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回档-第5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帝王是“天子”,同时还是“寡人”。
一个“寡人”若被别人摸透了脾气秉性,那他距离成为封锁在深宫里的傀儡只有一步之遥了。
边学道不是帝王寡人,但他同样不想自己被人轻易摸透。
因为他的仇家实在不少,给人留下一个“不好惹”的印象,强于给人留下“可欺之以方”的印象。
至于说当圣人,或者当君子,边学道从来就没感兴趣过。
唯一适合他的,是不择手段、不泯大义的枭雄。
……
……
8月7日下午,除了沈馥,有道集团的高管也陆续抵京。
他们不是为了看奥运会而来,他们是为了酒会而来。
从手里已有的嘉宾名单看,这次酒会堪称“超级酒会”,靠边学道一个人不可能将到场嘉宾都陪好,需要集团高管在一旁帮衬。
另一方面,这次酒会也是开拓集团高管人脉交际圈的好机会。
边学道可以“宅”,但手下高管不能“宅”。
就像顺风速递的汪蔚然,他本人对外界隐身,回避一切媒体,但顺风速递的其他高管跟媒体关系处的很不错。
9日晚上这场酒会,除了边学道,有道集团三个常务副总裁中的沈雅安会到场。
丁克栋没来是因为要坐镇松江本部,武思捷则是去了香港,和于今碰面,然后研究怎么跟大江无人机的创始团队洽谈投资入股事宜。
三个常务副总裁以下,文化影视事业部总经理廖蓼会到场,因为于今淡出,文化影视事业部副总经理由猎头挖来的一个叫景倩桦的中年女人担任。
这次人事变动,边学道充分放权给了廖蓼。
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安排于今在文化影视事业部当副总经理,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最近大半年,于今一部分时间在学习管理,一部分时间在替边学道干私活,根本没帮上廖蓼什么忙。
廖蓼一个人支撑边学道庞大的综艺娱乐构想,非常辛苦。
要想按照原定计划,在2009年抢先推出几档现象级综艺节目,必须给廖蓼安排得力帮手。而什么样的帮手最合用,肯定是廖蓼最清楚,所以边学道和武思捷都没干涉文化影视事业部副总经理的新任人选,让廖蓼自己做主。
说起来,这次酒会是景倩桦第一次以有道集团文化影视事业部副总经理的职务露面。
除了廖蓼和景倩桦,网络互联事业部的王一男和吴定文,战略发展事业部的洪诚夫和傅采宁,综合事业部的吕继琛和吴天,董事长办公室的杨恩乔和王德亮,以及监察部部长李裕,都会出席酒会。
本来李裕不想来,是边学道逼着他来的。
其他人抵京后都住进了集团安排的酒店,唯独李裕下飞机就被接到了万城华府边学道家里。
有意思的是,管家、保姆和园丁四个女人,看见李裕亲切热情得不得了。
边学道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是李裕面试招的她们四个,这四人以为今天李裕来是跟她们商量签合同的事。
三楼书房里。
边学道喝咖啡,李裕喝茶。
放下茶杯,李裕问边学道:“我一个搞内部监察的,去参加酒会没意义,都不如让丁克栋来,我回松江守摊子。”
边学道看着李裕说:“就算你想一辈子干监察,我都不能同意。”
李裕:“……”
边学道说:“还记得在尚秀宾馆时,我让你和李薰把所有部门走了个遍吗?”
李裕说:“当然记得。”
边学道说:“最迟明年第四季度,集团高层要进行轮岗。”
李裕诧异地问:“轮岗?大家各管一块,不熟悉彼此的业务啊!”
边学道笑着说:“你想什么呢?高管是干什么的?大决策有集团战略会议制定,具体干活有一线员工,高管不过是抓管理、抓协调、抓执行、抓落实的,有什么不熟悉的?”
李裕想了想说:“起码王一男那样的位置我干不来。”
边学道说:“未必!”
李裕说:“哥,别闹行不?”
边学道说:“王一男早就不写代码了,他手下有o(常务副总)、有cfo(首席财务官)、有cto(首席技术官)、有hr(人力主管),还有一堆内容总监、开发总监、公关总监、市场总监、技术总监……你倒是说说他的活儿你怎么就干不了?退一步说,王一男的岗位你干不了,干o总行吧?”
李裕犹豫了一下说:“o倒差不多能干。”
边学道搅动咖啡说:“《吕氏春秋》上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一旦成了死水,变成臭水就是不由主观意志改变的客观必然。我敢打赌,若是让你在监察部长的位置上干满三五年,就算你自己察觉不到,但外人看你,肯定是变得麻木懈怠了。”
沉默几秒钟,李裕说:“我明白了。”
边学道说:“这就对了!来参加酒会,多结识人脉,然后抽时间去报个emba充充电,就算想40岁退休,咱们起码还有10几年要奋斗。”
李裕反驳说:“我只想小富即安。”
“小富即安?”边学道笑着说:“等你发现身边的朋友同事都是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人家都开游艇住豪宅时,你就不那么想了。”
李裕依旧硬撑:“人活着没有必要那么攀比。”
边学道转移话题问:“我干女儿最近怎么样?”
李裕说:“挺好的,个子长的很快。”
边学道说:“你可以小富即安,但女孩要富养。你能做到不攀比,你确定乐阳的心性也能如你一样成熟?”
李裕无语了。
拿起一块保姆送进来的自己家烘焙的糕点,边学道随口问了一句:“你家那个馒头店还开呢?”
李裕家的馒头店……
当初得知李薰怀孕,为了给没出世的孙子积福,李裕爸妈开了一个赔钱的馒头店,每天免费发一定量的馒头,算上租房、水电、面粉和人工成本,李裕每月都要贴补一些钱进去。
听边学道说起馒头店,李裕神色一黯:“关门了,已经关了几个月了。”
边学道捏着糕点问:“关了?为什么?”
“哎!”李裕长长叹了一口气:“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980章 给自己一个理想
(全本小说网,。)
在别墅三楼的书房里,李裕跟边学道讲述了“爱心馒头店”从开业到关门的始末。
——李裕父母开这个馒头店,本是听儿子说女朋友怀孕了,想做点善事给孙子辈积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藏的目的,帮李裕改运。李家本有千万家财,忽然间衰落成普通人家,不可能没有一点怀疑和触动。事实上,李裕妈妈偷偷把松江附近比较有名的“先生”问了遍,仔细算了李家三口的八字。算命结果显示,李裕父亲固然走到了败家的运气,但也仅仅是流年不利,而李裕的问题则“严重得多”。
——好几个算命先生,异口同声地说李裕后半生的运气很糟糕,非常糟糕,话里话外,暗示李家的衰败跟李裕的坏运气不无关系。算出这样的信息,李爸的内疚少了一点,李妈对丈夫的埋怨也淡了几分,但与此同时,为人父母的又开始替儿子的未来担忧。李家千万家财都败了,可见金山银山也没用,运气的事,只能从运气上解决,于是李裕父母才开了那个爱心馒头店。
——李裕父母抱着替儿孙转运积福的念头送馒头做善事,其心志不可谓不坚决。通常来说,这种怀有“自利”目的的善事,一般都比较能坚持,可是李裕父母坚持了一年半,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倒不是拿不出免费送馒头的钱,而是太糟心,太伤心。事实上,李家“爱心馒头店”从开业第一天起,就开始了跟人斗智斗勇之旅。
——李家馒头店最开始定的规矩是:每天免费送500个馒头给流浪人员、环卫工人和孤寡老人。随后,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李裕父母见识了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见识过的各种人。
——大多数人拿到免费馒头,会由衷地说一声“谢谢”,或者说一句“生意兴隆”,这些怀有正常感恩之心的人之外,各类人就五花八门了。有人拿了馒头就走,一连拿了两个月馒头,从没说过一句“谢谢”,某一天他来晚了,免费的送没了,强硬要求必须给他馒头,不给就在门口说怪话。还有一些人,最开始几天拿到馒头,也会说“谢谢”,可是天天都能拿到馒头,日子久了,就把拿免费馒头当成理所应当的了,有人偶有几天没去拿馒头,后来去的时候,要求李裕爸爸把之前几天他没来拿的馒头给他补上。李裕爸爸当然不同意,那天之后,那人依旧每天都去拿馒头,可是那表情和态度,就像是收欠账,还像是拿仇家的东西泄愤,总之就是拿你的吃你的,还恨着你。
——还有一些贪便宜者更奇葩,有人大早上把轿车停在路边,下车跟李裕爸爸要免费馒头;有人在下午的时候到馒头店,跟李裕爸爸提出要“预支”未来几天他个人的免费馒头名额;有人问馒头店能不能提供免费的煎饼果子;还有人更干脆,直接要求李裕爸爸把馒头换成现金给他们。
——其实,“爱心馒头店”开到6个月的时候,李裕爸妈就后悔了,其后一年两人完全是在咬牙坚持。总而言之一句话:懂得感恩的人太少,忘恩负义的奇葩太多。有些人,你明明是在帮助他们,可是时间长了,他们就把你的帮助当成天经地义,他们就拿你当孙子,渐渐把自己当大爷。有些人,你对他100个好,偶有1个不好,他就怨恨你,恶语伤人。
而真正导致李家馒头店关门的,是一场肢体冲突。
冲突起因是两个排队领免费馒头的中年男人不符合馒头店免费发馒头的“人群标准”,然后两人就恶语相向。
一个说:“不发为什么不早放屁?我的时间不是钱啊?”
一个说:“是不是家里缺德事做得太多了,才想起来做好事当好人?不然怎么无缘无故送馒头。”
做善事反挨骂,李裕妈妈当然不能忍,就跟两人理论,然后李裕妈妈就被中年男人推倒摔伤了。
男人动手后,除了店员,在后面排队领馒头的人群里只有四五个人站出来劝架,谴责动手伤人的中年男人。当时排队的少说有40人,却只有十分之一的人站了出来。送了一年多馒头,受了一年多闷气,李裕妈妈一下就心死了。
被人扶起来后,李裕妈妈只说了一句话:“把店牌子摘了!”
坐在照进书房的阳光里,边学道看着一脸萧瑟的李裕问:“你劝你爸妈了吗?”
李裕点头:“劝了,后来媒体也找到我家,想写一篇凡人善举的正面报道。”
边学道问:“你劝他们继续开馒头店?”
李裕说:“没有,我不想让他们过的不开心。”
想了想,边学道问:“你觉得馒头店开错了吗?”
李裕摇头说:“没错。”
边学道问:“那你还要做善事吗?”
李裕点头说:“做!”
边学道问:“为什么?”
李裕说:“好事难做,但该做的还是得做,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边学道继续问:“怎么做?”
李裕说:“随心去做。”
边学道笑着问:“不怕被误解被辱骂?”
李裕抬着头,看着窗前的一盆君子兰说:“公道自在人心,就算被误解,就算被记恨,但肯定爱我的人更多。”
……
……
李裕离开边家去酒店了。
边学道独自坐在书房窗前,回味李裕的话,心生感慨。
总的说来,李家“爱心馒头店”失败于太过理想化。
李裕父母太想当然地以为做善事就会得到善意的回应,太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自己好。
现在想想,李家千万家财能败得那么快,原因必定是多方面的,李爸李妈的理想化思维肯定是“元凶”之一。
而李裕呢?
他很显然继承了父母身上的“理想化基因”,所以李裕对外表现出来的特质是善良、大方、专一、仗义、耿直和固执。
李裕的这些性格特质,在学校时会是很闪亮的魅力点,可是等他毕业走进社会,等他出了象牙塔走向“原始丛林”,除了“专一”,另外几点都可以成为被居心叵测者利用的致命弱点。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年在北戴河,祝海山的外围术士说李裕从二十三四岁开始走40年霉运,而李家找其他算命先生算也说出了大同小异的批语。
边学道几乎可以断定,在那个他当无名审读员的时空里,李裕的日子可能过得比他还不如。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了吧!
反思李家“爱心馒头店”的得失,从重生者的角度审视李裕的人生轨迹,边学道渐渐有了一些收获。
做人不能太理想主义,但又不能没有一点理想;做人不能太现实主义,但又不能一点不顾现实。
彻底的理想主义,势必要做出一些牺牲,彻底的现实主义,势必要泯灭一些良知,在边学道看来,这二者都不可取。
边学道是这二者的混合体——他没什么崇高的理想,也不会卑鄙地做损人不利已的事。他不会狂热地为所谓的大义牺牲,也不会放弃内心深处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他会争取,也会舍弃。他会坚持,也会变通。他会摇摆,但总归找回了初心。
而成功的路呢?
相对而言,现实主义者更容易获得成功,但他们的成功是有限的,他们因现实主义而成功,也因现实主义限制住了成功。
人类社会的大成功者,无一不是目光远大、雄心勃勃、敢想敢为、不轻言败之人,他们不会因为信奉现实主义而在暂时的“铁壁现实”面前回头。
历史上的真正出类拔萃之辈,最起码也要是“半理想主义者”,因为唯有理想能引导人穿越迷雾向着一个方向永航,唯有理想能让人独树一帜,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