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137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37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继续吃饭,都吃得开心不已,只有刘三娃满眼含泪在厨房划圈圈,满以为自己已经青出于蓝,原来跟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木有……

 第二百零四章 战略合作伙伴

    第二百零四章战略合作伙伴

    吃过饭,李君阁开着猛禽将杨教授她们送去半山林场。

    没办法,这事情上李家沟抢不过人家苗寨,谁让人家杨教授是被苗寨的富硒米招来的呢。

    来到林场,朱朝安送大家上苗寨。

    李君阁对梁慧丽和于晓蓉说道:“梁丫头,于丫头,你们怕不怕?”

    梁慧丽笑道:“盘鳌乡所有行政村,就苗寨我还没有去调查过,都是听阿音转述的,我这个乡长不合格啊。这溜索既然通了,那必须上啊!”

    于晓蓉说道:“哈哈哈!想到寨子里的宝贝,我就浑身是胆!”

    李君阁翻着白眼道:“好吧,当我没有说。”

    溜索正在下货,每段都有两个苗娃守着,因此上下都不用李君阁操心了,有他们操作。

    两人一组往上滑,杨教授跟助手小丁一组,梁慧丽跟于晓蓉一组,吴志秋和守在林场的何苗一组,李君阁跟阿音一组。

    当然还有诸多的检测设备。

    大家状态都还行,于晓蓉一路拿手机猛拍,一面大呼小叫:“太漂亮了!太壮观了!”

    来到苗寨林场,育爷爷已经在溜索棚子外面等着了。

    见众人到来,育爷爷上去跟众人招呼,何苗拿出绳子扁担将杨教授的设备挑起来,大家一起往苗寨走。

    从林场穿过的时候,杨教授边看边点头,说道:“你们这林场不错,没有过度的密植,树木密度接近天然林,中间还套种这一些灌木,很接近自然生态,这林下还可以种一些喜阴的草本作物。”

    李君阁说道:“这需要等明年了,我们有计划,在林下套种药材。不过目前暂时只选定了天麻,别的还在考虑中。”

    杨教授点点头,说道:“西南的药材品种占我国中药材的三分之二,是得好好选选,要不等我回去,把你们这里的气候土壤环境报告给学校的老师们看看,帮你们挑出几样合适的药材来。”

    李君阁大喜,说道:“那太好了,到时候还欢迎老师们来指导,别的不说,这山上山下的吃住游玩,我们全包了!”

    来到苗寨,于晓蓉就更兴奋了,拉着阿音说道:“阿音姐,你小时就住在这样的地方啊?这也太美了!难怪你这么漂亮!”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你这是脑残粉的表现,这两者有关系吗?”

    于晓蓉振振有词:“怎么没关系?无患子皂角洗发水用着,桃胶皂角米吃着,野蜂蜜乌金血米粥喝着,头发好,皮肤好,身体好,人自然就水灵了!”

    李君阁:“呃……你说得好有道理,我竟然无法反驳!”

    来到家中,妮妈妈张罗着给大家每人端上一碗醪糟鸡蛋小汤圆来。

    于晓蓉说道:“哎哟又吃!”

    李君阁说道:“这是寨子里的风俗,尊贵的客人上门才有这待遇。这是九里香做的醪糟和小汤圆,先尝尝,有个直观的感受。再说山里晚饭吃得晚,待会还要满山跑呢。”

    于晓蓉还在纠结:“要是长胖怎么办?”

    李君阁说道:“你看李家沟跟苗寨有胖子吗?你见过猪儿虫的,在李家沟呆了三个多月,照样天天好吃好喝的,现在都变啥样了?”

    于晓蓉突然反应过来道:“想起来了,刚刚半山林场迎接我们的那个,就是猪儿虫对不对?!”

    李君阁手扶脑门:“原来你刚刚都没认出他来?我说你反应怎么这么冷淡。”

    于晓蓉这下不怕了,舀起小汤圆就往嘴里填,边喊好吃边笑:“这个真不能怪我!这冬瓜变成了丝瓜,你叫我怎么分辨得出来!”

    吃过香甜的醪糟汤圆,育爷爷又要安排杨教授休息。

    杨教授连连摆手:“老哥啊,不用这么客气,你看这一路上来都是坐车坐溜索,一点都不累,干脆我们现在就开干?今天下午就先考察地形环境,带我们去看看你们的梯田和山塘,完成水土采样怎么样?”

    育爷爷说道:“那行,那我们现在就去转转。我们这里每块田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块地谁家的,种的啥,我都记着呢!到时候你想要哪块地出的稻子做检测,就跟我说,我们直接去主人家拿。”

    杨教授对于晓蓉说道:“小于,那我们就去采样去了,你跟他们就在寨子里玩吧。”

    于晓蓉说道:“那行,杨爷爷你们小心点,我这还得跟二皮谈事儿呢!”

    杨教授他们去了,李君阁阿音梁慧丽于晓蓉在后山沿着石板路溜达,准备去山塘看看风景。

    沿着沟渠边的石板路向上,跟林场擦身而过,转过一道小坡,众人向后边的蜀山走去。

    石板路左侧是一条石渠,右侧是浅坡,坡上没隔百十来米就是一棵参天巨柏,树干弯折扭曲,得两三人才能合抱,就像一个个老兵,虽然身型佝偻满脸皱纹,却仍然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守护着这条年深日久的道路。

    石板路是青石铺成,中间已经被踩得光润油亮,比两端低出不少,有的已经从一块分成好几片,变得高低不平,一些野草倔强地从石缝中生长出来。

    李君阁说道:“这条路,起码被人踩了上千年啊!”

    阿音说道:“是啊,这是寨子的命脉,每年水渠都要大捡一次,平时每月寨子里也会有人巡视。”

    几人边走边聊,于晓蓉说道:“阿音姐,寨子里能往外运的米还有多少啊?”

    阿音说道:“我们事先做过统计,今年能拿出来的只有六十吨左右,乌金血米和九里香各三十吨。”

    于晓蓉说道:“那这价格?”

    阿音说道:“价格我们还没有想好,昨天我们在网上搜了一下,富硒米一般都是大米,我们苗寨的米是糯米,因此我们将苗寨的米分成了几个概念,富硒,绿色,高山,老种,几个概念加上糯米本身,零售价准备上调到二十八元一斤,批发价跟网站现在的零售价差不多,还是十八,给你留够足够的利润空间。”

    于晓蓉点点头,又问道:“那乌金血米呢?”

    阿音说道:“乌金血米就有点不好定价了,这个是全国唯一的富硒紫糯米,没有可参考性。也没有市场经验,所以我们暂时定为零售价七十一斤,批发价五十,也跟网站调整前的零售价差不多。”

    于晓蓉说道:“这个价格我可以接受,不过我有几个条件。”

    李君阁跟阿音大喜过望,还指望于丫头要砍价呢,结果人家竟然这么大方。

    于晓蓉说道:“第一,换包装,这个价格不能再走普通大米的路线了,首先要换成一斤装的小袋,然后四斤一个纸箱。所有纸张必须用可降解高档包装纸袋,必须用最先进的无污染油墨印刷,必须设计精美。”

    “第二,网站零售价必须上调,九里香上调到三十八一斤,乌金血米上调到六十八一斤。”

    说完嘻嘻一笑,说道:“其实这也是告诉你们我的销售价格了,要是你我两者的零售价格相差太大,我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李君阁说道:“没话说,于丫头太够意思了,检测结果第一时间就告知了我们,就凭这个,你就是我们李家沟的朋友,有啥要求我们绝对配合。”

    于晓蓉说道:“即使我不告诉你们,日子久了你们也会知道的,到时候就没法做朋友了。我们做长久生意的,必须要坦诚。”

    “因此我就要提第三条了,你们李家沟和苗寨,还要跟我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荔枝,乌金血米,九里香,虫茶,都要纳入协议范围。”

    “在我公司的渠道能够容纳之前,这几样首先满足我公司的需求,当然如果以后你们产能扩大了,超出我的营销能力,可以再引入其它合作伙伴。”

    李君阁跟阿音相视一眼,李君阁点头道:“可以,其实我们早已经视你为伙伴了,有你这样的伙伴,我们也放心!就这些了?”

    于晓蓉说道:“嗯,还有最后一条,就是阿音姐必须作为李家沟产品的代言人!”

    李君阁目瞪口呆:“啊?啥?”

    于晓蓉挽住阿音的胳膊,歪着脑袋靠在阿音的肩膀上,一脸脑残粉的样子:“啊什么啊?论身材,容貌,气质,阿音姐都是一等一的。她身上融合了现代与传统,坚强与温柔,还是少数民族,这样山水交融多元独特的气质,你在哪个明星身上见过?而且她对产品的理解也最为深刻,我们可以大方地告诉消费者,阿音姐就是吃我们的产品长大的,哪个明星敢这样宣传自己代言的产品?这样的代言人,你能再给我找一个出来?”

    李君阁赧然,拿脚尖在地上划圈圈,说道:“其实……还有一位……好像也可以喔……”

    于晓蓉哈哈大笑,捧着肚子都直不起腰来了,说道:“哎哟……二皮你别逗了……你是想说你自己吧?哈哈哈……你把变性手术做了……我们再考虑这事……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李君阁很生气:“靠!不带这么歧视人的!”

 第二百零五章 山歌招雨

    第二百零五章山歌招雨

    阿音扶着于晓蓉:“晓蓉这不行啊,我这边还有工作呢!”

    于晓蓉说道:“没事,把二准叫来,给你拍一段视频,拍一套写真,不需要你参与营销,后期我来负责就成。”

    阿音说道:“我还是村长啊,勉强算纳入政府体系的,这样做会不会有事情啊?”

    于晓蓉说道:“能有什么事情?你这是义务的宣传,又没有收钱,这是对家乡做贡献,梁姐姐,你说是不?”

    梁慧丽笑道:“是的,现在环境宽容了,网上不是也流行过几次最美女村官的摄影集吗?只要不是商业活动,义务宣传自己的家乡,义务宣传自己家乡的产品,没问题!”

    于晓蓉贼腻兮兮地笑道:“不过到时候可能会招来不少追求者哟!有人的日子要难过了!”

    李君阁愤愤道:“靠!谁敢!放狗咬死他!”

    大致谈妥了意向,几人继续往山上走。

    李君阁说道:“于丫头你在什么公司供职啊?要不你加入我们公司吧?工资,股份,你尽管开口,只要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就行。”

    于晓蓉抿嘴笑道:“哟,挖人挖到我头上来了啊?不干,要是来了你公司,以后我都不敢再怼你了!”

    梁慧丽笑道:“二皮,晓蓉这样的人才你现在就别想了,人家现在的年薪不是你这小公司养得起的!”

    李君阁还不服气:“我在渝州的时候一年也是小三十万啊,于丫头要是也要这个数,我咬牙跺脚也得答应下来。”

    梁慧丽哈哈大笑:“哎哟这还得意上了,你这样的,人家晓蓉一个当你五个!”

    李君阁目瞪口呆:“一百五十万?乖乖!于丫头你身价不菲啊!那要不我再给你加股份行不?”

    梁慧丽笑道:“人家是家族企业,在自家企业里也是有股份的!”

    李君阁叹气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呀。”

    于晓蓉笑道:“二皮其实你这李家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等再发展发展,就去人才市场找人吧,要不是我有家里拘着,还真的有点动心。”

    “现在不但企业家在寻找适合的人才,精英们也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除了眼光,有时也需要缘分,不用着急,慢慢来吧。”

    李君阁说道:“算了,我这小摊子,说这些还早,一艘船,一个农家乐,几十亩地,几百个竹鼠几百头大雁,先拉扯着过吧。”

    转过一道山坡,风景又是一变,深秋时节,满山红翠。

    石渠到了尽头,一道长约二十米的古老石坝,将一沟碧水拦了起来。

    两侧是高高的山峡,临水的地方是厚厚的杜鹃,再往上是枫,槭,桕,青冈……

    红的,黄的,绿的,简直就是一幅立体的油画。

    几人看得心醉神驰,于晓蓉说话都不敢高声了,低声对阿音说道:“哇!这里还藏着这样的风景!”

    石坝边停着一个竹筏,上面放着一叠斗笠,一叠小塑料凳子,一根竹篙。

    阿音让李君阁把竹筏拉过来,自己先上去把凳子分开,然后招呼梁慧丽跟于晓蓉上筏子。

    等众人都坐好,阿音又给大家分发了斗笠拿在手里,让李君阁撑着竹篙往山峡里驶去。

    于晓蓉问道:“阿音姐,你给我们发斗笠干啥?这个天气不会下雨吧?”

    阿音笑道:“我们这山塘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待会你们就知道了。”

    竹筏轻轻前进,划开翡翠般的水面。

    两侧的峡壁上,杜鹃都湿漉漉的,一些伸向水面的藤蔓枝条也在向下滴水。

    两边的山峡,就像两幅慢慢展开的卷轴,一步一景。

    山峡渐渐变窄,最后用竹篙都能点到两侧的岸壁了,抬头上望,天空变成了一条线。

    阿音说道:“要不我们唱首歌?”

    梁慧丽笑道:“阿音还是你唱吧,我们就不丢脸了!”

    阿音微微一笑,开口唱了起来。

    “十月太阳不算辣,路边闻香是桂花;桂花香味人人爱,好歌不唱无人答。”

    “苗家山歌一本经,从古流传到如今;留在心头无用处,不如唱来大家听。”

    一曲还没唱完呢,水面上就开始出现点点的涟漪,这是雨点打在水面上的表现,开始是三点两点,然后越来越密。

    几人赶紧把斗笠带上,于晓蓉大呼小叫:“哎哟还真下雨了!阿音你还能呼风唤雨呢!”

    阿音笑道:“这就是我们这山塘的奇特现象了,只要在峡里大声说话,就会招来雨水。”

    于晓蓉说道:“肯定是山神爷爷不喜欢人大声说话,就好像老师上课,谁大声说话就扔他粉笔头!”

    阿音哈哈大笑:“不是的,小时候觉得非常神奇,等到大了我在网上查过,其实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现象,是因为空气中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