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151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51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军。”

    李君阁一想还真是,其它地方这时候是十人九空,来李家沟还能有一两斤惨淡鱼获,在一堆矬子里头,就算大个的了,钓友们口口相传,反而都集中到李家沟来了。

    摇头说道:“没办法了,实在不行就不等绿道了,先把孤楼修起来吧,把电拉上,水用山泉,每天的消耗和客源从水路先拉过去。先将摊子拉扯起来?”

    阿音一听又笑了:“这不还是凑合吗?”

    李君阁也哈哈大笑起来:“可不能小看这凑合,你看这半年来,我都凑合出多少东西来了?”

    两人有说有笑,很快就将汇报材料弄好了。

    关上灯,李君阁送阿音回猎户叔家,约好每天晚上李君阁来村委帮忙,将这个月忙过去。

    白天不行,李君阁还得跟二准的技术小组呆一起,研究拍摄的问题呢。

    两人在村道上走着,阿音对李君阁说道:“二皮,你现在能流动的资金不多了吧?要不于丫头那边过来的款先压一压,把垂钓中心建起来?”

    李君阁摇头道:“不行不行,这是我给苗寨的投名状,第一炮必须打响,这关系到我们以后的幸福。”

    阿音脸又红了,给了李君阁一胳膊肘:“净瞎说!”

    李君阁说道:“真没瞎说,你们马上过年了,我还想着过年前将糯米款先全部支付给寨子里,然后你们将米都运下来,家里的机器糙米精米都能打,效率比手工粜米高多了,品质也能有保证。”

    阿音说道:“那这碎米损失就得你来承担了啊!”

    李君阁说道:“也不是浪费吧,我这里养着竹鼠,大雁,鲫鱼,这些都是可以消耗的,我来承担,总比寨子里承担好一些。”

    阿音笑道:“二皮,你真好,不过你放心,我们也不会亏了你的,现在阿爸正在组织往山上运米,将我们自家的米换下来,这多出来的几十吨,差不多能够我们网站卖到明年新米出来了。”

    李君阁说道:“村里梯田的事情,你跟大伯跑得怎样了?”

    阿音说道:“已经跑下来了,不过现在杨教授已经将富硒带调查清楚了,那这租地价?”

    李君阁说道:“都一个村的,不是远亲就是近邻,价格好商量,就算不租给我,想自己种那我也欢迎。不过稻种必须我来提供,种植方式必须你妈妈带人下来指导,杨教授都夸赞的栽种方式,李家沟人必须学着。这有机农业的试验地必须成带成片,栽种方式必须统一,不能出现一两户人家占着几亩地狂洒化肥农药这种事情,影响到我的地那就得哭瞎了。”

    阿音说道:“哎哟,这个我们还真没想到,那我跟大伯找时间再落实落实。”

 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传片引发的讨论

    第二百二十五章宣传片引发的讨论

    李君阁说道:“和乡亲们说清楚,关系到李家沟今后的发展,就跟当年发展荔枝一样,不容人来破坏。虽然我李家沟出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也要未雨绸缪,还是老套路,现在支持我们工作的,将来进我们公司有优先权。”

    阿音说道:“知道了,县里也是这个意思,让我们带好头,农业带要形成规模,不能东一块西一块地受其它地的农药化肥影响。”

    李君阁又说道:“还有就是跟县里也得吹吹风,如果见着我们明年赚钱了,也别脑门发热压着我们就要扩大生产,一切都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农业这东西就好比期货,一年咸一年淡的,风险也不小。为什么我们千方百计想要将旅游搞起来?其实也有提高我们本地的消化能力,减小市场波动影响的考量在内。”

    阿音也点头答应了。

    李君阁继续说道:“既然富硒带已经探明,那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渔业,禽蛋,畜牧,果产,药材,远远不止一样两样。既然乡亲们已经将荔枝种得很好了,现在更是锦上添花,那我们就要继续沿着这成熟的路子走下去,至于其余的,等我们整出经验,发掘出市场再说。”

    说罢笑道:“你这个村长能写在明年规划里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农业方面就抓住两项,富硒荔枝富硒米,这就已经足够了。有些事情我们悄悄做在前面,写在后面,其实是变相地缩短了县里的期待周期。这期待周期一长啊,就容易产生焦虑感,焦虑感一起来,就容易出杂症,我们一不求升官二不求发财,没必要冒这样的风险。”

    阿音说道:“明白你的意思,就是明明是一个中长周期的项目,给你这么一弄,在报告中就变成了短平快,政绩看起来反而会更突出更高效,还有就算中途出了什么岔子,也有时间缓冲是吧?哎呀你真是个猴精!”

    李君阁一脸黑线:“这是‘无欲则刚’的另一种解读好不好,怎么到你嘴里就变猴精了呢?”

    ……

    接下来几天,李君阁白天调教麻头,晚上在村委陪阿音整理文件,维护网站,正儿八经跟网友们交流互动。

    这倒把网友们给弄得惊讶莫名,这二皮什么时候有了正形了?

    等到司星准将渲染好的李家沟宣传视频带回来,李君阁一放到网上,聊天室里就炸了。

    “厉害了我的李家沟!看得我都想立马买票出发了!”

    “呃,楼上的你最好问问还有木有房间哟!现在李家沟要提前预定才行了!”

    “哈哈哈!现在买票晚了吧?我上周就订好久长居元旦期间的房间了,悬天寨可是久仰大名了!原来真的这么漂亮啊!”

    “太梦幻了,诶你们说那场景是怎么回事?就是大美女站在竹筏上漂过来的时候,唱着唱着歌,这雨就下来了,他们能预知啥时候下雨?”

    “现在雨景不都是消防车吗?”

    “你们没注意到吗?那雨是慢慢从无雨便为有雨的,消防车做得到?”

    “哎哟这么一说还真是奇怪呢!那等这一幕得等多久啊?”

    “楼上的一群都是工科狗吧?放着这么漂亮的大美女不看,居然在这里讨论下雨?”

    “拍这片子花了多少钱啊?还请了明星,对了这女生我怎么不认识呢?”

    “噗……楼上你不是吧?阿音姐你都不认识!你还想不想在这论坛里混了?”

    “什么?!你是说她就是版主阿音?哎嘛今后出去谁再敢说我不认识美女我喷他一脸!哈哈哈原来天天跟我们聊天的就是大美女啊!”

    “山美,水美,人也美,李家沟这是要逆天啊!这地方这么多年不为外界所知,真是没有天理了!”

    “你们都没看出这个片子其实挺有内涵吗?除了各色风景外,中间穿插的人物年龄你们没注意到吗?开始是老人,然后是中年人,然后是阿音姐这样的年轻人,最后是娃娃,这年龄梯度是反着来的,这个短片的制作人很有想法啊。”

    “还有还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主线开始是宁静,原始,然后是生机,劳动,然后是喜悦,丰收,最后是平和,希望。整个片子一句话没有,但是要传达的意思却清清楚楚啊。”

    “靠!楼上两位高人!请收下我的膝盖!我就觉得这短片好看,看完整个人都感觉很舒服,经两位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呢!”

    “哪里哪里,这是李家沟请到一个相当厉害的制片,要细说起来片子传达的信息量还远不止这些,还有文明的传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对的对的,老祠堂那个镜头,里面传来娃娃们读书的声音,硬是把老子眼睛看湿了呃!”

    “握爪,我也是,不过我是看山上老奶奶在火塘旁唱着歌给娃子喂饭那一段……”

    “那是古歌吧?听说那是人家口口相传的历史呢……”

    “我还是最喜欢阿音在悬崖边迎接朝阳那一段,航拍旭日东升,太震撼了……”

    “楼上闭嘴!我恐高!看到那段都要吓死了!”

    “当当当当!各位姐妹,小妹可没有藏着掖着啊,大家看,导演真身图!”

    “司星准?没听说过啊,妹妹你发错了吧?这位看着更像小鲜肉小明星啊,不像是制片跟导演啊!”

    “真是导演我立马路转粉!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啊,为什么偏偏还要靠才华!”

    “等等!司星准,蜀都人,这是红星院线的小开吧?哎嘛还真是!我靠钻石王小五啊!”

    “高富帅还有才,跟阿音姐好配哟!”

    “楼上可别瞎说啊!阿音姐跟沟主才是cp!”

    “等等,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位小准其实跟沟主很配吗?”

    “不对不对,其实我觉得菜头跟沟主很配!”

    “不对不对,其实我听说沟主有位青梅竹马,最近一直呆在李家沟,叫猪儿虫来着……”

    眼看着楼越来越歪,李君阁哭笑不得,几次想出手相扶,但是一想到自己在这个时候冒头绝对会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爪,想了又想,还是闪人。

    从村委出来,想着好久没有见四爷爷了,于是又去祠堂逛一圈。

    祠堂里还挺热闹,阿冲叔领着人在这里改梁。

    四爷爷跟司老爷子在一边练字。

    司老爷子一看李君阁进来就招手:“过来过来,你小子上回给我在兰花里杵一坨石头就了事,这方砚台怎么回事?偏心你四爷爷也不能偏成这个样子吧?”

    李君阁一听就知道四爷爷拿那款“万壑松风”出来显摆了,只得拱手道:“老爷子这个真不能怪我啊,那时候我都还没有遇到石头叔跟小石头呢……不对,什么叫杵一坨石头,那可是我和小准给您老精挑细选的啊,合着您老的名讳呢!哟老爷子您这字可真精神……”

    司老爷子拉着李君阁说道:“少来!我这臭字能跟老政委比?听着就是在转移话题!”

    李君阁就抿嘴笑,老爷子挺有自知之明,我这不也只是夸夸字精神嘛,又没有说写得好,嘴里却说道:“好好好,您老难得来一趟,我李家沟现在也没啥拿得出手的,回蜀都前,我让石头叔亲手给您准备一套成不?我们不弄砚台,弄砚山!砚山,笔架,镇纸,笔洗,都弄上,可以了不?”

    司老爷子这才笑得像个孩子:“那就说好了!不许反悔!我元旦过完就要回去了,你可不能再糊弄了事!”

    李君阁撞天叫屈,哭笑不得道:“哎哟您老可不可以把这‘再’字收回去?这欺老的罪名在祠堂里可真不敢背啊!”

    四爷爷哈哈大笑道:“小老虎你年轻时候要是这么爱写字,我可就能省下不少馒头了!”

    司老爷子赧然道:“军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常搞书法大赛,每次都要我整一幅,还每次都给个一等奖,这不是乱搞嘛!我自己是啥水平我自己还不清楚?被逼的没办法,只好练起来,不然万一哪天有外人来看见,不是给军区丢脸嘛?唉,现在的风气啊……”

    李君阁看着桌上的“驿外断桥边”就笑了,说道:“老爷子您也不要妄自菲薄,您这字要是文人写的,确实不能说是顶尖,但是作为军人的作品,也挺有个性了,胜在刚健奔放。我建议您啊,以后再写作品,就别写这个了,写写‘怒发冲冠凭栏处’,‘钟山风雨起苍黄’之类的,拿个一等奖那也是实至名归!”

    四爷爷也点头道:“就是,我老九十七团当年敢打敢拼,你这字里也有股子硬扎劲,只不过还有点收不住,配上皮娃说的那些内容,就转化成气势了,算是相得益彰。”

    司老爷子拿笔杆子抠了抠脑门子,重新铺上纸,又提笔写了首“生当作人杰”,将笔一抛,大笑道:“痛快!哈哈哈哈!这样才对嘛!原来一直没有摸着脉门!”

    四爷爷说道:“这个法子只是补救之法,不是正道,真要练字,还是要正心诚意才行。”

    说完又连连摆手:“你看我当政委的老毛病又犯了!好为人师!你都是当爷爷的人了,这写字的老习惯还改它做啥!”

    司老爷子笑道:“老政委您别说,听您提点提点,我又有了些当毛头小伙子的感觉了!”

    两位老人家哈哈大笑,又继续练起字来,把李君阁撂一旁不理会了。

    于是李君阁又来到滚马旁边,看阿冲叔改梁。

 第二百二十六章 黄粑

    第二百二十六章黄粑

    木匠临时钉出来的工作台,统称为“马”。因为做中梁的工作台很大,木料放在上面都可以自由滚动,故叫“滚马”。

    祠堂中间滚马旁边的架子上,已经摆了四根改好的大梁。

    阿冲叔正在指导苗娃们改第五根。

    做梁的工序就是将大杉树去皮,修到粗细一致,然后按房间跨度裁好要用的一截,留出的梁木比房间跨度要长,两头各空出五寸左右的长短。

    留出五寸左右的一截之后的地方,双面还要要制成凹型,就像一个“工”字。

    这样做,是因为要用来嵌入正中间一根柱子顶部的凹槽之中。

    “工”字那一竖的长度,与两根柱子顶部凹槽之间的长度相等,卡下去才能正好吻合,稳稳当当。

    一切尺寸数字都在掌墨师心中。

    阿冲叔见李君阁过来,说道:“皮娃,正好要找你,接下来你就要准备公鸡,朱砂,茶叶,米,酒,鞭炮,压胜钱,糖果,米花,粑粑这些东西了。”

    李君阁砸着嘴说道:“才吃了烧鸡公,要不我们换个祭品?反正最后还不是下了我们的肚子!”

    阿冲叔手扶脑门:“皮娃你别闹!鸡公是冲煞用的,你听说过水鸭子能冲煞?!”

    李君阁哈哈大笑:“跟你开玩笑的,对了粑粑用什么粑粑?李家沟的粑粑品种可多呢!”

    阿冲叔说道:“我们悬天寨都是用小糍粑,你按你们山下的风俗,准备小黄粑吧。”

    李君阁说道:“哎哟这玩意儿可费时间!要弄几天呢!”

    阿冲叔说道:“是啊!所以我提前告知你,你这就得准备起来了!多准备点!六栋木楼同时起梁,啧啧啧,我都是头一遭!”

    李君阁笑道:“没问题,要啥我都给你准备好!到时候还要给你摄像,你就好好铺排一场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