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俗人回档 >

第801部分

俗人回档-第801部分

小说: 俗人回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鲁的骄子不会被巨额财富吓住,但他们会尊敬真正有想法、有魄力、有能力的人,kki和spacex两条备注恰好足够让边学道摸到让耶鲁尊敬的边缘。

    “雅礼协会”门前。

    边学道跟在场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逐一握手,含笑寒暄,一点没有超级富豪的架子。

    用《天下无贼》里的话讲: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能在耶鲁求学的留学生,再怎么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对正处于上升期的有道集团来说,这里每个人都是宝贝,若是能挖几个进有道集团,稍稍培养培养,不说以一抵百,抵十那是肯定没问题。

    身为有道集团掌舵人,边学道最主要的两个工作,一是把握方向,二是招揽人才,所以他摆足了礼贤下士的姿态。

    有人想要跟他合影,同意!

    有人想要跟他拥抱,同意!

    有人直接把自己的创业构想言简意赅地说给边学道听,边学道回身招呼洪诚夫,让他把名片发给大家,然后明言:“大家有创业点子,可以跟洪总,你们的洪师兄联系。如果项目确实不错,我可以保证,只要你们不是研究科幻片里的生化兵器,不是特别特别烧钱的倒退型项目,不是往太空扔火箭,资金就不是问题。”

    “哈!”

    周围的留学生都被边学道大气幽默的话逗笑了。

    环视一圈,边学道接着说:“kki公司在山景城,未来若是有人到硅谷创业遇到了困难,可以联系kki科技,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只要是我们力量范围内的,我保证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话音落下,周围先是安静,接着响起掌声。

    老实讲,能到耶鲁留学的人大都是思想独立且有几分傲骨的,他们轻易不会步调一致地鼓掌赞同某个人。

    可是现在,因为大家明白边学道这个许诺的分量,所以不谋而合地一起鼓掌致谢。这掌声,既谢边学道的慷慨,也谢边学道的胸怀,同时还想让在场的学校高管感受到中国人的团结。

    参观继续。

    大家都明白呼啦啦近百号人在校园里一起走太过显眼,所以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大多告辞离开。

    接下来边学道一路走一路看,路线随意,再不停步。

    走过校方原本打算重点介绍的the…ens…table,边学道没有一丝停留的意思,最终,他在哥特风格的斯特林纪念图书馆(sterling…memorial…library)前停下了脚步。

    图书馆拱门上方右侧第二板块上刻着的汉字吸引住了边学道的目光。

    他站在门前仰头细看,轻轻读出声来——“卿兄以人臣大节,独制横流,或俘其主,或斩其元恶。当以救兵悬绝,身陷贼庭,旁若无人。历数其罪,手足寄于锋刃,忠义形于颜色。古所未有,朕甚嘉之。”

    刚好读到最后一个字,边学道的手机响了。

    ……

    ……

    (ps:宫中郝师傅做的锅包肉188一盘,欢迎大家来品尝。)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308章 “免费午餐”即将启动

    (全本小说网,。)

    电话是边爸打来的。

    看见来电显示的名字,边学道侧身跟李兵和穆龙打了个手势,然后走向建筑一角,按下接听键。

    看见边学道的手势,李兵、穆龙和另外两个打扮成文员的女保镖立刻组成人墙,将边学道围在人墙里面,同时确保分隔出周围人听不见边学道通话内容的距离。

    电话里,边爸开门见山地问边学道:“你在哪儿?”

    “在美国。”边学道答道。

    “国内网上有人在讨论你给美国大学捐钱的事,你知道吗?”

    “具体没看到,不过猜得到。”

    无语了两秒,边爸说:“猜到你还捐。”

    边学道笑着说:“听见喇喇蛄叫,也得种地啊!”

    “跟你说正事呢!”电话那头的边爸似乎移动了几步,问道:“为什么一次捐那么多钱?”

    扫了一眼左右,边学道实话实说:“公司的一款通讯软件登陆美国,我得交买路钱。”

    “买路钱?”

    “嗯,虎狼当道,不撒点钱不给路走。”

    沉吟几秒,边爸问:“为什么不用这钱做广告?要是做广告,国内那些人也就没由头说三道四。”

    伸出一只手轻轻抚摸图书馆外墙的雕塑,边学道对着手机说:“差别很大!kki本身不需要广告,而且广告的效果是让更多人知道,并不能保证当权者不找kki麻烦。而捐款则不同……耶鲁是美国顶级大学,历史上出过几任美国总统,出过10多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出过10多位亿万富豪,出过无数议员和内阁高官政要……说白了,这所大学的校友网络遍布美国社会的塔尖和中坚阶层。所以说我把钱捐给耶鲁,等于讨好了一部分美国权贵精英。当然了,事情肯定不会像我说的这么简单,1500万远远不够收买耶鲁,也不够让我真正融入耶鲁,但相比于把钱扔在热热闹闹的广告上,捐给大学的潜在影响肯定要深远得多。”

    “唉!”

    听完边学道长篇大论一番话,边爸重重一叹:“还是得小心,积毁销骨,人言可畏啊!”

    摸着斯特林纪念图书馆那浸满岁月痕迹的外墙,边学道平静地说:“我不能因为害怕几句风言风语,就放弃对的选择,去做事倍功半的事。再者说,我捐自己的钱,一没偷,二没抢,三没侵占国家资产,谁也管不着。”

    “话是这么说……”边爸组织了一下语言:“你自己拿捏吧!实在不行,往你们东森,或者在国内找一家大学,也捐点钱。钱嘛,咱们一家人再花能花多少?捐给学校,帮帮上不起学的孩子,也算一件功德。”

    把手机交到右手,边学道笑着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不能这么做。这次我若是被舆论绑架,服软了,下次怎么办?而且有些人会觉得抓住了我的弱点,以后就再无宁日了。”

    “那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充耳不闻,硬挺着?”边爸问。

    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边学道降低声音:“我有对策,已经安排好了,只是现在不能说。”

    知道儿子不说肯定有不说的道理,“啧”了一声,边爸叹气道:“穷的时候,幻想有钱人过的一定舒服。等到自己有钱了,说话要小心,出门要小心,做事要小心,连捐个钱都挨骂,这叫什么事儿?唉,我和你妈已经商量好了,我俩打算在酒庄终老,远离国内那些糟心的人和事,没准还能多活几年。松江的房产,你安排人处理了吧,卖之前我和你妈回去一趟,把咱家那些老物件拿出来,其他的,买家要就给买家,买家不要就分给亲戚们。”

    听出老爸话里的无奈和失望等情绪,边学道换上轻松的语气说:“那都是小事。刚才说到给耶鲁捐钱,有一个好处我忘了跟你说。”

    “好处?”边爸问:“什么好处?”

    边学道笑着说:“美国大学大多有一条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校友和捐款人的子女在录取时享受special…cases……特殊照顾。”

    边爸想了想问:“什么意思?你是说……善琢长大以后可以去耶鲁?”

    “差不多是这意思。”边学道答。

    “有名额限制吗?”边爸忽然问道。

    呃……

    边学道一下被问住了,他还真说不准这个“特殊照顾”的潜规则有没有名额限制。

    之所以说不准,因为边学道现在根本不关心这个。

    他单身未婚,两个孩子都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离上耶鲁、上哈佛早着呢!也正因为这一点,居中牵线的洪诚夫没跟边学道提“照顾入学”的细节。在洪诚夫看来,10几20年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都难讲,所以有些事情现在说完全没有意义。

    而边学道呢,他跟老爸说“录取特殊照顾”这事,纯粹是想转移话题,顺便让老爸觉得他捐钱捐的值。

    结果被老爸这么一问,答不上来的边学道顺口说:“善琢读耶鲁可以,萤星的话,我更想她读哈佛或者哥伦比亚大……”

    边学道没说完,边爸打断问:“萤星?”

    电话里陷入短暂寂静,随后边学道开口说:“沈馥怀的是我的孩子,是个女孩,我给她起名叫萤星——边萤星。”

    “你终于肯说了?”边爸的语气里没有怒意和责备,反而透着几分喜悦。

    多了一个亲孙女,当爷爷的当然高兴!

    边家现在财雄势大,唯一不美人丁不旺,所以只要是自家的血脉,视野和想法跟几年前已经截然不同的边爸心里只有高兴。

    听边爸问,边学道回答道:“之前不说,是怕你和我妈不小心说漏嘴,给董雪压力。”

    “嘿!”边爸反问:“你以为你不说人家就不知道了?”

    不等边学道接话,边爸压着声音说:“这样,你安排人把松江闲置的房子挂牌出售,我和你妈就有理由回国处理。路上我俩绕个弯儿,去看看沈馥,人家怀了咱边家的孩子,我和你妈不能一面不露不闻不问。”

    父子俩结束通话,边学道参观的兴致忽然就淡了。

    15分钟后,在菲尔普斯拱门前驻足回望庄严、古朴、略显肃穆的耶鲁校园,脑海里回味一路上洪诚夫说过不下五遍的耶鲁校训“lux…et…veritas(光明与真理)”,边学道心中忽有触动。

    几秒钟后,转身穿过菲尔普斯拱门,置身门内的那一刻,他做出决定:“免费午餐”可以启动了!

    ……

    ……

    (ps:这两天家里有事,我尽量挤时间码字,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309章 真率无畏祝天歌

    (全本小说网,。)

    国内媒体终于发声了。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各家媒体的立场出人意料地相似——既不抨击边学道美国捐款的行为,也不帮边学道说话,而是一本正经地探讨美国私立大学的办学模式和“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一些人对母校只有怀念没有感激”。

    报道一出,立刻引发如火如荼的大讨论。

    有人认为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获得捐款数额”多或少比较谁的办学模式更优秀。有人认为两个国家的办学思路和风格大相径庭,所以不能浮于表面地判断谁的办学思路更先进。

    讨论中,不断有国内各大学府的学生站出来讲述母校的优点和情怀,也不断有海归现身说法,列举自己留学时获得过的奖学金和学习生活状态。

    结果,讨论因为一个哈佛归国精英的一句话引发严重分歧,继而偏离理性讨论的轨道。

    哈佛归国精英说:“哈佛改变了我的一生。我正在向自己设定的目标迈进,等目标实现那一天,我会拿出一半的财富捐给哈佛,以报答哈佛对我的教育和塑造。”

    此番言论一出,立刻惹怒部分网友,招来猛烈的炮轰。

    “你在国内接受十几年教育,没改变你一生,在美国读几年大学,就改变一生了?”

    “想捐钱给孩子买入学门票就直说,扯那么多有的没的干什么?”

    “无非是又一个在国内挣国人的钱,然后拿出一半换身份,剩下一半移民养老的主儿。”

    “其实你真不用强调哈佛,只要你有钱,你想捐,你就是说一所美国驾校改变了你的一生也可以,反正大家都懂的。”

    ……

    这一派说完,另一派上场。

    “你们这样说就没意思了。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扪心自问,我们的大学,我们的教育,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是否想过跟自己培养的学生建立一份深厚情谊?”

    “教育产业化,学校把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位为纯粹的商业关系,流水线一样地批发文凭,大多数学生从走出校门那一天起就跟学校再无瓜葛,这是事实。”

    “我从未否定国内的教育,但是睁开眼睛看看人家的大学是如何与学生建立起深厚感情的,真的毫无必要吗?”

    ……

    两派正对掐着,中间派偶尔插队进来,发言说:

    “刚搜了一下,耶鲁大学300年校史,哈佛大学350多年校史,牛津、剑桥都有800年校史。然后我回想了一下我读过的学校……小学,已经拆除盖成商场了。初中,拆除盖成商品房了。高中,也已经搬迁,原址变成政府大楼前的广场了。大学,目前还在,就是改名字了,改成一个我十分陌生找不到一丝回忆的新名字。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对学校的感情已经无处寄托。所以你们不要吵了,因为你们比我幸运得多。”

    “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

    ……

    美国,芝加哥。

    城北,一座四周围着高墙的四层大宅隐藏在一片密林中。

    大宅外观设计得方正而简洁,直来直去的线条既含有某种自然的韵味,又隐隐透出一种厚重的力量感,让人只看一眼,就能感受到房子主人的自信和不凡。

    这座大宅的主人叫祝天歌——祝家直系在北美地区的话事人。

    从一定角度看,祝天歌是祝海山“放在篮子外面的鸡蛋”。之所以这样安排,因为祝天歌是直系四子中最小的一个,还因为祝天歌从小聪明过人,懂事明理,深得祝海山喜爱。

    祝天歌很小的时候就被祝海山送到了美国,等闲极少回国。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美国生活半辈子的祝天歌反而是祝家直系里最传统的一个。

    这里说的“传统”,指的是对中国古典文化和礼仪的研究。跟同样是杂学大家的二哥祝天养不同,祝天歌儒释道皆通,博学多识,尤精于易。

    祝天歌28岁蓄发,30岁开始梳道士髻,就再没换过发型,包括跟孟清池的婚礼上,也是那副打扮。

    打扮虽然很特立独行,但事实上祝天歌是个温暖宽厚、善谋能断的人,用孟家老一代的评语讲,八个字——大智大慧,真率无畏。

    在祝家,祝天歌温暖宽厚包容的性格让他很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