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技狂人-第7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行政硕士学位,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
1971年,在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行业协会的支持下,时任瑞士日内瓦大学商业政策教授的克劳斯·施瓦布,邀请444位西欧公司的商业执行者,在达沃斯会议中心召开了第一届“欧洲管理讨论会”,希望借此向欧洲公司介绍美国的商业管理实践。
于是,“欧洲管理论坛”便以非营利组织的形式建立起来了——每年1月,欧洲商业领袖便会响应号召,到达沃斯举行年会。
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机制的瓦解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关注点,开始从企业管理转向经济和社会事务。而政~治领导人也首次应邀参加1974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
随着影响力与日俱增,到了1987年,达沃斯论坛的官方名称,从“欧洲管理论坛”变为“世界经济论坛”,以希望借此拓宽为一个能够解决国际争端的平台。
与此呼应,政~治领导人也开始使用达沃斯论坛这个中立的平台,来解决他们的分歧。
比如,1988年,希腊和土耳其签署“达沃斯宣言”,使得双方在战争的边缘悬崖勒马。
再如,1992年,南非总统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与纳尔逊·曼德拉、曼戈苏图·布特莱,以三人第一次在南非以外的场合同时亮相的形式会面。
还有,在1994年的年会上,以色列外长希蒙·佩雷斯与巴解组织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就加沙和杰里科地区问题,达成协议。
各位大佬都这么给面子地在达沃斯论坛上“话事”,世界经济论坛能不越来越火么!
克劳斯·施瓦布发展出来了一个“利益相关者理论”,即企业管理者要想成功管理一家企业,需要考虑各方利益——不仅仅是股东、客户和消费者的利益,还要顾及企业的员工和所属的环境,包括政~府。
首富先生对此甚为赞同——他每年在全球四处拜访,不就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商业王国嘛。
在和克劳斯·施瓦布交谈的过程中,唐焕很有感触地说道:“走过了这么多的地方,我越发感觉到,‘发展和进步’虽然人人都知道最好不过,但具体实施起来,却由于各种原因,不可思议地困难。”
“年轻人是改造世界的最活跃力量——我想借助世界经济论坛的影响力,在世界经济论坛的框架内,成立一个基金会,每年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40岁以下的杰出者,做为全球青年领袖,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克劳斯·施瓦布朗声笑道,“唐,你这是直接把自己排除在范围之外了。”
“我……”唐焕摸了摸下巴,“不服老不行了,没谁可以违背自然规律。”
两人开了几句玩笑后,克劳斯·施瓦布态度鲜明地说道:“唐的提议非常之好——如何凝聚更多的资源,进一步积极发挥世界经济论坛的影响力,一直都是我思索不已的问题。”
唐焕听得微微颔首,对方倒也是一个实在人。
说到底,世界经济论坛虽然得到了全球政经两界的捧场,但它是一个非营利组织,经济方面的支持,靠的是基金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而这个会员,也不是谁都有资格混上的,其必需是年收入额在50亿美元以上的国际企业,或者本行业、本区域中的佼佼者,并对该行业、该区域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如此一来,能够迈过这个门槛的达标者,全球范围内,也就是1000家左右,走的是再精英不过的路线——世界经济论坛要真是心里没数地花起钱来,还真不好说下场如何。
首富先生十分干脆地从助理手上接过100万美元的支票,递给克劳斯·施瓦布,“这是我为设立全球青年领袖捐赠的启动经费。”
“唐是早有准备啊。”克劳斯·施瓦布笑着收下了。
首富先生微微一笑,转而说道:“现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俨然形成了一种新的媒体。我觉得,不如让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一些场次,通过网络,进行直播,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0953章 不要拿我当筹码搞事
这个提议对世界经济论坛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克劳斯·施瓦布当然没有理由拒绝。
只是,他有些好奇——现在的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和传统媒体相比,能达到什么程度。
唐焕当成闲聊话题,耐心地解释道:“现在普通用户日常接触的理论最高网络速度,局域网最快,能达到100mbit/s;广域网则慢了很多,大约在56kbit/s到128kbit/s之间;如果把无线网络算进来的话,那无线局域网的水平大约在1mbit/s左右;至于诸如gsm这样的2g网络,仅为14。4kbit/s。”
“我们现有的流媒体技术,已经可以在28kbit/s的网络上,做到cd音质水平的实时流畅电台广播。”
“要是网络带宽进一步理想的话,流媒体技术实现质量可接受的视频传输,也不在话下。”
克劳斯·施瓦布不禁听得发出赞叹,“这个流媒体技术,竟然如此神奇。”
“原理说穿了,其实也简单。”唐焕微微一笑,“媒体资料按照一定的数学算法压缩后,封装成一个个小信息包,而不是整体,像流水一样发送,如此一来,客户端便可以通过缓冲机制,一边播放,一边接收,做到即时的效果了。”
说到这里,唐焕转而问道:“现在各个公司和机构,都在积极建设万维网网站——世界经济论坛有这方面的意向么?”
“实现难度大不大?”克劳斯·施瓦布饶有兴趣地反问道。
唐焕朗声大笑,“我觉得,在我这里,难度应该不大!”
克劳斯·施瓦布失笑地摇了摇头,“是我明知故问了。”
……
首富先生在欧洲有意放缓行程,可美国那边的“长安城”,还是传来了令他“震惊”的消息。
经过各种活动,李登灰访问美国康乃尔大学之行的计划终于达成——从6月7日至6月12日,以私人行程名义,访问他美国康乃尔大学,并发表公开演说。
结果,途中经停美国西海岸的李登灰,去了硅谷,参观了几个宝岛创业者在那里成立的一家小公司;然后,明知男主人不在家,仍登门拜访了“长安城”,说了一通“唐先生是宝岛的姑爷,理应经常走动”云云。
唐焕对此不由恼火地爆了粗口——这个老家伙为了成功连任,刷声望都刷得失心疯了!
李登灰在1964年,获得了美国洛克菲勒农业经济协会,以及康乃尔大学的联合奖学金,于是在1965年到了康乃尔大学,攻读农业经济博士;直到1968年,取得农业经济学的博士学位。
正是基于这个渊源,李登灰从去年就开始谋划康乃尔大学之行了。为此,他砸上了几百万美元,请了极具能量的政~治游说公司——卡西迪,来帮自己公关。
美国存在的政治游说形式大致有三个类别——直接游说、代理游说和间接游说。
直接游说就是诸如美国农场主协会、美国制造商联合会、来复枪协会等收取会费,以会员制形式存在的组织,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代表会员和会员所在行业或圈子的利益。
代理游说就是,客户付费委托以律师事务所、政~治性公关公司、政策性策略公司等形式存在的公关公司,用一套专业方式与社会关系网络,来达成目标。
间接游说就是诸如那些看起来貌似中立的智库,发表一些带有倾向的调查报告等,通过舆论、人脉等资源,发挥影响力。
李登灰高价请来的卡西迪,属于代理游说,在业界的地位堪称举足轻重。
该公司成立于1975年1月,总部就设在华府,创办人和老板杰瑞德·卡西迪,曾经在1969年到1973年之间,担任美国参议院营养及人道需求委员会的首席法律顾问,1974年到1975年之间,担任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法律顾问。
政治游说有无数的复杂“规矩”,杰瑞德·卡西迪在法律方面的资历,自然达标。
他把美国一些离职政客拉来担任公司骨干,打造出了四大说客——除了其本人之外,还有卡特政~府时期的白宫新闻秘书鲍威尔;里根政~府时期的国防官员、中~央情报局中国事务专家福特;前美国总统里根夫人南茜的新闻秘书泰德。
凭借着深厚的特殊背景,卡西迪公司和美国学术界、各主要新闻媒体、各主要民间社团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进而对美国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施加影响。
在美国公关界名列前茅的卡西迪公司,有多大的能量,从它接的业务所产生的上千万美元营业额,就能看出端倪,而这帮耍嘴皮子的说客也收入甚丰。比如,杰瑞德·卡西迪的年薪为76万美元,鲍威尔的年薪为48万美元。
去年,李登灰让自己的亲信“大掌柜”刘太英,成立了有“地下外交部”之称的“综合研究院”,专门用来在美国搞公关,结果以每年150万美元的价格,和卡西迪公司签了三年合同,来帮助自己活动。
要知道,宝岛驻美代表在美国雇请公关公司,一年也就是大约8万美元的行情。
由此可见,李登灰有多下功夫了。
卡西迪公司拿到钱后,开始给雇主办事,上窜下跳地游说美国白宫、国务院、国会,尤其对美国国会议员及其家属、助理,施加重点影响。
最终,卡西迪公司搞定了76名参议员、37名众议员,分别联名邀请李登灰访美;鼓动参、众两院分别通过法案,要求科林顿政~府同意李登灰访美;筹划全美200多家媒体发表社论,支持李登灰访美。
原本,深知中国态度的美国国务院极力反对,甚至美国国务卿沃伦·克里斯多福曾经以非正式方式,向中国表达美方不支持李登灰访美的立场;可架不住卡西迪公司折腾的动静大,于是美国国务院迫于来自国会与媒体舆论的压力,将是否准许的烫手山芋,提交给了白宫,让总统比尔·科林顿做决定。
到了5月22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科林顿总统同意李登灰以私人访问名义进入美国,以杰出校友的身份,参加康乃尔大学校友会活动。
如此一来,将近17年的未有宝岛最高层官员访美的惯例,打破了。
李登灰到了康乃尔大学后,更是发表了题为“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公开演说——此行目的,堪称全部达到。
对这一切了若指掌的唐焕,本来只想看戏,却万万没想到,李登灰突然去自己的头号豪宅转了一圈,顿时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
在这一年多的活动时间里,李登灰曾经表示,想到首富先生的硅谷地盘“串门”;到了今年,确认了出席俄罗斯的“5·9”庆典后,唐焕便顺理成章地谢绝了。
没想到,李登灰居然整了一个不请自来。
唐焕皱着眉头琢磨——这尼玛是要搞事啊!
如果问这个世界,除了李登灰自己,还有谁知道他真正想干什么的话,那唐焕绝对要排到第一的位置。
正如李登灰那个“宝岛姑爷”的提法,想想仅是扬名世界的邓俪珺和林清瑕二女,便可以帮助唐焕带来多少声望?
而这,只是表面的助力,再加上唐焕多年在政经两界的稳步经营,首富先生在小小的宝岛,暗中势力有多大,就不难想象了。
李登灰肯定是要把自己目前效力的党派,不动声色地分化掉的,那自然要破解掉任何的“粘合剂”。
因此,看着手上汇集来的相关情报,行走江湖多年的唐焕,可不会相信李登灰跑到“长安城”转一圈,只是为了帮自己连任刷声望,当中必然有着阴险的目的。
高科技产业对宝岛经济,尤其是外汇来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唐焕的投资,几乎是从宝岛高科技产业起步阶段就开始的,彼此的渊源,可谓深厚到了极点。
现阶段的国际资本大形势是:美国不但把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赶到了100:1以内,甚至到了80:1这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还顺手把新台币兑美元的汇率,从曾经的接近40:1的区间,逼到了现在的25:1左右。
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则一直维持在8。27元以上的区间。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宝岛资本都抑制不住去大陆的冲动,何况首富先生了。
所以,唐焕不能不用最大的恶意来推断,李登灰是想使用《水浒》中最惯常的“逼上梁山”脊梁,在自己最根本的高科技产业上,利用这种投资反差,制造事端,逼迫首富先生做出明确的表态。
如果得尝所愿,那李登灰就赚大了;要是被拒绝了,唐焕则毫无疑问地在宝岛拉仇恨了。
对此,一向善于保护自己的首富先生,很生气——香江的例子还不够明显么,不要拿我当筹码搞事,否则的话,后果很严重!
……
6月13日,李登灰从美国回到了宝岛,迎接他的是高涨的声望——毕竟,将近17年的未有宝岛最高层官员访美的惯例,被他打破了。
想一想,当初邓俪珺因为一个所谓的“假护照”事件,便被当成了集体宣泄失落情绪的牺牲品,就知道了宝岛有多在乎这一点了。
李登灰虽然表面做出一副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当中的得道高人淡定模样,心里则说不出的得意——美国之行,一石数鸟,实在太值了,不枉自己苦心经营了一年多的时间。
等把部下们的恭维都差不多听腻了之后,李登灰才不紧不慢地询问——大陆那边有什么反应。
当听到“没有反应”的汇报后,李登灰意气风发地一挥手——连湛准备访问欧洲的消息,可以对曝光了。
这下终于捅了马蜂窝,中国开始做出政~治表态。于6月16日,宣布召回驻美大使李~道豫,对美方表达不满;同时,关闭对宝岛沟通渠道,原定的焦唐会谈与第二次辜~汪会谈的规划全部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