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时代-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随的陈江平、贾红旗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岳文,廖湘汀笑道,“小岳,你讲两句。”
领导都不讲,自己哪能出这个风头?岳文的手摇得比风车还快,头摇得比拨浪鼓还重。
“去吧。”蔡永进笑道,他看出来了,袁省长不讲,廖湘汀与谭文正也不好讲,那干脆让岳文讲得了。
众人都看着他,袁疏影、卢姗姗,还有人群中维护秩序的蒋晓云,前来逛大集的王凤……
一时,万般滋味涌上心头,岳文看看廖湘汀,廖湘汀笑首向他挥挥手,岳文一下跨到麦克风前。
几千商户的眼睛都盯到了他身上。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就讲四个字——
恭——喜——发——财!”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声调很长,也很响亮,话音未落,宝宝、黑八等人马上引燃了鞭炮。
马上,现场硝烟大作,彩带飞扬,鞭炮声震耳欲聋……
……
3000多商户的生计、百年大集的历史文化沉淀、警报已久的防汛安全、交通拥堵和污染难题终于在多年的争论中,获得了平衡和归宿,而这一历程本身,因牵扯范围之广、难度之大、关注度之高也成为秦湾区域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件大事。
搬迁这个历史性的抉择,不仅让周疃大集再次焕发了生机,撬动了整个开发区新区的规划建设,更盘活了开发区南部区域。
秀美的辛河即将呈现,脏乱差的环境变成城市景观水带;交通依然是车水马龙,但拥而不堵,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压力;南部商圈人流如织,这里还是秦湾市商业面积最大、人流最密集的商圈!
年底,公安局竞争上岗,蒋晓云后任芙蓉街道派出所指导员……
年底,工委办竞争上岗,岳文直接任督查室副主任,王晓书任农工办副主任,仍主持督查处工作,岳文却如廖湘汀的影子,接替了王晓书原来的秘书职能,正式成为——
平州第一秘!
第1章 大面积停电
大雪覆盖了枝头最后的残叶,街上的行人早已换上厚厚的冬装,不知不觉间,二零零三年已经远行,辞旧迎新的时刻马上就要来临。
十二月三十一日下午,岳文哪里也没去,按照今天的日程安排,廖湘汀与谭文正都要到区财政局看望、慰问财税系统的干部职工。
这是老生常谈了,全国如此,全省如此,全市也如此,不同的是,有的只是市长走一遭,或者分管财税的常务副市长走一遭,而在开发区,向来是工委书记与管委主任一起莅临财政局,以示重视。
下午五点多钟,天已经黑了,崔金钊到食堂打得小米稀饭和咸鸭蛋,黄澄澄的色泽、香喷喷的饭味让岳文的肚子禁不住叫了起来。
蔡永进走进督查处,崔金钊赶忙站了起来,“走吧。”蔡永进穿着笔挺的西装,暗红色的领带也很喜庆。
岳文也站了起来,管委那边,他一直联系着谭文正的秘书吴锋,管委那边要听工委这边的信儿,接到岳文的电话,吴锋也赶紧跟谭文正和管委办公室秘书长李丹枫汇报。
年终岁尾,廖湘汀终于得空,正在翻看着一摞资料,这是发改委送过来,是有关核电的一些资料,还是岳文放进廖湘汀的办公的。
“你把这些资料熟悉一下。”廖湘汀道,见蔡永进来,又说道,“走吗?”
蔡永进笑道,“谭主任已经在楼下等着了。”
廖湘汀穿上外套,岳文忙把挂在衣架上的羊绒大衣拿在手里,两人随同廖湘汀下楼。
……………………………
……………………………
财政局是一座老楼了,外表非常朴素,内部装修也很低调,但谁也不敢因为这个而看轻财政局,这个部门毕竟掌握着全区的钱袋子,如果说提拔干部要看组织部,那用钱就要看财政局,用人与用钱,从来都是机关中的大事。
财政局局长黄照东早已等候在门前,区国税局、区地税局、人民银行平州分行等部门负责人也都笑着站在门前,外面的天气已经很冷,但大家踏着残雪,兴致都很高。
在众人的簇拥下,廖湘汀与谭文下了车,黄照东笑着迎了上来,“今天又到了数家底的日子了,照东,数字出来了吗?”廖湘汀下车第一句话就是询问全年的财政收入。
“马上出来,预算科和国库科正在算。”黄照东笑得小心谨慎,引导着两位区主要领导走进财政局大厅。
“爬楼梯吧。”岳文看看吴锋,两人岁数相仿,吴锋的年龄似乎还较他大几岁,“电梯里盛不下那么多人。”
吴锋稍一犹豫,看看走进电梯的谭文正,岳文已经不见了踪影,他赶紧也爬上楼梯。
待气喘吁吁爬到五楼,岳文已经气定神闲地跟在一众领导后面,朝前面灯火通明的预算科走去。
区电视台的记者赶紧急跑两步,手里的摄像机就对准了走在最前面的廖湘汀。
预算科里忙活着年终决算的工作人员早就站了起来,科长已等候在门前,廖湘汀笑着伸出手来,“辛苦了,辛苦了,代表工委、管委祝大家新年好,向你们表示感谢和敬意!”
预算科的科长也是满脸堆笑,这样的场面每年都要来一遭,他也是很熟悉其中的流程了。
几位领导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但岳文注意到,虽然谭文正也笑着,但不说话,脸色也有些灰,神情很是萎靡。
“怎么样,”廖湘汀与一女职工握手后,笑道,“你在这加班,孩子怎么办?”
蔡永进忙笑道,“廖书记,这是我们督查处阎挺的对象李晓娟,也是咱工委办的家属。”
李晓娟倒很大方,“今天晚上阎挺也加班,孩子在家跟着爷爷奶奶,我们俩在家不在家一个样。”
这是在替阎挺表功吗?岳文左眉一挑,看看蔡永进,蔡永进脸上波澜不惊,廖湘汀却没有勉励也没有鼓励,“……嗯,工作务必认真仔细,一定要颗粒归仓、颗粒归公……”
在预算科挨个与工作人员握手后,廖湘汀等人又来到国库科。
岳文发现,这就是一个仪式,不得不走,但仪式的意义恐怕要大于其实际内容。
从国库科出来,大家又到了六楼的会议室,在这里,仍然有一个汇报。
黄照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开始汇报2003年有关指标完成情况及2004年工作打算,汇报很简单,大家都还饿着肚子,只等数字最后出来,到食堂就餐。
廖湘汀道,“财政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有了更多的资金我们就可以为市民做更多、更大的事,……财政局要聚好财,继续把聚财增收作为重中之重,国税、地税抓好税收征管,杜绝“跑冒滴漏”,……要管好“钱袋子”,强化对财政资金运行的监管……”
廖湘汀话不多,可是还没讲完,会议室突然陷入一片黑暗,只有记者手里的摄像机的屏幕发出阵阵光亮。
“停电了?”黑暗中,黄照东的声音象是在问财政局的办公室主任,又象是在问自己,大家往窗外望去,对面的居民楼也是一片漆黑。
财政收入的数字正在汇总计算,这年头,没有计算机,恐怕是不行,但没电了,计算机肯定也歇菜了!
数字出来后,还要在食堂宴请加班的工作人员,领导也都还饿着肚子子呢。
岳文不待蔡永进发话,马上走出门去打起电话来,他就坐在门边,黑暗中,没有人注意到他。
“我们马上发电,有发电机。”黑暗中,黄照东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停电不是财政局的问题,他犯不着为此负责,但赶紧照亮这间会议室、赶出财政数字却是他的职责。
黑暗中,财政局办公室主任嗫喏一阵,终于鼓起勇气,以前在芙蓉街道时,邱汇岳还是街道办主任时,两人到财政局来办事,这个办公室主任可是很牛气的,就是街道办主任仿佛他也要平起平坐。
“局长,发电机坏了。”发电机其实早不知扔到哪里去了,坏了,不过是最好的借口。
黄照东的脸与夜一样黑,当着廖湘汀与谭文正的面又不好发作。
黑暗中,蔡永进笑道,“这不是财政局的事,这是全区大面积停电,供电公司怕是这阵也乱套了。”
这人永远替人着想,永远在别人尴尬或者难堪时替人解围,替人讲情,替人着想,这种长者风度,让提起他的人从不说他半个不字,提起秘书长都是一片赞扬。
吴锋掏出电话来,“我打电话给供电公司。”
岳文拿着手机从外面走进来,“我问过供电公司了,是全区突发性大面积停电。”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这停电,确实来得不是时候。
这突发性的大面积停电,大家无力干预,但能干预的是,不能让领导干坐在这里。
“赶紧出去买蜡烛。”黄照东道。
在一片手机的光亮中,办公室主任急忙走出会议室,岳文也跟了出去。
“刘主任,”岳文笑道,“街面上的蜡烛,耽误这一会儿,肯定卖没了。”
“不会吧。”财政局的办公室主任道,“这么快?”
“嗯,商店里卖蜡烛得不多,”岳文道,“还是让人去买手电吧。”
他们俩的对话,里面听得一清二楚,果然,一会功夫,财政局的小伙子跑了回来,手里拿了一塑料袋的手电。
“蜡烛都没了,手电我包圆了。”
廖湘汀已经站起来,“先送到预算科和国库科,看电业局那边,什么时候能来电。”
吴锋掏出手机来给电业公司打电话,“傅总吗?”他直接打给了区电业公司的经理,“我是管委办公室小吴,领导都在财政局,请问什么时候能来电?”
“刚才工委办岳主任打电话了,要求派发电车,我已经派发电车过去了,现在估计快到财政局门口了吧,我们正在抢修,具体时间不好说。”傅总显然也知道今天的日子,也知道谁在场,口气很是谦逊。
这小伙子反应太快了!
蔡永进笑了,借着手电的光亮,他看看李丹枫,又看看岳文,嗯,这次,工委办又压了管委办一头。
第2章 辞旧迎新
发电车很快把电供上了,财政局里又是一片灯火通明。
“这是今年第几次大面积停电了?”会议室里,廖湘汀的眉头又拧到了一块,今年全区的财政收入肯定会大幅增长,但他看看楼外依然黑暗一片的住宅小区,话题却从财政收入转到了全区用电的话题上。
用电是工业发展的“晴雨表”,每月供电公司都会提供当月的用电量,开发区作为秦湾市工业聚集地,项目一直不断在引进,企业一直不断在增长,工业用电量也一直在增加。
但从2003年夏季开始的“电荒”,逐步在全国蔓延,除之江省外,山海省成为当年全国拉闸限电范围最大、缺电最严重的省份,企业发展遭受严重损失。
而秦湾又是山海省缺电最严重的地区,开发区自然是首当其冲,虽然山海省及秦湾市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努力通过科学调度和有序用电的方法,尽可能确保城乡居民晚间生活时段的基本用电,但大面积停电仍有发生。
工委办政研室已经就全区的工业企业损失情况汇总成材料,不得不说,损失很大,令人痛心,有的企业竟在三个月之内损失了两千万元的外贸订单,想想就令人心痛。
可是,廖湘汀不知道,在座的领导们也不知道,这场全国性的电荒从200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2006年,以至全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出台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电力事业,解决“电荒”困局。
这是经济发展的“附骨之刺”,上到国务院下到省、市都在积极研究摆脱“电荒”的途径与路子。
“第几次?”在座的领导都数不出来,本年度的大事,电荒绝对可以排进前三位。
蔡永进看看廖湘汀,“如果桃花岛现在建起核电站来,肯定是要优先保障开发区的供电要求,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出去求爷爷告奶奶了。”
“秦湾电力供应完全依靠火力发电,是不行的,”廖湘汀是市委常委,许多话就站在了秦湾全市的高度上看问题,“我们没有水力资源,不能发展水电,但海上风大,山上风大,完全可以发展风电,我们的沿海资源非常稀缺,也可以发展核电。”
“核电,咱开发区是有基础的,”黄照东敏锐地发现了话题的转变,接着不谈财政收入,也谈起了核电,“八三年,当时全国第一批核电站大亚湾、秦山核电站论证的时候,我们桃花岛也入选了,可惜当时没争取下来,就是九三年,还作为备选厂址……”
一直沉默不语的谭文正突然说道,“当时南方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政策就是往粤东和之江倾斜。”
他的脸很黄,是那种不健康的黄灰色,大家都知道谭文正的酒量很大,酒风也很正,就是下级来敬酒,他也不偷奸耍滑,大家都没往心里去,都以为是昨晚喝多了。
“财政收入出来了。”财政局一副局长兴冲冲地走过来。
“多少?”蔡永进看看廖湘汀,笑着问道。
“地方财政收入28。9亿。”副局长也经常参加常委会,对领导心里最记挂的数字了如指掌。
“还是没过30亿,”廖湘汀脸上有些失望,“好,吃饭,一块辞旧迎新!”
……………………………………
……………………………………
虽然就餐是在财政局的食堂,但菜品很丰盛,廖湘汀的兴致慢慢高起来,与财政局领导班子、国地税等领导逐一碰杯,并敬了财政局全体职工一杯酒。
岳文和司机小武并没有上主桌,两人与管委办的吴锋等工作人员坐在一块,小武一个劲地给岳文添着可乐,几个月下来,两人处得不错,财政局有中层干部过来敬酒,不用岳文说话,小武几句不咸不淡的话就都打发走了,省了岳文许多事儿。
“岳主任,”财政局办公室主任刘国栋笑着走过来,今晚数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