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不容易挣脱出来,李君阁赶紧溜厨房做饭。
先去屋后将鲫鱼剖洗干净,,鱼身两面各轻划三刀,用精盐、醪糟汁,生抽,姜葱片码味。
然后取出一块半肥瘦的猪肉剁碎,郫县豆瓣酱、泡辣椒、泡姜也剁碎,火葱切成三厘米长的节。
除了上述的材料,干烧鲫鱼还要用到一项至关重要的调味品——芽菜。
外地人或许不知道,蜀州却是家喻户晓。
“叙府芽菜”,“涪州榨菜”,”南充冬菜”,“汉安大头菜”,被蜀州人合称为蜀州四大腌菜。
跟北方的梅干菜有点类似,不过菜蔬不一样,做法也更加的讲究。
之所以带一个“芽”字,就说明选材的细嫩。
芽菜使用的原料是川南特有的一种小叶芥菜,被称为“二平桩”,夹川当地人则喜欢叫做“油杆青菜”。
其根条柔嫩而富有弹力,脆嫩可口。
每年将油杆青菜收下来,家家主妇就会将叶子去掉,将菜茎划成筷子粗细的菜丝,然后晾晒到每十斤收成一斤半,再放置到桶内分层撒盐压紧腌制。
将红糖熬制到能挑起成丝的程度,与腌好的菜丝边抖边混,并加香料,再重新装坛,以盐菜叶扎紧,草瓣子筑口封紧,起码存放一年以上,芽菜才能打开食用。
夹川常年温和湿润,红水河又被称为“美酒河”,空气和土壤环境中有丰富的适宜腌制发酵的微生物。
这些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在芽菜的腌制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风味。
翻年出来后的芽菜菜色青黄,润泽油亮,根条均匀,质嫩脆,味香甜,咸淡适口。
在味精没有传入之前,芽菜是蜀州穷人做菜时重要的提鲜剂,总结起来五个字——香、甜、脆、嫩、鲜。
因此除了作咸烧白底子外,芽菜多用于调味,如熬汤,做小面,做肉馅等都要用到。
李君阁从坛子里捞出一把芽菜,淘洗干净后,挤去水分,放菜板上剁成米粒大小。
又去后山拔了两根野笋,回来剖出来也切成小丁。
然后将鱼香肉丝需要的肉丝,青笋丝,木耳丝切好备用。
然后铁锅烧热,先用大块生姜炙锅,以防煎鲫鱼时发生粘连。
加菜油烧至七成熟,下鲫鱼炸至浅黄色捞出,然后将猪肉炒到焦脆,加入笋丁,以及适量的酱油炒香后铲出待用。
重新往铁锅里加适量熟菜油烧至四成热,加泡椒泡姜郫县豆瓣酱、蒜末炒香、加鲜汤、精盐、酱油、醪糟及鲫鱼,大火烧开改小火烧十分钟,将鲫鱼翻身,加芽菜、肉末、葱节烧至汁干亮油,加少许味精起锅盛盘。
这菜很考验火候,要烧到汁水刚好收得快干掉的时候起锅,早了水滴滴的,迟了豆瓣酱之类的就粘锅变糊变苦了,在恰当的时候起锅,见油不见汤,是“干烧”的精髓所在。
干烧鲫鱼有两种口味,一是咸鲜口,一是酸甜口,因为鱼香肉丝是酸甜口的,因此干烧鲫鱼李君阁就选择了咸鲜口味。
接下来就是鱼香肉丝了,这个菜主要就是糖醋味的调制考功夫,记住三二一就行,糖三小勺、醋二小勺、生抽一小勺,这个配比调出来的糖醋汁,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再加上料酒一小勺、淀粉一小勺、适量水调成浆汁就可以了。
热油中倒入肉丝划散炒熟,盛出备用。
锅中再倒少许油,下入刚刚做鲫鱼留下的泡红椒泡姜末炒出红油。
再下葱姜蒜末炒香。
然后下入青笋丝和木耳丝翻炒。
最后倒入肉丝合炒,再将鱼香汁顺锅边倒入炒匀装盘,洒上葱花即可。
接下来李君阁又做了一大盆白菜肉片汤,胡乱切了一些腊味拼盘。
见到良子跟篾匠叔已经回来了,李君阁将良子叫进来,想看看良子如何做家乡的芥末味纳豆。
端开水碗,揭开盘子,李君阁将芥菜倒入一个盆子里。
良子先拿起一截芥菜嚼了嚼,接着鼻子就皱了起来,对李君阁说道:“喔……李桑……这芥末味道真浓,而且还有一种青菜的清新,真好!”
李君阁说道:“哈哈哈,婶子你喜欢就行,这样,你做一个你家乡口味的,剩下的我拌成‘冲菜’!”
良子高兴坏了,取了半碗纳豆,又将一把芥菜切成跟纳豆大小差不多的菜丁,加入一丁点酱油,想想觉得酱油太浓,又加了一丁点凉开水,拌匀后说道:“完成!”
李君阁目瞪口呆:“你这也太简单了吧?看看我们的。”
说完切姜末,蒜末,加酱油,盐,味精,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糖,醋,葱花拌匀,这才算完成。
然后将菜端到桌上,大家坐拢开吃。
俩妹崽坐在下首眼睛直盯着那盘鱼香肉丝。
奶奶满意地看着俩妹崽:“哟,还挺懂规矩呢,喜欢就动筷子吧,别老盯着看了。”
俩妹子这才甜甜地答应了一声,开始动筷。
这一动就停不下来了,两双筷子就像打连枪。
奶奶哈哈大笑:“哎哟俩乖女别光捡着一盘吃啊,来,也吃点鲫鱼。”
俩妹子面露难色,似乎有些害怕。
李君阁先给猎户叔,良子,阿音各夹了一条鲫鱼,然后开始给俩妹崽挑鲫鱼肉,说道:“你们俩吃惯了海鱼肉,都是没骨头的,还是来我给你们俩挑吧。”
第一百九十四章 起木楼
第一百九十四章起木楼
给俩妹崽一人挑了一大块鱼肉,又拿勺子舀了点肉末和笋丁到她俩碗里,说道:“一口吃才香呢。”
干烧鲫鱼口感层次非常丰富,鲫鱼的甜香,笋丁的清香,芽菜的鲜香,肉丁的焦香,豆瓣的酵香,泡椒的酸香,融到了一起,alice只吃了一口,就把眼都眯拢了,连连点头:“嗯,太好吃了!为什么在美国吃不到这样的美食呢?”
李君阁说道:“鬼知道呢,估计是你们是用刀叉没法挑刺吧!或者就是做饭的手艺不精!”
夹了一筷子良子做的芥味纳豆,李君阁点头道:“这菜味道不也挺好的嘛,有了点芥末味和盐味,这纳豆好像也那么可怕了。”
shirly还是有心理障碍,夹了一根冲菜说道:“我还是吃这个吧。”
放入嘴里边嚼还边说:“嗯,还是这青菜比较合我们的口味……oh,no!”
然后就拿手扇风:“好重的芥末味…啊啊…不行了不行了眼泪下来了。”
良子估计是来李家沟吃得最满意一顿,觉得自己将纳豆这个家乡菜发扬光大了,拿着一小碗米饭,每吃一口菜,就要挑一些芥味纳豆摆米饭上刨一小口,吃得也是开心无比。一边吃一边对李君阁说道:“二皮,我一定要把这个菜带回家乡,嗯,添加了蔬菜的清新气息,这样的芥味,跟放芥末感觉又不一样了。”
李君阁转头对阿音说道:“阿音你看,one man’s food is another man’s poison,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这顿饭是李君阁家吃得最古怪一顿了,除了李君阁跟阿音,奶奶老爸老妈对良子的纳豆敬谢不敏;篾匠叔为了给良子面子,时不时的得皱着眉头夹一筷子;俩妹崽总喜欢挑战冲菜,放嘴里老被冲得哇哇叫,不过一会儿又好了伤疤忘了痛,然后又被冲得哇哇叫。
好不容易吃完饭,李君阁开车去半山林场拉东西。
来到半山林场溜索那里,只见音爸爸和阿冲叔领着几个苗娃苗叔接上面放下来的木头,棚子里木头已经放了一堆,还有一堆口袋,里边装着糯米。
李君阁就犯难:“这米还好办,这木头可怎么拉啊?”
就看到木头叔拖着一个带汽车轮子的木板车过来,说道:“这是我们林场以前用来拉木料的板车,将木头中段搁车上扎紧,然后前头装上抓钉,挂在卡车的屁股后面,就可以一车变两车的往山下拉木头,你看用得上不?”
李君阁一拍手:“这就是瞌睡遇到枕头了!妥妥的李家沟风格啊,凑合!”
说干就干,一群人开始动手,一些人将木头往板车摆放捆扎,另一些人开始往皮卡上装米。
弄完这些,木头叔拿来几个大铁抓丁,乒乒乓乓钉在木头上,又用一根长铁鼻子将木头连接在猛禽的屁股上。
李君阁说道:“行,我先来试试。”
上车点火,将猛禽慢慢往林场外头的公路上开,开到出口处,伸出头来喊道:“没问题!那我们就先拉一车下去了!你们要去不?”
阿冲叔叫上了几个苗娃,苗娃们都兴奋得很,全爬上皮卡后尾箱坐在米袋子上。
李君阁喊到:“前边还有位置啊!你们先把前边坐满吧!”
苗娃们不理李君阁,却看着阿音直摆手,意思是用不着。
阿音又好气又好笑:“我是要吃人还是咋的?你们怎么怕成这样!”
苗娃们都嘿嘿笑,就是直摇手不下车。
阿音干脆也爬上车,说道:“那干脆一起坐上边,阿冲叔,你坐车厢里头陪二皮说话,我来跟他们聊聊!”
李君阁说道:“那你们在上面都抓稳,小心着点,盯着点木头。怎么还虾子过河——谦虚呢?走,阿冲叔,你陪我说说话。”
阿冲叔跟李君阁进了驾驶室,待一群人都坐好后,李君阁开始驾车往下开。
阿冲叔赧然道:“寨子里的娃子们没见过啥世面,你看这给脸都不接着,真是让你看笑话了!”
李君阁一边拧着方向盘一边说道:“主要还是生人见得太少,这车也没坐过几次吧?等习惯了就好了。以后你们苗寨会有很多的客人来,光淳朴好客可不行,最起码要敢交流,很多误会就是在缺乏交流中产生的。不过这玩意儿也不用练,你多带些年轻人下来,跟我们一起干干活赶赶场,让阿音带着,见识得多了自然就好了。”
阿冲叔说道:“我们寨子算是蜀州地盘,娃子们读书又只能去黔州,人家那边也不乐意收我们,娃子们能读完初中就不错了,还怎么见世面哟。”
李君阁心中一惊:“还有这情况?那阿音是怎么读出来的?”
阿冲叔说道:“山上谁家有老寨主那么大的胆子,舍得放小娃子下悬天崖?还是女娃子?”
“阿音为了读完中学吃了多少苦?刚刚为啥那些苗娃都不敢跟阿音坐一起?那就是阿音从小就跟他们不一样!男娃子们都不敢说熬得下来的事,阿音做到了,他们都又敬又怕啊。”
李君阁觉得心都在抽抽。
“后来听说阿音考上大学了,去蜀都读书了,我们寨子里上上下下都高兴得不行。可你说她还回来干啥?她还回来干啥啊!”
李君阁说道:“她心里头还装着悬天崖,装着寨子里的乡亲,不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她心里有挂碍。”
阿冲叔说道:“嗐!能出去一个是一个呗,我们都穷惯了的,这么些年还不是一样地过来了,还挂碍我们做啥。”
李君阁说道:“阿冲叔你放心,溜索你见识到了吧?我跟你说这才是刚刚开始!我跟阿音不会看苗寨守着宝山受穷的。对着天书崖的老祖宗们,阿音可是已经立过誓了,我嘛,怎么也不能看她一个人使劲!”
阿冲叔点头道:“你们李家沟,跟我们龙天寨,那是祖祖辈辈的交情,我们信得过阿音,也信得过你!”
就这样聊着聊着,两方说得入港,阿冲叔对苗寨的未来,也开始渐渐看好:“皮娃,跟你们这样的年轻人聊会天,阿冲叔怎么心气儿也起来了呢?今年是来不及了,等到了明年,我们再攒劲整一年!”
李君阁哈哈大笑:“不用等明年了,今年我们就已经动起来了,修木楼,修绿道,修钓鱼中心,山上要凿木头,运木头,挖笋,粜米。冬月间里都不得闲,这就是个好兆头啊!”
来到村尾绿道,李君阁将车停下,下来对阿音笑道:“聊得咋样?我跟阿冲叔聊得可好哟!”
阿音伸手让李君阁接着,跳下来说道:“他们就是太害羞,聊开了就好了。下来吧,这就是李家沟了,先看看修木楼的地方,晚上跟大家在久长居接风!”
李君阁说道:“祠堂边上有几间房,都是高低床,本来是娃子们回来给他们玩的,现在就只有委屈你们先住那里了。”
阿冲叔说道:“那怎么好意思,我们就在工地搭个棚子也能过。”
李君阁说道:“这个你们就别跟我客气了,到了这里就当到家了,就跟我上寨子一样。”
说完拉过来一个苗娃来锁住脖子:“说!上次在山上是不是你在门背后唆使小弟娃放狗吓我?刚刚我不说,就是怕你不跟着来!这下没跑了吧?”
那娃子挣不开,只得喊到:“放手放手,真不是我干的!”
李君阁哈哈大笑:“少来!你们苗寨的娃子啥德性我还不知道?赶紧报名号,现在该我报仇了,一群嗅嘴狗,还好意思放出来!”
那娃子撞天叫屈:“我家的狗才不嗅嘴!鬼知道你使了什么法!”
李君阁大笑:“哈哈哈!露馅了吧?还说不是你放的?!”
阿音赶紧过来解救:“二皮你别闹,阿铜那是跟你闹着玩的!”
那娃子也赶紧说道:“就是就是,二皮哥,那是闹着玩的!”
李君阁这才放开他,拍着他的后背笑道:“知道你闹着玩的,都没呲牙能吓得住我?我也常是跑山的,你们平时跟跑山匠怎么打交道,就跟我怎么打交道,一个山里蹿的,别跟我客气!”
阿铜贼笑道:“就是看你会吹竹叶哄娃子,这才放狗试试你!对了你一个跑山的也能买这车?”
李君阁说道:“只要你好好干也能行,不过你寨子里买车没啥用,干几年娶媳妇生娃才是正经!”
说得一群人哈哈大笑,然后开始下木头,看工地。
修建苗家木楼其实很好玩,就类似于搭积木。先用卯榫把侧墙框架一片片固定出来,然后立起来用方梁串架起来,整个框架就出来了。然后再铺板子隔板子,最后做外围美人靠,一栋木楼就成型了。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