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第6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拧坊姑挥幸耐甑囊馑迹禕计划》那边还等着她去合拍最后一段重要的镜头段落——给李谦打电话的时候,小丫头压抑的都快哭了!
要知道,她就算再怎么聪明,再怎么少年老成,再怎么性格外放、抗压性强,但是呢,她今年才只有二十岁,开了学才读大三而已!
这么连续几个月的超高压力下的奔波,连续硬抗秦渭、郭玉龙、郑中原等这一批当今国内最顶级的电影人的压力,连口喘气的功夫都不给,换了心智更成熟的李谦,都未必扛得下来,更何况她一个小姑娘!
实话说,她能硬撑到现在没崩溃,已经很让李谦都肃然起敬了。
这边正说着,那边何颖玉似乎是得到消息了,穿着戏服就跑过来了,离得老远就大声喊,“谦儿哥!”
李谦笑向她。
然后就迎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等她松开了,李谦笑着退开半步,仔细打量,笑道:“还不错,很精神,这个扮相也很漂亮嘛!”
何颖玉当场一撸袖子,指着自己雪白的一截胳膊,一脸委屈,“我都给咬坏了,这边特别多蚊子,而且个头儿都特别大,你看看,你看看……”
李谦笑,扭头看秦渭,秦渭这会子居然笑得憨厚。
好吧,小姑娘嘛,好久没见亲人了,你就是得允许她撒撒娇嘛!
于是李谦笑道:“走,咱待会儿就走,不给他拍了!这什么剧组嘛这是,虐待人啊,不给他干了!让他换人!”
秦渭继续憨憨一笑,老神在在。
郭玉龙哈哈大笑,何颖玉也笑了,脆生生地答了一句,“好!”
这个时候,不少剧组的重要成员和还留在剧组的几个主要演员,都看到这边来探班的李谦,纷纷聚拢了过来。
《生死门》这部电影,汇聚了国内最顶级的一帮幕后人员,和最大牌的一帮演员,但开拍到现在,一些戏份比较少的演员,已经是提前杀青了。
现如今剧组里除了郭玉龙和何颖玉这对男女主角之外,还剩下张雷、谢子微、程一凡等人在,据说九月初的时候,明晓敬还需要回归剧组再拍几个镜头,除此之外,像傅红雪,像朱强,都在八月初就已经离组了。
跟大家握握手,闲聊一阵,眼看着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早就过了,秦渭招呼李谦一声,道:“今天还有两个镜头是小玉的,拍完这个镜头,她就可以走了,明天给你们一天假,好吧?现在……开工开工!都别聊了!”
众人闻言,纷纷跟秦渭前后脚一起往回走,这边何颖玉却是撅起了嘴儿,扭头、悄声跟李谦说:“就这两个镜头,他能拍三个小时!”
李谦没告诉她,自己已经六七个小时没吃东西,早就饿得饥肠辘辘了,只是给她一个笑脸,拍拍她的肩膀,“再忍忍,多用点心,争取一遍过!”
…………
三十分钟之后,李谦站在一帮幕后工作人员身边,亲眼见到镜头里的郭玉龙和何颖玉非常完美地完成了一个镜头。
秦老爷满面红光。
但是,他说:“咔!过了!略调整三分钟,待会儿再来一遍!咱们争取做得更好一点!三分钟啊,调整一下!”
…………
一个小时以后。
秦渭说:“刚才这一遍不错,全体注意,休息五分钟,玉龙,小玉,待会儿咱们再尝试一遍另外一种方式……我想换个角度来诠释这个镜头!”
…………
两个小时之后,孙玉婷终于扛不住了,找剧组那边要了一包方便面,拿热水泡了,趁着拍摄中间不禁声响的工夫,哧溜哧溜地吃起来。
李谦则站在场边,手托着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
三个小时之后,秦渭道:“咔!过了,全体休息十分钟,预备下一个镜头!”
还特意亲切地道:“小玉,还有你这一个镜头,再坚持一会儿!”
李谦无奈地双手抱肩。
偶尔何颖玉看过来,撅撅嘴,一脸的幽怨神色,李谦也只好耸耸肩。
好吧,这就是传说中的秦老爷的剧组。
一下子让李谦想起了张国师,想起了墨镜王。
…………
晚上,一行四人,却坐了两张桌子。
孙玉婷跟何颖玉的助理坐在那边,自己点自己的,而这边,李谦跟何颖玉对面坐,看她动作极快地切开牛排,往嘴里满满地塞一大口,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模样,还嚼着,就呜呜咽咽地说:“我都快一个月没吃过牛排了!”
李谦笑笑,一脸宠溺。
然后,他伸过刀叉去,动作熟练地帮她分割牛排,何颖玉初时愣了一下,旋即眼睛眨了眨,然后就低了头,拿叉子狠狠地叉上牛排,大口往嘴里塞。
李谦的动作又快又稳,切的牛排大小适中,而且居然完全跟得上何颖玉吃的速度——等她那块吃完了,李谦已经把自己的也切了一半,主动把盘子推给她。
何颖玉继续低了头,大口吃。
李谦耐心地帮她把那一块都切完了,这才招手叫了侍者,又点了一份,眼看着她越吃越慢,不由得笑了,“吃点别的,薯条,小蛋糕,不用非得吃干净!”
何颖玉抬头,咀嚼着,冲他露出一个傻傻的笑容。
十几分钟的功夫,李谦的牛排也到了。
他低头切牛排、吃牛排的工夫,何颖玉又吃了点薯条,然后就拿着根薯条在番茄酱里瞎戳,不时地偷偷打量着慢条斯理吃牛排的李谦。
“哎,谦儿哥,你当初是不是就这么泡上廖大天后和我家嫫嫫的?”
李谦闻言笑笑,“要那么容易就好了!”
他这么一说,何颖玉顿时来了兴头,问:“说说?我特别感兴趣!”
李谦又笑,吃一口,咽下去,才道:“我泡妞,凭的是综合实力!”
“嘁!”何颖玉做出一副极度鄙视的模样,斜着眼儿乜了李谦一眼,但是等李谦低下头去切牛排了,她又忍不住拿着根薯条在番茄酱里戳啊戳的,时不时就抬头,偷偷地看李谦一眼。
即便是吃东西时,他脸上也满是认真。
“哎,”她又叫他,“那时候拍野蛮女友的时候,你可不是现在这样,那时候你很凶,现在很温柔的样子。百变啊你,这就是所谓综合实力吗?”
李谦笑,认真地切开一块牛排,放进嘴里,咀嚼片刻,咽下去了,还饶有兴致地端起酒杯,喝了口酒,然后才回答道:“我不泡你,放心!”
“嘁!”
何颖玉一脸鄙夷。
…………
“我以后再也不拍他秦渭的片子了!”
“嗯,不拍了,回去我就跟老邹说一声,从此之后,所有秦渭的邀请,我让他帮你直接挡了!他挡不住,我来!”
“当真啊你,我说着玩的!”
…………
“我胳膊上、腿上,到处都是蚊子咬的疙瘩,特别大、特别痒……”
“我给你带药了,一共带了七八种,总有一种是管用的!”
“你就这么关心人吗?带药了就算完了?喂,我是你的员工啊老板,我在外面那么累死累活的,也是在帮你赚钱啊!”
…………
两天后,上午,八点半。
重庆机场。
把李谦和孙玉婷放下之后,剧组的司机很快就开着车子转出了机场的高架桥,但刚下了桥,何颖玉却突然道:“师傅,找个可以停的地方,靠路边停一会儿。”
司机闻言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没问为什么,只是答应了一声,然后依言把车子停在了路边。
何颖玉下车,站在路边。
回首望,机场就在不远处。
何颖玉的助理不知道她这是怎么了,就也下车,站在一边看着她。
她带着墨镜,仰头看天。
几分钟之后,一架飞机从很低很低的地方飞起来,就在头顶掠了过去。
何颖玉继续仰着头。
又过七八分钟,又有一架飞机起飞,从头顶掠过。
近得甚至能叫人看清它机翼上趴着的苍蝇。
然后,它在重庆头上打了个转儿,往东去了,越来越高,越来越远。
何颖玉吸吸鼻子,拧了拧有些酸痛的脖子,喃喃地道:“就当这一架就是你了!”说完了,她收回视线,转身上车,“走吧!”
司机很快发动了车子,她的助理赶紧也上了车,下意识地从后视镜里窥了一眼被墨镜遮住了大半张脸的何颖玉,又扭头看看东边那架已经快要看不见了的飞机,一脸茫然与懵逼。
第五十八章 青色的高粱
这是一片阔达三千多亩,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边际的高粱地。
八月末,夏末秋初。
李谦手里拿着取景器,站在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塔上,向四周缓缓地看过去,不舍得错过每一寸土地、每一片高粱。
看了许久,直到脚底踩得都有些酸麻了,一直举着取景器的手也渐觉无力,他才放下取景器,巡视着远远近近的高粱地,满足地叹息且赞美一声。
“真好!”
好是当然好,李家本就是本地人,三乡十里都沾亲带故,加上又是大把的钱砸下去,光是补贴附近这两三个村庄的种植损失,剧组就要花掉近两百万,高粱种子也是精选过、统一调配的,这种出高粱来,自然蔚为壮观。
这年头拍电影,舍得砸钱的不是没有,但舍得为一片高粱地砸进去两百万,只为了追求那种壮阔与连绵的视觉效果的,却是不多见。
李谦小心地从木塔上下来,把取景器交给鹿灵犀,笑道:“你们也都看看。”
其实,剧组主创人员之中,他是最后一个来的,在他之前,大家都已经是看过过了的。
李谦笑着走向那边,跟爷爷、奶奶、老爸、二叔,还有那些不太叫的准是爷爷还是大爷的乡亲们打招呼,招手找孙玉婷要了两包烟,转圈儿的散烟,笑道:“我们得在这儿拍两三个月,这两三个月里,可得多麻烦大家了啊!”
李谦的爷爷今年也才六十多岁,还不到七十,腰原本是有些弯了的,但今天却挺得很值,说话更是中气十足,“大孙子你放心弄你的事,这都是咱们自家人,你有啥事儿,就说!”
“好嘞!”李谦轻快地答应了一声。
说完了,却又对大家伙儿道:“酒菜都是从城里定的,人家带着人、带着材料来现做,今天中午,咱们村子家家盖锅,到来吃,是我请大家伙儿的!”
爷爷点点头,满脸潮红,声音甚至比着李谦的大,“对,都来吃!谁家都不许做饭!不光咱村,那个谁,赵庄和史垓都去通知了没?让他们也都来吃!”
大家伙儿乱糟糟、闹哄哄、嘻嘻哈哈地回应,“去叫了!去叫了!”
…………
今儿这一顿饭,是李谦个人掏腰包的,不算剧组的开支。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虽然他自小是在济南府长大的,跟这边的乡亲,其实并没有太多往来,但他知道,自己老爸可是从小在这边长大的,更何况,爷爷奶奶都还健在,二叔他们也是到现在还在这里生活!
这顿饭,一请就是三个村子,加一起四千多近五千口人,家家盖锅不做饭,都跑来吃,这流水的宴席,是从县城里请了足足十几家饭店和三五十位厨师,才能勉力应承下来的——但是,必须要有!
不止是为了剧组接下来能够顺利的拍戏,也为了自己的老爸。
所谓富贵还乡,其实还乡的那个人不是自己,是他。
…………
流水宴席在李谦来到的当天中午十一点开始,一直到下午三点才结束,说的是附近三个参与了种高粱规划的村子,但其实,来吃的不下五千人。
还好,这边什么东西都预备的比较宽绰,足量供应,到三点,总算是把这一场给撑了下来——李谦的爷爷奶奶、老爸老妈、叔叔婶婶,一个个都是一副红光满面的模样,中间李爸还拉上李谦,转悠着到几个重点的桌子上敬了几杯酒。
其实这么一顿饭,也就不到二十万的开支。
等到这一场散了,李谦让黄文娟带着人留下负责善后,自己则拉上剧组的幕后工作人员,和几个重点演员回到县里,召开闭门会议。
这部戏,对于李谦,对于明湖文化来说,都实在是太过重要!
它是李谦和明湖文化,第一次对外拓展自己的表现疆域的一部戏。
可以不赚钱,可以不拿奖,但一定要拍好,一定要拍到心里不留任何遗憾!
说白了,《我的野蛮女友》、《黄飞鸿》,以及以后会陆续出现的很多商业制作,那是明湖文化的立身之基,现在来看,初步站稳脚跟了,但自《在路上》开始,明湖文化在“文化”这一层意义上的招牌,却始终没能立住!
李谦对金汉马上要拍的那一部《孔雀》,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他觉得,经过了这些年这么多部戏的磋磨,又碰上这么一个简单的好故事,应该是已经到了金汉出水准的时候了,但他却绝不会把希望寄托在金汉身上!
所以,他要拍《红高粱》!
这部电影在另外那个时空,名声很大,一方面是它自身的确很牛,另一方面跟当时它在西方拿了大奖有关,很容易就引起当时刚改开不久的国人的崇拜思维。
但即便是抛开了一切的外在附加,你单纯的去辨析这部电影本身,它也的确是一部值得拍、拍出来也会很好看的电影!
你说浪漫主义,它里面却偏偏到处都充满着细密的生活,真实、透彻,你说现实主义,但它那一抹浓重的红色与黄色,几乎笼罩了整部电影的全部画面,简直是一副浓墨重彩的大写意!
它也正因此而独特!
当然,和拍《我的野蛮女友》、拍《黄飞鸿》的时候,他会尽力地保持住原版的节奏和韵味,以力求保证它的商业性和卖座能力不同,这部戏于当年的张国师而言,是一种创造,于现在的李谦而言,也会是一次创造!
所不同者,只是因为李谦已经有了张国师的范本可供借鉴和参考而已!
但李谦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