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回档-第5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今扭头看向李裕:“你觉得每平米该卖多少?”
李裕心算了一会儿,咬牙说:“80万rmb一平米。”
于今拍着桌面说:“错!80万那是楼面地价,囤几年,建成别墅慢慢卖,最少要翻一倍才行。”
160万rmb每平米!?
李裕听得瞠目咋舌,过了十几秒才说:“疯了才会买。”
于今笑嘻嘻地更正:“是有钱的疯子。”
看着还在沉思的边学道,于今继续说:“这么说吧,如果让你俩回到1923年,再给你俩7万资金买东西做投资,你俩觉得买什么最赚?”
尽管知道于今的思维很跳跃,但如此跳跃的假设还是把李裕彻底跳晕了。
边学道则从思考中退了出来,略带好奇地看向于今——这小子说的不就是重生吗?
见两人都一脸呆滞地看着自己,于今主动给出了答案:“1923年,河东花园第一任主人花了7万买下那块地,到现在,2008年,这块地保守估计值40亿。7万……40亿……升值多少?升值近6万倍!”
“如果你把7万存入银行,80年后的今天,会有多少钱?你连当年存钱的银行都找不到了,早被这80多年的风风雨雨吹没了。又或者,1923年时你去北平,买下七八套三进的四合院,如果传到今天,价值数十亿元rmb绝对没问题,但不幸的是,中间你会经历一次所有制变更,私产变公产,所以,投资回报率等于零。”
见李裕一脸的崇拜表情,于今接着说:“其实,只要私人产权可以得到保护,超长时段的投资之王,仍然是中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地产。至于股权、债券等金融资产,虽然变现能力强,但在历史长河里如梦幻泡影,随世事沉浮,转眼之间就风流云散。”
边学道不动声色,李裕忍不住问:“黄金呢?”
于今说:“黄金是一种非常笨拙的投资品,没什么大意思。”
李裕问:“hk是永久产权吗?”
于今说:“理论上是。”
李裕瞪着于今:“……”
于今说:“就说这个河东花园吧,一九二七年建成,到现在80年了,如此寸土寸金之地,一直为同一家族所有,房屋主人有权出售或者改建,任何人无权干涉,不会遭遇强拆,这不就是永久了吗?”
好吧……
于今想说的意思,边学道听懂了,李裕也听懂了。
菜上来了。
边学道不置可否,换一个话题问:“我记得你跟人合伙开了一个小额贷款公司,现在怎么样了?”
于今一听,立刻坐直了身体。
这句不是随便问的。
出任有道集团文化影视事业部副总经理的于今可谓身居要职,他自己的那些不太上得了台面的业务,就该停下了。
别的不说,边学道知道的水军业务、浴场、小额贷款(高利贷),这些东西都不能继续做了,必须全面脱离,甚至全力抹去痕迹。否则,一旦被人挖出来,损害的不仅仅是于今个人的形象,有道集团也会被抹黑。
边学道清楚,以于今的聪明,应该知道取舍,可他还是要挑明了问这一句,先说断后不乱!
于今说:“老边你放心,我现在全部精力都投在影视娱乐这一块,之前那些营生几个月前就全脱手了,我不会给人留下把柄。”
边学道听了点点头,问于今:“高利贷那块也脱手了?”
于今说:“必须脱手啊,话说回来,真有点可惜。”
李裕接话问:“可惜?很赚?”
于今说:“必须赚啊!”
听于今这么说,边学道来了兴趣,吃口菜,问道:“怎么个赚法?”
于今放下筷子说:“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一个做高利贷的朋友,租一间办公室,注册了几十个公司,利用这些公司去不同银行贷款。他从银行贷出的钱,成本(月息)1分,但他再贷出去,就可以赚好几倍,几乎是空手套白狼。”
李裕问:“银行不去公司核实?”
于今说:“简单!这家银行来了,就换成这块牌子。那家银行来了,就换成另一块牌子。”
李裕问:“银行每次去都提前通知?不会私下突击核实?”
于今咧着嘴说:“其实上门的银行信贷员也知道这些事情,但现在银行的生意也不好做,放给高利贷公司的风险反而比放给实业的要小,还能增加信贷员自己的业绩。”
李裕:“……”
于今说:“现在国家信贷支持农业、环保等中小企业,这类小企业,每家最多可以从银行贷出3000万,但贷出来后,它们多半没办法花完。其实,这些小企业资产已经烂得不行,加上经济形势不好,就算是用足3000万,有些也是根本救不活,还不如将贷来的钱借给高利贷公司,自己收些好处。于是,国家的政策就被钻了空子,不少高利贷公司频繁地去收购快不行了的企业,或者直接跟它们合作,付出一定费用后,贷出钱来对半分。”
李裕想了想,问道:“对半分?贷款啊,不是得还吗?”
于今说:“很简单,银行放贷都是有资产抵押的,问题就在抵押上面。比如银行借出去1000万,但债务人还不起,事实上就变成了坏账。但银行会想办法让这个贷款一直存续下去,比如找人帮忙将账给还上,再利用原抵押物做续贷。还旧借新,表面上看,这笔贷款就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来,行长在任期内都这么干。”
李裕问:“这么干不会出事?”
于今说:“只要在他任期内不出事就行了,到继任者来出事了,他可就不管了。至于高利贷公司的老板,从来都不会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去从银行弄钱。要么是用手下员工的名义,要么用刚招来实习大学生的名义,利用抵押物从银行贷款出来。还有更恶劣的,拿几百块钱雇车到农村拉一车村民出来,给他们一些小恩小惠,然后借用他们的身份证去银行运作贷款。如果最后出了事,从法律上没依据找到他。”
李裕喝了口水,叹气说:“这不就是在制造泡沫吗?”
“泡沫?”于今嘿嘿一笑:“我这次走了小半个世界,就他娘学会一件事,吹nb。”
边学道笑着说:“吹一个来听听,让我看看你的功力。”
于今掳袖子说:“先收购一批公厕,然后谋求上市,具体路径可以这么设置……”
“处理一下大小便叫环保概念;检验一下大小便,就是医疗健康;再加个wifi,就是老边说的那个互联网+;装上自动门,就是工业3。0;装上摄像头,有了娱乐电影概念;门口再坐两要饭的,就是p2p和众筹概念。男厕让出仨坑位给女厕,是重大资产重组概念;屋顶装个光伏板是新能源;门口种韭菜是大农业;洗手用的感应水龙头是机器人;收费是大金融;墙上贴小广告、屋顶竖广告牌是传媒股……等板够了,蹲厕换马桶,资产注入重组停牌,换完马桶复牌继续板……等重组板开了,改名中坑集团,棒棒哒的中字头!怎么样,有没有前途?”
李裕由衷地说:“巾哥你这经济头脑快赶上巴菲特了。”
于今大方地说:“看在你会说话的份儿上,等我的中坑集团上市了,给你点内部消息,建议30个涨停板后果断走人,不要太贪,小心被套。”
“我谢谢你!”李裕翻着白眼说。
吃了一会儿,边学道忽然问于今:“你觉得江南有线怎么样?”
于今想了一会儿,正色道:“建议不要购买!第一、江南有线最近在收购县一级的有线公司,非常缺钱,不排除在股市圈钱的可能性。v的影响,自有宽带没有任何竞争力,现有的盈利模式受到怀疑。第三、江南有线的股权结构相当复杂,虽为国有企业,但是董事会成员、高管持有大量股票,有涉嫌内幕交易,这个你懂的。第四、最为重要的一点,该公司的几个大股东均为电视台(集团),而电视台(集团)既不想让江南有线发展壮大影响自己,又想从其身上捞钱,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
边学道满意地说:“行啊,最近进步不小。”
于今难得谦虚一回:“其实就是信息渠道和视野问题,加上最近对行业内这一块比较关注。”
边学道问:“廖蓼在美国有什么消息传回来吗?”
于今摇摇头:“她一直在带队考察,四处挖人,哦,对了,前阵子她跟我提过一个美国电影正在找投资,她挺感兴趣的。”
“美国电影?什么名字?”
“名字挺怪,叫2012……”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71章 春雨润无声
(全本小说网,。)
万城华府。
不知睡了多久,满头大汗的边学道猛地醒来。
喘着粗气坐在床上,因为醒的太急,他的脑子里一跳一跳地疼。
按亮床头灯,窗外的燕京下着夜雨,雨不大,听不见声音,只能看见玻璃上的水痕,应了那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下床,披着睡衣下楼,把能打开的灯全打开,偌大的别墅,冷冷清清。
只是冷清而已,他一点不害怕。
换成前世,边学道一个人半夜里游走在这么空荡的房子里,可能会联想到曾经看过的鬼片恐怖片,暗暗出点冷汗。
可是现在他不怕。
他是重生者,即便回到另一个时空中年轻十多岁的“自己”的身体里,依然不能改变借尸还魂的事实,或者,换一个不那么惊悚的名词——附身。
“老子自己就是鬼,还怕他娘鸟的鬼?”
打开酒柜,倒一杯奔富407,边学道坐在沙发上,轻抿一口,回想起晚上吃饭时于今说的那些话。
河东花园……
转移资产的话是个不错的选择,投入固然大,但拆了建别墅往外卖,定然不会亏本。
至于《2012》……
就是因为刚才睡觉前想起了一些电影《2012》里的镜头,让边学道做了噩梦。
梦里,他斥巨资买了一块地,建起一座让人惊叹的超级豪宅,他把徐尚秀请到新家,想从尚秀那里获得称赞,结果还没说话,身处的世界开始分崩离析。
巨大的风暴云遮天蔽日而来,脚下的大地因巨震而断裂,天降流火,地涌岩浆,天崩地裂,城市里的人惊叫哀嚎着奔逃躲避,却怎么也躲不过大地的裂缝。
精心打造的豪宅崩塌粉碎,引以为傲的园林泳池面目全非,边学道拉着徐尚秀的手亡命狂奔,跑了好远,猛回头,发现他牵了一路的人竟然不是徐尚秀,是个不认识的陌生女人。
他向回跑,在巨大的地裂缝隙处,看见了松手下坠的徐尚秀,他趴在裂口边缘伸手去捞,却怎么也够不到,他像大圣娶亲里眼睁睁看着紫霞仙子飘走的孙悟空一样看着徐尚秀坠入暗红炽热的深渊,想呼喊却怎么也发不出声来……
醒来后,边学道安慰自己:梦是反的!梦是反的!梦是反的!!
丢开梦中的幻境,毫无困意的边学道开始琢磨《2012》这部电影。
对边学道来说《2012》有着旁人难知的意义。
没错,前世边学道和徐尚秀第一次一起走进电影院看的电影就是《2012》。
鬼使神差莫名其妙地选了《2012》。
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12月的松江飘着小雪。
边学道打车送徐尚秀回到她住的小区,在单元楼下,他依依不舍地没话找话:“电影好看吗?”
徐尚秀:“嗯。”
边学道看着徐尚秀漂亮的鼻尖问:“不会吓到你晚上做噩梦吧?”
徐尚秀抬头微笑地看着边学道说:“不会啊!电影都是假的啊!”
边学道说:“万一是真的呢?”
徐尚秀一愣:“啊?”
边学道说:“万一2012年真是世界末日呢?”
徐尚秀眨着眼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边学道向前小半步,闻着徐尚秀的发香,小声说:“都快世界末日了,咱俩能不能抓点紧……”
徐尚秀听了,后退小半步,盯着边学道的眼睛看了几秒,忽然说:“回去路上注意安全。”说完,跟边学道挥挥手,转身进了单元门。
事实证明,《2012》没白看。
“抓紧”的效果就是,6个月后,徐尚秀嫁给了边学道。
这么一部有特殊意义的电影,没有交集也就算了,现在既然已经碰上了,边学道是不会放过的。
事实上,《2012》比较适合边学道来投资。
因为前世的《2012》就是拿“中国元素”和“中国拯救世界”做宣传的噱头,电影里甚至半真半假地说了一句——“这样巨大的工程量只有中国才可能做到!”
当然,看过《2012》的边学道知道电影里所谓的“中国元素”都很扯淡,比如事实上《2012》里中国扮演的是世界工厂角色,而非世界拯救者;比如电影里代表中国的是几个老人和一个老喇嘛,老喇嘛在电影里讲了一个著名的禅宗故事。
一方似是而非,一方一厢情愿。
如果……
如果边学道的“有道影视传媒”成为《2012》的投资方,当然,只是投资方之一。
要知道,像《2012》这样的电影,全是烧钱“烧”出来的,制作成本2亿美金起。即便知道这个电影不会亏本,但大震在前,边学道资金压力很大,他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如果投资《2012》,他最多最多能拿出5000万美元。
好吧……
如果真的成为电影投资方之一,边学道一定会对《2012》的剧本提出一些要求,比如里面的“中国元素”比例问题;比如华人面孔的选角问题;比如电影里出现一个标有“备幸”字样的道具,还齐三书的人情;比如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问题。
另外,如果电影里能出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台词,就算想尽办法,边学道也会提高投资,5000万美元不够,那就1亿美元好了。
电影,本身就是文化博弈的战场,如果“有道影视传媒”投资的电影能赢下这一局,比在纽约时代广场花钱投广告nb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