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电影巨匠 >

第265部分

电影巨匠-第265部分

小说: 电影巨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克斯本来打算等地铁到站之后,带着安妮逃离,可是文森特抢先一步想到了,早早走下了列车,双手持枪地对准了空荡荡的站台——他们没有任何机会,轻举妄动就会成为文森特的猎物。他们被困在了地铁之上。

    等地铁重新启程之后,文森特昂首阔步地压缩着麦克斯和安妮的生存空间,步步紧逼。麦克斯已经退无可退,那沉稳有力的脚步声就像是撒旦的催命声,越来越大声、越来越清晰,不断击打在麦克斯的心脏之上。

    哈维尔觉得自己要呼吸不过来了,那被放大到极致的音效强有力地冲击着他的耳膜,平时看似轻微的声响在此刻却因为四面八方如同潮水般蜂拥而至的朦胧光线而被放大到了极致,似乎所有一切都变得越发敏感起来。

    麦克斯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额头的汗水缓缓渗透出来,他听到文森特那强有力的声音传了过来,“我以此维生!”这让麦克斯咬紧了牙关,再一次破釜沉舟,他从藏身之处走了出来,和文森特隔着一个车厢门对面而立,然后他就扣动了手中的扳机。文森特也同时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砰!砰砰!

    地铁车厢的白炽灯忽然全暗,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混乱的枪响在黑暗之中碰撞着,零星的火花在绽放着,伴随着一阵兵荒马乱,两把枪都打完了子弹,所有枪响都消失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死一般的沉寂,犹如迷雾一般徐徐蔓延开来。

    黑暗,安静,死寂。

    地铁车轮与铁轨碰撞的声音伴随着摇晃的车厢在动荡不安的响动着,可是整个屏幕一片黑暗,仅仅只有微弱的光线在地平线远端忽明忽暗,隐隐约约勾勒出两个对峙的身影,却看不真切。

    哈维尔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坐直了身体,背部离开了椅背,彷佛靠近屏幕一些,就可以看得更加准确,但他失望了,文森特和麦克斯的身体轮廓都彷佛凝固在了黑暗之中一般,一动不动,没有枪响,没有对话,什么都没有,那未知的结局在朦胧的黑暗之中折磨着每一名观众。

    啪嗒,车厢的灯亮了,然后又暗了,再次亮了,扑腾了几次之后,终于缓缓亮了起来,黑暗犹如退潮一般离开了车厢。然后就看到文森特从腰际抽出了一个新的弹夹,准备替换,哈维尔彷佛预见了结局,不忍直视,但却又舍不得闭上眼睛,只能是屏住呼吸,强迫自己睁开眼睛。

    啪。文森特手里的弹夹没有换上,反而是一松滑落到了地板上,他有些错愕地低头看了看地上的弹夹,而后缓缓放下了自己持枪的右手,茫然而倦怠地闭上了双眼,在旁边的椅子坐了下来。

    麦克斯看了看手里已经脱靶的手枪,犹豫了片刻,小心翼翼地走过了车厢门,在文森特的对面安坐了下来。两个人就这样面对面地坐着,急促地喘息着,一句话不说,眉眼之间的疲倦侵袭而来,紧绷的肩膀线条都耷拉了下来。

    安妮小心地走了出来,站在门口看着两个对面而坐的男人,先映入眼帘的是文森特那被染红的白色衬衫,胸口一大团绽放开来的血色花瓣,妖艳得宛若盛开玫瑰;而后是麦克斯那被血色浸透的深灰色t恤,一团混沌的黑色星云像烟花一般轻轻绽放,随后华丽落下,那虚虚实实的烟花线条如此真实又如此虚幻。

    哈维尔微微张开了嘴巴,彻底惊呆了,他预料到了文森特的死亡,却没有预料到麦克斯的结局。看着两个沉默的男人,哈维尔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文森特紧锁的眉宇缓缓松了开来,轻轻合上双眼,嘴角露出了一抹解脱的笑容,“嘿,麦克斯。”那释然的声音犹如在夜色之中缓缓流淌的河流,静谧而轻快地朝前奔去,眉宇之间的孤独和脆弱犹如一缕青烟,氤氲袅袅。

    麦克斯长长吐出了一口气,肩膀耷拉了下来,他抬起头看向了站在旁边的安妮——此时安妮因为太过震惊而呆愣在了原地,眼睛里的隐隐水雾在轻轻翻涌着,她张了张嘴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一点声音都发布出来。麦克斯朝安妮露出了一个笑容,浅浅的笑容却牵动了伤口,以至于整个眉头都轻蹙了起来,“嘿,安妮,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他给她打电话了,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安妮的情绪开始崩溃,彷佛整个世界都开始崩塌。

    麦克斯的眼底闪过一丝欣慰,转过头看向了眼前的文森特,此时文森特再次睁开了眼睛,两个人四目相接,麦克斯可以看到文森特眸子里的孤独,就像是一个在雪地里赤脚狂奔的孩子,麦克斯眨了眨眼睛,看起来像是困了,但他还是强打精神,打了一声招呼,“嘿,文森特,这是你真实的名字吗?”说完,麦克斯缓缓闭上了眼睛,他累了,真的累了。

    文森特嘴角的弧度轻轻勾勒了起来,但眉宇之间的倦怠也越来越浓,眼皮彷佛越来越沉重,几乎就要张不开了。

    地铁依旧在轨道上狂奔着,四周的斑斓夜色犹如一道道绚丽的霓虹跟随着地铁平行赛跑,黑压压的天空漫天漫地的黑暗,零星的光晕彷佛根本支撑不起来般,只是让夜幕看起来更加沉重、更加浓郁,死死地将所有光芒压制在地面之上,跟随着那辆地铁开向未知的前方。

    这座城市,看起来像是洛杉矶,却又不像是洛杉矶,彷佛是一座被隔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孤岛,清冷而孤寂。

    忽然之间,哈维尔脑海里就浮现了一个镜头碎片,“新闻说有人在地铁上死了,他的尸体被发现前,他在地铁上足足待了六个小时。”这是电影开头的某个瞬间,他以为自己忽略了,但此时却无比清晰地在脑海里回荡着。

    然后,大屏幕逐渐暗了下来,字幕缓缓出现,“导演,兰斯洛特…施特雷洛”,“编剧,兰斯洛特…施特雷洛”,“汤姆…克鲁斯”,“兰斯洛特…施特雷洛”……

    电影结束了,但哈维尔脑袋里的风暴这才刚刚开始,这部电影真的是……太出色了,仅仅只是用“精彩”来形容,根本无法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汤姆的表演……兰斯的剧本……镜头的调度……光线的运用……节奏的控制……思想的挖掘……无数的思绪一拥而上,让哈维尔觉得脑袋就要爆炸了,彷佛每个想法都可以深入思考,但却因为太过思绪而没有办法理清,这种头脑风暴的快感让哈维尔痛并快乐着。

    “兰斯又一次奉献了精彩绝伦的作品!足以和‘上帝之城’媲美,甚至还要更胜一筹!”这是哈维尔目前脑海里唯一清晰的想法,然后他这才意识到,“兰斯洛特!”猛然抬起头,哈维尔看着缓缓上滚的字幕,直接就站立了起来,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固执而自我地鼓动着双手,以自己的掌声奉献上了内心的敬意!(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398 掌声雷鸣

    (全本小说网,。)

    哈维尔用力地鼓动着自己的双手,根本不在乎刺痛的掌心,完全不在乎异样的视线,丝毫不在乎自己的独特,只是竭尽全力击打着手掌,用这种方式将脑海里的所有思绪酣畅淋漓地宣泄出来。

    他曾经亲自参与了“上帝之城”的拍摄过程,惊叹于兰斯的惊艳才华;现在他又亲眼目睹了“借刀杀人”的精彩绝伦,彻底折服于兰斯的大胆、激进、细腻、深刻、锐利。前所未有地,哈维尔感受到了内心的亢奋:难道,他正在见证一段历史的崛起?

    克里夫…罗宾森听到了那清脆的掌声,在空旷的洛杉矶剧院内部回荡着,单薄而矫情,抬起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哈维尔那倔强而挺拔的脊梁,犹如一棵青松般,伫立在放映厅那朦朦亮起的光晕之中。如果换做其他时刻,克里夫早就嗤之以鼻了,但今天,他却没有。那孤单的掌声将他从电影构建的时间里拖拽了出来,猛然清醒。

    克里夫没由来地打了一个寒颤,他意识到,他需要一点时间,更多的一点时间,细细地回味一番刚才这部电影,他必须先从电影那紧绷到极致的情绪之中走出来,让大脑可以冷静下来,然后……

    就在这时,稀疏响起的掌声打断了克里夫略显零散的思绪,抬起视线,他就看到了宽敞的放映厅里稀稀拉拉地站起来了十几个人,每个人都奋力鼓动着自己的双手,加入了哈维尔的行列,双眼激动不已地看着大屏幕,用最直接的动作传递着内心的情绪。

    紧接着,站起来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似乎视线所及之处都可以看到有观众站立起来,从一楼到二楼,掌声逐渐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气势,将洛杉矶剧院这宽敞而老旧的放映厅填充得满满当当。

    由于这间放映厅历史悠久,内壁的聚音和回音效果都是老式设计,让室内的声响显得空旷而悠远,却难以把声音的爆发力释放出来。可此时此刻,那哐当作响的掌声却渐渐凝聚成了一股绳,强有力地鞭打着放映厅的墙壁,以一种绝对强势的姿态撼动着整座建筑,恍惚之间,居然有种地动山摇的错觉。

    克里夫可以感受到双手传来的微微震动,不由低头看了看,这才发现,不仅仅是放在扶手上的双手,就连屁股底下的椅子也有种晃动的感觉,他猛地就站立了起来,抬起头看向了天花板,强烈怀疑这座建筑是否下一秒就会变成废墟——当意识到是自己想太多时,克里夫的耳膜才感受到了那凶猛的撞击,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掌声化作了鼓槌,狠狠地击打着那薄薄的耳膜,在脑海里激荡出连绵不绝的余韵。

    克里夫嘴角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轻轻摇了摇头,即使他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借刀杀人”的观众反应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那么……影评人呢?还有“十二罗汉”呢?事情的发展似乎又一次脱离了预期的轨道,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呼啸而去。

    洛杉矶剧院感受到了山呼海啸的掌声,整座建筑被淹没在那汹涌的声响之中,瑟瑟发抖。转过头,就可以看见那朦胧灯光之中一张张陌生的脸庞,却洋溢着相似的情绪——兴奋之中隐藏着错杂。

    每个人都是如此亢奋,他们都可以感受到肾上腺素炸裂的急速快/感,但电影却在推向高/潮时,再一次戛然而止——似乎整部电影都是如此,总是在关键爆发时刻硬生生地将情绪狠狠地掐住,那种激荡在胸腔里的情绪根本无法宣泄出去;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这部电影显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它是一部商业电影,却又不止是一部商业电影,但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犹如在一片迷雾之中隐约可以看到灯塔的光芒,却隔着千山万水,始终无法靠近,那种迫切追根究底的情绪在脑海里不断撞击回荡着。

    最终,他们只能选择用掌声来宣泄,直白而畅快地宣泄着内心的错杂情绪。

    掌声越来越热烈、越来越汹涌,当“借刀杀人”剧组走到台前时,声响达到了巅峰,全体观众集体起立鼓掌,甚至夹杂着欢呼声、口哨声和叫喊声,那如同雷鸣般的掌声恍惚间让人误以为自己身在多伦多电影节上,而不是一部好莱坞商业电影的首映式。

    汤姆…克鲁斯看着眼前那沸腾的人海,顺着视线连绵不绝地往后延伸,犹如惊涛骇浪一般在击打着岩石,那空旷的鸣响在苍穹底下悠远回荡,排山倒海地席卷而来,莫名地,汤姆的眼眶就有些温热,如此场景,在他的演员生涯里仅仅只见过一次,“雨人”在纽约举行点映时。那是遥远的1988年了。

    抬起双手鼓动着,汤姆有些狼狈地掩饰着自己的情绪波动,转过头看向了站在旁边的兰斯。此时兰斯的脸庞上看不出任何情绪的变化,只是礼貌地拍着双手,嘴角那得体的笑容带着一丝自信的从容,彷佛早就预料到了眼前一切般,汤姆偏过头去,在兰斯的左耳边上扬声说到,“我们做到了。”

    兰斯没有转头,嘴角的笑容轻轻一扬,高声回答到,“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那云淡风轻的回答让汤姆顿了顿,他似乎有些得意忘形了——这仅仅只是首映式而已,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这仅仅只是观众的假想而已,在好莱坞闯荡了二十年,他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才对。视线在兰斯那沉静的脸庞上停留了片刻,而后汤姆轻轻吐出一口气,转头再次看向了观众席,重新恢复了镇定,从容地鼓掌着。

    兰斯的肌肉有些紧绷,以至于他不得不放慢双手鼓掌的速度,否则机械化的动作就会泄露他内心的真实情绪。

    此时此刻,没有人能够感受到兰斯内心的亢奋和震撼。“上帝之城”的成功是来自于兰斯的专注和投入,更多还是来自于原著小说的深厚底蕴;“后天”的成功则是来自于兰斯的经验和缜密,更多还是来自于视觉特效的紧密结合;只有“借刀杀人”才是对兰斯的天赋和才华的最直接、最真实、最残酷考验。

    “借刀杀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完全遵循兰斯个人想法投入拍摄的作品,他对迈克尔…曼版本的原作做出了大量改动,不仅采用了全新的摄影技术和拍摄方式,而且还融入了个人对剧本的深刻理解,更不要说亲自饰演了麦克斯一角。可以说,兰斯版本的“借刀杀人”已经和上一世的那部作品相去甚远了。

    电影上映之前的自信满满、从容不迫,那仅仅只是表象而已。

    在内心深处,兰斯比任何人都要更加紧张,他担心着自己的改动是否会削弱“借刀杀人”的紧绷氛围,反而导致电影的商业成绩远远低于预期;他担心着自己的表演是否会成为电影最薄弱的一环,证明他从来就不适合成为演员;他担心着自己的解读是否太过浅显或太过深刻,以至于让电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三世为人,从李瑾到兰斯洛特,再到重生之后的兰斯,这一路走来,他始终步履蹒跚,背负着梦想的包袱,在荆棘道路上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一步一步的艰难前行,他甚至不知道这个方向是否正确的。

    即使是“上帝之城”的三座小金人,即使是“后天”的两亿票房,都无法拨开眼前厚重的迷雾。

    “看来,高文赢得了赌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