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上往下,能看到洞中的部分景象,只见那崖壁上坑坑洼洼,中间靠上的地方,摆放着很多四方的长木匣子,大小可以躺下一个人。
这些木匣子有些集中摆放在一起,有的离群很远,全都匪夷所思地悬挂在离地千尺的崖壁上,足有一两百具。
阿音神色严肃起来,对李君阁说道:“这里是燕子洞,每到夏天,这里会聚集大量的燕子,也是我们祖先安放陵寝的地方。”
这就是苗人的悬棺了,李君阁读过几本书,按照唐代张鹜《朝野佥载》里的说法:“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大柩,弥高以为至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岩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敝盖。”
摇头说道:“你们苗人古时候的生活真是困苦啊,耗尽家财,也只能造出这样一方棺木而已。”
阿音眼中含起水汽,说道:“古歌里唱到当年祖先战败,一路向西,最后来到这里。他们死后,陪葬里都是马鞍,刀弓,斗笠,行囊,头西脚东,面向东方。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一段回家的征程而已……”
“之所以搁而不葬,是因为他们相信,终有一天,他们的子孙会带着他们的骸骨,重新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乡。”
李君阁揽着阿音的肩膀安慰:“我心安处即吾乡,你的先祖们也太执着了。”
阿音低下头来,双手抚胸,轻声呢喃,唱到:“
牵马拖牛的祖先哟,
蹒蹒地走过了五溪河……
龙天崖上的青山顶,
坐下了我们的草窝窝……
引来了清清的洞子水,
烧出了肥肥的向阳坡……
耕出了满山的梯梯田,
种下了乌亮的金稞稞……
迎来了新生的幺娃子,
送走了年衰的老噶婆……
山边的林子里摇马郎,
敞坝的月亮下唱飞歌……
龙天崖上的青山顶,
坐下了我们的草窝窝……
牵马拖牛的祖先哟,
蹒蹒地走过了五溪河……
……”
声音低回婉转,循环往复,在带有回音效应的空谷里环绕,充满了一股神圣安详的宗教韵味。
李君阁想起阿音的先祖们筚路蓝缕,克服重重的艰难险阻,最后在悬天崖上安下新家,用自己的双手,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争,前仆后继,最终找到和大自然完美的相处之道,就此繁衍生息下来。
他们的顽强,他们的执着,他们的智慧,不由得让李君阁肃然起敬。
阿音唱完,抹去眼角的泪花,对李君阁笑道:“我刚刚唱的是《安魂歌》,就是告诉祖先,子孙们现在过得好了,希望他们的灵魂就此安息,不要再为了我们的生存而四处奔忙了。”
李君阁突然觉得有如芒刺在背:“哎哟我们这道溜索,不会惊扰到你家的祖先吧?”
阿音却微微一笑,捏了捏李君阁的手心,说道:“没有哪家先祖,会希望自己的子孙世代受苦受穷。现在正是最好的时候,我们建起这道溜索,在祖先的面前和外界通有无,运物产,让他们看到我们寨子越来越兴旺。祖先们心中只会高兴,一些小小的打扰,相信他们也会一笑置之的。”
说完扭头对着燕子洞高声喊到:“你们放心吧!有我跟二皮在,我们的家乡一定会更好的!”
阵阵回音传来,清朗激越,充满了自信与期盼,仿佛祖先们也在应和:“一定会更好的……会更好的……更好的……”
看着阿音娇俏的小脸上无比自信的神采,李君阁心中充满敬仰。
就连自己,即使在拥有金手指之后,有时也会怀疑自身能力,毕竟要带领一方乡亲致富,与成就自己一个人相比起来,难度大了太多太多。
可这位心思纯净坦荡的女孩,似乎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她相信一定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将家乡拉出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
这样的女孩,值得自己用一辈子去尊敬,去珍爱,去支持。
耙耳朵就耙耳朵,老子耙得心甘情愿,随便你们咋个说!
……
一路向下,又回到了半山林场。
这一趟下来,彼此的心又贴近了许多,两人都感觉不虚此行。
朱朝安过来找俩人,李君阁一见他就说道:“哎呀你不跟我们上去真是太可惜了,这上面风景好得很,路上还能看到阿音她们先祖的悬棺。”
朱朝安连忙摆手,说道:“没你俩公母胆肥,对了,这溜索就算完工了,我是不是可以回夹川了?”
李君阁说道:“别啊,菜头说葫芦溪那里可以搞一个垂钓中心,你看这事儿……”
朱朝安连连讨饶:“哥哥也,我这都多久没有陪小美撸撸串串唱唱ktv了,你这里虽然山好水好吃得也好,可总是差了些现代生活啊!”
这下子说得李君阁也馋了,扭头对阿音说道:“阿音,要不这周末我们也去城里逛逛?我们好像还没有逛过街呢!正好药师叔说给刘爷的药配好了,顺便给他送过去。再把林旺财他们母子娘接回来。”
阿音微笑道:“行啊,我都好久没有去县城了,还可以去看看八婆跟芊芊姐吧。”
朱朝安兴奋异常,说道:“哈哈哈!那就太好了,到了县城我来安排,我们先整钵钵鸡,完了去ktv嗨他一晚上!”
李君阁抬头望天:“我都想不起来除了国歌跟儿歌我还会唱啥……”
朱朝安哈哈大笑:“谁管你!我可知道阿音唱歌很好听!”
李君阁大奇:“你怎么知道?”
朱朝安说道:“寨子里的人说的啊,二准录了好多歌,然后她们都说唱得最好的是阿音!”
阿音抿嘴笑道:“流行歌曲我也一般。”
李君阁说道:“谦虚!赤裸裸的谦虚!”
三人有说有笑地往木头叔屋子走,然后跟音爸爸打了招呼,告诉他除了木头,还有一千斤糯米紧跟着会下山,让他先收好,李君阁周一再来拖糯米。
第一百八十五章 逛县城
第一百八十五章逛县城
来到李家沟,三人就赶去猪场看竹鼠。
猪场已经改造过了,十几个猪圈,水泥打底,四角修了边,不再是直角,还贴了廉价的瓷砖,溜溜滑,竹鼠们想扒都扒不上来。
竹鼠没毛病,一个个跟吹了气球似的长膘,毛色也越发光亮,这才没多久呢,有些大个的商品鼠已经超过三斤奔四斤去了。
在吴志秋的指导下,这些竹鼠都按体重分了群,丢了些水泥管子在圈里给它们玩。
几十个几十个的扎堆,在管子里进进出出,也不知道它们在忙啥。
这货就跟小娃子一样,越胖越萌,李君阁伸手就捞出来一个,小家伙还挺不乐意,冲着李君阁“呼……呼……”的吹气。
李君阁对着阿音哈哈大笑:“这玩意儿太逗了,就跟袖套长了俩门牙似的。”
朱朝安还有点怵这东西,说道:“二皮你小心点,那么长的门牙,咬你一口就惨了!”
这玩意儿牙齿长得快,需要有竹枝磨牙。
正好猎户叔过来给竹鼠丢竹子,见状就对李君阁说道:“皮娃,你抓抓青年鼠没事儿,还吃奶的小竹鼠就别这样祸祸了,沾了人味儿母鼠有可能就不喂它了!”
说完从李君阁手里接过来,吹了吹鼠毛,说道:“你这批竹鼠还真的买着了,再养个把月,可以挑些出来,然后我们去篾匠后山上安套子,抓些野鼠来配上。”
李君阁捂着嘴笑:“等猪场养满了,我们就拿些给他放回去,让它们继续祸祸篾匠叔的竹林!”
猎户叔说道:“那他得骂死你!你还是担心自家后山那些细竹子吧,真要把这玩意儿给招来,多少都不够祸祸的!”
阿音听得上心,那批竹林可是关系到制竿产业的,不由得拉拉李君阁的袖子说道:“二皮,你那些竹子这么精贵,猎户叔说的这个,你可真得小心呢。”
李君阁说道:“这个不用担心,后山那一片,现在估摸着也就大呆它们还能进得去,白大他们都无聊得抓蚂蚱玩了。”
猎户叔将手里的竹鼠丢回圈里,说道:“别看这玩意儿呆呆蠢蠢的,其实凶着呢!田鼠鸡雏要是误入了它们的窝子,那就是被残杀的下场。皮娃你以后抓它们还是得小心。”
看完竹鼠,大家又去看那几口新塘。
不过新开的五口塘有些让人纠结了,水太清,一眼就能看到水底,李君阁就没见过谁在这么清的水里养过鲫鱼。
难道还要把矿泉水重新养成鱼塘水?李君阁想着就觉得有些蛋疼。
算了,这些下周再逮吴志秋打听。
周五下午,李君阁接上阿音,跟朱朝安一起去县城。
船到码头,小美跟王从军已经等在那里了,说任晓芊下班就过来。
几人去公司叫上硌豆跟二狗,一行人沿着滨江大道溜达。
来到美食一条街,各种摊子都已经摆了出来,早到的食客都已经在呼朋引伴大快朵颐了。
钵钵鸡生意爆好,还是王从军事先跟老板打了招呼,这才留了一桌位置。
钵钵鸡跟冷锅串串有点类似,其发源地在有着著名大佛的嘉州。
所谓钵钵,其实就是粗瓷大罐,外面涂上红黄釉彩,跟菜色本身一样,充满了乡土气息。
扁担挑着钵钵走,只要滑掉一头,另一头失去平衡的重量,一样保不住,所以蜀州有个老话叫“扁担挑缸钵——两头都滑脱”。
钵钵鸡跟冷锅串串的区别主要在汤料跟食材,串串用的是火锅的底料,食材也是火锅常见的牛杂为主的食材,而钵钵鸡的汤底是芝麻油,红油,藤椒油,鸡油,鸡汤,各色香料调成的蘸料,然后将鸡身上的各个部位分门别类穿在竹签子上,每串量都不大,再配上一些火锅常用的素菜,也是切得薄薄的,鸡汤中烫熟之后放在钵钵里由汤底浸泡入味,最后将钵钵端上桌子供人食用。
钵钵鸡正不正宗,一是看汤料是否鸡汤调制,鸡是不是山上的跑跑鸡,还有就是麻味是不是出自新鲜藤椒。
四月的藤椒果,由青而紫,玲珑剔透。趁这个时候摘下鲜果,盛于陶钵,将热菜油浸淋,辅以鲜芋荷叶、芭蕉叶遮蔽香气。这样的藤椒油晶莹翠绿,麻而不腻,清香浸人。经常是几罐子钵钵鸡摆上街边,香气就能穿透一条街。
这味道跟干花椒炮制的花椒油有很大的不同,以鲜藤椒油拌和的钵钵鸡,入口麻香清爽,而紧跟其后,还多出来一股来自山野间的寒凉,那种感觉比花椒油纯粹的麻味更加丰富。
还要感谢冰箱这伟大的发明,让新鲜藤椒得以保存,这才能让钵钵鸡在蜀州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一般正宗的钵钵鸡店,还会搭配上用鸡汤烫制的鸡血生菜汤,或者是洗澡泡菜再配上鸡汤冒饭,以满足食肠宽大的顾客的需要。
至于其它菜品,恕不提供。就是这么拽!
几人坐下来,朱朝安是最高兴的一位:“哈哈哈哥哥今天终于可以放开吃了,以前每次来把我馋得哟……”
小美也开心:“这完全得感谢二皮,你没回来之前,猪儿虫那一身膘,都快把人愁死了!来二皮哥,我先敬你一个!”
李君阁跟小美走了一个,说道:“小美啊,你还不知道我们李家沟添了新物事儿吧?现在有溜……”
朱朝安赶紧去捂李君阁的嘴,李君阁一手撑着朱朝安,一边躲闪一边喊道:“现在有溜索了!可以直上苗寨了!”
朱朝安哭笑不得:“有意思吗?!老坑一个有意思吗?你倒是换八婆也坑一坑啊!”
这是任晓芊也到了,拖凳子坐下,问道:“坑啥呢?谁又被二皮坑了?”
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为什么要说又?说得我经常坑人似的!”
阿音对任晓芊说道:“芊芊姐,我们苗寨跟半山林场的溜索通了,现在可以搭溜索去苗寨了。”
说完对朱朝安说道:“猪儿虫,你是大功臣,来,这杯酒,我替苗寨的乡亲向你表示感谢!以后你来我们寨子,就是我们最珍贵的客人!”
任晓芊说道:“真的啊?你拍了视频吗?快给我看看。”
阿音翻出手机打开视频,三个女生脑袋凑到一起,任晓芊跟小美惊叹不已,哇哦连声。
朱朝安一脸忧心忡忡地看着小美,心中充满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小美看完苗寨跟天书崖的美景,对朱朝安说道:“好啊猪儿虫,这么漂亮的地方你竟然不告诉我,我决定了!下周就去苗寨拍婚纱,山塘,杉树林,梯田,木楼,最后沿着溜索一路拍下来!”
朱朝安哭丧着脸:“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一群人都哈哈大笑。
好在朱朝安也是个心大的,几串钵钵鸡下肚,再喝上几瓶啤酒,这就将溜溜索那事抛到脑后了,嚷嚷着要去唱歌。
于是大家又向着杜碧华的绿洲ktv进发。
路上李君阁问王从军:“八婆,我大堂哥的新饭馆弄得怎样了?”
王从军说道:“特种经营许可证已经办下来了,不过我建议他老堂口还是留着,毕竟很多老夹川人已经习惯那个地方了,然后新堂口那边另敲锣鼓另开张,慢慢把人流往那边引导,这样比较好。”
李君阁暗自点头,这办法最稳妥,好些很火爆的老饭馆换堂口或者换装修之后,生意莫名其妙地一跌千丈,这也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一群人来到ktv进了包间,三个女生霸占了点歌台开始点歌,李君阁跟朱朝安去量贩式超市拿酒水小吃。
这时迎面走来三个人,两个身型瘦小,肤色黝黑,穿得毫不张扬,时不时左顾右盼,神情警惕,每人手里拎着一个铝合金箱子。
还有一个相貌英俊,身量高挑,浑身上下充满一股勃勃英气。
三人和李君阁两人擦身而过时,英俊的年轻人身型微微一晃,往李君阁肩膀碰来。
李君阁觉得奇怪,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