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完美人生 >

第746部分

完美人生-第746部分

小说: 完美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说,“教主不愧是教主!”

    有人说,“老公,我有点想哭!”

    还有人说,“我突然想去成都看看!”

    “那就去吧,咱们一起去!”

    更多的,是默默地伤怀,一言不发——想到的很有可能并非成都,或是某个地方,或是一段时光,也或是一个人、一个背影。

    再或者,只是一杯咖啡的味道。

    以及那个人掌心的柔软。

    说到底,《成都》唱的不是成都,是感情。

    …………

    演唱会的休息室,也一样的沉默着。

    片刻后,廖辽突然笑起来,说不出是得意,还是苦笑,或者是什么别的复杂意味,她扭头瞥见坐在身边的郁伯俊,碰碰他的肩膀,“哎,你知道吗?”

    郁伯俊手里端着水杯,扭头看她,“嗯?”

    廖辽笑,“全世界我都找不到一个能让我甘愿给他当一辈子小老婆,甚至哪怕是情妇的男人,只有他!”

    她指着电视屏幕上那个怀抱吉他的大男孩。

    是的,大男孩。

    生于1978年的李谦,今年二十四岁。

    郁伯俊耸耸肩,“关我鸟事,我又不是GAY!”

    廖辽哈哈大笑。

    …………

    掌声终于渐渐落下。

    李谦点着头,回身坐下,“谢谢大家,谢谢!那……再唱一首,好吧?”

    “好!”

    全场近乎齐声的回答。

    然后是又一阵的掌声。

    顿了顿,待掌声落下,李谦道:“接下来这首歌呢,可能有些朋友在几年前就读到了,但大部分人应该是根本就没有留意到。1997年,我的一首诗发表在《燕京晚报》的副刊上,当时的署名,是我的一个笔名,叫做‘海子’。”

    “后来又陆续的发表了一些诗,在2000年,也就是前年,结集出版了一下,这本诗集,不太厚,有大概是一百二十首我的诗,书名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然了,销量不太好,这个时代,大家都太忙了,已经不怎么读诗和喜欢诗歌了,不过……”

    “嗯,对不起,有点扯远了,接下来这首歌呢,就是当年的那首诗,我自己谱的曲,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歌名就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听李谦说到自己曾经发表过诗歌作品的时候,现场的近四万名歌迷也好,还是电视机前的上亿的观众也好,除了初次与闻的惊讶之外,倒没有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吃惊,毕竟,李谦此前的很多歌曲作品的歌词,一直都是被歌坛和文学界盛赞的,对于李谦能写诗这件事,大家实在是并不会吃惊。

    但叫人吃惊的是,李谦居然还有一个笔名叫“海子”,而且这个“海子”居然还结集出版过自己的诗集——大家居然全都不知道,甚而没听说过!

    这个时候,很多歌迷心里下意识地就想——

    “你早说呀!”

    你早说“海子”是你的笔名,怎么可能销量不好?

    说不定直接就脱销了呢!

    然而,他居然不说!

    此时此刻,无数人心里下意识地想到:如果不是今天要唱这首歌,也不知道要到多久之后——兴许就是需要唱到这首歌的时候呗,他才会提起这件事吧?

    而同样是这个时候,全国加一起也没有多少的一些人,忽然想起自己曾经读到过的那首诗,或自己曾经买过的那本挚爱的诗集——忽然间恍然大悟!

    有这种经历的人,实在不多。

    你想想都知道,既要喜欢诗歌,在这样一个年代,仍然愿意去读诗,也愿意掏钱去买诗集,还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当代的、中国人的诗集,可见这个人对文学是有多么的热爱。

    事实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本诗集出版发行到现在超过两年,总出货量还不到一万册,考虑到滞留在各个发行渠道和书店里的那部分,实际的销售量,去到了读者手里的那部分,都不知道有没有超过五千册!

    而与此同时,在这五千人之中,你还得正好是喜欢李谦、喜欢四大美人乐队的,以及当时当下又正好正在收看演唱会直播、甚至就在成都站演唱会现场……

    加在一起,都不知道有没有一两千个人!

    但至少,绝对有!

    就在演唱会的现场观众席上,就有镜头捕捉到不少人伸手捂着嘴巴,一脸的惊喜与震惊,然后迫不及待地跟旁边的亲人或朋友说着什么。

    他们和她们,似乎是在说,“我买过那本诗集!”

    又或者是在说,“我读过那首诗,而且特别喜欢那首诗!”

    而此刻在电视机前,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忽然一下子蹦起来,要么直奔书房,要么开始翻箱倒柜爬床底的开始找——“我的书呢!那本诗集!海子的诗集!”

    当然,还有不少此时也在看电视直播的观众,一批略有些特殊的人,听到李谦的话之后,只愣了一小会儿,立刻就拿起手机来,打电话给自己的秘书也好、助理也罢,就一句话,“明天一早就去书店,给我买一本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书,是诗集,作者叫海子!必须买到!”

    而此时,回转头来,电视的屏幕上,李谦正抱着吉他,脸上带着一抹微微的笑容,“所以,现在,就由我来为大家读这首诗,由吉他来伴奏,我们一起读诗!”

 第一二七章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在李谦曾经经过的那个时空的八九十年代,文学青年、文艺青年这样的称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中性词,并无丝毫贬义。

    海子,在那个年代,乃至在2000年之后的文学青年们心中,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因为他的那些出色的作品,也因为他的非正常的死亡。

    在前世,李谦所身处的半地下和地下音乐圈里,以海子的诗歌作为歌词直接谱曲的作品,简直如过江之鲤,数不胜数。

    李谦这个铁杆的海子粉丝,当然不会例外。

    前一世做音乐的二十年,他至少为海子的七八十首作品谱过曲——一度,这是让他自己非常骄傲、非常自豪的一件事。

    当然,不管是李谦也好,别人也罢,就李谦此前所知,那些以海子的作品为歌词而写的歌,大多不被唱片公司所看好,因此,投稿很多,却大多石沉大海。最终,它们还是只能留存于玩音乐的小圈子里。

    简单说,海子的诗歌之于音乐的关系,算是地下音乐和半地下音乐圈的宠儿,却绝非唱片公司和商业音乐、流行音乐的宠儿。

    因为在海子死后,当海子的诗越来越被重视的时候,事实上,那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们热爱诗歌的时代了。

    经济大潮滚滚向前,商业淹没一切。

    包括诗歌。

    但诗歌是不会死,也不可能死的。

    诗歌,诗性的语句,诗意的灵魂与追求,是深深埋藏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东西——中国可是一个有着四千年、甚至有可能长达五千年诗歌文化的国度!

    当然,借助于李谦的记忆和手,“海子”和他的诗歌在来到这个时空之后,事实证明,也很难红起来。

    小范围内有所关注,也有些小小的、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名气,但是——诗集的销量,说明了一切。

    当然,李谦深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本诗集没有红起来,并不代表海子的诗不好。

    还是那句话,时也势也人也。

    来到这个时空,且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代之后,李谦有过一段短暂的冲动器,随后又有一段更短暂的迷茫期。

    1995年的秋天,廖辽已经凭借着第一张同名专辑中的《执着》和《野花》那几首歌而大红大紫,在那个秋天,李谦搬到自己租的小房子里,先是凭着记忆尽可能多地记录下了一些自己能够背诵的诗篇,然后,开始尝试为它们谱曲。

    是的,那是抛开过去自己曾经做的一切,为它们重新谱曲。

    几次简单的尝试之后,他放弃了摇滚这种音乐形式——人就是这么奇怪,前世二十多年的狂热,无论多么的困难,始终都不曾放弃、也不改初衷,但是在重新回到少年时,且脑子里携带着强大到让这个时空的人无法相信的艺术作品宝库的时候,他却好像是很快就明悟了一些什么。

    于是,放下摇滚,重新去审视过去的自己,重新去品味海子,和他的诗歌。

    似乎是……彻悟了。

    对于一个执着于去描述和感恩土地与粮食的诗人来说,对于一个放弃了所有繁华富丽的表现形式,只一心去直达本质、只一心去描述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土地上长出的粮食,和种植并收获了这些粮食的人们的美的诗人来说,他的诗歌,是最最天然,也最最淳朴的民谣。

    中华民族的民谣。

    于是,1995年深秋的某个周末,他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出了新的曲子。

    纯粹的民谣。

    两周之后,略加修改。

    一年多之后,又再次调整了一些小细节。

    这首歌,就此成型。

    他身边很多人都听过这首歌,廖辽、周嫫、王靖露、王靖雪、谢冰、何润卿、曹霑、齐洁,等等。

    廖辽听了怅惘无言。

    周嫫听了嘴唇微抿、似乎有话要说却终于没有一个字。

    谢冰说很好听啊,但李谦很怀疑她是在奉承自己,事实上,在身边的这些女人里,也或者可以说是在明湖文化这么多签约歌手里,她是音乐底子和音乐天赋最差的那一个了。

    王靖露听了似乎没什么感觉。

    倒是王靖雪说,我想唱这首歌。

    然而因为风格的限制,她也好,李谦也好,公司那边的制作人团队也好,大家为她规划的路子,都是带着一点神秘色彩、后现代色彩的冰冷却又性感的范儿,她来唱这首温暖而又伤心的民谣,显然不合适。

    于是最终,这首歌的第一次亮相,被一推再推,到现在,它出现在了2002年的成都演唱会上。

    吉他在李谦的手中灵巧而又笨拙。

    和弦一点都不复杂,而李谦的嗓音温暖中带着一抹清亮——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全场静听。

    直播中的摄像机的画面,大多数时候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沉醉而动情的样子,他的手指划过吉他琴弦时的灵巧,以及偶尔唱到动情的时候,他会微微闭上的眼睛、缓缓蹙起的眉头。

    电视机前的不知道有多少的观众,一个个听得入神。

    是的,诗,是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悸动。

    一首好诗,如果能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以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出现在一群合适的人面前,请千万不要怀疑,它能让无数人的心瞬间破碎。

    那种触动,是直达心底的。

    李谦的歌声温暖,李谦的吉他清脆。

    李谦的演唱动情且迷人。

    听着他的歌唱,你似乎能够想象到、甚而能够看到那一座面朝大海的房子前面,是那一片开满了鲜花的、阳光明媚的山坡。

    那是梦一样的颜色,那里有着梦一样美妙的气息。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诗人的心,就是那么的纯净,就是那么的童趣、天真和执拗。

    然而,这想法是那么美。

    这一刻,似乎有一种诗意的共鸣,沿着李谦的温暖的声线,顺着直播的信号,清晰无误地传递到了每一双耳朵和每一个心灵。

    这一刻,无数人为之感动。

    台上坐在那里正在动情地弹着吉他唱着歌谣的,是那样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野蛮,且悲伤!

    直抵内心。

    …………

    吉他声落下,李谦再次站起,缓缓地躬身。

    现场掌声如潮。

    很多人都站起身来,沉静却坚定地鼓掌。

    这一次,少有人流泪。

    但那一张张的脸庞上,那一双双的眼睛里,却分明是在诉说着什么——

    海子的诗,李谦的歌,真美!

    ***

    PS1:不要问我这首歌去哪里找,我也没听过,但我希望将来会有人为它写一段曲子,嗯,舒缓的民谣最好。

    PS2:昨天更完了章节才突然发现,《完美人生》已经两周年了,2015年6月17日发书,到现在,自己回头看,350多万字了,成就感满满啊!所以,这几天就让我自己美一下,别批评我了呗?

 第一二八章 神仙打架

    演唱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

    成都府,某高档餐厅。

    李谦推门进去,报出卡座号,服务员很快就引领他往里面走。

    远远地,杜艺华就已经冲李谦招手了。

    冲服务员道了谢之后,李谦走过去,两人握手,落座,李谦看看四周,笑道:“杜总怎么会想到跑到成都府来?”

    杜艺华笑笑,不答,招手叫了服务员来,也没问李谦的想法,就做主点了四个菜两个汤,又要了些饮料,等服务员走了,她才笑道:“我说我是特意跑来吃火锅的,你信吗?”

    李谦笑笑。

    杜艺华随后就道:“你还别说,我是真的挺想请你吃火锅的,不过天太热了,这个天要是吃一顿火锅,而且这边的火锅还那么辣,我怕我明天早上起来就不敢见人了,打再厚的粉,怕是都遮不住脸上的小疙瘩。”

    李谦颌首,倒是有些好奇,“你的皮肤也很敏感?”

    杜艺华笑,“我的大才子,这不是皮肤敏感,这是内分泌敏感!”顿了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