960称得上是大材小用了。”唐焕点了点头,“不过我要提醒一点,之前英特尔之所以放弃存储器这一公司传统业务,除了因为市场竞争压力太大之外,也是为了能在微处理器业务上更加专注;可现在你们却在cisc和risc上举棋不定,有误入歧途的嫌疑,必须要三思啊。你们在做市场营销的时候,难道会说新的risc产品,比正贡献着公司主要盈利的x86系列处理器快么?用户肯定会产生不知如何选择的疑惑。”

    “x86系列处理器,目前确实达不到鹤立鸡群那种程度的优秀,但不要忘了其拥有数量可观的应用程序,而且其中不少属于使用范围很广、用户基础牢固的王牌产品。单纯的技术优秀与否并不是能否赢得市场的唯一决定性因素,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清楚吧?”

    安迪?葛洛夫沉吟着试探道:“唐的意思,英特尔的产品研发方向,应该是坚持x86系列处理器,并在cisc基础上,引入risc技术,走融合的道路?”

    “我确实这么认为的。”唐焕很干脆地点了点头,“现阶段,视频加速卡做为一种单独产品,毫无疑问地会贡献不少利润,但只要具备一些长远眼光,就能判断出,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解决方案,将来的微处理器完全可以包含它的功能。”

    “所以,我建议英特尔的下一代微处理器intel80586,除了引入超标量之外,还应该丰富一下指令集,以直接支持多媒体操作。哲儒会在相关专利上,持友好开放的态度。”

    安迪?葛洛夫摸着头上的助听器,思索了半天,终于开始在cisc和risc之争的浑水里看到了亮光。

    等茅塞顿开的对方欣喜地离开后,唐焕迎来了另一波访客——索尼会长盛田昭夫和社长大贺典雄的联袂造访。

    这两个人近期在美国的连番密集考察,已经引起了首富先生的注意,这让有心的他不由猜测,索尼也很可能要在对其而言属于崭新的领域内蹚浑水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0807章 疯狂收购的大潮

    ……

    和原本时空相比,索尼在录像带格式大战当中的失利,可谓是全面溃败——不但面向大众消费的家庭录像机领域的betamax,没争过被唐焕点拨过的vhs;连面向高端应用的广播电视级领域的betacam,也是举步维艰。

    现阶段,索尼被人广为熟知的经营范围,也就是包括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trinitron、随身听ax等等在内的消费性电子和专业电子产品。

    眼瞅着betamax、betacam在市场上的失势,无力回天的索尼,说是痛断肝肠也不为过。

    为了不至于彻底被这个市场淘汰出局,索尼从今年开始正式生产vhs录像机了。其中的尴尬,可想而知。

    痛定思痛当中,和索尼大部分人检讨录像带格式上的画质、音质、时长等硬性技术指标孰优孰劣不同,身为会长的盛田昭夫则认为,唐焕拥有的电影、电视、唱片、体育等软性资源所提供的娱乐内容,在常规的技术、渠道之外,为vhs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

    换而言之,经过深思熟虑的盛田昭夫,打算有样学样地涉足娱乐内容制作行业,来为自家的产品注入时尚的活力,以进一步掌握市场。

    决心下定之后,盛田昭夫便着手全力推动这一计划。

    资金方面,现在日本经济形势牛气冲天,本来就业绩优秀的索尼,越发不会为了钱发愁;倒是收购目标,着实让盛田昭夫颇费思量。

    毫无疑问,索尼要买电影公司,肯定会瞄准好莱坞,美国之外的选择,根本没有意义。而且现在的好莱坞电影公司,都横向朝着电视等领域扩展,一旦收入囊中,便可谓一举数得。

    但问题在于,好莱坞的格局被唐焕搅得天翻地覆,联美、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这些容易入手的装备,都被他收取起来了,而剩下来的大电影公司,个个都是硬骨头。

    派拉蒙这个昔日的好莱坞巨头中的巨头就不用想了,虽然被唐焕截胡了不少优秀作品,但仍然处在持续成功的稳定状态中,以外来者姿态出现的日本人,不准备上100亿美元的话,最好还是免开尊口了。

    表现同样出色的华纳,也要排除在外,史蒂夫·罗斯正和时代集团眉来眼去的秘闻,瞒不住早就在美国经营下人脉的盛田昭夫。

    差强人意的迪斯尼同样希望不大,在勉强逃过1984年的索尔·斯坦伯格敌意收购后,迪斯尼家族的洛伊·迪士尼,便合纵连横、长袖善舞地更换了董事会的成员,重新任命了管理层,以加强控制。

    mca旗下的环球影业,可能是被唐焕截胡最狠的好莱坞八大成员,但其与派拉蒙的合资公司——联合国际影业,还是运作得十分成功。

    更为重要的一点,曾经因为《大金刚》和ea打过版权官司的环球影业,也和索尼有过类似的龌蹉——它在1984年就betamax录像机是否侵犯电影版权的争执,和索尼对簿公堂。好在美国最高法院最后裁定允许录像机设备的私下使用,这才让索尼躲过一劫。

    索尼和环球影业之间夹杂了这样一个历史嫌隙,自然也很难坐到一起了。

    在这种情况下,留给索尼的选择就只剩下哥伦比亚影业了,而如果想要收购这家公司,就绕不开可口可乐和唐焕。

    将好莱坞格局考察得差不多的盛田昭夫,到了旧金山之后,正好与大贺典雄赶上了studios1988的发布会。

    当亲眼看过这款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赋予给个人电脑的多媒体功能演示后,盛田昭夫越发地忧心忡忡。

    在个人电脑标准阵营的选择上,索尼倒是没有出现类似录像带格式站队错误那样的问题,倒不是因为其如何高瞻远瞩,而是取舍判断非常简单,方圆个人电脑不但原生支持日文,而且功能强大,一下子就让ibm…pc在亚洲地区毫无吸引力可言。

    不过,索尼制造的方圆个人电脑兼容机,可不如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trinitron、随身听an那样出色,说是泯然众人矣也不为过。

    录像带格式竞争失败,加上个人电脑产品表现一般,使得大贺典雄也不禁心浮气躁起来,低声抱怨道:“早知如此,当初就拒绝唐焕加入cd联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