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技狂人-第7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站在中间的主角,还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董事会主席史蒂夫·凯斯和首席执行官杰拉德…莱文。
这场新闻发布会的很多细节非常有意思——比如着装方面,互联网新秀史蒂夫·凯斯穿了一套代表保守的黑色西装,杰拉德…莱文则穿了一套非常容易识别的硅谷套装——皱巴巴的卡其布制服与一件敞领的衬衫。
正应了那句话——人生如戏!
最讽刺的一个地方是,在时代华纳透纳董事会投票表决前两个小时,差点因为权力分配争执一拍两散的杰拉德…莱文和史蒂夫·凯斯,此时表现得亲密无间——于反光灯,以及不断闪耀的镁光灯中,神情兴奋地互相拥抱。
此时,这两个人默契十足地一起对聚集的人群解释——这是一次平等的并购,而双方的合作,也属于天作之合,是命运牵线搭桥的爱情。
史蒂夫·凯斯一再表示:“我和杰拉德…莱文,过去一直都是好朋友。”
杰拉德…莱文则脸上洋溢着骄傲,赞同地回应道:“记者朋友们可以看看这里的肢体语言,和我们业已存在的互动关系——我们早就成为了一家拥有兴奋和拥抱的公司。”
当然了,现场不可能只是杰拉德…莱文和史蒂夫·凯斯唱双簧,坐在一排木头帆布椅子上的其他人,也要配合地各抒己见。
明确表示对本次并购完全支持的泰德·透纳,便肆无忌惮地吹嘘道:“昨天晚上将近9点的时候,我荣幸地签下了最后投票的那张纸。”
“要知道,这一票差不多代表我拥有1亿股。我做这件事时的激情和热情,几乎和我40多年前第一次爱~做时一样,也许比那时更多。”
泰德·透纳漫无边际地扯完了,首富先生也必须随大流地吹上几句牛皮!
“我还是那个观点——正如时代的创始人亨利·卢斯,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而下个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工作、娱乐、社交、购物……等等方面,将会随着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演变出新的应用方式。”
说到这里,唐焕加重语气道:“甚至于,做为网络终端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进而出现对应于传统媒体的新形式——edia,即自媒体。”
“比如,美国在线很快就会采用哲儒软件公司的一种技术研发成果,推出一种名为‘blog’——‘博客’的服务,让每个互联网用户都能体验到自己就是信息发布者。”
“因此,在新千年到来之际,所有公司,无论大小,都必须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的转型;否者,就会面临残酷的消亡。”
“在这种情况下,时代华纳透纳显然极具前瞻性,走到了业界的前面。”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刻!我很荣幸能和大家一样,成为见证者之一。”
……
有了泰德·透纳的“珠玉在前”,唐焕的表态,虽然振聋发聩,但不免有点“素”了。
于是记者挖掘道:“我们都知道,之前,泰德·透纳是时代华纳透纳的最大个人股东,而你则是美国在线的最大个人股东;那么,现在这个新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里,又是谁成为最大个人股东呢?”
首富先生不动声色地回答道:“是我!”
又有记者追问道:“我们注意到,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横跨媒体、娱乐、互联网三大领域;而你的燕乐娱乐集团拥有联美、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三大好莱坞品牌——做为两家公司的重要股东,你将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娱乐产业利益冲突?”
“我不认为,燕乐娱乐集团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存在利益冲突。”唐焕淡淡一笑,“你们应该也知道,燕乐娱乐集团除了拥有联美、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这三大好莱坞品牌之外,还有体育领域的金州勇士、奥克兰突袭者、奥克兰运动家;电子游戏领域的ea;玩具领域的孩之宝等公司。”
“这种投资策略就说明了,燕乐娱乐集团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娱乐内容,而且这些年也一直在不懈地探索数字化、网络化,并自信占据着独特的优势。”
“我做为燕乐娱乐集团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的股东,还会一如既往地推动它们之间的优势互补——就像之前与透纳广播公司、美国在线那样的内容合作。”
对方不死心地继续问道:“那有没有可能,将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和燕乐娱乐集团之间也存在并购?”
“世事难料,我无法给你肯定回答——就如你能想象得到,短短几年内,互联网会如此迅猛发展么?”首富先生耸了耸肩,“不过,燕乐娱乐集团有自己的发展策略,最近也在谈一项收购。”
一名漂亮的女记者,利用自身优势,好奇地刨根问底道:“那么,唐能透露一下燕乐娱乐集团这项收购的内容么?比如收购额。”
“抱歉,我不能提前披露过多信息。但女士总要例外的……”唐焕随手一指现场醒目的条幅和铭牌,“收购额肯定没法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相提并论了,也就是100多亿美元吧。”
漂亮的女记者以手掩口,做花容失色状,看得一旁的泰德·透纳,丝毫不顾仪态地哈哈大笑,“唐,我还以为,你会被他们带着一直跑题下去!”
……
首富先生侃过大山吹完牛了,再次轮到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首席执行官杰拉德…莱文意气风发地指点江山。
面对“时代华纳透纳怎么会接受美国在线的股票为合法货币”的尖锐提问,杰拉德…莱文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我接受网络空间里的市场资本,是因为我认为,现在正有意义重大的事情在发生。大多数人可能不太容易接受这些价值;但实际上,对我来说,这件事真的很简单——这就是一种认为现在的未来资金流,价值十分重要的信念;这就是你怎么为它辩护的问题!用未来为未来辩解,新媒体的股市价值是真实的,美国在线的价值也是真实的……”
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有点云山雾罩、晦涩难懂,杰拉德…莱文向刻意低调地坐在最边上的唐焕一摆手,“现在我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不是刚刚把唐的身家,刷新到了2000多亿美元么——详细地看一下当中的数据分析,就不难领会到网络价值的实实在在。”
……
转过天来,各大主流媒体开始正式报道——“面向网络世纪的第一家全球媒体传播公司”——价值3000多亿美元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诞生了!
报纸当中,就连一向保守的《纽约时报》,都采用了总共3行,达到12。7厘米高的头版头条大标题。
“美国在线同意以165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时代华纳透纳。”
“这次的媒体并购是最富有的并购。”
“全球首富——唐,成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的最大个人股东。”
《纽约时报》甚至还罕见地采用了更夸张的渲染方式——使用单独一个版面,在“你们要并购”的醒目标题下,登出了包含四个人物的三张照片。
正中的一张照片是——快乐得如同一对夫妻般的杰拉德…莱文和史蒂夫·凯斯;
左下方的一张照片是——做出“比生活~性还好”比喻的泰德·透纳;
右下方的一张照片是——给出“下个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论断的唐焕。那种“你们要好好过日子”的意味深长,简直要透纸而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26章 这是遗传的本事
主流报纸的报道,可不是仅仅头版而已——这一天关于本次并购的文章,《纽约时报》有14篇;《华胜盾邮报》有15篇文章,而《华尔街日报》则高达21篇。
于是乎,并购的概念、酝酿,和并购诞生的每个细节,都处于显微镜的监视下,并被全面而又透彻地分析。
什么这是一次“世纪大并购”、“可怕的超大并购”、“一次勇气和辉煌的结合”、“地球与网络空间的超级联姻”等等溢美之词,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的并购,也登上了所有重要周刊的封面。
《商业周刊》的封面文章写道——数字化的新媒体会比传统的旧媒体发展得更快,并最终超越后者;网络经济的领导者将成为21世纪的统治集团。而这次并购,是一个新世界秩序正在形成的证明。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自家的《时代》周刊,自然也有发声,不过更多采用访问第三方专业人士的貌似客观的形式。
比如著名的硅谷投资家罗格·梅尔纳米便表示,“这是我的职业生涯中,见到的最大转型事件。”
甚至还有一种惊叹——唐当初让头角峥嵘的美国在线,把总部搬进洛克菲勒中心,可能就预见到了现在的超级并购吧!如果还想满足美国在线的胃口,估计唐只能去收购沃尔玛了。
当然了,有赞同者的同时,肯定也会有怀疑者——但令人玩味的是,其大多来自时代华纳公司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或者失意者。
曾经短暂担任过时代华纳首席执行官的尼可·尼古拉斯,便对《连线》杂志发表了他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并购的看法——就史蒂夫·凯斯来说,这是一次出色的并购,他用膨胀的网络经济,买下了真正的资产;但从一个时代华纳透纳股东的角度来看,就不知道怎么形容好了。
也有一些所谓的中立者,以冷静的态度,分析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并购过程中,红红火火的表象下,被忽视的财务数字。
还是来自时代华纳透纳这边——其麾下出版物《财富》的资深总编卡罗·卢米斯,便是一个最大胆的批评者。
会计专业出身的她,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价值上涨到3000多亿美元的数字,就是一个花招,没有任何意义,如同把一块巨石推上了高山。
不过,这些异议之声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除了标新立异地刷存在感之外,同样没有多大意义。
毕竟,大多数人投资的时候,并不会执着于,股市价值非得建立在真正的财务数字和价值底线的基础上。
除非将来有一天,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的并购被证明失败了,尼可·尼古拉斯、卡罗·卢米斯之流才会被想起来,进而被推上先知先觉的神坛。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先知先觉”,目前掌握在唐焕手里。
如果历史轨迹不变,那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将会拥有互联网泡沫不断接近巅峰的黄金两年,来压制和粉饰,包括权力分配在内的各种矛盾;而接下来的第三年,也足以拿来当做缓冲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把时代华纳吃干抹净的话,兵多将广的首富先生,宁可认栽!
要知道,这是一个资本疯狂的年代——就在四月上旬,香江那边的恒生指数还在攻防之间苦苦挣扎的时候,美国这边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已经历史性地冲到了9000点以上。
而扩张势力者并非只有电信、it、媒体等领域出尽风头,华尔街也在行动——同样在四月上旬,花旗公司与旅行家集团合并为花旗集团,成了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等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到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拥有1亿客户,消费客户的信用卡达到6000万张。
正所谓,一山更有一山高——相比之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那个吹出来的3000多亿美元价值,就相形见绌了。
其之所以引来如此铺天盖地的关注,无非就是媒体、娱乐、互联网天生带有明星属性,以及联姻形式的转型。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线这个不过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互联网公司,买下资历超过半个世纪的时代华纳,实在太招人羡慕嫉妒恨了;而且时代华纳这一部分的人,心里对杰拉德…莱文长期不满积累下来的怨气,要发泄出来。
唐焕在离开纽约的时候,便特意又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的董事会主席史蒂夫·凯斯、联合首席运营官罗伯特·皮特曼、首席财务官迈克尔·凯利小聚了一下,以叮嘱合并后的“消化”问题。
在这个新集团里,美国在线和原来的透纳广播公司属于一派,而时代和华纳便是被“消化”的目标。
唐焕就此开口讲道:“接下来的一年,是美国在线能否消化到嘴的肥肉的最关键时期。”
“能暂时松口气的是,外部环境还算宽松——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等审查机构,都会陆续放行;业内竞争对手也自顾不暇地忙于数字化、网络化……”
“至于内部资源,则融合难度很大——传统业务能否平滑地搬到互联网上,并吸引来贡献广告效益的流量,将成为一个考核合并是否成功的硬指标。”
史蒂夫·凯斯笑着看了一眼罗伯特·皮特曼,然后自信地说道:“罗伯特已经成为杰拉德…莱文之下的第二人,拿到了足够多的,对时代华纳的控制。”
唐焕也打量了一眼满面春风的罗伯特·皮特曼,“你们的执行能力,我当然是放心的。但消化时代华纳的关键,并不是杰拉德…莱文,而是企业文化。”
“我多年前曾经亲眼见过,处于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合作当中的微软与ibm,双方那些负责具体干活的工程师,是如何彼此看不对眼,从而严重影响工作。”
“举个例子来讲,凭借互联网经济的热度,美国在线的管理人员们出差的时候,不是出手阔绰地坐进头等舱,就是财大气粗地包下一架飞机;而‘循规蹈矩’的时代华纳透纳的管理层,则基本只能去坐经济舱。”
“你们信不信,在时代华纳的眼里,美国在线只是一个适逢其会的暴发户而已。”
“这种隔阂,和当时得到股票期权进而拥有几十上百万美元财富的微软程序员,之于仅仅拿着本本分分薪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