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香江-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卫建点头道:“是的,我弟弟妹妹的功课都比我好,他们一定能考上大学。”
电视画面切到前排的观众席上,一个节目组请来的托擦了眼药水后开始“感动”得流泪,紧接着所有人都开始鼓掌。
甄妮问道:“那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
张卫建擦了擦眼泪说:“在酒吧做歌手,不过前段时间被炒鱿鱼了,这两个月在一家学校门口摆摊卖鱼蛋。”
林子详问道:“你的梦想是什么?”
张卫建说道:“我的梦想是成为专业的歌手,可以出唱片赚好多钱,让妈妈不用再去做佣人,让弟弟妹妹读最好的学校。
“啪啪啪……”又是一阵响亮的掌声。
徐小凤抹着眼泪说:“你行的,阿健,你现在已经站在了太平戏院的大舞台上。”
林子详指着徐小凤对张卫建说:“小凤以前也跟你一样,她小时候在学校经常考第一的,但读中二的时候就辍学了,靠唱歌养活全家人。”
张卫建弯腰朝徐小凤鞠了一躬。
林子详拍拍徐小凤说:“小凤,鼓励一下年轻人。”
徐小凤没有说话,而是直接离席来到舞台上,给张卫建一个无言的拥抱。
如果在演唱会上谁得到徐小凤的拥抱,绝对是全场尖叫声,但现在却是掌声如雷。
李克勤父子在电视机前亦看得落泪,在香港,此刻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此而感动。
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有钱的人确实多,但像张卫建这样的草根家庭也是不计其数,张卫建的经历代表了香港无数草根个体。感同身受之下,不知有多少观众在那一瞬间成为张卫建的支持者。
草根如此,年轻人更是被张卫建和徐小凤的经历而感动,激励着这些冲动的年轻人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样的,观众对于四位导师也是印象大好。以前的明星都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在唱片公司的刻意包装下,明星离普通人的距离很远。
但四位导师在节目里的搞怪、嬉闹、落泪,让他们重新变回鲜活的普通人,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参赛歌手出名的同时,四位导师同样是人气飙升。
接下来就到了权力反转的时候,轮到张卫建选择导师了。
林子详率先拉票道:“阿健,你知道我为什么最后一瞬间才转身吗?”
张卫建勉强笑道:“我前面唱得不好。”
“不错,”林子详说道:“你上场之后想法很多,歌唱技巧已经很纯熟了,但始终没有投入感情演唱,感觉人与歌是分离的。之后你就开始紧张,不但有破音,而且气息量也不足。一直到最后几句,你才进入了状态,我是为你最后的歌声而转身的。”
林子详鞠躬道:“谢谢老师。”
林子详说道:“来我的团队,你知道我还有个身份是音乐制作人,我可以帮你改变一些小毛病,也可以帮你克服怯场紧张。”
苏芮也开始拉票:“卫建,我跟你一样,也是驻场歌手出身。我在台湾的俱乐部驻唱三年,又在希尔顿饭店驻唱六年,接着又在西餐厅唱了三年。我是一路唱过来的,我很了解驻唱歌手,我们肯定有共同话题。来吧,来我这一组!”
林子详打岔道:“阿健,你会唱国语歌吗?”
张卫建说:“会唱一些,不过不是很拿手。”
“那就对了,”林子详笑道,“阿苏是唱国语歌的,你们不是一路。”
苏芮急道:“喂,我也会唱粤语好不好,我还在无线台的歌唱节目里拿过最佳表演奖。”
“有吗?我怎么不知道。”林子详一副无赖地样子。
苏芮问道:“不信我现场给你唱一首粤语歌。”
甄妮跟林子详和苏芮都是朋友,此刻趁机起哄道:“哇,欢饮国语天后苏芮小姐,为大家现场演唱!”
徐小凤也不闲着,招呼张卫建道:“阿健,快把麦克风给苏小姐。”
张卫建干脆把旁边的麦克风也摘来,分别给了林子详和苏芮说:“要不两位老师对唱一首情歌吧。”
“对唱,对唱!”现场观众在托儿的带领下,开始大声起哄。
现场变得一片欢乐,刚才悲伤的气氛一扫而空,而林子详和苏芮也经不起怂恿,开始上台对唱粤语情歌。
对唱结束之后,张卫建选择了林子详做自己导师。
“啦啦啦……”林子详作出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跑到苏芮的座位前方跳舞庆祝,而苏芮则是被林子详搞得扶额无语,两人把现场观众再次逗得哈哈大笑。
李克勤的老爸也在电视机前大笑,他觉得这节目太有意思了。(未完待续),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327 收视轰动
《百万巨制节目亮相凤凰台,四位明星导师共唱好声音》
“每期制作费高达100万港币的豪华歌唱节目《中华好声音》,在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制作后开播,首期节目收视率创纪录地达到61点,远远超过该期的《欢乐今宵》。据悉,《中华好声音》第二期的广告费翻了五倍,成为史上广告费最昂贵的综艺节目。”
——《东方日报》
“从没有一档节目造成过如此轰动,在首期《中华好声音》播出以后,第二天整个香港都在讨论节目中的导师和歌手。四位导师当中,徐小凤和甄妮在香港都是超一线女歌手,难得能放下身段在节目中搞笑逗趣。而林子详和苏芮这两位在《中华好声音》播出后,他们的名气和身价已经看涨,苏芮本来在香港并不是很受欢迎,但现在出场费已经快要接近谭咏麟……”
——《工商日报》
“娱乐节目如何做得有教育意义?《中华好声音》就做到了这一点,它激励年轻人为了梦想而奋斗,是极富社会责任感的节目,凤凰电视台也是一家具有人文精神、积极向上的电视台。”
——《文汇报》
“凤凰电视台的节目每每都是大手笔,《中华好声音》的舞台甚至远远超过《香港小姐大赛》,灯光、音响完全是小型演唱会的规格。据悉,《中华好声音》首期节目虽然收视率暴涨,但一期节目就亏损了50万。不过由于广告费的提升,第二期《中华好声音》将会实现超额盈利。”
——《明报周刊》
“经本报调查,《中华好声音》第一期的人气选手张卫建,曾在几个月前参加华星唱片举办的华人新秀歌唱大奖赛,结果止步于30强。众多周知,现在的歌坛新星梅艳芳就是康剑飞慧眼识珠,在她被华人歌唱新秀大奖赛淘汰后挖走的。vb总是让明珠遗尘。”
——《娱乐周报》
“据某位张姓歌手以前的老师透露,张姓歌手的功课成绩很烂,根本就不可能考上大学。而且张姓歌手好狠斗勇,经常在学校欺负同学……张姓歌手曾经还加入过学校足球队,由于踢得太烂被教练开除了,他就是一个干什么都不成的烂人。”
——《香江早报》
《中华好声音》第一期播出以后,香港瞬间掀起好声音浪潮。
此时正好中英谈判第一轮结束,利好消息让香港经济回暖,人们不像前两个月那样担惊受怕。《中华好声音》的四位导师,无一不是粉丝众多的大歌星,凭借电视台提前一个多月的宣传和四位导师的吸引力,再加上新颖的比赛模式与泪点攻击,首期播出收视率便完胜十年来收视率第一的《欢乐今宵》。
当街头巷尾都在讨论《中华好声音》时,媒体终于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的围绕这档节目进行报道。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着相反的骂声,比如说《中华好声音》是中华好演员,歌手不是在唱歌是在演戏等等。
最最离谱的就是《香江早报》,这家报纸似乎是跟凤凰台杠上了,又趁机跑出来泼张卫建的脏水。
黄夕照这次没有闲着,在接到康剑飞的电话指示后,立即派人去搜集张卫建以前老师和同学的签字证明,然后准备将《香江早报》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中华好声音》节目组和张卫建本人共计600万港币。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黄夕照说道:“有些报纸完全没有职业底线,信口开河肆意污蔑。《香江早报》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张姓歌手’明显就是在讲张卫建。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家报纸为了销量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凤凰电视台将会诉诸法律手段解决。就算官司打不赢,凤凰台也会一直打下去,一年赢不了就打个三五年。我倒想看看,《香江早报》赚的那点钱,够不够几百上千万的律师费!”
黄夕照的话一透出来,所有同行都知道《香港早报》完蛋了。
一家报纸确实可以靠打擦边球造谣提升销量,在没有确切指明对象的时候,被污蔑者打官司很难打赢。不仅是打不赢,官司打起来还会增加该报纸的曝光率,让这家报纸的销量更好。
但如果受害者抱着两败俱伤的决心,打长年累月的混账官司的话,大型报纸还能够承受,《香江早报》这种小报每年赚的钱,却撑不起没玩没了的高额律师费。
有的时候你不能退让,越退让对方越得寸进尺,只有杀鸡儆猴才是明智选择。
就如90年代以后的台湾电视界,许多名嘴在节目上信口开河,造谣污蔑或者是揭露其他名人和公司,用以吸引眼球增加收视率。
可有一些公司和名人,却被台湾电视台列入禁止抨击的名单。
为什么?
因为只要你在节目里谈到这些人和公司的坏话,对方马上寄律师函来要求道歉,不道歉就把你告上法庭。长此以往下来,电视台和名嘴们都搞怕了,再不敢说他们的坏话。
《香江早报》同样如此,这份平均只有几千份销量的报纸,根本就没有和凤凰台死磕的勇气,还没开始打官司就撑不住了,主动找凤凰台寻求私下和解。
在双方的“友好协商”后,《香江早报》答应赔偿《中国好声音》节目组10万、张卫建3万名誉损失费,并连续一周用头版发布道歉公告,私下承诺以后不再报道对凤凰台不利的新闻。
张卫建白拿了3万块钱,简直高兴得不行。节目播出之后,作为第一期最有人气的歌手,几天之内就有二十多家夜总会、酒吧抛来橄榄枝,高价请他去驻唱。
不仅如此,甚至还有唱片公司,想要私下偷偷签走张卫建,并承诺签约之后马上着手发唱片。
张卫建当然不是傻子,《中华好声音》还没录完,好戏还在后头,他才不会傻到半路签去其他公司。更何况,节目组同他沟通过,他不仅可以签进风行唱片,还有机会加入凤凰台做演员。
很快就迎来《中华好声音》的第二期,这一期的人气歌手是吕方。此人在平行空间里,会是明年新秀歌手大奖赛的冠军,八十年代与张学友一起被唱片公司重点培养,并一直是张学友的至交好友,后来还跟郑裕玲谈了十多年恋爱。
吕方上场之后,没有使用什么悲情攻势,只靠唱功就赢得满场掌声和四位导师的争抢。
顺便一提,第二期《中华好声音》同样在太平戏院录制,现场观众多达1800多人,全是花数倍于电影票价的门票入场的,规模已经相当于二线歌手的个人演唱会了。
在第二期《中华好声音》播出时,香港街头人都没看到几个,已然达到了当年《楚留香》热播时的效果,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万人空巷。第二期《中华好声音》的数据很快统计出来,达到了恐怖的73收视率。
不止是香港轰动,因为东南亚和澳门也有凤凰台的观众,在《中华好声音》第二期播出后,南洋和澳门同样反响强烈。不少南洋和澳门喜欢唱歌的人,纷纷打电话或者写信到凤凰台,询问海外观众能不能报名,更有冲动的直接坐船坐飞机来到香港。
南洋地区和澳门的媒体亦憋不住了,开始大肆报道《中华好声音》这档节目,当地电视也纷纷求购《中华好声音》的复播版权。
亦有电视台开始山寨《中华好声音》,比如马来西亚的国家电视台就来了个《星马好声音》,但做出来后收视率却很难看。至于原因很简单,山寨节目的舞台太小、灯光音响设备太挫、参赛选手没有经过培训、摄影机数量更是只有《中华好声音》的三分之一。看惯了《中华好声音》精良制作的观众,根本就对廉价山寨节目不感兴趣。
在《中华好声音》刚刚开始筹备时,凤凰台里就有不少人暗地里讽刺康剑飞是钱多了花不完,特别是第一期节目亏损50多万后,这种论调更是甚嚣尘上。
现在南洋和澳门十多家电视台跑来购买复播权,立即让凤凰电视台在赚了丰厚广告费之后,再次大大地进账一笔复播收益,说怪话的人立刻消失了。
倒是台湾地区没有对此的丝毫报道,或许是因为凤凰电视台已经被台湾新闻局列入左派倾向名单。
……
相对于凤凰台那一边的一片欢腾,方怡华却是经常神经质的发脾气。
其实以整体的收视率而言,凤凰电视台依然略逊于无线电视台,两家的收视率份额比例是4。6比5。4。
因为《中华好声音》是一星期一播,而tvb的《欢乐今宵》却是一星期六播,收视率总体优势仍旧是无线台占优。
让方怡华感到焦躁的是,由于《中华好声音》和《快乐60分》的热播,使得一些tvb综艺节目的忠实观众,正在渐渐地往凤凰台那边流失。
无线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制作科办公室里,方怡华拍着桌子大吼道:“我要新节目,能打败《中华好声音》的新节目,马上给我想办法!”
一干电视台员工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说话,谁敢保证自己策划的新节目能超越《中华好声音》?(未完待续)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328 紧急试片
“cult!”
教堂里的唱诗班集体停住,在助理导演的示意下继续站在那边,看着康剑飞朝本片的小男主角走去。小说
康剑飞有些郁闷地冲小演员辛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